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
翌日,楚幼薇起来的很早,等苏焱醒来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早饭。
“相公,我用你买的白米熬了粥,你快来尝尝好香。”
苏焱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了起来。
昨晚本该是二人的洞房花烛夜,可经历了反杀王二愣和赵大海的敲诈,两人都心力交瘁,最后只是抱着睡着了。
不过昨晚苏焱睡得很香甜,因为楚幼薇的身子软软的还散发着处子体香,比抱枕还助眠。
望着桌上的稀粥,苏焱撇了撇嘴,有些不满。
“幼薇,我不是买了一石大米吗,下次煮稠一点,清汤寡水哪来的力气。”
一石大米有一百二十斤,够两人吃两三个月的了,根本没必要节约。
楚幼薇是习惯了,以前在家里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大米,而且吃的都是糙米。
她从未吃过白米,所以很珍惜,在她看来粥已经很稠了。
更何况苏焱现在还欠着外债,节约一些总是没错的。
苏焱当然清楚这些,将碗里的稀粥倒了一半出来,拉着楚幼薇坐下。
“你嫁给我是过好日子的,所以没必要节约。”
“可是”楚幼薇欲言又止。
“放心吧,你相公马上就会赚一大笔钱,到时候就能住进大宅院了。”
楚幼薇乖巧地点了点头,她从不质疑苏焱。
苏焱将城里打包的扣碗端了出来,让楚幼薇蒸上。
两人吃完早饭,苏焱换了一身衣服离开了家里。
他在进城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赚钱方法,而且是赚张员外的钱。
自己家的祖宅和那么多良田都被张员外霸占了,自然要夺回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迷信,张朗普这人十分贪财,而且对迷信深信不疑。
所以他进城找到了给楚幼薇算命的李阴阳生,让他配合自己演一出好戏。
苏焱直接去了村头二牛家。
二牛是一名佃户,专门给张员外种田的,辛苦一年到头也只能勉强温饱。
但二牛很知足,种田是一把好手,从不偷懒。
苏焱刚进门就碰到一个年轻的女子,名叫小芳,长得颇为俊俏,如果稍微打扮一下,模样是不输钱朵朵的。
小芳是二牛的娘子,刚嫁过来不久,任劳任怨,负责家里日常起居,照顾二牛年迈的老父亲。
见到苏焱到来,小芳热情招呼道:“苏家小哥,你是来找二牛的吗?”
苏焱点了点头。
“二牛出去种田了,得晌午才能回来。”
“嫂子,我家那块沃田二牛哥可以帮忙种吗,到时候我们四六分成,免租金,赋税什么的都由我承担。”
小芳闻言,满脸震惊。
他们给张员外种地,只能拿三成,而且还要交租和各种税金,算下来最多只有一两成而已。
“我我”
小芳有些语无伦次。
这时候她的公公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你还愣着干嘛,快请苏公子进来坐啊。”
小芳连忙点头,同时飞一般地跑出了家里。
这属于天大的好事,她要去告诉二牛。
不一会儿,二牛拿着农具走了回来。
一身的腱子肉,活脱脱像一头牛一样,难怪叫二牛。
“苏家小哥,你真的愿意将那块沃田给我种?”
“当然。”
“我娘子说你不要租金,税金也不要我付,还要给我四成收获?”
苏焱点了点头。
二牛鼻子有些发酸,这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
他拉着苏焱的手道:“谢谢你,你是我家的恩人。”
他们家比苏焱还穷,穿的都是补丁衣服,整个家里最值钱的就是农具。
只要秋收后他家就不用忍饥挨饿,他也有钱给自己父亲看病,甚至还能给自己的娘子买一件像样的衣服。
“你愿意的话,今下午就去耕田吧,我昨去县城买了辆牛车,可以用牛耕田。”
二牛狠狠地点了点头。
离开二牛家,苏焱顺道通知了村里七大姑八大姨到自己家做客。
回到家里,他将自己在县城淘来的古铜钱洒在田里,还将一个玉蟾蜍埋在了田里。
就这些东西花了他五十两银子,当时肉痛得不行,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些花销都是必要的。
下午,二牛如约到了苏焱家里,和苏焱聊了几句,便是拉着牛下了田。
接着村里七大姑八大姨都纷纷到来,苏焱和楚幼薇用糖果招待他们。
能用糖果招待,算得上高规格了,许多人都是满脸欢喜,各种夸奖苏焱。
“苏焱,你运气真好,竟然找了这么漂亮的娘子。”
“对啊,太漂亮了,看着像是宫里贵人一般。”
“你们可要多努力,早点生个大胖小子。”
楚幼薇满脸红润,很不好意思。
苏焱倒是十分大方:“生一个哪够,我要生一个足球队。”
就在这时,有个妇人阴阳怪气道:“你们还不知道吧,苏焱的小娘子是张员外不要的小妾。”
“有这等事情?”
“可不是,据说还是个克夫命,那块田就是弥补给苏焱的。”
众人神色都变了,甚至糖果也不吃了,怕沾染不详。
这时二牛从田里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几枚苏焱之前扔进田里的铜钱。
“苏家小哥,我在田里发现了几枚这个,这是铜钱吗?”
苏焱接过,点头道:“是铜钱,还是古铜钱。”
有村民眼尖,看到了铜钱上面的四个大字,忍不住念了出来。
“天元通宝!”
“这不是前朝皇帝吗,这铜钱据说老值钱了,一枚都要二两银子。”
“什么,二两银子!”
人群中炸了锅,二两银子够他们一家大半年的开销了。
“那这五枚岂不是值十两银子!”
苏焱这时候搂住楚幼薇,对着众人笑着道:“看来我们家幼薇并不是什么克夫命,反而是旺夫命。”
他将一枚铜钱给了二牛,算是对他的奖赏,但二牛坚决不要。
“这铜钱是从你田里发现的,自然都是你的,我继续去耕田。”
然而才下田没多久,二牛又发现了好几枚铜钱,顺带着那只玉蟾蜍也被发现了。
古代人生活单一,这样的事情不到片刻就被传了出去,引得许多人跑来围观,甚至外村的人也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