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朱元璋:这个穿越者真敢说啊! > 第22章  陈锋不当宰相!军机处的变革!轰动朝野!

“不如何,陛下别闹!”
陈锋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会说出让他来当宰相的话。
震惊之余又是后背发凉!
艹啊,现在当大明的宰相怕不是在找死!
胡惟庸怎么死的、死得有多凄惨、死后牵连了多少人陈锋又不是不知道,陈锋傻了才在这个时候来当宰相。
明显的,相权极大地限制了朱元璋的皇权。
朱元璋又是个比较霸道、比较独的性格,如何忍受得了一个外人带着中书六部官员在一旁指手画脚,动不动就跟他唱反调。
胡惟庸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陈锋可不想掺和这浑水,当即就毫不犹豫地拒绝。
朱元璋却是被陈锋坚决弄得一愣,半晌才古怪道:
“你小子怎么回事,刚刚还说不如将六部打乱重组给你当帮手,怎么咱让你做宰相就不干了……”
说着,朱元璋似乎想起什么,似笑非笑:“你是怕咱与其他时空的咱一样,为裁撤宰相,牵连太深,弄得腥风血雨?”
朱标也想起来了,当初陈锋自爆穿越者之时便提过自家父皇裁撤宰相一事,后面也透露过‘胡惟庸案’的血腥。
那可是延续了十数年牵连数万人的大案…
如今自家父皇也确实表现出想要裁撤宰相的想法…
如此再让陈锋担任宰相,他自然不干。
顿时,朱标也哭笑不得:“那…还是算了吧!”
陈锋给了朱标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对朱元璋点头:
“没错,谁知道陛下会不会觉得我这宰相太碍眼,一刀给切了!”
“宰相我是不会当的!”
朱元璋侪牙:“你小子这是在真滑溜啊…还有,你误会咱太深,咱不是那种人!”
陈锋扭头不看他,心中腹诽不已。
一旁的朱标也轻咳一声演示尴尬。
史料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自家父皇真能装!
当然,朱标倒不是觉得朱元璋裁撤宰相有错,只是觉得牵连太多,造下血腥杀戮太过不好。
见两人这副表情,朱元璋脸色有些僵硬,轻哼一声:
“老大,你也不信咱的人品啊?”
“咳咳,父皇…此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该论的是给多少人手,从哪里弄来这些人手协助陈锋办事才对。”
陈锋也回神:“就是啊,扯远了啊!”
朱元璋瞪了眼朱标,摸着下巴思索了许久,如此道:
“既然你不愿担任宰相,六部官员是不能给你了。你只能自己招募帮手…至于从哪里招…就国子监吧!”
“当然,若有必要,咱会让六部官员尽量配合你办事,绝不会拖你后腿。”
“人手数量…几千上万就别想了,咱大明总共也没那么多的人才…就暂定百人,届时不够再加。”
陈锋先是一喜,终于要有帮手了,还是去从国子监招,那可太好了。
国子监的监生除却一些靠关系进去的,其余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
自洪武三年朱元璋开科取士后,出现了南北严重不平衡的问题,朱元璋便暂缓了继续开科取士。
可不开科取士,吏源怎么来?官位缺失怎么补全?
于是,老朱就开办了国子监,培养天子门生。
而这些国子监生招生要求非常高,
而能在国子监内军事化管理,高压政策逼迫下坚持读完的全都是人才。
是以,能从国子监里面招揽帮手,陈锋挺高兴。
可等听到人数,陈锋又微微不满了。
百人也太少了!
但本着有总比没有好,便也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见陈锋如此勉为其难,朱元璋都气笑了:
“一百人不少了,你招揽的人手,咱会赋予他们官职、俸禄,让他们安心跟你办事。”
“再有,咱不是说了吗,暂且定一百人,不够再添加。”
“你小子就知足吧,太子东宫都没这么多官员从旁协助。”
倒不是朱元璋小气,舍不得给人。
主要是大明现在也难啊,给陈锋一百人,就是要增加一百人的官职,俸禄…朝廷也压力大。
更关键,人才稀缺!
陈锋闻言想想,倒也觉得不少了,毕竟老朱给官位给钱,起码不用他来给这些帮手发工资。
当即也就拱拱手:“陛下英明,陛下大气,陛下无愧千古一帝!”
“哈哈,咱就喜欢你小子这不要脸的劲!”朱元璋大笑。
朱标也失笑摇头。
此事便就此定下,陈锋刚要告辞。
朱元璋却又将他给叫住,问了陈锋一个一直想问的问题:
“贤胥,我看你不愿意当宰相只是害怕咱会杀人,但却没觉得宰相职位不妥,难道后世人也觉得值裁撤宰相裁撤错了吗?”
刚要离去的陈锋脚步一顿。
朱标也抬头看来。
陈锋思索了一会,如此反问道:“陛下,你觉得朱家后世之君都能如你这般勤政爱民吗?”
朱元璋深深看了眼陈锋,思索了一会不得不诚实摇头:
“不会,咱朱元璋就一个,几千年也才出一个…后世之君少经历磨难洗礼,从小锦衣玉食,多半是没咱这般勤政爱民,英明神武的!”
陈锋和朱标本还点头,可听到后面就齐齐无语。
就这还不忘自夸几句,服了!
但陈锋也没纠结这些,而是耸耸肩:“那陛下觉得宰相存在了这一千多年是因为什么?它设立的意义在哪?”
朱元璋摸着胡须,眯起眸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平衡皇帝与百官之间的关系…当然还有限制皇权、为百官之首。”
陈锋一拍手:“那不就结了,陛下既然知道宰相的作用,也知道朱家后世之君并非人人都如陛下这般勤政爱民、英明神武。那陛下还不清楚裁撤宰相的利弊吗?”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朱标一直都在思索,此时脸色变换一阵:“若遇勤政爱民英明之君,有无宰相其实都一样,宰相只能起到协从处政,平衡百官的作用。”
“可若遇到昏庸懒惰的君主,裁撤宰相必定会使得朝政荒废,尸位素餐,朝堂混乱,家国动荡!”
“啪啪!”陈锋鼓掌,“便如太子殿下所说这般…宰相制度能延续一千多年,还是有用处的。”
朱元璋脸色不由难看了些。
但陈锋话语一转:“但陛下所思所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影响权利的集中,降低了皇帝诏令的执行效率。若宰相携百官反对皇权,皇权是必然要落入下风的。”
朱元璋脸色这才稍霁。
可陈锋这厮话语再变:“可太子殿下刚刚说得还不全面,裁撤宰相后,朝中必定会出现比宰相权利还大的权臣。”
朱元璋与朱标豁然抬头看向陈锋。
陈锋唏嘘道:“宰相被裁撤,后世之君又不如陛下这般勤政,但又不愿意朝政荒废,自然就会让宦官、宠臣来协助处理…那就会出现内阁。”
“朝中一切政务依托内阁,内阁首辅的权利便会超乎想象!”
陈锋似是在陈述历史,淡淡道:“而大明史上便出了不少权臣首辅…其中要以大明第十三位皇帝万历皇帝时期的权臣张居正为最。”
“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权利一度凌驾皇帝之上,当时甚至有政务‘一事不请于居正,不敢行’的惯例。”
“还有,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期间任用的宦官魏忠贤,朝堂政务一律由他来批红,权利登峰造极,自称九千岁!”
“所以啊,陛下若只是单纯地裁撤宰相而不做出相应的改革,即便是这个时空的未来,太子殿下的后裔成为新的君王,权臣出现也在所难免!”
“因为陛下不可能保证朱家所有君王都是圣明君王!”
轰!
朱元璋气息有些暴动,手背青筋暴起。
显然被陈锋所说的权臣张局长和宦官魏忠贤气得不轻。
朱标也脸色难看:“后世当真有那般权臣?”
“有啊,还不少,我说的这两个是因为太出名了,一个张居正几乎比皇帝还皇帝,连皇帝做什么事都需要获得他同意…万历皇帝在后期三十年不理朝政或许就有张居正的锅。再有一个魏忠贤,这家伙也比赵高还赵高,权利地位比赵高要高,能力也有…若不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死得早,魏忠贤或许还能多当很多年的九千岁!”
陈锋耸耸肩缓缓道,可随即见老朱一副双目怒火汹涌,似乎现在就要下令将姓张的和姓魏的灭族…轻咳一声连忙又道:
“当然,我这只是在通过这两人的权势之高来说明裁撤宰相的弊端,并没有说这两人真的是李斯、赵高。”
“特别是张居正,他虽然当了十年权臣,权倾天下,连皇帝都要听他的…但他也是有功绩的,他的一条鞭法起码为大明续命七十年…这是一位能力很强,很有抱负,很有城府,很有家国情怀的权臣。”
“哼!”朱元璋心中虽然稍稍舒服了些,但还是忍不住轻哼一声,
“说再多也是狼子野心,目无君父,奸逆之臣罢了!”
陈锋摊了摊手,无言以对。
张居正是那种人吗…或许是的吧!
但他的功绩是谁也磨灭不了的。
可被张居正骑在头上的是人家老朱家的子孙,老朱不高兴也正常,陈锋也不想反驳什么。
朱标深吸口气,平息内心的愤愤,保留理智询问道:
“你刚刚也说了,若裁撤宰相而不改革才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你定然有解决之法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朱元璋也恍然回神,连忙看向陈锋。
陈锋对朱标竖起大拇指:“还是太子殿下才思敏捷,心细如发,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不像某人只会哼哼!”
朱标哑然失笑,拱拱手:“过奖过奖!”
只会哼哼的朱元璋:“……”
顿时间,朱元璋看陈锋的眼神不由幽幽如有鬼火在跳动。
陈锋连忙轻咳一声:“要说解决裁撤宰相制度带来弊端的办法还得看咱们大清的!”
“嗯?”朱标与朱元璋齐齐露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脸。
陈锋龇牙:“不错,就是取代大明的大清。”
“蛮夷之制也配?”朱元璋有些不屑。
不是怀疑陈锋的话,只是单纯看满清不顺眼。
朱标也适当露出怀疑之色。
陈锋耸耸肩:“话不能这么说,历史进程都是向前的,各时期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地吸取以往的教训经验加以修正。大明的制度肯定要比元庭的完善吧…好吧,不说元庭,比唐宋肯定要完善一些。这无关哪个民族入主中原,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陛下和太子殿下不要带有色眼镜去看几百年后的先进制度!”
“满清虽然不是人,但其改用军机处取代大明的内阁制度还是可取的!”
虽然不想承认,但朱元璋与朱标还是觉得陈锋这话说得很高大上。
看不上满清不要紧,满清吸取大明灭亡的教训经验修正的政治制度或许有可取之处。
闻言,朱元璋挑眉:“军机处?怎么听着像军政机构?”
陈锋失笑:“就一个称呼而已,陛下也可以叫内阁,只不过此内阁非彼内阁!”
“军机处的优势就是不再依赖内阁和宦官处理朝政,由皇帝的亲信大臣组成,负责起草诏书,快速传达皇帝的旨意,行政效率远远高于大明的内阁。”
“更关键的是,军机处的优势是军机大臣无固定职权,仅为承旨办事,避免宰相或者内阁首辅的专权。”
“加上皇帝拥有一票否定权,这无疑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军机处的出现,也是华夏封建王朝中央集权达到了最高峰的标志。”
“好办法!”朱标最为激动,连忙道,“如此确实能避免权臣的出现,有权无名,即便皇帝想换也是一句话之事,不会引起任何波动。”
“更关键的是,此制度一出,即便皇帝昏庸,懈怠朝政,也不会耽误朝廷运行效率。”
“大大减轻了皇帝的压力,不失一种好计策。”
“这满清虽卑鄙无耻,但此制度确实值得学习。”
朱元璋听完却没太多激动,反而若有所思,半晌喃喃:
“这不是和咱准备弄的‘六科给事中’一样吗,权利很大,但官位很低…”
“啪!”陈锋先是肯定了朱标的话,随即听到老朱的喃喃,顿时拍掌:
“不错,我也觉得清朝的军机处脱胎于陛下制定的六科给事中。皇帝给予很大的权利,但本身官位很低,全部依靠皇帝的看重才能成事,皇帝不看重,他们什么也不是!”
“只不过六科给事中陛下是用来监察六部的,而军机处是用来取代宰相、内阁的一种制度。”
朱元璋看着陈锋愣了愣,半晌龇牙:“艹,蛮夷居然敢偷窃咱想的法子,臭不要脸!”
心中却是嘀咕得不行,现在还有谁敢说陈锋不是穿越者的话,朱元璋一定很给对方一个大逼兜。
因为‘六科给事中’的设立与职权也才刚刚在朱元璋脑海中浮现没多久,可陈锋却能一言道破…
这还能说啥,只能说陈锋纯纯穿越者无疑了!
而朱标与陈锋听闻朱元璋这话却是嘴角抽搐个不停!

翌日,朱元璋便宣布改组中书省,组建‘政务司’!
所谓的政务司就是将军机处拿过来改了个名字,再添加了老朱自己的一些东西。
换个皮而已!
而陈锋无疑是第一个被朱元璋任命为政务司大臣的人!
瞬时间,朝野再次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