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337章 噔噔噔~夏训新技术驾到!(求票票咧~~~)

337章
噔噔噔~夏训新技术驾到!(求票票咧~~~)
二沙岛。
粤省田径队。
苏神做出了夏季训练规划,同时也是为了下个月底的香江对抗赛做准备。
这一战,其实本没有什么好关注的,只是因为曰本队的末续慎吾的“挑战”,这才让这场小比赛变得突然备受关注起来。
现在可和十来年后不同,现在还是曰本绝对统治亚洲短跑界的时代。
所以即便是国字号这边放话,要正面刚,绝对不怂,也只能是让大家为国字号的勇气叫好,而没有几个人真正想过能赢。
不过也是这种外界环境,可以让大家在更加低压的舆论下备战。
根据规则,去了那么多人也没有意义,为了这一战的必胜性,袁郭强拿出了一个方案——
苏神、赵昊焕、湖凯三巨头应约。
其余人就留在训练基地训练即可。
这是很正确的决定,因为没有必要过去,当然……
因为粤省这边距离那边很近,办好了手续的话,甚至可以当天再走,并不麻烦。
香江香江,其实也就是和这边隔了一条江罢了。
对于粤省这边的人来说,并不是多么远。
苏神继续给大家“上课”,不仅仅是基础训练课,力量和身体素质的阻力训练改善,还有技术性的提高。尤其是赵昊焕和湖凯,他们都要进行性的调整,趁着这段时间比较长,也比较整块,苏神开始提出了他一直想要改进的地方,那就是————
摆臂改善。
冬训期间,因为要修改送髋,所以没有时间修改这个方面。
现在好了,夏训的时间也算是比较完整,除了一个对抗赛,大家的比赛都不算多。
正好可以完成这个方面的改进。
摆臂改进,怎么改?
这个国内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作为过来人,苏神很清楚未来的走势是什么——
圆周形摆臂动作。
是的,这就是未来的摆臂技术研究最新方向。
这个体系国内到2015年上下,才开始有人研究和发表,距离现在,差不多还要十年。
十年时间,那几乎是一代乃至是两代短跑运动员的巅峰年华了。
所以,必须装备上去。
……
“摆臂动作?我们现在的摆臂动作有问题吗?”一群人也是一脸懵,不知道苏神这话意思是什么,摆臂最多讲究下规范和力度和频率,甚至搞搞角度之类就到头了,还能怎么弄?
这也要改?
这话,可是,大错特错。
摆臂技术的好坏,对于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我们都知道,摆臂的效果有保持平衡,摆臂越快带动下半身的能力,也越强。可是大家知道摆臂为什么会有这些效果吗?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别的效果?或者说,还能提高什么方面?”
每个人都是一脸懵,也有些人提出了些零零星星的论点,什么“提高速度”“提高步频”“提高步幅”之类。可是每个人都是浅尝辄止,或者说……根本也不知道这些词后面代表着什么科学性的意义。
“大家先看看这两个知识点,基础知识必须记牢,实在是记不住可以做做笔记,辅助记忆。”说完苏神在小黑板上写下了两个知识点——
噔噔噔~夏训新技术驾到!(求票票咧~~~)
“我,我去,好像真的啊。”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这个感觉啊。”
“我以前一直以为是自己的生理关节问题,问了教练,教练也说不是大事,规范就好。原来是这个问题,有两个负面限制高点,限制了我们的摆臂活动。”
“我以为还以为……本来专业队的摆臂,就是这个感觉呢。”
一瞬间,苏神就点燃了下面的讨论。
有时候就是这样,只需要抛出一个引子,然后带领大家朝着那个方向前进,所有人就都会慢慢觉醒,慢慢反应过来。
就连一些教练员们,也都不知不觉坐了过来,专心听着苏神说的这些知识。
因为现在在队内,苏神就是镇队之宝。
谁还敢说个不字?
最开始或许被一个少年人这么“教育”,有点面子上过不去,可是他们最终发现……
只要自己的“面子上”过去了。
欸,一切就不同了。
山好了,水也好了,手上的馒头也香了。
学好了这些,对于未来他们去别的地方工作,也是莫大的资本和好处啊。
想通了这些关节后,现在谁还出来和苏神在粤省队内唱对头戏?
怕都是拿着小本子,搬着小板凳,生怕自己错过了苏神的“前沿运动知识科学讲座”。
……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怎么改善这个情况呢?”苏神说完,亲自在前面做了一个示范,用自己的肩膀为轴心,而不仅仅是用肩膀发力,以此来摆臂动作。
并且这动作,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画圆圈。
“小添,你这个肩膀好像是发力了,又像是没有发力,到底是什么呢,我有点说不上来。”湖凯也是这个领域的国内精英人士,很快做出了判断,但是也没法说得清楚透彻。
“没错,凯哥说得基本到了点子上,但还差点。大家看看,这么两种运动方式,首先,肩膀的作用就发生了改变。前面这种是完全用力,用力来带动肩膀,肘关节弯曲,向前后用力,形成前后钟摆式摆动。”
“我现在说的这一种,叫做圆形摆臂。”
“是以肩关节为轴,以肘关节80度到60度的夹角向后上摆动。”
“就是这样。”苏神一边说一边做着演示道:“然后向后上摆动到上臂与身体约呈现90度夹角时,手臂经后上向前下作一个圆形摆臂动作。”
“小添,再做一次,我们看看。”赵昊焕等人已经来了兴趣,顿时变成了天线宝宝,一人一句再一遍再一遍。
“看好了啊大家,区别在这里,首先角度就有了变化,这个圆形摆臂肘关节的夹角约60度到80度,而不是前面那种60~70度。其次是如果你要加大步长和步频,这个技术动作可以帮助到你,只需要采取前摆时肘关节的角度适当加大即可。”
“尤其是步幅类型的选手。”苏神看了看笑着说道:“这是你们的福音,未来如果要增加步幅修改步幅基数,圆形摆臂的摆臂模式,就是你们的首选。这是因为传统系摆臂,虽然可以很好兼顾到步频方面,可是……因为这种摆臂模式,它不能很好解决摆臂至前后两个高点时的手臂停顿问题,所以它限制了步幅的提升优势。”
“原来是这样!我说我怎么修改步幅这么困难,怎么都不舒服,反倒是修改步频就舒服多了,原来问题是在这里!!!”
“太坑爹了!太坑爹了!这走了多少冤枉路啊!!!”
下面一个个“惨嚎”不断,可见就连这些国内短跑同时代的精英运动员们,也都是这方面的“受害者”,白白耽误了时间不说,努力也是走错了方向。
“当然也可以用这个来更好优化步频。”苏神继续道:“因为圆形摆臂的动作后摆与前摆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周形,等于是有效地解决了摆臂运动中,至前后高点时的停顿问题。解决了这个停顿问题,自然而然就等于是加快了摆臂的摆动频率,借此可以优化和提升步频。”
“同时因为圆形摆臂这种运动方式,本身具有最好的摆动惯性,等于把运动惯性也给运用上了,加上其摆动的方向也要求和跑步的方向保持一致,这么一来,摆臂过程中所产生的贯力就不会产生分力效应。这样对于提高速度,节约体能,更好利用摆臂的生物力学特性,都是存在着很积极的促进意义。”
“不过虽然这个圆形摆臂动作虽然好用,优点也很多,可是也有无法忽略的问题。”苏神道:“这个问题大家必须记清楚了,以免在训练中出现不可逆转的伤病,影响成绩和训练。”
苏神在小黑板上画了一个肩关节附近的结构图,道:“因为这个技术对于肩膀的负荷很大,整体都需要用肩膀作为轴心来带动,所以比单纯用肩膀发力,可能要求机能更多。这样的话,我们平常训练中一定要同时做的项目就是——————”
“肩膀附近肌肉的放松拉伸牵引,以及肩膀柔韧性的提高,肩膀支撑性的提高,肩膀力量性的提高。肩膀这个部位也称之为上半身的‘核心部位’,如果这个地方受伤了,你很可能上半身什么动作都做不了。”
“所以,我这里有一套肩膀训练、提高、抗阻、灵活性等等训练,等下会发给大家,大家要记得穿插在日常训练中,一点一点提高,为了后面的技术性改进打基础,做准备。”
苏神说完,放下了粉笔,抬头看着下面一个个“学废了”的国内精英运动员们,开口问道——
“都听懂了吗?如果没有学会没有听懂,可以再提出来,我会给你们不懂的地方,详细讲清楚。”
下面一个个,都是感觉脑子被掏空的感觉。
对于他们来说,要接受这么深奥的理论知识学习,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倒不是学习能力和智商什么问题,只是平常他们没有这个学习理论的习惯,所以突然学习,还一来就这么深奥,自然会有些“不太适应”。
对于这种情况,苏神的办法是什么呢?
不太适应,不太习惯是吧?
嘿嘿,可以可以。
那多学学,多背背,多考考,学到你适应,学到你习惯,不就行了吗?
众人:……
“对了,还是一样,短时间内背下来,然后我挨个抽查,背不下来的人,就不要学这个新技术了。背完了再说。”
啊啊啊啊!
苍天啊,大地啊,求求你们让苏老师做个人吧。
我们真的讨厌“背书”啊。
“讨厌背书是吧?那要不要再多写一份千字读后感呢?”
众人一听,苏神的想法这么“俄式”,还是赶紧选择前者。
开玩笑,背书就背书,又背又写,那真不是人干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打磨,他们的运动科学理念和运动相关知识,已经在潜移默化间,超过了国内其余的运动员一大截。
想提高,先背书。
也成为了“苏神系”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时代趣谈之一。
外界的熟知程度,堪比世纪疑问——“苏神的屁股到底什么尺寸”。
并列第一。
ps:每次写了技术性提高就要秃头一大截,哈哈哈哈,笑着流泪啊。
还要总结传统系和最新技术的不同,真是太难了,小紫这么头秃,大家赶紧来安慰一下小紫受伤又幼小的小心灵吧。呜呜呜。
今天不行了,榨干了,呜呜呜~~~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