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一个还不够?
还得再巴结一个?
我丫又不是对太监有什么癖好。
不过,吐槽归吐槽。
两世为人的陆昭倒也明白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道理——
刚收下他五十两银票的黄伟没道理转眼就把他塞进坑里。
更何况,黄伟刚刚还着重强调了。
眼前站着的,可是他们的黄总管。
这般想着。
陆昭也不迟疑,嘻嘻一笑后,也就跟变魔术似的又从兜里掏出张比五十两大了一丢丢的银票,不露声色地塞进黄锦手里。
“这位便是黄公公了么?”
“小弟刚来京城就久仰公公大名,今日一见,公公这一身气质,果然异于常人,想来是经常侍奉在陛下身边,沾染了陛下的龙气,才会如此卓尔不凡吧。”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
陆昭一开口就把自己捧到了天上。
黄锦就是再正经一人那也不好再说什么。
当下冲陆昭点头轻笑一声,又不露声色将那银票揣好,这才轻声道:
“殿下实在是太客气了。”
“昨日游湖诗会上,殿下一首《使至塞上》引得满堂喝彩,便是丞相之子杨康这种京城年轻俊杰都要甘拜下风,虽说第二首《题临安邸》引来那么些非议,但风采却是卓绝,像您这样的人才,陛下重视重用是饶不了的,所以,还望有朝一日,世子殿下乘风而起,勿要忘了奴婢就好。”
随着黄锦的陈述。
陆昭眼角骤然闪过一丝骇意。
虽说他知道,昨天自己在西部边儿出风头肯定得传到皇帝耳朵里。
但他真没想到。
对方连自己具体做的什么内容,跟谁起的争执都一清二楚。
甚至,他都在怀疑。
黄锦说出这句话,就是在不经意的提点自己——
你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不过,虽然有这种想法。
陆昭的脸上却是没有丝毫显露。
依旧陪着笑跟黄锦商业互吹了两句后,才将话题引入正题。
“黄公公,陛下此刻还在早朝?”
黄锦摇摇头道:
“那倒没有。”
“今日早朝要商议的大事不多,所以只用了一炷香不到的功夫就散场了。”
“眼下陛下刚回到太和殿听法师诵经读书净耳,听说法师昨日才有一炉仙丹面世,稍后陛下还要焚香沐浴,然后服用丹药。”
“老奴也是趁着陛下净耳的档口,才得空看看殿下,以便随时听宣。”
陆昭嘴上笑着谢过。
心底却忍不住的吐槽——
服用丹药?
还焚香沐浴?
听着咋这么不靠谱。
这又不是小说里的玄幻仙侠世界。
吃个鸡毛的丹?
就他读过的历史书上,吃丹药吃到一命呜呼的皇帝还少么?
自己穿越过来的这大乾皇帝,该不会是个昏君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加之自己接手的这具身体又确实不怎么了解这个世界。
所以,犹豫片刻,陆昭终于还是一个没忍住小声道:
“黄公公,您说陛下要听法师念经净耳……那东西真有用么?”
闻言,黄锦神色一正,旋即不露声色道:
“怎么,世子殿下怀疑永空大师的佛法?”
祸从口出。
陆昭急忙摆摆手:
“怀疑谈不上,毕竟本世子也不懂什么法术。”
“本世子只是看过不少史书,里面记载了好几起妖僧误国的案例,所以才有此一问而已,而且,按理说这种事,朝中大臣都不说话的么?”
听到这话。
黄锦急急忙忙朝四周扫了一眼,确认四下无人后,这才压低声调,小声提点:
“殿下,这话可不敢乱说!要是被有心人听到了,那是会掉脑袋的!”
陆昭笑着点点头:
“这个我自然晓得,我只是觉得黄主管常年服侍陛下,心性自然是极好的,所以,应该还不至于拿这件事来要挟我一个毛头小子。”
他拍了记马屁,旋即继续道:
“更何况,小子我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只是提了句史书以及自己的怀疑而已。”
黄锦止住脚步,深深看了陆昭一眼后,忽地跟想起来什么似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
“世子殿下说的是。”
“倒是老奴心思窄了。”
“不过这术法丹药之事,从来都是圣心独断,我等不过是宫里的奴才,哪儿敢造次?”
“更何况,我朝天子天资聪颖,从未因为对求仙问药感兴趣,就荒废朝政,所以,时日一久,自然就没人再提起这回事儿了。”
“原来如此。”
陆昭感慨一声。
两人闲聊的功夫。
已经走过太和殿外足足九九八十一级的阶梯,来到了太和殿的正门口。
正当陆昭犹豫着要不要靠着围栏喘口气时。
里面传来忽地一道中性十足的声音:
“宣镇西王世子陆昭,觐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