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魔幻诸葛亮 > 第一章

第一章
卧龙隐雷
建安十二年的暮春,隆中草庐外竹影婆娑。一阵山风掠过,檐角铜铃骤然作响,惊得案头松烟墨汁泼出半寸。诸葛亮未动,只将狼毫悬在《九州舆图》的荆州二字上,墨迹蜿蜒如蛇,缓缓爬向益州边界。
草帘忽地掀起,书童阿迟抱着一卷湿漉漉的竹简闯入:先生!水镜先生捎来的密信浸了山泉……话未说完,诸葛亮已拂袖按住竹简裂纹。帛布夹层间渗出暗红,竟是半幅染血的《洛神赋》——昨日才从许都传抄来的新词。
子桓公子文采风流,可惜血沾墨香,终究不祥。他将残帛投入炭盆,火舌倏地蹿高,映得眉间阴翳如卧蚕蠕动。阿迟缩了缩脖子,总觉得先生今日束发的青檀簪格外冷硬,像柄未出鞘的剑。
三更梆子响过,后山传来裂帛般的琴音。诸葛亮执灯循声而去,见水镜先生司马徽正在断崖抚琴,七弦俱染夜露。孔明可闻金戈声琴锋陡转,一根商弦应声而断。东南天际红光隐现,竟是襄阳城方向腾起狼烟。
暴雨突至时,草庐传来重物坠地声。诸葛亮疾步折返,见阿迟昏倒在翻倒的药柜前,满地当归、川芎间斜插着半截断箭,箭镞刻着扭曲的蝌蚪文——与三日前博望坡那具黑衣刺客额间刺青如出一辙。
好一招投石问路。他碾碎箭杆上附着的黄栌叶,这种只长在江东崖壁的植物,叶脉却浸着益州特产的朱砂。窗外炸开惊雷,照亮书架暗格中半开的漆盒,里头《隆中对》竹简缺了最关键的一卷,取而代之的是块双鱼玉佩,鱼目嵌着辽东产的东珠。
雨幕里忽有马蹄声逼近。诸葛亮握紧羽扇骨节,扇柄暗藏的机簧咔嗒轻响。来人在丈外勒马,斗笠下传来雌雄莫辨的笑:刘皇叔已过新野,诸葛先生还要等第几场东风
竹涛声吞没了应答。草庐烛火骤灭,唯剩案头《梁父吟》残稿被风掀起,露出夹缝里密密麻麻的算筹符号——若是精通兵法者细看,当识得这是改良后的八阵图,阵眼处却标着邺城铜雀台的方位。
第二章
新野烬
刘备勒马时,燎原火正舔舐新野城楼。他怀中《衣带诏》副本烫得胸口生疼,这卷从许都皇宫夹墙里抢出的血书,此刻竟与三十里外草庐的炭盆遥相呼应。关羽忽将青龙刀横转,刀面映出城垛阴影里半张鬼面——与三日前截杀他们的黑衣刺客装扮一模一样。
大哥小心!张飞蛇矛尚未掷出,那黑影已化作纸灰飘散。空气中残留的硫磺味,让诸葛亮月前所赠的《火攻十二诀》在鞍袋里微微发烫。刘备攥紧缰绳,突然明白那夜草庐烛火为何倏然熄灭:卧龙早算到这场火,却任其烧穿半座城池。
二十里外隆中,诸葛亮正用断箭镞挑开双鱼玉佩。东珠坠地刹那,辽东口音的死士从梁上栽落,喉间插着羽扇激发的三棱针。曹司空连公孙瓒旧部都收入麾下了他碾碎死者衣领夹层的鱼胶,这提炼自渤海湾的黏物,此刻正黏着半片益州特产的枸酱叶。
阿迟抱着染血的《梁父吟》残稿冲进来时,诸葛亮刚在沙盘插下第六面小旗。代表江东的赤旗突然自燃,火苗沿着掺了夷陵磷粉的沟渠直扑代表荆州的青旗。东吴细作换了火药配方。他羽扇轻摇,沙盘底部暗藏的机括翻转,露出铜雀台地宫结构图——某个标注八门金锁的位置,赫然画着改良后的八阵图阵眼。
新野废墟中,刘备踩到半截焦黑的琴弦。这根浸泡过牦牛筋的商弦本该坚韧,此刻却脆得像枯枝。他忽然想起十年前洛阳城破时,水镜先生曾在灵帝的焦尾琴上弹过同样曲调。东南风卷着灰烬扑来,其中一片未燃尽的桦树皮上,蝌蚪文刺青的残迹正与铜雀台地砖纹路吻合。
将军请看这个。孙乾递上从瓦砾中刨出的青铜匣,里头《隆中对》缺失的竹简浸泡在朱砂水里,字迹已晕染成益州山川图。简尾新刻的蝌蚪文,恰与诸葛亮案头那支断箭形成镜像文字。刘备指腹摩挲着联吴抗曹四字,突然发现吴字的口部被利器反复描深,几乎要凿穿竹片。
子夜暴雨再临,草庐暗室中的水漏却逆时针旋转。诸葛亮将双鱼玉佩按进铜雀台沙盘,辽东东珠突然迸发荧光,照亮壁龛里半卷《洛神赋》。血渍在青光中重组,竟浮现出许都玄武池的战船构造图。阿迟惊觉每艘楼船桅杆的装饰纹,都与先生改良八阵图所用的算筹符号同源。
报!江东使船已过夏口。探马滚鞍下跪时,诸葛亮正用染血的《衣带诏》包裹断箭。火漆封印碎裂的声响中,他听见江风送来隐约的《胡笳十八拍》——这曲本该随蔡文姬流落塞外的哀音,此刻却混着益州巫祝的招魂铃,在新野焦土上空盘旋不散。
刘备推开草庐柴门的瞬间,八盏鱼油灯同时爆出青焰。诸葛亮背对来人展开《九州舆图》,荆州地域正在烛火炙烤下卷曲变形。他袖中滑落的半粒黄栌籽,恰落在刘备靴面未干的血渍上,瞬间发芽抽条,长成缠绕双足的荆棘。
皇叔可知羽扇突然指向舆图上的襄阳,这座城的影子,此刻正落在铜雀台第七根廊柱下。窗外惊雷炸响,案头沙盘中的铜雀台模型应声崩塌,露出地底以八阵图为基座的巨大机簧,齿轮间绞着半幅未绣完的蜀锦,锦上汉字被血污浸透最后一横。
第三章
铜雀喑
建安十二年四月初九,暴雨中的铜雀台地宫渗出青铜锈味。曹丕握紧半幅浸血的《洛神赋》,帛布边缘焦痕与三日前隆中炭盆里那截残片严丝合缝。当他转动玄武池战船模型时,辽东死士脖颈的三棱针伤口突然渗水——这具本该封在冰窖的尸体,此刻竟与地宫深处的齿轮组共鸣震颤。
公子请看此处。贾诩黑袍拂过沙盘,代表新野的焦木突然裂开,露出诸葛亮的改良八阵图拓本。羊皮卷上生门方位钉着半粒黄栌籽,抽出的嫩芽已穿透荆州地形图,根系缠绕着标注孙权的赤色令旗。曹丕冷笑挥剑斩断藤蔓,断口涌出的却不是汁液,而是带着益州枸酱味的黑血。
千里外的夏口江面,鲁肃的使船正撞上逆流漩涡。船舱底部传来巫祝铃铛声,他掀开暗板时,六个额刻蝌蚪文的童尸呈北斗状排列,中央青铜鼎内沸腾的朱砂水显现出草庐轮廓。随行道士惊呼:此乃借东风之阵!话音未落,桅杆上东吴旌旗突然自燃,火苗在暴雨中凝成八阵图形状。
隆中草庐内,诸葛亮将染血的《衣带诏》投入药炉。当归与川芎在沸腾的朱砂水中翻滚,蒸腾的雾气显现许都宫城影像。阿迟惊见雾气里的汉献帝正在铜雀台第七根廊柱下写字,每落一笔,草庐书架便有一卷竹简崩裂——直至《隆中对》缺失的那卷从雾中坠落,简上三分天下字迹被血污篡改为一龙陨落。
时辰到了。水镜先生的声音随琴音穿透雨幕。诸葛亮羽扇轻叩地面,暗室水漏突然加速逆流,铜雀台沙盘在震荡中显出新裂纹:原本绞着蜀锦的齿轮组里,赫然卡着半枚青檀簪——正是他束发之物。刘备靴面的荆棘在此刻疯长,尖刺扎入《九州舆图》上的襄阳城,渗出的血珠竟与地宫曹丕手中的《洛神赋》同时泛起荧光。
子时三刻,铜雀台地砖轰然塌陷。曹丕坠入冰冷暗河时,手中火把照亮两侧崖壁:数以千计的双鱼玉佩嵌在辽东寒玉中,每对鱼目东珠都映出不同场景——襄阳巷战、夏口火船、益州巫祭,最终定格在诸葛亮将断箭刺入沙盘阵眼的刹那。暗流突然裹挟他冲向巨大水轮机组,铁叶上雕刻的改良八阵图,竟与鲁肃船底巫阵完全相同。
江东风帆冲破巫阵时,鲁肃怀中的《胡笳十八拍》曲谱突然自燃。灰烬在暴雨中重组成蔡文姬侧影,羌笛声引动草庐方向传来龙吟般的机簧响动。船头瞭望的吕蒙突然嘶吼:江底有东西!众人俯身看去,八座青铜雀像正在水下组成阵型,雀喙对准的方位正是三十里外刘备驻足的新野废墟。
草庐柴门在寅时初刻自动开启。刘备踏过门槛的瞬间,袖中《隆中对》残简突然发烫,烫痕拼出速离二字。诸葛亮背对来客轻触壁龛,半幅未绣完的蜀锦应声展开——锦上血污随他指尖移动,渐渐显出新野地底埋藏的八百具青铜弩机,机括卡槽形状与关羽的青龙刀、张飞的蛇矛完美契合。
皇叔可知这局棋,羽扇忽然指向东南,执黑子者正在铜雀台摆弄生死窗外炸响的雷霆中,铜雀模型眼窝射出红光,在地面烙出八阵图焦痕。阿迟抱来的药筐突然倾覆,三十三味药材在阵图中自动归类,党参代表荆州士族滚向死门,而来自辽东的雪莲正吞噬代表皇权的灵芝。
五更梆子敲响时,地宫水牢里的曹丕抓住漂浮的蜀锦。当他展开染血织物,发现汉字最后一横变成蜿蜒的毒蛇,蛇头咬住的竹简残片正是诸葛亮修改过的《火攻十二诀》。暗河对岸忽然传来金石相击声,十二尊青铜雀像眼中亮起红光,翅羽纹路与诸葛亮羽扇的暗纹如出一辙。
data-fanqie-type=pay_tag>
第四章
机枢蚀
建安十二年四月十一,铜雀台地宫渗出的锈水染红了漳河。曹操抚过青铜雀像翅羽的裂痕,指尖沾着辽东雪莲与益州朱砂混合的粉末。当他将《洛神赋》残帛贴在雀喙时,许都方向突然传来龙吟——那具悬浮在玄武池上空的龙骨水车,此刻正以诸葛亮的八阵图纹路逆向旋转。
三百里外新野地底,张飞的蛇矛卡进青铜弩机瞬间,八百架机关同时哀鸣。刘备怀中的《隆中对》残简迸发青光,映出地宫水轮上缠绕的青檀簪纹路。关羽挥刀斩断最后一根铜链时,锁孔喷出的却不是地下水,而是带着草庐药炉气味的朱砂雾,雾中漂浮的算筹符号正重新排列成铜雀喑,卧龙瞑六个血字。
此刻隆中暗室内,诸葛亮正将双鱼玉佩浸入逆流的水漏。东珠溶解刹那,辽东死士的瞳孔残影在波光中重组,映出塞外匈奴王帐内的景象:蔡文姬的焦尾琴弦尽断,琴身裂纹竟与铜雀台崩塌的第七根廊柱完全一致。阿迟突然指着雾中画面惊呼:琴腹里有东西!——半卷带刺的羊皮地图正随琴声鼓动,边缘标注的蝌蚪文与神秘来客斗笠上的暗纹如出一辙。
子时暴雨骤停,夏口江底的青铜雀阵发出编钟般的嗡鸣。周瑜指尖掠过赤壁山崖,石缝中渗出的磷粉自动聚成沙盘,显现出诸葛亮改良八阵图的全貌。当他用剑尖挑起代表东风的小旗时,旗杆突然化作青蛇反噬,毒牙刻着的铜雀二字,与鲁肃船底巫阵里的童尸刺青一模一样。
都督,战船吃水线不对!黄盖的吼声惊起夜枭。众人奔向船尾时,八尊青铜雀像正从江泥中升起,雀尾锁链拖着三十年前沉没的传国玉玺船。玉玺匣内传出的《胡笳十八拍》曲调,让草庐暗室的《梁父吟》残稿无风自燃,灰烬在刘备脚下聚成玉玺形状的焦痕。
寅时三刻,铜雀台地砖缝里钻出带刺的藤蔓。曹丕挥剑砍断的瞬间,汁液喷溅成许都皇宫的星图,紫微垣位置钉着半截青龙刀碎片。当他用《火攻十二诀》残页引燃藤蔓时,火焰竟顺着地脉烧向新野——诸葛亮沙盘中的襄阳模型突然爆裂,飞出的木刺精准扎进代表孙权的那面赤旗。
草庐药炉沸腾到第五个时辰时,水镜先生的焦尾琴弦尽数绷断。诸葛亮拨开蒸汽,见炉内翻滚的不再是药材,而是半枚刻着汉字的传国玉玺。阿迟试图用药杵打捞,玉玺却化作青铜液体渗入地缝,沿着改良八阵图的沟渠直扑铜雀台方向。书架上的竹简接连爆开,《隆中对》缺失的最后一卷从灰烬中浮起,简上文字正在重写:建安十三年,东风至,朱雀烬。
辰时初刻,刘备靴底的荆棘突然开花。血红花瓣落地成符,拼出铜雀台地宫的全新路线图。当他按图示推开暗门,扑面而来的硫磺味中,十二尊青铜雀像眼中亮起红光——它们的翅羽纹路与诸葛亮羽扇的暗纹咬合刹那,地宫穹顶突然显现草庐的星空投影,北斗勺柄正指向孙权案头的《乞荆州书》。
原来如此。诸葛亮羽扇轻点铜雀台沙盘,模型内部伸出数百条青铜血管,缠绕住代表三大势力的令旗。当刘备的血珠滴入阵眼时,整座沙盘突然坍缩成双鱼玉佩的形状,鱼嘴里吐出浸泡在枸酱汁中的《衣带诏》原本——诏书空白处,汉献帝的笔迹正在被某种力量篡改,最后一划落下时,传国玉玺的蓝焰从地缝冲天而起,将草庐与铜雀台的倒影烙在赤壁悬崖之上。
第五章
赤壁锚
建安十三年霜降,长江水倒映着三重月亮。诸葛亮立于七星坛,手中羽扇的青铜暗纹正与江底雀阵共鸣。当第一缕东风撕开云层时,他看见自己的影子被拉长投射在赤壁悬崖——那影子里蜿蜒的青铜血管,正与铜雀台地宫穹顶的星图完美重叠。
一、血脉觉醒
周瑜的火船撞向曹营时,龙骨水车突然迸发蓝焰。曹操抚着头痛症发作的额角,发现指缝渗出的不再是血,而是带着青铜光泽的黏液。许都快马送来的密报在火光中自燃,灰烬显现出诸葛亮草庐的星象图:代表卧龙的星宿正伸出青铜触须,缠绕住象征汉室气运的紫微星。
原来这才是铜雀喑哑的真相。曹操挥剑斩断案头正在青铜化的《孟德新书》,书页断裂处涌出的却不是墨香,而是辽东死士喉间那种三棱针的锈味。当他抬头望向燃烧的江面时,瞳孔里映出的不是火船,而是三十年前洛阳废墟中那尊破碎的司南——其底座蝌蚪文与鲁肃船底童尸刺青如出一辙。
二、时空褶皱
刘备站在烈焰翻卷的甲板上,怀中《隆中对》竹简正在重组文字。当联吴抗曹变成化龙归墟时,他靴底渗出的血珠突然悬浮,在东风中排列成铜雀台地宫的三维地图。关羽的青龙刀突然发出龙吟,刀柄鳞片次第翻转,露出内部微型八阵图——此刻正与诸葛亮改良的阵眼产生量子纠缠。
江底传来编钟巨响,八尊青铜雀像托着传国玉玺破水而出。玉玺匣内蔡文姬的《悲愤诗》突然具象化为匈奴铁骑,却在触及东吴战船时化作数据流消散。鲁肃怀中的双鱼玉佩在此刻融化,液态东珠渗入周瑜盔甲,在其后背形成与诸葛亮羽扇相同的青铜神经网络。
三、文明反噬
草庐暗室的水漏炸裂,阿迟看见逆流的时光中:十年前的水镜先生正将半枚玉玺嵌入婴儿诸葛亮的囟门。药炉里蒸腾的不再是雾气,而是具象化的历史可能性——某个平行时空里,青铜血管已完全控制诸葛亮,其改良的八阵图正将三国疆域折叠成双鱼玉佩的微观形态。
先生,东风过烈了!书童的尖叫中,诸葛亮撕开衣袖,小臂浮现的青铜纹路正沿着血脉侵蚀心脏。他咬破舌尖将精血喷向沙盘,铜雀台模型突然生长出生物脏器,在阵眼处搏动的肉瘤表面,赫然显现曹操、孙权、刘备三人的实时影像。
四、锚点重置
子夜时分,三重月亮融合成赤红独眼。诸葛亮踏着燃烧的江水走向曹营,脚下涟漪扩散成无限八阵图。怀中的《梁父吟》残稿自动翻页,缺失章节正被青铜血液补全——每行诗句都对应着铜雀台齿轮的转速,最终篇的汉字落笔时,十二尊青铜雀像突然调转喙尖,对准地宫深处的曹丕。
刘备在火海中抓住漂浮的蜀锦,血污重组成的路线图直指地宫核心。当他劈开最后一道青铜门时,看见浑身覆盖金属鳞片的曹丕正在操控水轮机组,齿轮间绞着的竟是少年诸葛亮的克隆体。青龙刀劈向控制台的瞬间,整个赤壁战场的时间流速突然减缓十倍。
五、终局前夜
五更梆子响彻三国疆域,所有青铜造物同时发出蜂鸣。诸葛亮在七星坛咳出青铜碎屑,手中羽扇分解重组为玉玺钥匙。他望向江底升起的巨大青铜门扉,门缝溢出的不是江水,而是带着甲骨文编码的液态历史。
亮终究是执棋人,亦是盘中子。他笑着将玉玺钥匙抛向漩涡中心,刘备怀中的《隆中对》突然飞向曹丕手中的《洛神赋》,两道血光在江心相撞,炸出贯通时空的裂隙——那是本该在五日后发生的赤壁大火,此刻却以青铜文明的葬礼形式提前绽放。
终章
青史烬
一、多维战场
建安十三年冬月甲子日,三重月亮熔成赤红漩涡。诸葛亮立于青铜门扉前,液态历史漫过腰间凝结为甲骨文战甲。他看见无数平行时空在门内闪烁:某个维度里浑身青铜化的自己正将八阵图刻入地核;另一维度中刘备手持玉玺钥匙,正将三国疆域折叠成莫比乌斯环。
此非东风,实乃文明呼吸。羽扇分解为纳米虫群,啃噬着门扉上的星图锁。身后的赤壁火海突然褪色为黑白默片——这是高维存在设定的防火墙,将一切能量波动压制在古典战争框架内。
曹操的战船在时缓时疾的江面卡成定格动画。当他触碰正在量子化的倚天剑时,瞳孔突然映出少年司马懿的身影:这个本该二十年后崛起的阴谋家,此刻正在青铜母体内部书写新的《三国志》。
二、文明抉择
刘备冲破时间凝胶跃入青铜门,怀中的《隆中对》竹简正渗出蔡文姬的血泪。他在数据洪流中抓住诸葛亮半青铜化的手臂,却发现两人血脉同频震动——十年前水镜先生嵌入的玉玺碎片,原是同一文明源头的两种表达形态。
皇叔可愿做新纪元的燧人氏诸葛亮撕开胸腔,机械心脏外包裹着《梁父吟》帛书。当刘备将玉玺钥匙刺入其中,整个青铜文明发出哀鸣:门内伸出无数青铜触须,每个吸盘都镶嵌着三国群雄的克隆体。
江底突然升起十二面青铜镜。曹丕从镜中走出,金属鳞片下流淌着诸葛亮的算筹符号。当他将《洛神赋》残帛贴在镜面时,镜中倒影赫然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个贯穿所有时空的观测者,此刻正用焦尾琴弹奏着二进制编码的《胡笳十八拍》。
三、终极揭秘
所谓三国,不过是文明升维的祭品。水镜先生的琴弦崩断,露出内部光纤神经。他挥手展开全息星图:地球仅是青铜母体吞食的第九颗行星,传国玉玺是上个被吞噬文明留下的墓碑。诸葛亮改良的八阵图,实为反抗军遗留的维度武器。
岩浆般沸腾的液态历史中,三个诸葛亮同时显现:
1.
青铜诸葛:完全机械化的终极形态,掌心托着黑洞化的玉玺
2.
血肉诸葛:保持人类本貌,怀中《出师表》正在改写
3.
星图诸葛:半透明能量体,眼眸中流转着未被篡改的汉室未来
刘备的荆棘靴在此刻开花结果,果实裂开露出微型地球。当他将果实投入玉玺黑洞时,青铜门扉突然吐出所有被吞噬的历史可能性——包括那个没有战乱的平行时空,草庐中的诸葛亮正在教农夫用八卦阵改良农具。
四、历史重构
亮终究是...汉臣。三个诸葛亮同步微笑,身躯熔化成青铜雨洒向赤壁。暴雨中:
a-
曹操的战船恢复木质纹理,头痛症化作竹简坠入江心
b-
周瑜的火攻计自动拆解为廿四节气歌谣
c-
孙权案头的《乞荆州书》字迹重组为《吴越水利图》
青铜门扉闭锁刹那,刘备看见诸葛亮最后的意识波动:那是最初隆中草庐的黄昏,年轻的卧龙在《九州舆图》上勾画的不是疆域分割线,而是连接所有江河的漕运网。舆图卷轴深处,水镜先生正将玉玺碎片磨成教书用的粉笔。
五、尾声·建安十五年
新野废墟长出从未见过的青铜稻穗,穗粒天然带有八阵图纹路。刘备在称帝大典上折断玉玺钥匙,碎屑落入地缝长成贯通南北的运河。
铜雀台遗址每逢雨夜仍会传来琴音,有樵夫称曾见两道人影对弈:
a-
黑袍客落子时,棋盘浮现蒸汽机与磁悬浮草图
b-
白衣人执棋的手掌时而血肉时而机械,最后那子悬在半空
棋盘边斜插着半柄羽扇,扇骨隐约可见汉字,末笔永远差一划。
江水东逝处,有童谣随风散入星海:
东风烬,铜雀喑,卧龙归墟青史新
玉玺烙,荆棘路,三国不过棋一局
歌声触及大气层时,化为青铜文明最后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