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块布料赚十倍?红星市弱爆了,广州才是搞钱天堂!
一块布料赚十倍?红星市弱爆了,广州才是搞钱天堂!
呜——!汽笛扯着嗓子嚎,绿皮火车吭哧吭哧动了,轰鸣和震颤山呼海啸一般,把赵淑芬送离了红星市。
车厢里,跟沙丁鱼罐头没两样,挤得水泄不通。
汗臭、脚丫子味、泡面味、呛人烟味儿混在一块,熏得人直翻白眼。
过道塞满了人,大包小包,走路得侧着身蹭。
赵淑芬找了个靠窗硬座。这身子骨是老了点,可她这魂儿,啥苦没吃过?
她不像旁边唉声叹气的年轻人,把洗得发白的帆布包紧紧搂怀里,闭上眼,任火车哐当摇晃,自己调整呼吸。
去广州,车上得熬两天两夜。
不光熬身子,还熬性子。
邻座小伙子哼唧腰酸。
对面大姐捏鼻子嫌埋汰。
赵淑芬没事人一样,就着凉白开,小口啃干粮。
她心里亮堂,想闯世界,想抓住这好时候,这点罪算个屁!
上辈子活命,比这难的日子多了去,这点颠簸算啥。累得跟头跑了几十亩地的驴似的,那也得挺着。
火车往南,窗外从光秃秃的北方平原,变成连绵丘陵,空气也黏糊糊地潮起来。
车厢里唠嗑,从鸡毛蒜皮,渐渐飘到南边,飘到那个传说中的“羊城”。
有人唾沫横飞,讲那里满地都是钱,弯腰就能捡。
有人压低声音,说那里乱得很,骗子比好人多。
还有人神神秘秘地吹嘘,能瞅见香港那边过来的稀罕玩意儿。
赵淑芬耳朵听着,心里小算盘噼里啪啦。
总算,熬到
一块布料赚十倍?红星市弱爆了,广州才是搞钱天堂!
赵淑芬掏钱拿了钥匙,把那点简单的行李往硬板床上一扔,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转身就又急匆匆地出了门。
目标清清楚楚——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
她跟招待所的服务员打听了下,又在路上拦着问了几个人,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那个在八十年代响当当的服装集散地——高第街。
一头扎进高第街,赵淑芬彻底被眼前的阵仗震住了。
这对比红星市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窄街两边,店铺摊位挤得密不透风。
家家门口挂满花花绿绿、款式新得扎眼的衣服——喇叭裤、蝙蝠衫、踩脚健美裤、连衣裙、牛仔褂……
那些赵淑芬只在画报上瞅见过,或者上辈子记忆里才有的时髦玩意儿,就这么活生生地堆在眼前,伸手就能摸着。
人声吵翻了天,砍价的吆喝声、老板娘招揽客人的嗓门、搬运工嘿咻嘿咻的号子,混成一片,震得耳朵嗡嗡响。
穿着入时的本地小年轻、背着鼓鼓囊囊大包的外地倒爷、还有精明干练的批发商贩,肩膀挨着肩膀,把整条街塞得水泄不通。
赵淑芬眼睛不够使,一边慢慢往前蹭,一边飞快地看,心里算盘打得飞快。
这儿的衣服样子,起码甩开红星市大半年,甚至一年!
而且这价钱……我的老天爷,简直跟捡大白菜一样!
她在红星市批发布料市场拿货,一件“的确良”衬衫,进价就得十块,转手卖个十二三块,赚头有限得很。
可这儿呢?瞅着差不多的衬衫,搞不好五六块钱就能拿下!
那些时髦连衣裙,在红星市能卖到二三十,这儿十几块搞定!
她脸上不动声色,脚步不停地溜达过一个个摊位,手指头悄悄捻过料子,感受着做工,嘴里随口问着价,把数字都牢牢记在心里。
她还瞄到,不光衣服,还有各种小玩意儿——塑料头花、耳环、项链,甚至亮闪闪的电子表!
这些东西,在红星市根本就没影儿,就算国营商店有那么一两样,也是老掉牙的土款式,还死贵死贵的。
全是钱!这满大街跑的都是钱啊!
赵淑芬感觉自个儿像头饿了几天的狼,扎进了肥羊堆。
她清楚,只要能把这儿的货捣腾回红星市,她闺女那服装店,立马就能把所有对手甩到十万八千里外,成独一份儿的“时髦风向标”。
一股子豪情,跟春天的野草似的,心里头疯长。
南下这一步,太对了!
可兴奋劲儿刚上来,她又立马给自己泼了盆冷水。
这市场忒大,好货孬货掺一块儿,咋分辨?哪些是源头厂家?
怎么跟这些猴精的南方生意人打交道?
最要紧的,这么多货,怎么囫囵个儿运回几千里外的红星市?
这些难题,跟大山似的,实打实横在眼前。
她站在人挤人的街心,任由周围喧嚣拍打,眼神却锐利起来,伸手摸向旁边摊位上一件颜色鲜亮的蝙蝠衫:“老板,这个怎么拿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