我写文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永远不够纯粹,总是喜欢明里暗里去增加一些别的大道理,通过暗喻、以景代情、某些事件的发生来表达这个道理,但是我又想保证符合po文的传统文风,希望大家尽最大可能地看到肉以及情爱的疯狂。
但其实我确实无论在《侥幸》还是在《囚爱》里都隐喻了很多。
《囚爱》浮于表面的外壳就是一部庸俗传统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小说,温华是个典型的拥有财富和权力的金字塔阶级的人,他接管“父权”来实行对下层阶级的压迫,但他又很公平,平等地压迫俯视男女,所以他的人设是男女不忌的。
而方晚的人设,看不懂的就觉得我厌女,觉得不应该让女性在“思想革命觉醒”的路程之中受一点苦,正如我所言:“嘴上喊喊却不付诸任何行动,只想着天上掉馅饼,要知道革命战争所带来的改朝换代的新时代,这些都是数之不尽的鲜血换来的。没人能够兵不血刃就能改变世界的格局。”
就算是男权,从母系社会转变成父系社会的理由是男性拥有更强的力量,在生产力、保家卫国、乃至打猎食物能够有更高的效率,这意味着他们付出了更多就得得到更多的权力。(我客观地讲事实,极端女权别来沾边说我媚男)
所以既然女主要拿到自己的权利,那她要不要付出?
林黛玉在很多人眼里多愁善感,小家子气,还有一部人则认为贾宝玉风流成性,配不上林黛玉。
但《红楼梦》可不是讲脏男配不配得上清洁女的问题啊各位,它有自我的一套反封建思想,所以林黛玉具有稀世之俊美,她的才华横溢、人格、以及精神世界都是超脱的,并且她的精神世界和贾宝玉是有一定相通性的,这才是他们相爱的理由。
传统的霸道总裁文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男强女弱,某些作者骨子里其实还是觉得男人更强还要伪装成女强的比比皆是,而女主往往最后都会沦为男主的妻子的角色的附庸品来寻求安全感,全文上下还得对此沾沾自喜,在精神世界非常匮乏。
在《囚爱》表面上是男强女弱,因为温华和方晚在社会地位阶级上是天差地别的,所以方晚几乎无法反抗。
并且文章开局方晚就处于一个“四面楚歌”的局面,关住她的铜雀台,覆盖了电网的围栏,高山峻岭,环湖深幽,温华本身是个非常敏锐聪明的人,这样一头老虎在暗处时时刻刻观察你的一举一动,而他所带来的伥鬼分布在周围,都是他的眼线,她的父母虽然断绝关系但并不代表方晚就不爱自己的父母了,而且父母都在体制内,温华的表姐温锦云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温华还有跟方展所在的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往来所以说这个开局真的天崩地裂。
方晚没有通讯手段,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只有一台电视反复观看,周围的人还要时时刻刻对你洗脑,希望你接受温华。
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先不说你能不能逃出去,你要如何保证自己不疯掉?
所以涉及到地在父亲的溺爱和学校里长大,然后一毕业就跟另外一位牙医医生巴瑞准备结婚。
而瑞秋的妈妈则更加生动地形容了这一段,她直接从家里搬到学校又搬到了丈夫家里,没有在社会上工作过,没有体会生动的生活过,所以在瑞秋意识到自己压根不爱巴瑞,于是坚定地放弃了郊区的大房子,一切准备的设施和后半生稳定安逸的富贵生活逃婚,开始学着如何迈入社会。
而妈妈在看到这一切后告诉瑞秋她准备跟她爸爸离婚,本来瑞秋无法接受,但妈妈很意味深长地说:“you
didn't
arry
your
barry,honeybut
i
arried
e”(你没有嫁给你的巴瑞,但我嫁给了我的巴瑞)
所以在如此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中,其次,方晚的性格是很鲜明的:清醒。
她非常清醒,精神世界是很完整又强大的。
这让她在离开家里后独自求学,因为自己的美貌受到过很多的骚扰、跟踪、甚至猥亵,富二代也好,某些地方老板和小官也好,他们给予了优厚的条件与她交易,承诺金钱和港湾,因此也被女性嫉妒、排挤、造谣,但方晚从未屈服。
她没钱,她就去奶茶店打工、去餐馆兼职、在大热天里发传单……她从来没有那么一秒钟想要屈服淫威,因为她一旦接受,就代表她的精神堕落了。
而温华和方晚之间就是在这里分明,同样小时候“根正苗红”,同样经历过磨难,但温华堕落了,方晚没有。
所以温华爱她的“干净”,爱她精神世界无比坚韧强大,他把她视为拯救,却又想拉她沉沦。
我在情人节那一章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我不知道其他地区的版本是怎么说的,反正我小时候学到的版本就是老牛出了个招,让牛郎去偷织女的衣服藏起来,织女回不到天上,牛郎就趁机让她嫁给自己。
我是真的从小看不惯这个故事,什么苦情剧破镜重圆挖肾挖心为了女二让女主流产我都看不惯,但同样的我也看不惯女主没有一点逻辑常识的强大。好像虐女只是为了虐女,虐男也只是为了虐男,其他的故事内核什么的都没有。
温华比牛郎更强,而方晚没办法成为织女被他同化。
方晚从小到大的成绩非常好,放到三次元是能上清华北大的程度,而且心思活络,你要说她不聪明那肯定不现实。
所以方晚会“装”,以示弱的假象来塑造他人想要看到的角色模样,以此为自己争取想要的利益。
她有梦想、她追求自由、她想要去外面的世界、没有禁锢地探索那些未知的事物、而她也有跟她志同道合的爱人。
最后一点就是,为什么方晚无法爱上温华?
这个就更简单了,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完全不相通。
温华长期处于上位者的姿态,其实他是带有精致的傲慢观念去俯视他人的,他有绝对强
势的能力和家族,我在文里清晰地写了温氏的相关人员渗透在了各个领域的高层,公安局、检察官、法院等等里面都有他们的人。
而身处社会的同志们你们想想,一个关系网后面的官官相护是多么的黑暗,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所以温华一开始就在此基础上很直接地对方晚使用了强制手段,迫使她待在自己身边,并给她戴上了有象征意义的项圈,而拉长的锁链则代表他身为上位者所“恩赐”的自由。
我写方晚一开始是崩溃的,她很焦躁、很不安、很愤怒,她怒骂温华,在温华离开后试图挣脱锁链,但是锁链背后是一面大墙(这个我也写了),所以这个锁链有整个铜雀台的支撑,代表温华有整个温氏的支撑。
其后,方晚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她放弃了在体力上(社会上)对锁链(温氏家族)的强制性对抗,选择“慢慢来”。
温华也意识到通过身体和强权去征服这个女人压根没办法满足自己,他真正渴望的是“正常”,渴望与方晚过上“正常”的生活。
因为他少年的阴影让他在两性关系渴望得到对方全部的关注,但我前期也写了,方晚完全忽视他,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她都几乎毫无回应,于是温华很不安,他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独占欲,并且另辟蹊径来夺得她的欢心。(这也是为什么方晚和三个男人的结局不会是np,温华的性格是不会分享自己的爱人的,如果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他会很极端,会在物理上直接除掉对方。)
那么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就进入到了下一个方晚想要的阶段:女方占据主导阶段——温华在感情地位上仰视方晚。
而温华的人格矛盾也再一次凸显,就是他会放低姿态。
他这样的人放低姿态是很难很难的,但是他在短时间内很轻松地就放低了,要知道年九逸这种还算比较好的男人放低姿态并且表现出来都是跟方晚六七年之后了。
温华也没再继续使用强权,一般来说有这样心理创伤的人都会变得单方面十分极端且用尽一切手段压住超脱自己掌控的事物,尤其是温华这样有钱有权的人。
但他放低姿态了,于是方晚的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开始渐渐跟着转变,变得慢慢地“挑衅”他,因为方晚需要知道探及他对她的底线在哪,会包容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方晚没有急于求成,因为她在短暂的接触之中大概的了解了温华的为人,就是温华“正常”的那一面,聪明绝顶又多疑,而且非常善于通过人的神态、动作、表情的变化来分析对方的心理,他明白哪怕是大师也是活到老,学到老,要与时俱进,感情也是一样,不懂,他就学。
所以方晚太了解自己的处境了,她要逃跑不是简单的事,而且她没有想过要扳倒温华这棵大树把他送进去(我要是在绿江写我肯定把他送进去),而是仅在保全自己地逃跑。
且我在描述这样的大家族之间,也不会常规化地贬低他们,就跟普通人一样,好也有坏也有,方晚也了解,她在跟着年九逸的时候参加过那样的宴会,她一开始有点自卑,但后来就完全抛弃了这种思想,变成了只是不喜欢这样的宴会(不想同流合污),因为她对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对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对自己都是有高度的自我认可的,这也是她没办法被温华攻破的原因之一。
方晚的内心很强大,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他在一堆富人的餐桌上可以直言不讳地描述自己那对于这群“绅士淑女”来说很不堪的生活,他完全不自卑,他觉得很骄傲,不卑不亢,他也不对这些所谓的高阶层而卑躬屈膝。
各位,方晚对温华卑躬屈膝过吗?
她是对自己,对这个阶级一视同仁的,虽然她很清楚阶级差距所带来的思想观念上的不同,所以许绩夏怎么说的?
他说方晚是个很好应付(可以跟她谈笑风生,聊天聊地,非常融洽)但是又很不好应付(因为方晚坚定地不融入他们的思想,保持绝对的自我),在麻将桌放了个炮都会还回来的人(平权)。
所以方晚是一个追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渴望平权,既不是极端男权也不是极端女权的人。
这才是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因为一个烂黄瓜男主你就说我厌女好吗?你的眼界呢?你的脑子呢?
但方晚没打算跟温华谈恋爱,所以她在这段感情里渐渐表现得“被爱的有恃无恐”,温华还在担心受怕,觉得她若即若离,每天想着怎么讨好她,而方晚已经开始“轻松享受”了。
我描写荧海还有温华后续出差去纽约,方晚都要求看景色不看人,就说明方晚也许会暂时蛰伏于一个牢笼之内装乖,但她永远向往外面广阔的天空,永远追求自我和自由。
(不懂的再去把《泰坦尼克号》这一段看一遍。)
杰克教会了露丝很多,但是露丝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棒的女性,她在杰克死后并没有为了爱情要死要活,而是遵循自己的想法和杰克的遗愿,勇敢去尝试新的事物,学会新的事物,独立自我,活出了自己。
有的人可能要拿男女主真心相爱并且为之去死来反驳我了,那我就要建议各位去看徐克版的《梁祝》了。
这个版本有一点我真的觉得达到了别的版本所没有达到的顶峰,那就是徐克的故事里,马文才从来没有出现过。
各位,重要的是马文才吗?就算没有马文才,也会有王文才张文才李文才,这个角色所表达的并不是具象化的某个人,而是代表在这个故事里封建父权的那一面。
《梁祝》的核心思想是反封建、追寻自由、有自主选择权,并且为此可为之殉道的人们。
方晚在面对温华、年九逸、梁知枝等等高阶级的人有时时刻刻觉得你们看不起我然后自怨自艾吗?
没有,她在《侥幸》里面对梁知枝,面对年九画这种“可交流”的人是很正常地讲述自己的道理和看法,而在面对温华、年九逸等更老、思想更固化的长辈则保持沉默,意思是:我保持我的沉默,并不代表我认同你,而是我随你说,但我坚持自我。(前提是女主的大的思想观是正确的哈)
接下来方晚的计划仍然在有条不紊地实施,所以我说会“甜”很长一段时间,我大概的构思是在时间线上要到2025年才会逃跑。
温华也要从绝对的自我意识摆脱,让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沦为自己的臣民的思想过渡到与方晚平权,再到彻底处于下风沦为方晚的臣民。
而方晚要从在温华的心里建立绝对的信任这种事是需要时间和一些事情的历练的,别现在说什么跑,跑也是要观察周围环境才能跑啊,她最起码要先从铜雀台出来,离开那个荒野之地才能谈什么逃跑。
而进入京勇市市中心,温华的眼线就更多了,如果方晚沉不住气立马就跑,那就很麻烦了,会很容易就被追踪到的,所以方晚现在是很轻松随意的,并且要轻松随意很长一段时间。
我为什么写温华带方晚泛舟爬山之中方晚没有在人来人往的寺庙里大喊求救呢?
先不说会不会被温华在社会上的权威压下来,单论一点,你们还记得方晚抱着柱子喊“救命啊有人强抢民女”时别人的反应是什么吗?是亭子里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下意识地觉得这是小两口在打情骂俏。
然后请你们抛却上帝视角去代入寺庙里面的普通人,一对俊男靓女,牵着手,头顶上还戴着情侣帽,男方温柔又耐心地对女人,一起爬山一起拜佛祖,女人突然喊救命,然后男人带着宠溺的目光地看着她,你们是给各位说明一下,接下来两个人的日常“甜蜜生活”会很长也很多,但是暗流涌动啊各位。
我也是想表达我很用心地创造了两个角色,并且为配角也同样赋予灵魂,因为我是属于沉浸式写文,也就是在写某个角色时,我会完全抛却上帝视角仅站在这个角色的人设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如何合理地说话、行动。
同时也为这个披着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俗套玛丽苏小说提供内核,设计一些反讽的桥段来思考,并不是单纯地写肉啊,写肉只是发泄自己在社会上变态压抑的灵魂而已哈哈哈。
温华是真霸道总裁且智商很高,方晚是真底层弱女但精神不弱,两个人会在文章里进行长时间的心理博弈。
而看不出来也没关系,我写的是看不出来暗线也是可以流畅地看明线看下去的。
这是社会强权但内心缺陷和身无权威但精神强大的碰撞,至于为什么方晚这么聪明却还活的好像一般般,我只想说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是温坤及,方晚的性格是很平和的,你们看她对刘姨和曹雅姬就知道了,她只有被温华这种打心底里厌恶的人做出太过分的行为才会较劲,或者是要真的想逃离舒适圈去追寻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才会行动,所以她在跟方展在一起的时候和跟年九逸还有温华在一起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用指望我写什么很刺激的雌竞或者雄竞了,我写不出来昂,笔力太差了,我到时候都想通过更有脑子的语言来表达。
因为我不想我的“孩子们”都像是菜市场老大爷老大妈吵架一样喧闹。我不希望女生们为了一个男人一味地用污秽的语言和下作的手段去攻击另外一个女性。
同时我也不希望男性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而去贬低女性,人性也许会冲动一两次,这不可避免,但我不想写的满篇都是这种弱智桥段。
梁知枝、甘念青、肖元意等,她们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三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主意识,就算是温相智,再如何也不会因为某个男人去耍手段攻击陷害另外一位无辜女人。
而年九逸、方展、梁生,再不济是温华,他们都不会以贬低女性为荣,年九逸对方晚之前的女人的权色交易那是通过彼此的同意下进行的,也就是具有合理性而不涉及感情的契约交易。
而温华是在他“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只要你有所价值,不论男女那么他就会付出相对尊重并给予你报酬,曹雅姬就是例子,至于性方面,抱歉,温总对男人也是这样。
简短又广义一点说就是他平等地尊重每个人,但也平等地看不起每一个人,而这样的尊重和鄙视不会因为性别而产生,也不会因为性别而变化。
只有许绩夏这种人设才会贬低女性,但同样的也会有站在权力端上的女人看不起男性。
至于为什么要he?这不就更对某些现象显得讽刺了吗?
其实这也是我写文的一个缺点,写po文其实写这些也没多大用,很多人看po并不会去看这种东西,但我又总是想写这些一些乱七八糟的,(其次是分析文章然后告诉大家,我真没厌女,我很认真地在为女性说话啊!)所以到时候的《若把你比作歌》我一定要写一篇不带脑子的小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