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费
王老太从前是学校里的小学老师,娘家兄弟都在海那边安了家,大发特发,还会寄钱回来,她就靠着那点原始资金,提前退休一点点做买卖建房子,才有了现在的滋润生活。
“我家老三不是考上了深大嘛,九月份就去上学,我还有两个女儿还得上高中,还不清楚外地人能去哪念,需要多少钱也不清楚。”
孟月仙把自己的疑问原原本本说出来,这要是在上辈子,她根本不会求人,跟人打交道都有障碍,现在倒也有些熟练了。
王老太皱了皱眉,可见这个问题不是个容易事。
“小孟,你这供孩子上学是好事,可咱们这个片区只有一个配套的小学,水围村倒是有个高中,但是外地人是需要交调节费才能上。”
“调节费?”孟月仙
调节费
现在孟月仙也学会了怎么说话好听,叫阿姨可比叫婶儿好听多了。
况且她也知道王老太尽力了,非亲非故又给减免房租,还费心帮自己打听学校,已经帮了很多很多。
告别房东王老太,孟月仙一边往回走一边想钱的问题。
一旦交了学费,手里的这点钱瞬间就不够用,北方人的理念是手里必须有点过河钱,要不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上辈子就是手里没钱,老三没钱抢救,这才导致后期的种种惨事。
手里没钱遇到点事儿就真的两眼一抹黑,她不想再次陷入那种境地。
可两个女儿上学也刻不容缓,她一时没了办法,只能先去找陈丽丽聊聊再说。
陈丽丽又是在家打小孩,石小千三岁,狗都嫌得年纪,上学又太早,一天在家鸡飞狗跳。
她不是没动过送他回去的念头,可还是舍不得,想着站稳了脚跟,再把家乡里的大儿子接过来,一家人都在深市落脚一家团圆。
这样想法的不是少数,毕竟见过了深市的繁华,谁都不想回到落后的家乡,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一个月才挣几个钱?
可是在这儿,只要年轻还有一把子力气,那总归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哪怕回到家乡,也挣到了家底。
孟月仙看着屁股开花的石小千打趣。
“哟,这回因为啥啊?是拿丽丽的口红在墙上画画,还是捡死耗子放被窝?”
陈丽丽气够呛,狠狠一把拍在打红的小屁屁上,“这回知道上房揭瓦了,爬人家房顶要往下飞,这个小兔崽子,就知道惹祸!”
石小千哭唧唧,嘴倒是硬,光知道嚎,认错的话一句没有。
打累了的陈丽丽撒了手,石小千手脚并用爬离得飞快,这母老虎,还是躲远点。
“丽丽,跟你问点事。”
“说。”
“我想找个工作,结工资快的那种。”
陈丽丽狐疑地看着孟月仙,“啥意思?”
“这边上学太贵了,要一次掏出去几百块钱,等他们去上班,结出工资也要一个多月,等不及,我先去找个班上。”她想着要不自己先去上班,上辈子让孩子兜底挣钱,这辈子她不想把负担压在他们身上,她有手有脚也能挣钱养家。
“我帮你问问去,刚好有个小姐妹儿专门给人介绍工作挣钱。”陈丽丽开朗一笑。
孟月仙觉得要不是年幼的孩子束缚了陈丽丽,想必她的能力在深市会过得风生水起。
“那就麻烦你了,我这总是给你添麻烦,都不好意思。”
“说啥呢,我能帮就帮,帮不了的我也不会往身上揽不是。”陈丽丽是个爽快人,可整个上步村能说上话的人太少,热心肠也没了用武之地,幸好孟月仙一家搬来,她终于有了个解闷唠嗑的人。
安排了一溜十三招,孟月仙这才回到家缓口气,刚倒了一杯水还没送到嘴边,隔壁的打骂声哭喊声让她皱了皱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