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隔多年,因思成疾
还记得疫情过后的那段岁月,我时常感到心脏莫名疼痛。因种种原因,我一直没去看医生,家人还总嘲讽我:你才多大,心脏就疼你就是闲得没事干一天天净是事儿。久而久之,我也麻木了。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彻夜难眠、心慌心悸的日子,或许都源于当代年轻人常见的病症——抑郁与焦虑。
二、与她初相识
随着对抑郁、焦虑这些概念逐渐有了认知,身边人却总说我吃饱了没事干,成天瞎想,这些话语像无形的枷锁,让我倍感压抑。在此之前,我曾有两年多的时间,一见到人就莫名恐惧,尤其是面对异性时,那种大气不敢喘、如芒在背的感觉,仿佛是被过往伤害留下的后遗症。尽管我一直努力克制,可这种恐惧还是时不时地突然袭来。
曾几何时,我常常抱着被子痛哭,将头蒙在被子里,泪水打湿了枕头,却无人诉说心中的委屈。17岁那年,因调皮捣蛋,我离开了学校,踏入社会开始工作。那时的我,并非是个混日子的人,正如人们常说,谁的青春不疯狂,谁的青春没有磕磕绊绊只是我重感情的性格,成了自己的软肋,别人对我好一分,我便掏心掏肺,也因此常常被伤得遍体鳞伤,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
工作来得很突然,经一个同年级却不同班、几乎没什么交情的男生介绍,我稀里糊涂地进入了一家快餐店。在此之前,我满心都是对校园的留恋,也渴望继续求学。我痴迷音乐,北京现代音乐研究学院是我梦寐以求的学府。但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面对高额的学费,我只能无奈放弃。后来,我将目光转向厨师和IT行业,可寻找新学校的过程并不顺利。一所学校距离太远,单程就要五个多小时;另一所虽然近,却校风混乱,根本无法安心学习,最终我只能选择直接工作。那时的我想着,学历日后还能通过第二学历弥补,便也不再纠结。
初到快餐店时,一切都很陌生。我本就是个害羞、内向又社恐的腼腆男生,好在因为从小接触做饭,对火候和明火还算熟悉。后厨当时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老板的三哥,相处久了,我便跟着大家称呼他三哥。
在一个忙碌的夏天下午,大概四五点,店里传来一阵嬉闹声。起初,我以为是哪家小孩在玩耍,毕竟这在饭店里是常有的事。可当一个清脆的声音传入耳中,我的心突然开始狂跳。自从离开学校,我很少接触异性,这个声音仿佛带着魔力,直直撞进我的大脑。紧接着,一个女孩跑了进来,因为彼此不熟悉,她没说话就又出去了。
等我忙完手中的活儿,那熟悉的吵闹声再次响起。小龙哥哥,我大姐让我问你有没有爱奇艺会员!带着些许口音的普通话传来,我一下子愣住了,大脑一片空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身处何方。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热情地回答她的问题。能让我第一眼就心生好感的女孩少之又少,而她,我竟清晰地记得与她相识后的每一天——2184天,402周,92个月12天,7年8个月12天。每每回忆起这些过往,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那天,她穿着黄色半袖和白色短裤,整个人看起来随性又活泼。当天,我主动加上了她的QQ号,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大概像个显眼包。晚上,我特意买了爱奇艺会员兑换码帮她开通账号。她似乎对这些不太熟悉,我教了她一个多小时才弄好,心里还暗自嘀咕:怎么会有这么笨的人呢后来闲聊时,我得知她19岁,还故意试探她是不是真的,她却让我猜,吊足了我的胃口,最后才揭晓她和我年龄相仿。
从那以后,我们渐渐熟悉起来,从无话可说到无话不谈,从白天聊到深夜,即便睡觉前,只要收到对方的消息,都会及时回复。我还特意给她设置了特别关心,每当听到那个专属提示音,困意都会瞬间消散,立刻清醒地回复消息。这种本能反应,连我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
期间,还发生过一件小事。有一天,她在收拾桌子时,不小心把正在写作业的若涵的本子弄脏了,满是油渍。我找阿姨理论,却无果而终,在大人眼中,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觉得我是在小题大做。但在我心里,只要是我在乎的人,就容不得她受一点委屈。于是,我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只为博她一笑。我这强烈的占有欲和保护欲,有时连自己都觉得无奈。我始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好感,绝不仅仅取决于颜值,正因如此,不少人说我傻,可我并不在意。正所谓我于世间三万人,就有三万个不同的自己,相相不同,见众生方见自己,何必纠结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
三、相遇总会分离
时光飞逝,春去秋来,我陪着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那段日子里,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吐槽,彼此支持。然而,假期结束,她也该回归校园了。她离开后,我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心里空落落的,十分不适应。那些和她在一起的美好瞬间,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不断回放,她做的葱油面、姑姑包的小馄饨,还有她刚起床时红扑扑的小脸,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data-fanqie-type=pay_tag>

她走后,我常常夜不能寐,白天也无精打采。我这才明白,习惯一个人的存在,有时比单纯的喜欢更让人难以割舍。虽然我在她的家人眼中,或许只是个外人,但她对我却格外不同。她会因为我没及时回消息而撒娇生气,甚至曾因为和我聊天,被家教严格的父亲责罚。
她刚回学校时,我十分想念她,便写了一封信。自知字体难看,我还特意在淘宝上找写手帮忙,也请朋友出过主意,但都不太理想。记得她曾开玩笑说,想我了就联系我,没想到她真的通过班主任要到了我的手机号,顺利收到了我的信。等待回信的日子里,我满心期待,想象着她收到信时的表情,猜测着她会写些什么。
终于,在一个普通的下午,消失一个月的特别关心提示音突然响起,我的心瞬间激动起来,像个孩子一样兴奋。我们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这段时间各自的经历,聊着聊着就说到了那封信。她说也给我写了回信,那一刻,即便我们相隔甚远,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喜悦与思念。从漫长的等待,到消息回复不及时时的胡思乱想,再到听她解释原因后的释然,这一切仿佛早已注定,按照既定的轨道发展着。之后,我们又恢复了从前彻夜长谈的状态,我从未对一个女孩如此上心,总有说不完的话。
可分别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这一次,她说会抽空给我打电话。这对我来说,既是惊喜又是挑战,毕竟我从未接过女孩子的电话,心里既期待又紧张。不久后,家里突发变故,我不得不去河南待几天,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半年多。那段时间,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变形计。每天凌晨五点起床,给外甥女做饭、送她上学,回来后洗衣服,接着准备午饭、接外甥女放学、辅导作业、做晚饭,生活忙碌又单调,像极了生产队的驴。
一天下午,手机突然响起,看着陌生的号码,我猜到是公共电话亭打来的,直觉告诉我,是若涵!那通电话打得艰难又紧张,因为是第一次和她通电话,我们都有些不知所措,匆匆说了几句便挂断了。一个月后,我们通过QQ再次联系上,我和她分享了通话时的尴尬,她笑着说:听得出来。还说下次睡不着再给我打电话,虽然心里还是紧张,但我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那时,大家都不知道我已经辍学,在他们眼中,我还是那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所以当我从河南回来后,为了维护在大家心中的形象,离职时我谎称自己要去上学。之后,我和朋友常常会悄悄路过曾经工作的地方,远远地张望,有时也会进去买瓶水,即便老板说不用给钱,我也坚持付款。工作期间,老板多次提出认我做干儿子,可当时的我并未在意,如今想来,若是当初答应了,或许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真是造化弄人。
后来,姑姑在聊天时无意间透露我辍学的事,还说既然不上学,就回来继续帮忙。这句话让我之前努力维持的形象瞬间崩塌,在大家面前,我总觉得自己变得卑微了许多。无奈之下,我又回到了快餐店,继续做切墩儿的工作。不过,只要想到若涵,我就觉得生活还有盼头。
冬天到了,这个冬天本应寒冷,可因为心中有期待,似乎也没那么冷了。但当我来到店里,第一眼没看到若涵,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失落。她因为要冲刺高考没来店里,不过二妹来了。得知二妹能吃辣,我便时常调侃她,甚至在给她做饭时偷偷多放辣椒,想试试她的极限。有一次中午,二妹被辣得受不了,追着问我放了多少辣椒,我却佯装无辜:我没怎么放哇,是你不行!现在想起她当时的样子,我还忍不住想笑。从那以后,我也多了一个关心二妹的理由。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始终和若涵保持着联系。有一天,她突然说可能会在放假最后几天来玩,我兴奋得像个孩子,满脑子都是要怎么调侃她。我还记得第一次分开时,我们聊到她的出生地——北京宋庄,那里遍地都是艺术家和画家。当时我就暗自心想,难怪她学习这么好!她还答应我,等毕业后带我去宋庄逛逛,看看她长大的地方。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女孩子愿意和你分享这些,还许下这样的约定,说明她是真的想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她。
她如约而至,坐着大巴来到店里,叔叔阿姨去接她。我满心期待着与她见面,甚至在工作时都会走神,幻想我们见面后会聊些什么。是聊第一次写信的唐突,还是打电话时的尴尬,又或者是她会不会问我辍学的事我在心里默默构思着各种可能,想着如何应对。
然而,相聚总是短暂的,很快就到了他们回家的时候,毕竟临近过年了。分别的那一刻,不舍之情涌上心头,夜里,我独自一人偷偷落泪。在我的生命中,能让我如此真心对待的人少之又少,若涵是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
新年到了,若涵睡到中午才起床,给我发了一张鞭炮的照片。或许照片本身并无特别之处,但因为是她拍的,我竟从中品出了一丝年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对过年的期待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亲戚们的各种询问:学习怎么样工作找得如何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这些问题让人头疼不已,过年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充满欢乐,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年后回来,店里依旧忙碌。我满心期待能见到若涵,可第一眼看到的却是她的姑姑——那个曾经给我做馄饨吃的姑姑。我这才反应过来,她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提前返校也是情理之中,只是没能第一时间见到她,心里还是有些失落。后来,我又见到了若涵的两个表弟,店里一下子变得热闹又混乱,弟弟妹妹们在一起玩耍打闹,虽然有些头疼,但也让我想起了曾经和若涵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四、突发的变故
转眼间,冬去春来,又到了夏天。起初,一切都还和往常一样平静,直到我认识了一个朋友。我们同月同日生,他是个混社会的人。一开始,我觉得他为人仗义,为朋友两肋插刀,和他在一起玩很开心。可没想到,他性格极端,一不开心就六亲不认。他曾和我的发小发生冲突,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分分合合。
因为他,我买了人生中第一辆摩托车,从此开始了日夜鬼混的生活,抽烟、喝酒,曾经自律的我渐渐迷失了自己。老话说挨着金镶玉准长灵芝草,挨着臭茅房准长狗尿苔,和他在一起久了,我也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还差点因此丢了性命。
一次骑摩托车时,我发生了严重的车祸,整个人飞出去几十米远。幸运的是,我在空中转了个身,才没伤到脸。旁边的老爷爷看到这一幕,吓得撒腿就跑。我艰难地爬起来,捡起手机给家里人打电话。一步一步走回家后,我才发现自己浑身是伤,衣服裤子和鞋子都摔烂了,胳膊摔得血肉模糊。当时我以为只是普通擦伤,简单用酒精消毒、纱布包扎后就休息了。可到了第二天,头疼得厉害,面色苍白,胳膊也无法正常伸展。去医院检查,医生责怪我为什么不早点来缝针,因为时间太久,已经错过最佳时机。更痛苦的是,医生为了防止感染,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用手术刀、镊子和钳子硬生生地切除我伤口处腐烂的肉,清理掉之前涂抹的药面,重新包扎。那短短几十分钟,对我来说却无比漫长,朋友不忍心看,走出了病房,我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这次受伤后,我休息了很长时间。等稍微好一些,却发现一年过去了,胳膊还是无法正常伸展,也使不上力,连骑车都不行。那段时间,和朋友吃饭都是他们喂我,我也慢慢学会了用左手吃饭,感觉自己就像个半残废。年底伤势稍有好转,我便又开始努力工作。
本以为生活就这样慢慢步入正轨,可没想到,更大的灾难还在等着我。那个曾和我称兄道弟的朋友,在一次打台球时,趁我不注意拿走了我的手机。因为我朋友把密码告诉了他,他打开手机找到了我和若涵的聊天记录,还发送了骚扰信息,甚至把若涵的手机号和微信都拿走了。他们还以我的名义给若涵打骚扰电话,那一刻,我急得面红耳赤,觉得自己像个跳梁小丑。我满心愧疚和自责,觉得无颜面对若涵和她的家人,那一刻,我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我深知,我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再也回不去了,只怪自己识人不清,把一切过错都归咎于自己,即便知道不全是我的责任,却还是忍不住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最终,我选择辞职离开,一方面是因为胳膊的伤,另一方面,我实在没有勇气再面对这一切。
五、行尸走肉,精神恍惚
从那以后,我的生活变得一片黑暗。白天,我像行尸走肉般机械地生活着;夜晚,常常彻夜难眠,泪水浸湿枕头,却不敢哭出声,生怕被别人发现。我将和若涵有关的所有回忆都打印成照片,小心翼翼地珍藏在一个小盒子里,时不时拿出来翻看,每次都会默默流泪。
这种痛苦的状态持续了很久,我常常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用那些美好的瞬间折磨自己。我尝试用各种方式麻痹自己,可心中的伤痛却无法愈合。破镜重圆终有隙,碎玉复合仍见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我和若涵之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曾经,我们的关系达到了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我会因为她有了男朋友而失落,会因为她心情不好而忧郁;她和男朋友也会在我难过时安慰我。或许我对她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喜欢,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和依赖。
如今,距离那段经历已经过去七年多,我依然无法放下这份执着。我从未真正拥有过什么,只留下满身伤痕和无尽的回忆。前几年,我不敢靠近她家店附近,方圆一公里内都像是我的禁区。我害怕遇见她,害怕她质问我,害怕那些痛苦的回忆再次被勾起。即便我知道,这一切不全是我的错,可我还是无法原谅自己,总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在痛苦中不断挣扎……
六、未寄的思念
每当提笔,总盼望着字里行间能流淌出释怀的坦然,可笔尖蘸满的,仍是未愈的伤痛。这份煎熬如陈酿的烈酒,在时光里愈发浓烈,时而能说服自己洒脱放手,时而又困在回忆的牢笼中挣扎。无数个寂静的深夜,泪水浸透枕巾;而那些珍藏的往昔片段,却又能瞬间点亮眼眸——想起时,嘴角不自觉上扬,像重拾糖果的孩童般雀跃。
春去秋来,岁月更迭。如今回望,心底泛起复杂的涟漪:若未曾与你相遇,或许能避开诸多风雨;可若不是你,我又怎会懂得珍视眼前的温暖,看清人心的真意即便你身旁已有他人相伴,我仍愿将最真挚的祝福予你。这份爱早已超越占有,我所求不过是能常伴左右,可这份卑微的心愿,如今却成了触碰不到的月光。但无论你漂泊至何方,我都会守在京城,将牵挂化作无声的祈愿。若有朝一日你转身,我依旧会张开双臂,做你永远的避风港。
我时常对着你的照片发呆,反复翻看聊天记录,摩挲着你曾写下的书信。这些泛黄的记忆,承载着纯粹的美好,既是治愈心灵的良药,也是时刻警醒我的箴言——它们让我学会在感情中清醒自持,不再重蹈覆辙。细算下来,我们错过已有八个年头,如今终于懂得:无缘之人,即便同处一城,也恍如隔世;而有缘者,纵使相隔山海,终会相逢。或许今生,我们再难相见,唯有在梦里才能重逢。但你放心,我会努力克制心底的思念,好好生活,只要你安然顺遂,于我而言,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