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终于醒了。”
28岁的沈常志从外边走进来,身后跟着他唯唯诺诺的小媳妇李翠萍。
还有他面色各异的几个兄弟姐妹。
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盯着宋九福怀里的小姑娘。
家中年仅9岁的六妹,沈慧慧。
“慧慧,你先跟着你嫂去外边挖野菜,我们有话要和妈说。”沈常志说道。
宋九福搂着小女儿,还没来得及感受重新活过来的激动,就对上了面前熟悉却又陌生的几张脸。
“慧慧,你就和妈待一块儿,哪也不用去。”宋九福掷地有声地说道。
她看出来了,她这是回到了1982年,葵花村发大洪水的这一年!
为了避难,她带着家里人一同躲到了山上。
一家人靠着逮田鼠野兔,烤蚂蚱蚯蚓,煮树皮草根,捱过了小半个月。
好不容易盼着水退了,回到家里一看,房子被洪水冲一半泡一半,厨房已经塌了!
三间陋室充斥着一股子霉味。
最要紧的是,米缸剩下的半缸子米,全成了霉米,一家人接下来拿什么过活?
这一年,宋九福48岁,膝下四儿两女,六个孩子。
孩子们的名字都是她已死的老伴起的,老沈头年轻时是文化人,按“志存高远”的顺序,给四兄弟取的名。
两口子对女儿们的寄望就是“聪慧伶俐”,所以,五姑娘叫沈聪聪,六姑娘叫沈慧慧。
长子沈常志现龄28岁,媳妇李翠萍,育有一子沈小白,时年6岁。
老二沈常存,26岁,家里长得最窝瓜的一个,性格更窝!书没念几天,成天跟着同乡几个小青年游手好闲的瞎混,专挑长得好看的小闺女欺负,是远近有名、猫嫌狗厌的街溜子。
老三沈常高,23岁,现任媳妇黄美娇,育有一女沈兰心,年仅2岁。
老四沈常远,19岁,人在望城读大学。
小五沈聪聪15岁,小六沈慧慧9岁。
宋九福重生回来的这一天,正是沈常志仗着“长兄如父”的说法,刚给他他弟弟妹妹们洗完脑,撺掇着他们几个小的,一起来道德绑架宋九福,让她把小六送人,给家里换五十斤粮食回来。
这事后来成了宋九福余生难平的最大遗憾。
如今,再站上命运的交叉点,宋九福将小女儿搂得更紧了几分,看向沈常志的眼神如同古井般深沉。
“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当着慧慧的面说?”宋九福抻了抻裤腿,拉开了谈判的架势,“啥事?你说吧,我听着。”
沈常志像是喉咙哽了粑粑似的,张着嘴,却半天没蹦出一个屁来。
还是沈常存看不过去,凑到宋九福身边,蹲下身,笑眯眯道:“大哥说不出口,那我替大哥说!妈,有人看上咱家小六了,想领她回去当女儿!而且人家说了,只养慧慧一个,是独一份儿的手上珠!”
沈常高扶了扶额头,纠正道:“二哥,那叫掌上明珠……什么手中珠。”
沈常存摆摆手,满不在乎,“对对对,掌上明珠!反正就是独宠她一个人就对了!妈,这可是咱家慧慧的福气!”
宋九福斜睨他一眼,幽幽地问:“谁的主意?”
听着话锋不对,沈常存立马谄媚一笑,“大哥,这关系是你拉来的,我可不敢抢了你的功劳啊。”
说完,身子往后一仰,准备开溜。
宋九福仅仅靠余光就能看出,这混小子憋着一肚子坏水。
她提溜着沈常存的后衣领子,朝众人冷笑。
“行,看出来了——这事老大主导,老二煽动,他们说完了,该轮到老三了吧?老三,你又负责哪部分?”
被点到名字的沈常高,冷不丁的打了个哆嗦。
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以往总是隐忍不爱多话的老娘,今天很不对劲!
都说这洪水是灾,会带来祸害。
该不会,冲来了一些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附着在了他老娘身上吧?
沈常高心说,自己热血男儿,正是浑身阳刚气最足的年纪,哪能怕这些邪祟?
于是,沈常高迎着母亲审视的目光,迈前一步,底气十足地说道:“妈!我说话直,你别难受!你看看咱家这么多口人都要吃饭呢,咱不得一起想想办法么?靠着咱家剩下的那一缸子霉米,咋活啊?而且,我媳妇怀里抱一个,肚子里揣一个,都是你的亲孙孙!妈,你不忍心看着他们吃苦的啊!”
宋九福也不着急表态,眼皮一掀,问:“说完了?”
沈常高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抻了抻打补丁的蓝衬衫,笑着点头,“说完了!”
“行,那我说。”
宋九福不急不慢道:“在山里避难的十几天,咱们手上连这半缸子霉米都没有,不也活下来了?回来了,有锅有灶有柴火,煮一大锅子红薯稀饭,能顶一个月,日子咋就不能过了?”
“队里说了,让大家勒紧裤腰带再等等,再过一个月,救济粮就下来了。别人都等得,就你们兄弟几个等不得?”
说到这儿,宋九福的语速忽然放缓。
她接下来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逼出来的。
带着恨意。
更恨不得带着刀子……
往眼前这些人身上扎出一个个血窟窿!
“老三媳妇生的、怀的,确实是老沈家的骨肉,这没错。”
“可你们要抓去换粮食的小六,就不是沈家人了?”
“她是你们老娘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的幺儿!”
“是你沈常志、沈常存、沈常高的亲妹子!”
刚刚还气势汹汹的一排人,这会儿都哑巴了。
沈聪聪本来就是被沈常志他们强行拎过去的,这会儿见宋九福硬气起来,给小妹撑腰,沈聪聪立马冲到前面跪下。
“妈!我没想卖妹妹!”沈聪聪心虚理亏,声泪俱下。
但她说完之后,立马就挨了大哥沈常志一脚踹。
“沈聪聪!你个没用的东西!”
沈常存和沈常高也先后骂道:“叛徒!”
沈聪聪吓得脸比纸白,一个劲儿往宋九福身后躲。
一边躲,一边哆哆嗦嗦说道:“妈!你快想想办法吧!大哥已经收了人家预付的五十斤粮票!他们待会儿就要来咱家带走小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