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1
温庆辉坐在凌志车里,微闭着眼睛,静默地养着神。虽然早晨是让人精力充沛的时候,可温庆辉的精力却充沛不起来,这个四十六岁的男人正处在人生爬坡阶段,儿子今年刚考上外地的一所高校,凑齐了钱,送走了儿子,老母亲的哮喘病又犯了,在医院一住就是几个月,雪上加霜的是,他妻子前不久又下岗了。这一切,对于这个公安局纪检委书记来讲,不但有照料母亲的疲惫,在经济方面,着实有些捉襟见肘。
现在,温庆辉的腿上放了个档案袋,档案袋里不但有他时常拿回家看的材料,还有装着一沓钱的信封,信封是昨晚高臣到医院看他母亲时扔下的,高臣在医院与他寒暄几句后,就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他马上意识到那信封里是钱,他挡住高臣欲把信封放在小柜上的手,拒绝地说你来看看到可以,但千万别这样,高臣绕开他挡信封的手,直接把信封塞到他母亲躺在病榻上的被子底下,转身就走,他刚要从被子底下抽出信封追赶高臣,两个亲友恰巧这时推门进来,他只好作罢。
高臣扔下的钱,让温庆辉心里很是不安,他虽跟高臣因工作关系有过些来往,但高臣扔下的满信封的钱,显然已超出了人际关系应酬的范围。在这个节骨眼上,温庆辉虽然很需要钱,可他仍坚守着自己的清白。自己是纪检委书记,这过格的应酬意味着什么他不得不多想想,再一个,从与自己职位相关的有关规定来讲,也不允许他收下这笔钱。
在从家出来上车前,他准备把这笔钱通过第三者退还给高臣。
凌志车驶入了市公安局的大院,缓缓地停在了局机关大楼的门前。
开车的武警战士说:温书记,到了。
温庆辉睁开了微闭的眼睛,左右转了下头,使自己振作了些,他下了车,把坠在额头前的头发往上搂了搂,对着门口前的台阶,沿级而上。
温庆辉路过纪检委内勤小唐的办公室,对着已开门的办公室喊:小唐,你过来下。
小唐其实并不小,已经30余岁,他是省警校毕业的,原在刑警支队任侦察员,后因纪检委调查一起较复杂的民警违纪案,就把小唐从刑警支队借调了过来。待搞完了案件,温庆辉见小唐不仅刑侦业务熟,而且原则性很强,就把小唐留在了纪检委。
温庆辉进屋到了办公桌前,小唐也随后走了进来,他先是把头一天来的几张报纸放在了温庆辉的办公桌上,而后垂手而立,等着温庆辉的吩咐。
温庆辉从档案袋里掏出高臣给他的那装钱的信封,递给小唐说:这信封里是钱,你先查查,看是多少。
小唐把钱从信封里抽了出来,仔细地查了遍说:温书记,都是100元面值的,整5000元。
这钱是昨晚监管支队的高臣,去医院看我母亲时留下的,这笔钱我是不能收的,你抽时间去趟监管支队,当着监管支队长柯志伟的面,把这钱退还给高臣。
知道了,温书记,我现在就去办这事。说完这句话,小唐转身出去了。
温庆辉坐在办公桌前,见小唐放在桌上的报纸里有几份文件和封挂号信,他把挂号信拿起,撕开了信封,抽出了里边的信。
这封信是杨爽写给温庆辉的,信的内容让温庆辉颇为吃惊,当他看到一半时,急于想知道是谁写的这封信,便直接把信翻到最后一页,想看看署名,可署名知情者三个字,让温庆辉感到有些缺憾。
他思忖:难道这封举报信与高臣送自己的5000元钱有必然的联系倘若有联系,那么这封举报信里所反映的内容,应当是属实的。
温庆辉考虑把举报信给主管监管的丁兆柱看看,他找了个大头针,把信和信封别在了一起,他批示完其它几份文件,拿起了电话,拨着丁兆柱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通了后,温庆辉对丁兆柱说有事找他,丁兆柱说你过来吧。
温庆辉放下电话,拿起那封举报信,出了办公室。
丁兆柱皱着眉头看完了信,他放下信说:如果这封信反映的情况属实的话,写这封信的人是了解些情况,但没有说出实质性的东西,我说的实质性的东西是高臣暗中和卢春江的家人做的怎样一笔交易高臣的胆子为什么这么大是不是还牵扯的其他人这事应跟陶志歆局长汇报一下,可他昨天刚去北京公安大学新任公安局长学习班学习,得两个月后回来。要不,你们纪检委就先隐蔽性地调查着,看是否能查出问题来
要查出的问题与举报信反映的内容要是吻合上,很可能就是徇私枉法,那可不是我们纪检委所能处理的,是要移交给检察院法纪局的。但愿不要查出什么问题。温庆辉从丁兆柱的话中听出了丁兆柱的担忧,这担忧就是要真查出了什么问题,他这个主管局长会处于很被动的地位,所以他附和着丁兆柱的话苦笑着说。
2
杨爽的举报信不仅使高臣感到恐慌,也使一贯沉稳的柯志伟忐忑不安。他早晨上班时遇见了冯双春,他问冯双春:省高院对朴长伟和吴佳才的死刑复核了吗
冯双春说:复核了,前几天中院的人陪省高院的人来过,值班民警查这两个人半天没查着,后来不知谁说这两人在林海市林业看守所押着呢。中院和高院的人就去了林海市。
柯志伟想催办市中院给朴长伟和吴佳才早点执行死刑,如果这两人死刑一执行,无论什么样的举报信都不会给他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柯志伟回到办公室,给市中院刑一庭的王庭长打电话,说朴长伟和吴佳才在看守所押时间长了,原先他俩就是老贼,现在他俩又翻供又闹监,没办法就给他俩弄外地羁押去了,要是他俩复核完能快些执行,我们也省份心。王庭长不知道这件案件中的猫腻,他在电话里说,省高院复核朴长伟和吴佳才时,他俩要把原监室的卢春江拽进来,说卢春江才是打死霍英国的主犯。我问他俩,检察院提你们和法院开庭时,你俩怎么没说卢春江呢他俩听我这么问,就没话了;我估计他俩就是想多活几天,瞎闹腾。要说他俩执行也快,也就十天半个月的。
王庭长的话,给柯志伟的心中带来一丝亮色。
刚放下电话,丁兆柱来了电话,丁兆柱在电话里说:柯志伟啊,你那边说话方便吗
方便,就我一个人在办公室。
有件事跟你说一声,纪检委接到了一份举报高臣的信件,纪检委根据信件所反映的问题,最近要着手调查,你们要给予协助。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高臣可是年年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纪检委若是查不出高臣什么问题,弄得沸沸扬扬的,多不好。柯志伟故作惊讶地说。
你说的这话我也考虑过,从我的角度讲,我也不愿看到高臣真的出问题,可有些问题反映出来了,该查的还得查,我已告诉了纪检委,尽可能地隐秘一些……
柯志伟与丁兆柱通完电话,他看着桌子上的电话机,心里嘀咕:查吧,查吧,过了10天半个月的,朴长伟和吴佳才一执行死刑,就是纪检委查出问题来,也无法认定。
咚咚。有人敲门。
柯志伟把目光从电话机上移到了门口,说:请进。
小唐推门而入说:柯支队,你好。
是小唐啊,稀客,稀客,来,来,请坐。柯志伟迎上去与小唐握手,把小唐让到了沙发上。
小唐,你来有什么事吗柯志伟问这话时,他在琢磨:不能是丁兆柱这边刚来电话,那边纪检委就来人查高臣吧
柯支队,昨天高臣到医院去看我们温书记的母亲,临走时留下了5000元钱,温书记让我来把这钱退还给高臣。小唐从皮包里拿出了装钱的信封,直言了来意。
柯志伟原以为温庆辉能收下这笔钱,可温庆辉现在却把钱退了回来,这让他始料不及。温庆辉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或许他认为高臣送的这钱是有目的性的,他会很自然地与那封举报信连在一起。想到这,柯志伟为了开脱高臣,他说:这5000元的事我知道,这钱是怎么回事呢去年第一看守所揽了份让在押人员挑小豆的活,这活干了一年多,挣了一笔钱。上次温书记到我们这来,我们唠嗑时,他说起儿子念大学和母亲有病,我们寻思温书记的经济状况肯定不宽裕,我就跟第一看守所的领导合计了一下,从挑小豆挣的钱中拿出5000元,让高臣送去,帮助下温书记。可能高臣话没有讲清楚,温书记以为是高臣个人送的。
这个情况我倒是不了解,但温书记既然让我来退还钱,我想这钱无论是你们单位送的,还是高臣的个人意思,温书记都是不能收的。
柯志伟见在小唐这做不通工作,他就给温庆辉打了电话,把跟小唐说的话重复一遍,温庆辉在电话里说了句心意领了,但钱不能收的话,就摞了电话。
装钱的鼓鼓的信封,放在小唐坐的沙发前的茶几上很是扎眼。柯志伟很是尴尬,他想,我揣摩温庆辉的为人真是揣摩错了。
小唐在旁边听到了柯志伟与温庆辉的通话,知道温庆辉的态度是坚决、明朗的。他就说:柯支队,你把高臣找过来吧,当面把钱退还给他,我好回单位。
柯志伟冲着门外喊了句:郭峰。
柯支队什么事郭峰出现在门口问。
你把高臣给我找来。
噢。郭峰应声走了。
柯志伟和小唐沉默地等着高臣的到来。
过了会儿,郭峰回来说:柯支队,高臣没在单位。
这小子哪去了。柯志伟嘟囔着在电话机上拨着高臣手机的号码……
这时的高臣正在翔宇山庄。他是昨晚去的翔宇山庄,他到了山庄把杨爽往市局纪检委写举报信的事跟卢春海说了,他着重告诉卢春海转告卢春江,让卢春江最近一段时间在外边躲一躲。他与卢春海喝完酒后要走,卢春海说山庄来了几个俄罗斯小姐,他让高臣在山庄住一宿,开开洋荤,当服务生把一个俄罗斯小姐领到高臣眼前时,他看着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小姐,眼睛都直了。高臣当即给家里打了电话,告诉妻子说有几个外地战友来了,晚上要陪战友打麻将,说不上什么时候回去。安顿完家里,他就在翔宇山庄住了下来。
床头柜上手机的响声将高臣唤醒,他拿起手机看了眼电话号,见是柯志伟打来的,他忙接听着电话。柯志伟问他在哪儿呢他说在外边办事。柯志伟告诉他马上回单位。他见手机上的表已显示9点半了,他忙起身穿衣服。他穿衣服的响动,使床上的俄罗斯小姐也醒了过来,俄罗斯小姐见他穿衣服,就叽里呱啦地说了几句话,拽了他一下。他没有理会俄罗斯小姐,他穿完衣服,就匆匆地走了。
3
温庆辉指派监察室的关主任和小唐去查杨爽所写的举报信的内容。两人两天前去了林海市林业看守所提审了朴长伟和吴佳才,这天下午,他俩来到了监管支队。
当两人推开柯志伟的办公室,柯志伟见他俩先是一怔,继而才说:来,来,二位,请坐,请坐。
关主任和小唐落座后,关主任说:柯支队,今天我俩到你这来,是受温书记的指派查件事情,我们先要找于兴国谈谈。
丁局长跟我说过,让我配合好你们的工作。柯志伟拿了两瓶矿泉水,递给关主任和小唐说。
于兴国这人怎么样关主任问。
于兴国这人不错,他是我们一所的副所长,两年前从部队副营职转业,工作积极肯干,不足的是性格有些大大咧咧。
啊。关主任听了柯志伟的话沉吟了下说:这样吧,你给我俩找个屋,然后你让人把于兴国找来。
不用找别的屋,你们就在我屋谈就行。柯志伟客气地说。
那多不方便,你还得在这屋工作呢。小唐拧开矿泉水瓶盖,呷了一口水说。
那也行,来,要不上会议室吧。柯志伟从椅子上起身说。
在走廊尽头的会议室里,关主任和小唐坐在了椅子上,小唐打开文件袋,把笔录纸、印台从中拿了出来。
柯志伟转身往外走说:你俩在这等会儿,我去找于兴国去。
柯志伟在监区里找到了于兴国,柯志伟皱着眉头说:纪检委的来了,在支队的会议室呢。我想你该怎么说,你心里清楚,我也不跟你多说了。
柯支队,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说。于兴国的话落下要走时,柯志伟的右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柯志伟的这一拍,无疑意味着期望和信任,这期望和信任,使于兴国心里热乎乎的。
对于于兴国而言,卢春江的事情他是了解的,可是他了解的一切,是不可能跟纪检委说的。自高臣知道杨爽写举报信举报自己后,高臣就跟他把事沟通好了,纪检委如找他,他该怎么对纪检委说,心里早已有了谱。高臣和柯志伟已经给了他和许诺了他的好处,于兴国的儿子去年市里重点中学一中没有考上,是高臣前段时间给他儿子从普通中学转到了一中,这使他省却了两、三万元钱的择校费。柯志伟跟他说过段时间机构改革时,高臣任所长,把他从副所长调到教导员的位置来,这样他的副科级就可以变成正科级。他曾考虑过,即使自己不跟纪检委说实话,他也不会摊什么责任,因为有的事他不了解是正常的,至于自己做的笔录被高臣撕毁,自己可以解释说没有做过正式的笔录,搞调查时,只大略地记了下在押人员反映的情况,自己这么做,无非就是装聋作哑些。既得的利益让于兴国没有考虑所面临的风险。
于兴国敲了两下会议室的门,直听到里边传出请进的声音,他才推门走了进去。
关主任打量着于兴国,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坐。
于兴国坐下后,关主任和小唐做了下自我介绍。关主任问话,小唐在旁边做记录。
关主任说:我们是来了解霍英国被打死的案件,希望你能实话实说,做到不隐瞒、不夸张。
我会实话实说的。于兴国笑了笑说。
朴长伟和吴佳才你认识吗
认识,他俩因在监室内打死同监在押人员霍英国,已判死刑。
出事那天是什么时间,你在场吗
出事的时间是去年的12月22日,当时号内值班的是段刚,我没在场,我在办公室来着。第二天早晨6点多钟段刚给我打电话,说号里打死人了,听到信儿后,我就从前面的办公室进了监区。
打死人的确切时间是什么时间
可能是半夜12点多钟打死的,那天半夜恰巧下雨打雷,还停了一会儿电。段刚听到打死人的14监室有动静,过去看了看,因霍英国是捂死的,动静小,号里朴长伟骗段刚说没事,号里漆黑的,段刚没发现什么,当时也没在意。
当时你调查清楚霍英国因为什么被打死的吗
大概调查清楚了。
怎么样的一个大概
是霍英国晚间偷吃方便面,坐班的朴长伟和吴佳才发现了……
卢春江参与打了吗
他好像没参与,监室里有人说他参与了,但说的人只是猜测,因为出事时,除了坐班的,其他人都在睡觉。
你当时做笔录了吗
我寻思把事情查属实后再做笔录。
后来把事情查属实后,你做笔录了吗关主任微低着头,凝视着于兴国问。
查属实后也没做。
哪有调查案件不做笔录的,你不做笔录正常吗关主任用右手的两个手指敲打着桌面说。
不是后来,那个谁,高臣做了吗于兴国的神情不再那么坦然,他说话变得有些不利索。
我是问你当时为什么不做
我当兵转业到了看守所,我没搞过案件,笔录做不好,所以我就当时记下了大概的情况,我把记下的情况给了主管狱政的教导员高臣,高臣说这案件你别管了,我查吧。从那以后,霍英国被打死的事,我就没再过问。于兴国一下子说出了这么个不成理由的理由。
你们看守所的民警有原先在办案单位的,你为什么不找一个会讯问的做笔录。
出事那晚值班的到早晨都下班回去了,还有一部分人去外地监狱投送在押人员,所里剩的人少,没有适当的人,没办法,我就找了两个武警跟我参与调查……
与于兴国谈完话,关主任要找高臣,柯志伟说高臣请假出门了,要过两天回来,两人只好作罢。
4
高臣真的出门了,他开车去了省城,他拎着两瓶五粮液酒和两条中华烟,到了他嫂子的舅家。他嫂子的舅姓吴,是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他跟吴副厅长说他因工作的关系,在单位得罪了人,于是有人举报他,说他把一个在押人员从在监室内伤害致死一案的团伙中摘了出来,举报他的事纯属子虚乌有,因真正打死人的两个案犯已被法院判处了死刑。举报人就是想和稀泥,目的是让他不可能在两个月后的机构改革中竞聘上所长。吴副厅长本不想管高臣什么事,可碍于自己外甥女打来的说情电话,勉强答应过问下他的事。
高臣是在吴厅长家吃了晚饭才出来的,吴厅长虽没答应他什么,只是说过问下他的事,可仅是过问下他的事这一句话,就让高臣激动不已,使他平日里心中的那种恐慌,顷刻顷刻间化解了许多。他开车快到省公安厅招待所门口时,他看了下表,见只有7点多钟,他便打消了住招待所的念头,想趁时间尚早返回东河。
高臣开车回到东河市已近半夜,他没有回家,而是把车开到了清福小区的二号楼前,柯志伟家就在这个楼的4楼住。高臣掏出手机拨通了柯志伟家的电话,电话响了半天,柯志伟才接电话,高臣让柯志伟下楼,说自己开车在楼下等他,柯志伟在电话里打了个哈欠应了一声。
高臣拉着柯志伟把车停在了一家烧烤店的门口,两人下车进了烧烤店的一个单间里。高臣要了几个羊肉串和几瓶啤酒。
下楼一直没有说话的柯志伟问:把事办的怎么样了
还算顺利,吴厅长答应过问我的事。
你是怎么跟吴厅长说的
高臣把烟拿了出来,他拿出一支烟给柯志伟,柯志伟摇了下头,他把烟放在自己嘴上点燃说:我说我在工作上得罪了人,别人见我在机构改革中要竞聘所长,便写举报信诬陷我。
高臣在跟吴副厅长谈话时,他没有用诬陷这一词,现在跟柯志伟说话不知怎么竟说出了这一词,诬陷这一词一出口,高臣觉得有点太那个,他把烟从嘴上拿开辩解说:我说诬陷也正常,反正也没查出我实质性的东西来。
这时服务员把羊肉串和啤酒端了过来。
高臣拿起一瓶啤酒,给柯志伟斟满。
柯志伟望着桌上的啤酒杯说:你今天前脚刚走,后脚纪检委的就来了,纪检委先找于兴国谈的话,找完于兴国就要找你,我说你请假出门了,过两天才能回来。
于兴国怎么说的
他还能怎么说,没事。纪检委找他要了解的是:第一、他当时给没给朴长伟他们做笔录;第二、他当时所了解的除朴长伟和吴佳才打了霍英国外,卢春江参没参与。纪检委查的两点主要针对的是你,于兴国还行,他都帮你解脱了,他说他当时没做笔录,他还说没查出卢春江打霍英国。
于兴国这么说那还行,我帮他也算是帮对了。唉!柯支队,我现在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感觉心里真敞亮,来,干。高臣端起酒杯,不免喜形于色。
柯志伟的神情并不像高臣那么愉悦,他不无忧虑地说:高臣,什么事别高兴的太早,你的事目前来讲是没多大事,可杨爽要是不罢休,他要还写举报信往上捅呢咱也不知道他手里掌握了多少东西。
这个×养的,我真想整死他,他要是再往上捅,我就……
柯志伟摆下手说:打住,对于杨爽,咱还得该笼络笼络笼络笼络。其实我的心情也与你一样,恨他恨得牙根都痒痒,但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