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884章 技术性复盘,新技术出炉!

884章
技术性复盘,新技术出炉!
二沙岛的技术分析室。
一行人正在看着播放的博尔特视频,时不时点点头。
这是兰迪和拉尔夫曼在冠军模型分析后,建立的最新的数据分析。
上面打出了一些定格的数据:
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即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据资料显示,途中跑时两腿的最快交换频率是
31~485
次/秒。这在他的身高里面可以说十分的罕见。
因为这么高的运动员,一般都是步幅类型,而博尔特显然是个“特例”。
他居然是步频的类型,关键是……他的步幅还基本上因为生理原因,兼具了。
1蹬地力量:
f=v/t(∵f=a;a=(v-v0)/t
又∵v0=0
∴a=v/t
)的公式,由于
在这里代表人体的质量是个常数,所以在单位时间内后蹬的力量(f)越大,则人体前进的速度(v)越大。
2蹬地的速度:如蹬地力量(f)大小一定,则速度(v)与蹬离地面的时间(t)成反比,也就是说蹬离地面的时间越短,则所获得的速度越大。
3腿蹬直的程度:主要表现在髋、膝、踝三个关节成一线,这样就可以使地面给人体的反作用力充分地通过人体重心推动身体前进。
4蹬地角度:由于人体结构的特点,后蹬角度受到限制,减少后蹬角度,不仅有利于增加水平分力,而且能降低身体重心上下起伏的程度。另外,缩小后蹬角度也是加快两腿交换频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5后蹬用力方向:后蹬用力的方向应力求与前进方向一致,如后蹬用力的方向偏左或偏右侧会产生分力作用,减低前进的速度,影响身体重心移动的直线性。
然后逐一带入博尔特的这一场身体数据和竞技数据。
在“冠军模型”显示下,北亣京奥运会决赛上,博尔特的各项数据变动:
施加作用力f/n,8047,对比之前2007年大幅度↑提升。
最大速度1204s,比起之前一年,同样提升↑明显。
启动加速度936,依然是提升明显。
峰值输出功率255435,比起去年提升接近一百个点。
总体做功80465,比起07年↑。
效率做功6235,比起07年依然是单位效率大幅上扬。
送髋开始时摆动腿体前摆动角/°:623。
送髋结束时摆动腿体前摆动角/°:77。
送髋开始至结束时摆动腿摆动角/°:147。
送髋开始时摆动腿体前膝关节扇形角/°:508。
送髋结束时摆动腿体前膝关节扇形角/°:783。
送髋开始与送髋结束时膝关节扇形角度差:275。
……
看到这密密麻麻的数据显示在大屏幕上,即便是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和老教练们,也都觉得这些数据实在是太……详细了点。
以前的大赛总结,和这个比起来,根本是小学生水平了。
“奥运会中用了
4125
步。”兰迪在上面看着视频,一点一点拨动进度条道:“较其余选手少
2-6
步,显示了博尔特超强的步长能力。步频+步长,他目前是最为完美的一个。”
“奥运会着地瞬间和垂直阶段博尔特支撑腿膝角分别是
1571°和
1468°。”
“启动的路径偏差很小,相当笔直。”
“膝关节向前运动时,他的髋部会向内旋转,并且会有大量的横向重心转移。”
“他的启动姿态也明显不够紧凑,反而是一反常规,有些放松。”
“我认为这是他采取了补偿策略来最大限度提高开始阶段的力的产生初始速度。”
“再看看博尔特的扒地。”兰迪点了点视频,播放了一会儿,再次暂停道:“看看他的扒地脚,重心的质点变化,他好像并没有把脚放在重心之下,我认为他唯一可能放下重心的应该是在起跑阶段。这就意味着,因为脚越靠近身体重心,这个人就越能快速的完成跑步周期,这样成绩自然也就更快了。”
“还有博尔特的臀部抬回问题。”兰迪道:“这一点我认为是关键。”
“我们很多运动员过于强调步频,而忽略了臀部的充分运动,这样一来,动力会在逐步减少的步长过程中损失掉,从而影响成绩。”
“还有博尔特的垂直震荡,很小。”兰迪用小木棍点了点屏幕的一角,正好对着博尔特的跑姿道:“因为最小的垂直摆动通常会减少关节上的压力,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提高效率。”
“这都是我们训练中比较忽视的一些要点。”
……
“好了,看看我们运动员这一次奥运会的数据对比。”兰迪在上面打出了劳逸的照片,道:“首先我们对于劳的未来定位,从生理学上没有太多问题,劳虽然身高比博尔特矮了25的身高差,但是我们能够看见,即便是如此,劳的步长指数,依然是以1249压过了博尔特的1245。这说明劳的确是应该走步幅流为主,步频为辅助。也揭示了为什么劳的后程这么强势的一大原因。”
劳逸居然可以在步幅指数上压过博尔特?还真是。
但这放在以前的国内,怕是谁都不敢乱说。
生怕判断错了,迎来巨大的舆论攻击。
“但是劳在拥有卓越步长指数的同时,他的步频指数,相当的糟糕了。”兰迪认认真真地通过数据模型,给所有的二沙岛教练和运动员们,深入剖析道:“差了0554。”
“劳,你的未来不仅仅要加强一下前程,你的整个步频,也要强化,这样才能跑得更快。”
劳逸虽然有些不那么明白,可说到他自己的时候,他还是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听教。
免得自己好不容易才混上来的二沙岛
技术性复盘,新技术出炉!
“即便是考虑生理分割曲线,我们认为你的这方面好好修正,应该还能更快。”
“具体的办法是,加强你的两腿铰剪,适当减小的后蹬角度,缩短你的支撑时间,这是我们根据你这次奥运会这么四枪百米计算出来的冠军模型分析。”
赵昊焕看着,用手摸着下巴,直观对比下,自己和博尔特放在一起,的确是可以在高清近景镜头下,看出很多毛病。而且对比以前,现在的调整,更加的细致,更加的高端。
这是运动员已经进步到了一个更高水准后的调整。
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调整某个技术动作了。
这些身体数据,每一个,可能都要被翻出来逐一对比和查看。
至于为什么用博尔特。
那还用说嘛。
因为博尔特是跑得最快的。
不仅仅是现在,在原本的时间线上,也是博尔特被无数次拉出来分析和对比。
一个人跑得最快,那么他的任何一组奔跑数据,对于科学数据模型来说,都具备吸收、分析、借鉴的意义。这也是苏神为什么一定要给国内引入“冠军模型理论”的原因。
不然的话,没有一个科学数据模型理论指导,光是依靠所谓的教练员经验总结。
实在是太陈旧了点。
用兰迪在后世的原话就是——
“我经常告诉一些教练,不要和我争论科学问题。我现在告诉你的是全世界科学家都已经是认可的事情,你只需要照着做就可以。如果没有训练心理学和生物化学人体力学等等这些科学知识的整合,你不可能创造一个新的训练体系,这是基本常识。”
“教育本不是鼓励种花家教练到米国去学习,因为很多知识都摆在哪里,并且全是中文的,只需要教练们去课堂上认真系统学习……我觉得种花家应该让所有教练参加科学培训,如果不经过课堂的培训,就不给他们毕业证书。要让教练员们都明白,这是我的专业,我们所有上岗的教练必须是专业的。”
参考兰迪这段话,训练真正的科学化,走出曾经霸占了田径训练体系中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验训练主义”,非得有真正的科学储备才可以。而且还不是一个人,需要很多聪明的头脑一起运转。
毕竟一个人的头脑,总是有极限。
就算是苏神自己,如果不是重开,那么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就做完这么多事情。
而且到了后期,即便是他,也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团队和实验室,不断推陈出新。
运动科学,最忌讳的就是,故步自封。
以为什么东西就是最好,然后不再去超越和突破了,那样就失去了科学运动的意义。
“最后是我自己。”苏神让兰迪他们重新过来,但是兰迪却摆手拒绝。
因为兰迪和拉尔夫曼希望苏神可以自己来。
对于他们来说,带出几个优秀的运动员,虽然也有很高的成就感,但是……最高的成就感还是帮助一个国家打造出整体的科学化运动体系。而这些,最终还是需要本国人来操作。
看到两个人这样表示,苏神也没有什么好说了,点点头,就继续对着播放的视频说道:“这是我这次100米的四枪。”
“大家可以看到,我从预赛到决赛,四枪之内,步数其实都在略微增加,均步频也在增加,均步长却在缩小。也就是说,我的步频指数在随着比赛的推进不断升高,步长指数反而缩小。”
“以下展示的是我这次北奥4枪的百米跑过程分段步频变化,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起跑后的加频-
保持-
下降三个阶段,呈现出倒“v”字型。另一种情况为起跑后的加频-
保持-
下降-
再加频-
再下降,整个过程步频变化趋势呈现“”字型。”
“考虑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关系,高步频跑法,在全程快速跑进过程中,往往不能多次出现并保持极高的步频,又考虑前面一种主要是出现在预赛和复赛,后面的半决赛和决赛都是字类型,所以我认为后一种在高强度对抗里面,可能目前生理条件下更有研究意义。”
“而现在同样是对比博尔特。”苏神按下暂停键,大屏幕上出现了自己和博尔特两个人的跑动图,道:“我们就可以看见,博尔特在北亣京奥运会上从节不好写,哈哈哈哈,写得好慢啊,但是相信这么一来,真实感可以爆炸了。而且趁机改进,推出新技术也是顺理成章哈~~~~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帮助小紫深夜看论文爆肝g~~~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