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燕雀鸿鹄志(起义前传)
章节
1:燕雀安知鸿鹄志
阳城的日头毒得能把人晒成兵马俑。陈胜攥着磨出毛刺的木耒,看田埂上监工的秦卒又往腰间皮袋里塞了把铜钱
——
那是今日第三个偷懒被抓的兄弟交的
买闲钱。十七岁的吴广正把脚伸进泥沟里搓稗草,裤腿卷得老高,露出被蚂蟥叮得发紫的小腿。
苟富贵,勿相忘。
陈胜突然直起腰,木耒尖在青石板似的田地里划出浅痕。吴广甩着湿漉漉的草鞋抬头,看见这个总爱盯着南飞雁发呆的同乡眼里烧着团火,像极了去年腊月里烧荒时蹦出的火星子。
监工的皮鞭突然破空:偷懒的都给老子去修驰道!咸阳城里的贵人等着踩你们的骨头铺路呢!
三五个肤色黝黑的汉子被拽着衣领拖走,草鞋在泥地里拖出长长的血印。陈胜数着他们破衣烂衫下露出的鞭疤,忽然想起上个月村口张老汉被征去修骊山陵,回来时只剩半口气,说监工们管那叫
大秦
996
福报体系,完不成定额的,直接送去给始皇帝殉葬当活兵马俑。
听说函谷关的戍卒坟堆得比城墙还高。
吴广蹲在田边扒拉草根,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泥垢,上个月我堂哥被征去渔阳,走时连双完整的麻鞋都没有。
陈胜望着远处官道上络绎不绝的征夫队伍,车架上插着的黑色令旗写着斗大的
戍
字,像极了悬在百姓头顶的断头刀。他突然抓起一把带泥的石子,朝天空砸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惊起的寒鸦扑棱着翅膀掠过田埂,粪蛋子正好掉在监工的官帽上。
是夜,陈胜躺在破草席上听吴广讲渔阳的见闻。月光从漏风的墙缝里钻进来,在两人补丁摞补丁的衣襟上洒下银霜。他们说咸阳的官老爷们吃一顿饭够咱村人活半年,
吴广压低声音,连喂马的草料都是精磨的粟米。
陈胜盯着房梁上结网的蜘蛛,突然想起白天看见的一幕:一个征夫的老母亲跪在官道边,捧着破瓦罐求监工让儿子喝口凉水,结果被马蹄踩碎了瓦罐,水渗进土里,比眼泪还咸。
总有一天,
陈胜翻身对着吴广,眼里映着窗外的北斗星,咱们要让那些骑在百姓头上的人,尝尝被踩进泥里的滋味。
吴广望着他发亮的眼睛,突然觉得这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同乡,身上有股子让人心慌的劲儿,像一团随时会烧起来的野火。
远处传来马蹄声,伴随着皮鞭抽在人肉上的闷响。陈胜数着那声音由近及远,知道又有一批戍卒被押解着往函谷关去了。他摸了摸藏在草席下的短刀
——
那是用母亲陪嫁的银簪从货郎那里换的,刀刃上还刻着模糊的楚纹。吴广翻了个身,梦见自己变成一只鸿鹄,翅膀掠过咸阳宫的飞檐,看见殿上的君臣们正围着青铜鼎大嚼鹿肉,鼎里飘出的香味里,混着百姓的哭声。
章节
2:闾左雨声催命符
大泽乡的雨下得像天漏了似的。陈胜蹲在驿站的屋檐下,看雨水在青石板上汇成龙卷,卷着枯枝败叶往低洼处冲。九百戍卒挤在破庙里,身上的单衣早被浇透,像一群落汤鸡似的瑟瑟发抖。两个秦吏躲在驿站里烤火,铜酒壶在炭盆上滋滋冒气,酒香混着劣质烟草味飘出来,刺得人嗓子发紧。
他娘的,再不走就赶不上渔阳的期限了!
屯长武平君踢了踢门槛上的积水,腰间的青铜剑跟着哐当作响。陈胜数着他靴底的泥块,知道这是第无数次催促。吴广蹲在墙角,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地图,突然抬头:雨这么大,官道都冲垮了,怎么走
话音未落,一记皮鞭就抽在他背上,秦吏的骂声像炸雷:老子不管!误了期限,你们统统砍头!
庙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陈胜看见几个年长的戍卒偷偷抹泪,想起《大秦律》里的条文:失期,法皆斩。
所谓的
法,不过是刻在竹简上的阎王帖。吴广捂着流血的后背站起来,眼神跟陈胜相撞
——
那是一种濒临绝境的狠戾,像被逼到悬崖边的狼。
夜里,陈胜和吴广躲在柴房里,听着雨声敲打屋顶的茅草。吴广掏出从秦吏那里偷来的竹简,借着豆大的油灯看上面的朱砂批注:戍卒失期,主吏连坐。
他突然冷笑:原来他们怕自己掉脑袋,才拼命催咱们送死。
陈胜摸着潮湿的墙缝,忽然想起家乡的巫祝曾说过,楚地的神灵会在雨夜显灵。他凑近吴广,压低声音:听说鱼腹藏书能通神意,咱们何不让老天爷给个指示
两人蹲在积水的院子里,看秦吏醉醺醺地打鼾。陈胜掏出藏在怀里的丹砂,在丝帛上写下
陈胜王
三个字,吴广则摸黑去厨房偷了条鲤鱼。雨声掩盖了剖鱼的声响,当丝帛塞进鱼腹时,陈胜忽然觉得手里的鱼在跳动,像是握着一颗即将爆裂的心脏。
明天把这鱼煮了,
陈胜擦了擦手上的血,让弟兄们看看,老天爷要咱们干什么。
吴广望着漆黑的夜空,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狐狸的叫声,像在哭,又像在笑。雨水顺着房檐滴落,在地上砸出深浅不一的坑,像极了大秦苛政在百姓心头凿出的伤痕。
第二天清晨,当伙夫从鱼腹里掏出带血的丝帛时,破庙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陈胜站在台阶上,看吴广在人群里悄悄散播
狐鸣——
那是他们昨夜用竹筒模仿的狐狸叫,混着雨声,竟真像是有神灵在说
大楚兴,陈胜王。秦吏的酒醒了一半,手按在剑柄上直发抖,而戍卒们的眼神,已经从恐惧变成了灼热的火焰。
雨还在下,但大泽乡的空气里,已经弥漫着某种即将爆发的气息。陈胜望着远处被雨水冲刷得模糊的官道,知道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
要么死在去渔阳的路上,要么,死在反抗的刀下。而他,宁愿做那把划破雨夜的刀。
卷二:鱼书狐火照乾坤(起义发动)
章节
3:丹书鱼腹天意乎
戌初刻,破庙的梁柱在风雨中吱呀作响。陈胜蹲在篝火堆旁拨弄炭灰,火星子蹦上他沾满泥点的衣襟,像撒了把碎金子。吴广抱着捆湿漉漉的芦苇进来,发梢滴下的水珠砸在炭堆上,腾起白烟里混着狐臊味
——
那是他刚从山神庙后捡的狐狸皮毛,此刻正裹在竹筒上。
该让老天爷
'
说话
'
了。
陈胜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歪扭的
楚
字,抬头看见吴广眼里映着跳动的火光,像两簇即将燎原的小火苗。九百戍卒三三两两围过来,身上的湿气让火堆滋滋作响,却盖不住肚子里的咕噜声。
伙夫端着鱼盆进来时,陈胜特意撞了他胳膊肘。陶盆
当啷
摔在青石板上,剖好的鲤鱼肚子裂开,丹砂写的丝帛滑出来,在火光下泛着血光。陈胜王!
不知谁先喊了一嗓子,声音撞在庙墙上又弹回来。秦吏郑离的酒壶
砰
地掉在地上,青铜剑还没出鞘,手已经抖得像筛糠。
吴广趁机把狐狸皮蒙在竹筒上,绕到庙后学狐叫。夜风灌进竹筒,竟真成了抑扬顿挫的
大楚兴
——
陈胜王
——。戍卒们齐刷刷转头,看见山影里浮动的幽蓝火光(其实是吴广偷抹的磷粉),年长的汉子当场跪下磕头,年轻的握紧了腰间的木棍。
都看清了吧
陈胜踩住鱼盆边缘,腥水渗进草鞋,始皇帝说自己是祖龙,可龙王爷让鱼替他传旨!
他忽然指向缩在墙角的秦吏,他们说失期当斩,可老天爷让咱们称王!
郑离刚要开口,吴广已经拎着带血的鱼肠冲过来,刀尖抵住他喉结:你昨天抽断三根皮鞭,够不够换你项上人头
更深露重时,陈胜和吴广蹲在庙门口分兵器。所谓兵器,不过是从驿站抢的几杆锈枪、柴房搜的菜刀,还有磨得发亮的木棍。吴广摸着刀柄上的缺口:当年楚怀王被囚咸阳,楚人哭了三天三夜,如今...
陈胜突然按住他手背,盯着远处官道上的火把:别扯老黄历,弟兄们只知道再往前走是死,往后退也是死
——
但死在渔阳没人收尸,死在这儿,能让天下人记住咱们的名字。
三更梆子响过,破庙里突然闯进个浑身泥泞的戍卒,说是在河边捡到块龟甲,上面刻着
陈胜王兴楚。陈胜知道这是吴广安排的
云梦占卜,却还是装模作样地叩拜,余光扫见几个秦吏的亲随正往人堆里钻
——
那是准备刺探消息的,可惜他们不知道,吴广早让心腹在酒水里下了蒙汗药。
明日卯时开拔,
陈胜踹了踹装满黍米的陶罐,不过不是去渔阳,是去咸阳!
话音未落,庙顶的瓦片突然被狂风掀翻,雨点砸在火盆里,腾起的烟雾中,仿佛真有鸿鹄展翅掠过。吴广望着陈胜被火光映红的脸,忽然想起田埂上那个说
苟富贵
的少年,此刻竟真成了能呼风唤雨的
王。
章节
4:王侯将相宁有种
data-fanqie-type=pay_tag>
天还没透亮,破庙前的空地上已经站满了人。陈胜踩着块半截石碑,看吴广正在给戍卒分发用红布扎的袖标
——
那是从驿站扯的帷幔,血糊糊的颜色像极了即将到来的厮杀。两个秦吏被反绑在槐树上,郑离的官服早被扯烂,露出被鞭笞过的脊背,跟他们往日抽打的戍卒并无二致。
弟兄们!
陈胜的声音撞碎晨雾,惊起树上的寒鸦,咱们是谁是闾左贫民,是被征发的戍卒,是连名字都刻不在竹简上的蝼蚁!
他突然抽出锈剑,砍断身边的枣树枝,可秦律说我们失期当斩,难道老天爷生咱们下来,就是为了给咸阳的宫殿垫地基
人群里响起低低的应和。吴广悄悄捅了捅身边的汉子,那汉子立刻喊:横竖是死,不如反了!
此起彼伏的
反了
声浪里,陈胜看见几个曾被秦吏毒打的弟兄摸出藏了许久的匕首,指节捏得发白。
听见了吗
陈胜剑尖指向东方,那里隐隐传来秦军的号角,他们说王侯将相有种,说咱们天生该被踩在泥里!
他突然撕开衣襟,露出胸口被监工抽打的旧疤,可老子偏要问问
——
这天下,是该让喝人血的豺狼坐龙椅,还是让咱们这些吃糠咽菜的汉子说了算
郑离终于听出不对,拼命扭动身子:你们疯了!朝廷的大军...
话没说完,吴广的刀已经抹了他脖子。鲜血喷在石碑上,把陈胜的影子映得格外高大。另一个秦吏尿了裤子,瘫在地上乞求饶命,却被陈胜一脚踹进泥坑:记住了,从今天起,咱们不是戍卒,是反秦联盟!
有人递来从驿站抢的酒坛,陈胜仰头灌了一口,辣酒顺着下巴流进衣领。他把酒坛砸在地上,碎瓷片在晨光里闪着光:愿意跟着我的,今日就斩了这秦吏祭旗;愿意去渔阳送死的,现在就滚!
回应他的,是九百条汉子同时抽出兵器的脆响,像秋天割麦时齐刷刷的镰刀声。
吴广扛着根磨尖的竹竿过来,竿头挑着从秦吏身上剥的官服,权当军旗。陈胜摸了摸藏在袖里的丹书
——
那是他仿照小篆写的
大楚,墨迹未干。忽然有个少年戍卒跪下,把随身的干粮袋捧上来:陈大哥,俺娘说跟着你能吃饱饭。
陈胜接过袋子,里面是掺着麦麸的硬饼,突然想起自己饿死的妹妹,喉咙发紧。
出发前,
陈胜拍拍少年肩膀,转头对众人,咱们约法三章:不抢百姓一粒米,不杀投降的秦吏,等打进咸阳...
他瞥见吴广在人群里对他眨眼,突然笑出声,等咱们
IPO
成功,人人都是开国功臣!
这话惹来一阵粗野的笑声,却让每个汉子眼里的火更旺了。
第一缕阳光爬上庙檐时,九百人的队伍已经踏上官道。陈胜走在最前面,草鞋踩着被雨水泡软的泥土,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哼起楚地的民谣。他抬头看天,阴云正在散去,一只孤雁从头顶掠过,叫声清亮得像是在应和他昨夜在篝火旁立下的誓言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声吼,吼碎了大秦的森严等级,吼醒了千百年被奴役的魂灵。
卷三:张楚旌旗卷中原(势力扩张)
章节
5:陈城称王风云变
陈县的城门在第八次撞击后轰然倒塌,腐朽的木屑混着秦军的血沫溅在陈胜草鞋上。他望着城楼上歪斜的
秦
字大旗,突然觉得这比当年在田埂上看见的监工令旗好砍多了
——
毕竟,现在他手里握的是从秦朝都尉身上夺的青铜剑,剑鞘上还刻着始皇帝的讳字。
大王,这是陈县的府库图。
当地的三老豪杰跪在马前,捧着绢帛的手比当年给秦吏交赋税时抖得还厉害。陈胜扫了眼地图上用朱砂圈的
王宫,其实不过是座被战火啃剩的土坯房,廊柱上还留着当年项燕大军过境时的箭痕。吴广扛着绣着
楚
字的竹竿过来,袖口还沾着刚砍翻秦吏的血:要不咱先设个临时指挥部
三天后,破王宫的正殿里挂满了用麻布写的
张楚政权
横幅。陈胜坐在从县衙搬来的
oak
老板椅(其实是虫蛀的胡床)上,看麾下谋士们为
丞相
司徒
的官职争得面红耳赤。吴广站在柱角,手里还攥着那杆磨尖的竹竿
——
他现在的头衔是
假王
,听起来像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却连个像样的印玺都没有,只有块刻着
吴广之印
的木牌,边角还带着刀削的毛茬。
武臣兄弟去攻略赵地,
陈胜用剑鞘敲了敲用囚车木板拼成的会议桌,周市去魏地,召平负责南线...
至于西征的大将嘛...
他目光扫过人群,落在刚投奔来的儒生身上,周文先生熟谙秦军布防,就任大将军如何
吴广的竹竿突然戳到地砖缝里,发出刺耳的声响
——
他记得周文不过是个给项燕算过卦的江湖术士,此刻却要统率精锐西进。
散会后,吴广跟着陈胜走进后殿。月光从破瓦缝里漏进来,照见墙角堆着刚从秦吏家抄的金器,陈胜正把一枚刻着螭龙的玉扳指套在手上。假王这头衔不错,
吴广踢了踢脚边的青铜酒壶,当年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也叫假王。
陈胜没抬头,只顾对着月光看扳指上的血沁:弟兄们打天下,总得有个名分。你看那沛县的刘邦,不也自称沛公了
更深时,吴广独自坐在城墙上。远处传来新兵训练的喝令声,那些昨天还在耕地的汉子,如今正举着木棍喊
杀秦狗。他摸了摸腰间的剑
——
是陈胜昨天赏的,剑穗上还系着从秦宫抢的丝带,华丽得让他浑身不自在。忽然听见城下有人低语,是几个新归附的原楚地贵族,正抱怨
陈涉起自佣耕,焉能服众。
假王,该用膳了。
亲兵端来漆盘,里面是粟米饭配炖兔肉
——
这是陈胜特意吩咐的,说当年楚怀王最爱吃这个。吴广盯着跳动的油灯,想起大泽乡破庙里,陈胜把唯一的麦饼掰成两半,说
等咱得了天下,顿顿吃白面馍。现在白面馍有了,却没人跟他分着吃了。他突然摔了漆盘,兔肉滚进砖缝,像极了他们正在裂开的兄弟情。
次日朝会,陈胜宣布
张楚王朝
正式定都陈县,册封诸将的诏书用的是从秦廷缴获的竹简,朱砂印泥还是吴广亲自调的。当念到
吴广拜假王,监诸将
时,殿外突然传来急报:报!沛县刘邦斩白蛇起义,称赤帝子!
陈胜笑骂:这老小子倒会蹭热点,比咱们的
'
鱼腹藏书
'
还会营销。
吴广却注意到,陈胜说这话时,手指正摩挲着玉扳指上的螭龙纹
——
那是只有帝王才能用的纹饰。
章节
6:四方响应如燎原
张楚政权的檄文像长了翅膀的鸿雁,掠过函谷关时,咸阳宫的地砖正被始皇帝的灵车碾出裂痕。陈胜坐在用秦军盾牌拼成的地图前,看谋士用玉米粒标出各地起义军:沛县刘邦的
沛公军、会稽项梁的
楚家军、齐地田儋的
齐王军,活像个反秦联盟的加盟商大会。
最绝的是这个,
吴广抖开刚缴获的秦廷密报,上面用小楷写着
各地反贼特征:楚地多喊
'
大楚兴
',赵地必提
'
复赵王
',最离谱的是沛县刘邦,竟说斩了白帝子...
他突然笑出声,合着咱们成了连锁品牌,人人都要加盟
陈胜盯着地图上代表秦军的黑豆,突然发现函谷关附近的黑豆正在急剧减少
——
章邯的
骊山囚徒军
还没成型,大秦的防线像筛子。
谋士们捧着竹简上前,念着民间流传的
秦朝差评榜
TOP10:
徭役
996(修驰道、筑长城、建阿房宫,全年无休)
连坐杀全家(邻居偷鸡,你得陪葬)
粮食税
100%(打下十斗粮,交完九斗五)
言论管制严(路上对视一眼,都算
腹诽)...陈胜听得直拍大腿:早该让弟兄们把这些写成传单,比咱们的
'
王侯将相
'
口号管用!
吴广却注意到,榜单第
7
条写着
楚地巫祝皆下狱,突然想起大泽乡那夜的狐鸣,不知道现在楚地的老巫祝们,是否还在对着篝火念叨他们的名字。
项梁派来的使者到陈县那日,陈胜特意穿上从秦吏库房翻出的绣金黑袍
——
虽然短了三寸,倒也威风。使者捧着刻有
楚将项氏
的青铜剑,说项梁愿尊张楚为盟主,共伐暴秦。盟主
陈胜摸着剑柄上的云雷纹,让项梁做个区域经理吧,给他会稽郡的代理权。
吴广在旁咳嗽两声,他知道项家世代楚将,哪是甘居人下的主儿。
更让陈胜振奋的是,赵地武臣派来报捷的信使,说已经打下邯郸,要自立为赵王。好啊!
陈胜拍案,让他做赵王,咱们张楚就是总公司,各地都是分公司!
吴广却盯着信使躲闪的眼神,想起武臣出发前曾私下问他:假王觉得,陈王真能容得下咱们封王
当时他没答话,现在看着陈胜兴奋的样子,突然觉得这反秦联盟,更像个随时会散架的草台班子。
西征的周文大军出发时,陈胜亲自把酒。看着十万大军举着
楚
字旗开拔,他突然想起大泽乡的九百弟兄,如今竟像滚雪球似的成了燎原之火。吴广站在他身边,望着周文车上插的
大将军
旗,旗子边角还留着秦军的箭孔
——
那是从咸阳逃出来的难民送的,说咸阳百姓都盼着他们去烧阿房宫。
听说刘邦那厮打下沛县后,
陈胜忽然轻笑,让百姓们投票选县令,比咱们还会搞民主。
吴广望着天边的雁阵,想起家乡的麦田,不知道此刻是否有人在田埂上说起他们的故事,把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编成新的民谣。风掠过陈县城头,把
张楚
的大旗吹得猎猎作响,却没人注意到,旗角的红线已经开始褪色
——
就像他们日益复杂的权力结构,正在胜利的热浪中悄悄开裂。
起义军从草台班子到政权初建的蜕变与隐患:陈胜的
盟主心态
与吴广的隐忧形成张力,各地
加盟商
的投机性为后续分裂埋下伏笔。现代商业术语(如
区域经理
连锁品牌
)与古代政治生态的碰撞,既保留《明朝》式的解构趣味,又暗合权力异化的历史规律。接下来是卷四的英雄末路,需要强化悲剧色彩与人性剖析,你希望先展开吴广之死的
职场背叛
,还是陈胜败亡前的心理挣扎
卷四:英雄末路悲歌起(起义衰亡)
章节
7:荥阳城下将星陨
荥阳的城墙像块烤焦的黑炭,在秋阳下泛着灼人的光。吴广握着那杆磨得发亮的竹竿
——
这杆曾挑着秦吏官服当军旗的竹竿,如今顶端缠着破布,布上
假王
二字被雨水洗得发白。他蹲在战壕里,看士卒用竹筒接马尿解渴,突然想起大泽乡破庙里,陈胜说
打下陈县就开仓放粮
时眼里的光。
假王,田将军说该与秦军决战。
校尉司马欣的甲胄新得刺眼,那是从秦军降将身上剥的,边角还绣着始皇帝的御用云纹。吴广抹了把脸上的泥,盯着远处章邯援军扬起的尘雾:周文的西征军已在函谷关溃败,咱们这点人马...
去跟秦军铁骑硬拼,不是送死
中军帐里飘来酒菜香,田臧正跟几个新归附的原秦吏碰杯。吴广掀帘进去时,听见他们用咸阳官话笑谈
张楚政权股权分配不合理,田臧的佩剑上还挂着从陈胜那里讨的玉珏
——
那是三天前陈胜派使者送来的,美其名曰
监军符,实则是催战令。
假王为何怯战
田臧把酒盏重重磕在青铜案上,酒液溅湿了摊开的《秦军作战条例》,陈王有令:'
攻荥阳不克者,按绩效考核降职!'
吴广注意到
陈王令
的竹简边角新削过,朱砂印泥还没干透
——
分明是伪造的。他握紧竹竿,竿头的毛刺扎进掌心:当年大泽乡起事,咱们靠的是弟兄们一条心,不是秦人的军法!
帐外突然闯进几个持戟的士卒,矛头对准吴广。田臧摸着剑柄上的螭龙纹笑:假王可知,周市在魏地自立为魏王,武臣在赵地称赵王
他抽出佩剑,剑刃映出吴广震惊的脸,陈王现在需要的是能打硬仗的
CEO,不是空想仁义的理想主义者。
吴广的竹竿
当啷
落地,这是他第一次松开握了三年的兵器。血从掌心渗出,滴在竹简上的
假王印
旁
——
那是陈胜亲手刻的木印,此刻正躺在田臧案头,被酒渍浸得变形。他突然想起大泽乡雨夜,陈胜把鱼腹里的丝帛塞给他时说的
咱们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原来裤子早就在权力的洪流里撕成了碎片。
田臧的剑刺穿吴广胸膛时,秋风吹动帐外的
楚
字旗,旗角扫过他睁大的眼睛。司马欣捡起地上的竹竿,嫌弃地扔给士卒:把这破棍子烧了,假王配用剑。
鲜血浸透吴广的衣襟,染红叶圣陶俑似的甲胄,却没人注意到他衣袋里还装着半块硬饼
——
那是今早士卒分给他的,跟大泽乡时一样,掺着麦麸。
当夜,田臧的捷报传到陈县:假王吴广怯战,已按军法处置,臣愿率精锐西进勤王。
陈胜盯着竹简上的
勤王
二字,突然想起吴广送他玉扳指时的模样。殿外传来乌鸦的叫声,他摸了摸腰间的青铜剑
——
这把剑曾斩过秦吏,如今却斩不断日益膨胀的猜忌。荥阳的篝火映红夜空,那堆烧掉竹竿的火,比当年大泽乡的狐火更刺眼,却再照不亮弟兄们的心。
章节
8:车夫剑指陈王颈
下城父的石板路结着薄霜,陈胜的马车碾过枯叶,发出像竹简碎裂的声响。他数着车窗外的逃兵,从昨日的三百到今早的五十,最后只剩车夫庄贾和两个亲兵。绣金黑袍裹着他消瘦的身子,袖口磨出的毛边比当年的破草席还狼狈。
大王,前面就是汝阴。
庄贾的声音从车辕传来,带着陈胜熟悉的阳城口音。他摸了摸腰间的青铜剑,剑柄上的螭龙纹早被血沁染暗
——
自从吴广死后,他杀了三个敢提
分粮
的将领,现在连亲兵的眼神都像看秦吏。
马车在破庙前停下,陈胜踩着结冰的台阶,忽然看见香案上摆着半块麦饼。饼上用炭灰画着鸿鹄,翅膀缺了半边,像极了他在陈县王宫摔碎的玉扳指。这是百姓供的
他问。庄贾没答话,低头擦着车辕上的血渍
——
那是昨天砍杀逃兵时溅的。
更深露重,破庙的梁柱传来鼠啃的声响。陈胜靠在神龛上打盹,梦见吴广浑身是血地站在篝火旁,手里举着那杆烧剩的竹竿。涉,你还记得大泽乡的雨吗
吴广的声音混着狐鸣,现在咱们的弟兄,比当年函谷关的戍卒骨还多...
惊醒时,看见庄贾举着剑站在月光里。陈胜摸向枕边的剑,却发现剑鞘早被抽走。为什么
他望着庄贾腰间的玉佩
——
那是他前天赏的,刻着
张楚
二字。庄贾的剑尖抖了抖:跟你造反的弟兄都死了,跟着秦军能活。
冷风灌进破庙,吹灭了陈胜
Attempt
to
点燃的火折子。他想起在陈县称王那天,吴广欲言又止的眼神,想起周文大军溃败时送来的血书,想起沛县刘邦派人送来的
反秦同盟
契约。原来从鱼腹藏书开始,他们就踏上了一条没有回头的路,只不过有人成了旗子,有人成了举旗子的手,而他,成了旗子上最先褪色的那笔红。
庄贾的剑刺进他心口时,陈胜听见玉佩坠地的脆响。血渗进神龛下的泥土,混着百姓供的麦饼渣,像极了大泽乡田埂上的春泥。远处传来秦军的马蹄声,惊起寒鸦掠过破庙飞檐,月光照亮他睁大的眼睛
——
那里再也没有当年看鸿雁时的光,只有一片死灰,像极了咸阳宫熄灭的烛火。
车夫擦了擦剑,把陈胜的尸身拖到庙后。他不知道,自己此刻的模样,跟当年监工拖走偷懒戍卒的秦吏并无二致。露水打湿陈胜的衣襟,上面
张楚之王
的绣纹已分辨不清,只有腰间那把断剑,还记着三年前那个雨夜,两个少年在篝火旁立下的誓言
——
可惜誓言像篝火,终究会变成余烬,而权力的寒冬,从来不会怜悯烤火的人。
尾声:篝火余烬照汗青(历史回响)
章节
9:戍卒骨塑阿房灰
公元前
206
年,项羽的火把照亮咸阳宫时,距陈胜吴广起事不过三年。阿房宫的飞檐在火中扭曲,像极了当年大泽乡被烧的秦吏官服。刘邦的军队正在霸上清点府库,萧何抱着秦律竹简往车上搬,烛火映着他皱眉的脸
——
那些陈胜吴广拼命想烧掉的条文,此刻成了汉军的治国指南。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咸阳街头的说书人敲着惊堂木,看台下百姓啃着义军发的麦饼,可各位知道吗这把火,早就在陈胜吴广的鱼肚子里埋下了火种。
他突然压低声音,当年陈王的车夫庄贾,如今在秦军里当屯长,逢人就说
'
跟着反贼没前途
',您猜怎么着上个月被刘邦的军队砍了头,悬在城门上晒成肉干!
火堆旁,老巫祝用陈胜吴广当年的
丹书鱼腹
手法占卜。龟甲在火上裂开的纹路,竟与阿房宫的焚烧图惊人相似。看见没
他指着焦黑的龟甲,戍卒的骨头堆成了阿房宫的地基,造反者的血浇灭了暴秦的灯,可新的灯又亮起来了
——
始皇帝的龙椅,从来没缺过坐的人。
司马迁在《史记》竹简上刻下
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时,特意磨去了笔锋的棱角。他见过从陈县逃来的老兵,那人裤腿上还缝着半片
张楚
旗的残布,说陈胜临死前攥着块麦饼,饼上的齿印跟大泽乡时一模一样。这算不算历史循环率
司马迁对着烛火自问,吴广想推翻的秦军军法,成了陈胜杀功臣的依据;项羽想烧掉的秦朝宫殿,最后成了刘邦的朝堂。
咸阳的灰烬里,有人捡到半枚残缺的玉扳指,螭龙纹上沁着暗红的血。市集上的老货郎说,这是陈王当年戴过的,沾着
王侯将相
的灵气。可当刘邦的士卒来收税时,货郎赶紧把扳指塞进粪坑
——
比起灵气,他更怕新朝廷的
连坐法。
章节
10:鸿鹄千秋振羽声
楚地的祠堂里,陈胜吴广的泥像比孔夫子的还高。泥匠故意把陈胜的眼睛捏得特别大,说这样能看见千里外的苛政;吴广手里的竹竿刻着
大楚兴,竹节里塞满百姓偷藏的麦种
——
据说饥荒时舔一舔,能梦见吃饱饭的日子。
每年大泽乡的雨夜,总有人听见破庙遗址传来狐鸣。小孩们唱着新编的童谣:鱼肚子里藏天书,篝火堆里出楚王,竹竿挑落秦官帽,穷人也能坐朝堂。
老人们便往火堆里添把艾草,说这是给陈王吴广的魂灵引路,免得他们在轮回路上被秦吏的阴魂缠住。
云梦泽的巫女们更绝,她们把
陈胜王
的丹书刻在莲藕上,说扔进湖里能保五谷丰登。有回县太爷来禁巫,看见满湖漂着的
楚
字莲灯,突然想起自己当戍卒时,曾在陈胜麾下喝过三天稀粥
——
那是他这辈子吃得最香的饭。
司马迁再次路过陈县时,看见县学的先生正给童生讲《陈涉世家》。由涉首事也。
先生敲着戒尺,但记着,草莽英雄难成气候,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窗外的少年们却偷偷在课本上画鸿鹄,翅膀比先生说的
礼法
长出三倍,笔尖还滴着红墨水,像极了当年鱼腹里的丹砂。
乌江岸边,项羽自刎前忽然听见有人喊
大楚兴。他摸着剑柄上的血,想起叔父项梁曾说陈胜吴广是
草台班子创业,可这草台班子竟掀翻了大秦的戏台。江风吹过他的霸王旗,旗角掠过水面,映出的倒影不是
楚
字,而是当年大泽乡篝火里跳动的
陈胜王。
千年后的史书里,陈胜吴广的名字夹在
失败的起义者
章节。但民间的篝火旁,说书人永远会讲到:那个敢把
王侯将相
吼成雷声的佣工,那个把竹竿舞成长剑的穷小子,他们的魂灵化作了天边的鸿鹄,每当人间有不公的风雨,就会振翅掠过,留下一声清亮的啼叫
——
那声音,比任何史书的墨香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