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 > 第9章  引发一场材料革命

“初步检测发现,这块水泥凝固物的强度和耐久度,远超我们认知的任何现代普通水泥,它的成分配比也非常特殊。”王专家指了指报告单,“还有这几块矿石,纯度极高,里面还检测到一种含量异常的、目前无法识别的微量元素。”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认真:“能不能详细说说发现它们时的具体情况?比如埋藏深度、周围环境、有没有其他伴生物什么的?这对于我们后续分析很重要。”
柳青的心跳漏了一拍,知道关键问题来了。他挠了挠头,故作回忆状:“具体情况就是地基下面挖出来的,挺深的,挖土机一挖就出来了,当时乱糟糟的,也没注意周围还有啥。就是觉得这几块东西硬邦邦的,跟旁边的土不一样,就捡回来了。”
他紧守着“老宅地基”的说辞,绝口不提其他。
王专家看着柳青闪烁其词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沉吟片刻,道:“先生,初步结果显示,这些样品非常特殊,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检测分析,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柳青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故作平静地点点头:“好的,麻烦您了。有结果了通知我。”
他留下一个新办的、不记名的手机号,转身离开了检测中心。
走出那扇不起眼的玻璃门,柳青几乎要抑制不住嘴角的笑意。
成了!这些来自秦朝的“泥土”,果然是超越时代的宝贝!其价值,远超他的预期!
然而,喜悦之余,一丝隐忧也悄然浮上心头。
检测中心里的骚动,技术员和老专家的震惊表情,王专家那充满探究的眼神如此非凡的检测结果,真的只会停留在这一间小小的检测机构内部吗?
会不会已经引起了某些,除了检测机构之外,特殊势力的注意?
几天后,柳青接到了检测中心的电话,通知他去取报告。
他依旧是那副乔装打扮,再次来到那家不起眼的检测中心。
接待他的还是那个年轻工作人员,但这次,他的态度明显郑重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好奇。
“王专家交代了,您的报告出来了,请跟我来。”
柳青跟着他走进里面的办公室,那位头发花白的王专家正坐在桌后,面前放着一份厚厚的报告。
“先生,请坐。”王专家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目光锐利,“你的这几件样品,非常特殊。”
柳青心头一跳,坐了下来。
王专家将报告推了过来:“详细的检测结果都在这里。简单来说,那块凝固物,我们称之为‘类水泥物质’,其抗压强度、抗腐蚀性、耐久性、甚至微观结构,都远超我们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水泥或混凝土材料。它的某些性能参数,甚至达到了理论上的极限值。”
柳青拿起报告,快速翻阅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曲线图让他眼花缭乱,但他精准地捕捉到了结论部分那些“远超预期”、“无法解释”、“前所未见”的字眼。
“更让我们困惑的是,”王专家扶了扶眼镜,“我们发现这种物质的凝固过程似乎与一种微量元素有关,这种元素在那块红褐色矿石中含量异常。它的具体作用机理,我们暂时无法确定,因为它不属于元素周期表上的任何已知元素,现代技术也难以合成或提取。”
柳青的心脏砰砰直跳。
未知微量元素?现代技术无法合成提取?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配方问题了!
这根本就是秦朝点歪了科技树,搞出来的某种材料学上的“黑科技”!
王专家看着柳青,试探着问道:“先生,这种物质您确定只是在老宅地基里偶然发现的吗?”
柳青合上报告,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茫然:“是啊,不然还能是哪来的?难道这玩意儿很值钱?”
王专家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追问,只是叹了口气:“从材料学的角度看,它的研究价值无可估量。如果能破解它的成分和形成原理,足以引发一场材料革命。”
柳青拿着报告,离开了检测中心,内心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材料革命?这评价太高了!
他意识到,自己手中这看似不起眼的“泥土”,其潜在价值可能远超黄金!
如何变现?
直接卖配方?风险太大,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旦暴露,自己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卖样品?数量太少,根本卖不出价,而且容易引人怀疑。
他的目光落在那份检测报告上,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或许可以利用这些样品的特殊性,先在某个圈子里打响名声。
古玩收藏界?那些人见多识广,猎奇心重,或许会对这种“古老而神秘”的物质感兴趣。
或者,与某些特殊行业合作?比如需要超高强度、超耐久材料的文物修复领域,或者某些保密级别的地下工程?
后者风险同样不小,容易接触到不该接触的人。
柳青思忖再三,决定先从风险相对可控的古玩市场入手。
他小心地将那块凝固的水泥块样品包裹好,只带上了报告中关于强度和耐久性的几页关键数据,隐去了敏感的成分分析和微量元素部分,前往了本市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
市场里人头攒动,地摊连绵,店铺林立,空气中弥漫着旧书、木头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柳青找了个相对偏僻、人流量不太大的角落,将那块灰扑扑的水泥块放在一块带来的绒布上,旁边压着那几页检测报告的复印件。
这东西实在太不起眼了,和周围那些光彩夺目的瓷器、玉器、青铜器格格不入。
路过的人大多只是随意瞥一眼,便失去了兴趣。
“小兄弟,你这卖的是啥?石头疙瘩?”一个穿着马褂、手里盘着核桃的老大爷好奇地问了一句。
“老物件,家里挖出来的。”柳青含糊地应付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柳青的心也一点点沉下去。难道这东西根本没人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