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头砸醒课上睡觉的学渣陈默,三天前他刚在梦里选750分放弃7500万,醒来枕边多出本会发光的错题集。谁能想到这个月考253分的吊车尾,高考后竟把清北录取书拍在桌上:题太简单,复读。
.........
啪!
粉笔头精准砸中陈默的额头,他猛地从课桌上弹起来,后颈的冷汗浸透了校服衣领。讲台上的老班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粉笔灰簌簌落在教案上:距离高考还有48小时,全班就你睡得流哈喇子,口水都滴到五三上了——你知道这书多贵吗
哄笑声像潮水般涌来,前排的周胖子转着圆珠笔挤眉弄眼:默哥昨晚又通宵刷《战神联盟》了吧听说你段位还在青铜五卡着,要不要哥哥带你飞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嗤笑中,陈默摸到课桌肚里的手机,锁屏界面还停留在凌晨三点的游戏直播——那是他连续第三百六十五天用压岁钱给女主播打赏火箭。
出去站着!老班的粉笔头再次精准命中他的课本,陈默起身时撞翻了堆满试卷的课桌,泛黄的模拟卷哗啦啦散落,最上面那张月考成绩单格外刺眼:总分253,年级排名897/900。
走廊的穿堂风灌进领口,陈默盯着墙面上距高考还有2天的红色横幅发呆。三天前的梦里,他站在云雾缭绕的悬崖边,有个声音问他选750分还是7500万。当时他想都没想就掐了选钱的手:7500万算什么,老子要当高考状元!结果梦一醒,枕边真的多了本泛着金光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翻开第一页就是密密麻麻的解题思路,连数学最后一道大题都用三种颜色标着送分题易错点秒杀技巧。
发什么呆教导主任的保温杯在他面前晃了晃,你妈刚给我打电话,说你二舅家的秦轩明天从985回来,让你放学去机场接人——人家可是拿国家奖学金的高材生,你跟人家多学学。
夕阳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老长,陈默蹲在操场角落啃馒头时,裤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班级群里99+的消息轰炸着,班花林小婉发的一张截图格外刺眼:听说有人要考750分建议直接保送精神病院哦~配图是他上周把锄禾日当午翻译成农民中午在稻田里锄禾的作文,红笔批注着狗屁不通四个大字。
第二天清晨,陈默站在考点门口,掌心全是汗。书包里的《五三》突然发烫,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竟像活了一样在脑海里游动。语文试卷发下来的瞬间,作文题目论青年奋斗的意义刚入眼,笔尖就不受控制地在答题卡上飞舞,排比句、引用典故信手拈来,连平时最怕的文言文阅读,那些生僻字词突然都变得清晰易懂。
交卷铃响时,陈默是第一个走出考场的。门口的家长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这孩子怎么这么早出来怕不是交白卷吧听说还是年级倒数,估计早就放弃了。他充耳不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只有他知道,当最后一道阅读理解题看完时,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本题满分18分,答案见第327页的金色弹幕。
高考放榜那天,陈默正在厨房帮妈妈择菜。老旧的电视机突然插播新闻:今年高考出现历史首位满分考生!来自临江市第三中学的陈默同学以语文150、数学150、英语150、理综300的成绩刷新纪录——
妈妈手中的菜刀当啷落地,菜筐里的豆角滚了满地。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门铃就被按得震天响。开门的瞬间,清华招生办的老师举着写有四年全额奖学金的牌子挤了进来,紧随其后的北大老师直接掏出了每年20万补助+任选专业的协议书。
默哥牛逼!周胖子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他举着手机正在开直播,镜头扫过堆成小山的名校录取通知书:家人们谁懂啊!昨天还在青铜五打游戏的学渣,今天就成了高考神话!
然而让所有人震惊的是,陈默当着镜头的面把录取通知书推了回去:题目太简单,我打算复读。这话像颗炸弹扔进湖面,当晚高考满分考生要复读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第一。有人扒出他高三月考253分的成绩单,质疑声铺天盖地:肯定是作弊!炒作吧哪有人突然考满分的
二舅一家来庆祝时,表哥秦轩的脸色格外难看。这个曾经指着陈默鼻子骂考不上大专就去搬砖的985高材生,此刻正盯着电视里循环播放的采访视频,手指捏得泛白:复读呵,估计是怕去了大学跟不上进度,找借口罢了。
第二年高考,当陈默再次第一个走出考场时,门口的记者比去年多了三倍。同学,今年的数学压轴题被称为‘史上最难’,你觉得自己能拿多少分话筒几乎怼到他脸上。
满分。陈默扯了扯校服领口,脑海里回想起考场上的场景——当看到最后一道几何题时,视网膜上突然浮现出三维立体模型,那些复杂的辅助线自动在眼前拆解组合,笔尖落下的瞬间,答案已经像打印好的一样出现在脑海里。
放榜那天,清华招生办的车直接停在了小区门口。但陈默再次拒绝了:命题组的水平有待提高,明年我会继续挑战。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教育界,某知名教授在访谈节目中公开放话:高考不是儿戏!如果真有本事,就别躲在复读生的身份后面,有能耐就来解解我们正在研发的‘世纪难题’!
第三年高考,当陈默拿到理综试卷时,最后一道1分的附加题让他瞳孔骤缩——试写出可控核聚变的方程式。考场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后排的考生直接趴在桌上放弃了。但陈默的笔尖却在纸上飞速舞动,那些在梦里见过无数次的公式自动排列组合,当最后一个符号落下时,他清楚地听见脑海里有个声音说:恭喜宿主,完成终极任务。
交卷时,监考老师看着他的答题卡倒吸一口凉气——那道被命题组认为30年无解的题目,此刻正工工整整地躺在答题卡上。消息不胫而走,网络上炸开了锅:他疯了吧可控核聚变连科学家都没研究出来!坐等打脸,看他这次能考多少分。
阅卷组的会议室里,首席专家王德明教授的手在发抖。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方程式,拨通了中科院的电话:老张,你赶紧过来看看这个...我可能发现了改变世界的东西。
等待成绩的那一个月,陈默过得格外平静。直到某天傍晚,楼下突然传来汽车引擎声。他趴在窗台上往下看,六辆黑色轿车整齐地停在单元门口,穿西装的男人正对着耳麦说话,胸前的证件在夕阳下泛着金属光泽。
叩叩叩——
敲门声响起时,陈默正在厨房煮面。妈妈擦着手去开门,突然发出一声惊呼。他转身时,看见两个穿警服的男人站在门口,为首的中年男子亮出证件:陈默同学你好,我们是国安局的。有些事情,需要你跟我们走一趟。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陈默擦了擦手,跟着他们往外走。楼道里的声控灯忽明忽暗,身后妈妈的呼喊渐渐远去。直到坐进黑色轿车,他才发现后排坐着个戴眼镜的老人,手里正拿着那份写满方程式的答题卡复印件。
小伙子,老人的声音像陈年普洱般醇厚,你知道自己写的东西意味着什么吗
陈默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想起三年前那个梦——原来不是他选择了750分,而是有人早就为他准备好了这场跨越三年的局。当轿车驶入灯火通明的大院时,他终于露出了三年来最认真的表情:我知道,所以我一直在等这一天。
后座的老人笑了,指尖轻轻敲了敲答题卡:从今天起,你的人生将不再属于你自己。但我相信,你早就做好了准备——毕竟,能在三次高考中都拿到满分的人,从来都不简单。
黑色轿车在泛着冷光的金属大门前停下,陈默透过车窗看见门楣上国家高能物理实验室的铜牌在夜色中微微发烫。车门打开的瞬间,裹挟着消毒水气味的冷风扑面而来,台阶上那排白大褂里突然有人惊呼:是他!今年高考写可控核聚变的那个孩子!
会议室内的白炽灯亮如白昼,圆形会议桌周围坐着十二个人。陈默认出其中有电视上见过的中科院院士张怀仁,还有肩扛三颗将星的李建安上将。最深处的阴影里,坐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袖口露出的腕表闪着幽蓝的光——那是国安局特勤处的标志。
陈同学,请坐。张院士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面前摊开的文件夹里,正是他高考答题卡的高清扫描件。方程式旁用红笔标注着待验证三个大字,我们先确认几个问题:第一,你是如何在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情况下,推导出这个方程式的第二,他的手指敲了敲桌面,你是否清楚,这个方程式如果被证实正确,将意味着什么
陈默的目光扫过会议桌,最终落在墙角那个被黑布盖住的显示屏上。记忆突然翻涌——七岁那年,他在父亲的书房里见过类似的公式,写在泛黄的笔记本上,旁边画着复杂的核聚变示意图。后来父亲失踪,笔记本也跟着消失,只留下抽屉里半张照片:年轻的父亲站在实验室前,身后的门牌正是国家高能物理实验室。
我从小喜欢看科普杂志。他故意忽略掌心的冷汗,去年在《自然》子刊上读过可控核聚变的前沿论文,发现现有模型在磁约束参数上有矛盾。高考时看到题目,突然想起父亲以前教过我用矩阵变换简化方程——他顿了顿,我父亲叫陈建国,曾在这里工作过。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李上将猛地坐直身体,眼神如刀般扫过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后者默默翻开笔记本,快速记录着什么。张院士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陈建国...是十年前‘星火计划’的首席专家
没错。陈默从校服口袋里掏出张泛黄的照片,正是父亲站在实验室前的那张,他失踪前一晚,曾在我课本上写过‘能量守恒的钥匙藏在数学里’。这个方程式,其实是把父亲当年的笔记和现代模型结合后推导出来的。
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突然开口,声音像浸过冰水:我们查过你的背景,档案显示你父亲是普通中学物理老师,因车祸去世。
那是你们看到的档案。陈默直视着他的眼睛,真正的陈建国,工号0721,曾参与国家第一代可控核聚变装置研发。2015年4月15日,他在实验室离奇失踪,所有资料被列为最高机密——这些,在你们国安局的‘星火档案’里应该有记录。
会议室里突然死一般寂静。李上将重重拍了下桌子:小吴,去把‘星火计划’的封存档案调过来。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点点头,快步走出会议室。张院士的手在发抖,他突然抓住陈默的手腕:孩子,你父亲当年留下的最后一条笔记是‘当数学突破现实维度,能量将不再被束缚’——这是不是你推导方程式的灵感来源
陈默还没来得及回答,窗外突然传来刺耳的警报声。天花板上的红灯开始旋转,扩音器里传来机械女声:B区出现异常热源,重复,B区出现异常热源!李上将立刻按动桌上的按钮,被黑布盖住的显示屏突然亮起,显示出实验室外围的热成像画面——十二道模糊的人影正从西北侧围墙攀爬而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武器特有的高温反应。
是‘暗网’的人!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冲回会议室,手里捧着份刚打印的资料,他们三个月前就在黑市悬赏可控核聚变方程式,赏金高达两亿美金!
李上将猛地站起身,肩章上的将星在灯光下闪着冷光:启动三级防御预案,保护陈同学和资料!张院士,你立刻带团队验证方程式,我亲自带队去外围拦截——
等等。陈默突然开口,从书包里掏出皱巴巴的高考准考证,在验证结果出来前,我希望能以普通学生的身份继续参加明年的高考。
所有人都愣住了。张院士最先反应过来:孩子,现在你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正是因为重要,才需要伪装。陈默指了指自己的校服,暗网的人以为我是突然冒出来的天才,但如果我继续以复读生的身份参加高考,他们就会猜不透我的真实目的。而且...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张院士手中的照片上,我父亲失踪前,曾在我的错题本上写过‘下一次高考,答案在量子力学的波动里’——我想,这是他留给我的线索。
警报声越来越近,窗外传来密集的脚步声。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突然将陈默拉到身后,掏出腰间的配枪:李上将,我带陈同学从密道撤离,你们走正门吸引火力!
密道入口在会议桌下方,陈默跟着中年人钻进黑暗时,听见张院士在身后大喊:小陈!如果方程式验证正确,国家将启动‘新星火计划’,你父亲的名字也会被平反——
密道里的应急灯忽明忽暗,中年人突然停住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个银色U盘:这是‘星火计划’前半段的资料,你父亲当年最后接触的,是‘真空零点能’的理论推导。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保护好自己——你的存在,可能比可控核聚变本身更重要。
陈默还没来得及问,密道尽头突然传来爆炸声。中年人猛地推开他,子弹擦着肩膀飞过,在墙上留下焦黑的弹孔。黑暗中,陈默听见熟悉的声音——是周胖子不,那个带着电子合成音的腔调,分明是游戏里暗网组织的标志性话术。
交出方程式,否则死。前方传来金属上膛的声音,七八个戴着夜视仪的人影堵住了去路。中年人突然转身,将陈默推向旁边的通风管道:爬进去,尽头是地下车库!记住,明天早上八点,去西郊旧书店找戴红色围巾的人——
枪声在密道里炸开,陈默咬着牙钻进通风管道,铁锈味混着硝烟味钻进鼻腔。管道尽头的光越来越近,他听见车库里传来引擎轰鸣,突然想起刚才在会议室看见的细节:张院士的笔记本上,父亲的照片旁边,贴着张泛黄的车票,日期是2015年4月15日,目的地——西郊旧书店。
地下车库的灯光刺得人睁不开眼,陈默刚爬出管道,就看见辆黑色SUV冲破栏杆撞进来。驾驶座上的男人戴着棒球帽,车窗摇下的瞬间,他看见对方手腕内侧的条形码——那是暗网杀手的标记。
上车!紧急出口突然打开,穿白大褂的身影冲出来拉住他。陈默认出是刚才会议上坐在阴影里的中年人,此刻他的白大褂下露出半件防弹背心,我是实验室安保主管老周,张院士让我带你去安全屋!
SUV的子弹擦着车顶飞过,老周猛地打方向盘,车尾部在地面划出刺耳的摩擦声。陈默从后视镜里看见,追兵的车头灯突然熄灭,紧接着传来剧烈的爆炸声——有人在车库入口布置了炸弹。
他们目标不是杀你,是活捉。老周擦了把额角的汗,暗网开出的条件是,只要活的陈默和方程式原件,愿意用三名在押的国宝级科学家交换。
车载电台突然发出杂音,接着传来扭曲的电子音:陈默同学,我们知道你父亲当年在实验室拿走了‘零点能核心数据’。只要你交出数据,我们可以帮你找到他——
alive
or
dead.
陈默的手指骤然收紧。父亲失踪当晚,他曾看见书房地板上有滩奇怪的光斑,像无数微小的星辰在流动。后来收拾遗物时,父亲常用的钢笔不翼而飞,笔帽上刻着的0721工号,正是今天在国安局档案里看见的编号。
他们在说谎。老周突然加速冲过路口,你父亲当年留下的最后监控画面,是走进了实验室的第三储藏室。但我们打开时,里面只有半张写着方程式的草稿纸,和你的照片——
话没说完,前方路口突然冲出辆洒水车,雪亮的车灯照得人睁不开眼。老周猛踩刹车,陈默看见洒水车驾驶室里,司机戴着的正是父亲当年常戴的那款机械表,表盘上的星火标志在夜色中格外刺眼。
趴下!老周突然扑过来,子弹穿透挡风玻璃的瞬间,陈默感觉有温热的液体溅在脸上。洒水车的水枪突然启动,高压水流夹杂着钢珠扫射过来,SUV的车身立刻千疮百孔。
千钧一发之际,后方突然传来警笛声。三辆闪着蓝灯的警车横在路口,特警队员从车上鱼贯而出,枪口对准了洒水车。陈默趁机推开车门,在老周的掩护下冲进旁边的巷口。巷尾的墙面上,用红漆画着个歪扭的7字——那是他和父亲当年约定的求救信号。
凌晨三点,陈默蜷缩在旧书店的阁楼里,听着楼下传来的翻书声。戴红色围巾的女人正在整理书架,月光透过破窗照在她手中的书上,书名是《量子力学与高考数学的跨界应用》。
你父亲最后一次来,是2015年4月15日。女人突然开口,声音像浸过月光,他买了本《费曼物理学讲义》,夹在里面的纸条写着‘如果我失踪,让小默参加高考,答案在每年的压轴题里’。她转身时,陈默看见她颈间戴着枚银色吊坠,正是父亲实验室的钥匙形状。
楼下突然传来砸门声,女人快步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暗网的人追来了。从天窗出去,沿着屋顶走到第三棵槐树,树下埋着你父亲的笔记本——
话没说完,木门轰然倒塌,三道黑影冲了进来。女人突然将吊坠塞进陈默手里,从书架后抽出把改装过的霰弹枪:快跑!去国家图书馆,找编号K-0721的保险柜,密码是你三次高考的日期!
陈默爬上天窗的瞬间,听见身后传来枪响。月光下,女人的红色围巾被扯落,露出后颈的条形码——和暗网杀手的一模一样。他猛地愣住,突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一句话:当光明与阴影重叠,钥匙就在矛盾的交点。
屋顶的瓦片在脚下碎裂,陈默按照女人说的找到第三棵槐树。泥土下的铁盒已经生锈,打开的瞬间,泛黄的笔记本里掉出张照片:年轻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他,站在实验室门口,旁边是穿着白大褂的父亲和...戴红色围巾的女人
远处传来直升机的轰鸣,探照灯的光束在旧书店上空扫过。陈默将笔记本塞进书包,摸到口袋里的U盘——中年人说这是星火计划前半段资料。鬼使神差地,他打开笔记本第一页,泛黄的纸页上,父亲的字迹力透纸背:
小默,如果你看到这些,说明我已经失败了。记住,每年的高考压轴题,都是‘星火计划’的密钥。当你第三次写出可控核聚变方程式时,他们会来找你——但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那些穿着白大褂说保护你的人。真正的答案,藏在2023年数学卷的最后一道题里,那是我给你留的量子加密锁。
直升机的噪音越来越近,陈默听见树下传来脚步声。他摸出老周临死前塞给他的手枪,突然发现枪柄上刻着0721的编号——和父亲的工号一模一样。远处的警笛声中,他听见个熟悉的声音在喊:陈默!我是李上将,快下来,我们已经控制了局面——
月光突然被乌云遮住,陈默借着阴影翻上墙头。墙下的绿化带里,三个戴着红色围巾的身影正在移动,其中一人转身时,他看见对方手腕内侧的条形码正在发光——和旧书店里的女人一模一样。
所有人注意,目标往东北方向逃窜!直升机的探照灯突然锁定他的位置,陈默在屋顶狂奔,突然想起父亲笔记的最后一页:当你觉得所有人都在骗你时,就去参加下一次高考。记住,高考的考场,永远是最安全的战场——因为那里,有千万双眼睛看着你。
脚下的瓦片突然碎裂,陈默在坠落的瞬间抓住屋檐,书包里的U盘和笔记本撞得他肋骨生疼。下方的庭院里,李上将带着特警队冲了进来,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举着枪指着他:陈默,下来!张院士已经证实,你的方程式完全正确,国家需要你——
那我父亲呢陈默吊在屋檐上,月光照亮他发红的眼睛,他是不是也被你们说成‘需要’,然后消失在实验室的储藏室里
中年人突然放下枪,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你父亲当年发现,可控核聚变的终极形态,和高考命题规律有着惊人的吻合。他想证明,知识的力量可以突破任何壁垒——包括能量守恒。所以他把自己当成实验品,试图在高考中寻找答案...
够了!李上将打断他,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暗网的人已经渗透到第三层防御,我们必须马上把陈默转移到——
话没说完,庭院角落突然传来爆炸。火光中,五个戴着防毒面具的人影冲了进来,其中一人抬手就是一梭子子弹。陈默趁机松开手,摔进旁边的垃圾箱,借着臭味掩盖行踪。当他摸出父亲的笔记本时,发现内页上用荧光笔写着行小字:2024年高考,理综压轴题会出现‘真空零点能’的推导条件。记住,答案不在纸上,在你第一次梦见750分时的那个悬崖。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枪声,陈默蜷缩在垃圾箱里,听见李上将在怒吼:一定要活着带回陈默!他手里的笔记本,可能比方程式更重要——那是陈建国用十年心血写下的‘高考能量转化理论’!
警笛声和爆炸声渐渐远去,陈默爬出来,拍了拍校服上的垃圾。胸前的校徽歪了,却依然闪着光。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吊坠,突然发现吊坠背面刻着行小字:每一次高考,都是改变世界的机会。
data-fanqie-type=pay_tag>
凌晨五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陈默走向街角的电话亭。他拨了串熟记于心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母亲颤抖的声音:小默,你在哪家里刚才来了好多穿西装的人,说要带你去...
妈,陈默打断她,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我去复读班报到了。明年高考,我还是会坐在那个考场,用同样的笔,写同样的答案——直到找到父亲失踪的真相,和那个,藏在750分里的终极秘密。
国家图书馆顶楼的旋转书架在凌晨四点发出轻微的齿轮转动声,陈默的手指沿着编号K-0721的金属柜边缘摸索,掌心的汗液在密码锁上留下淡淡的印记。三次高考日期——20230607、20240607、20250607,他输入前六位时,锁芯突然发出咔嗒轻响,玻璃柜门缓缓弹开。
保险柜里躺着个牛皮纸袋,封口处盖着星火计划·绝密的火漆印。陈默撕开封口的瞬间,两张照片滑落——一张是母亲年轻时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的留影,另一张是父亲站在雪山之巅,背后岩石上用红漆画着和旧书店相同的7字标记。纸袋深处是叠得整整齐齐的计算稿,最上面夹着张字条,父亲的字迹力透纸背:零点能的钥匙藏在高考的波动里,当数学成绩与理综分数形成共振,雪山之巅的星门将会开启。
楼下传来玻璃破碎的声响,陈默迅速将资料塞进书包。透过书架间隙,他看见三个戴夜视镜的身影正沿着消防梯向上攀爬,领头者手腕的条形码在应急灯下泛着蓝光——是暗网银手小队,专门猎杀科研人员的顶级杀手。
他抓起柜台上的《费马大定理证明集》,书页间夹着的金属书签闪着冷光。父亲笔记里提过的几何陷阱突然浮现脑海,陈默在地面用荧光笔快速画出莫比乌斯环图案,将书签掰成120度角置于环心。当杀手踹开顶楼铁门时,带头者的战术靴刚踏入图案,金属书签突然迸发出电弧,顺着地面荧光轨迹形成闭环电路,三人瞬间被电流掀翻在地。
密码错误触发警报。陈默扯下校服领带,将资料捆在腰间,国安局的人应该还有三分钟到。他从窗口翻出,顺着图书馆外墙的爬山虎向下滑,书包里的U盘硌得肋骨生疼——那是老周临死前交给他的,此刻正在和腰间的牛皮纸袋产生轻微共振。
复读班教室的吊扇在头顶发出恼人的声响,陈默盯着黑板上的距高考还有300天发呆。课代表林小婉抱着一摞模拟卷走过,试卷边缘露出的理综压轴题:论量子隧穿效应与能量壁垒让他瞳孔骤缩——和父亲笔记里2024年高考密钥的关键词完全吻合。
陈默,你的卷子。林小婉的指甲在他课桌上敲出声响,眼尾扫过他磨破的校服袖口,听说你又拒绝了清华的特招装学神上瘾了
他接过卷子,故意在选择题留下三处明显错误,却在最后一道大题用红笔标注:真空零点能的推导需引入高考数学的拉格朗日乘数法,参数对应2023年理综第27题数据。这是他和国家实验室的暗语——如果张院士看懂,就会明白他掌握着星火计划的关键拼图。
深夜的自习室只剩陈默一人,他摊开父亲的笔记本,泛黄纸页上的公式突然与U盘里的资料产生重叠。当他用红笔将高考分数替换成能量值时,震惊地发现:每次高考的压轴题正确率,竟对应着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稳定性参数——他三年前写下的满分答案,其实是父亲设计的能量激活代码。
咔嗒——窗外传来石子敲击玻璃的声响。陈默看见楼下阴影里,戴红色围巾的女人正举着手机,屏幕上闪烁着母亲被绑架的画面:明晚十点,带着资料来西郊废弃电厂,否则你妈会成为第一个验证‘零点能致命辐射’的人。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吊坠,钥匙形状的金属突然变得滚烫。父亲笔记里的考场即战场突然有了新的含义——高考不只是考试,更是能量理论的实战推演场。陈默撕下模拟卷的背面,用摩尔斯电码写下:用2023年高考数学第21题的双曲线参数设置陷阱,坐标对应电厂第三冷却塔。
西郊的夜风卷着煤灰,陈默踩着生锈的楼梯向上攀爬。冷却塔内部的金属支架上,母亲被绑在中央的钢架上,脚下是暗网特制的电磁牢笼,蓝光正顺着她的脚踝向上蔓延。
陈同学,久仰大名。戴银色面具的男人从阴影里走出,袖口露出的机械义肢闪着寒光,我们知道你父亲拿走了‘零点能核心控制器’,只要你交出来,我们可以送你们母子去南极科研站,永远没人能找到——
控制器在我这里。陈默举起U盘,另一只手悄悄按动腕表上的倒计时——那是用高考理综的时间分配表改装的炸弹遥控器,但你们选错了地点。他突然将U盘抛向空中,义肢男本能地伸手去接,却听见叮的轻响,U盘掉进了冷却塔底部的硫酸池。
你!义肢男的枪口对准陈默,却发现后者正用粉笔在钢架上画着复杂的几何图形。当最后一笔落下时,整个冷却塔的金属结构突然产生共振,电磁牢笼的蓝光开始紊乱,母亲脚踝的束缚带啪地断开。
这是2022年高考数学的立体几何题。陈默拽着母亲向安全通道狂奔,身后传来金属支架断裂的巨响,我只不过把解题过程转化成了结构共振公式——你们该庆幸我没用2020年的导数题,那能让整栋楼的钢筋瞬间熔断。
警笛声从远处传来时,陈默正在给母亲处理手腕的擦伤。母亲看着他书包里露出的笔记本,突然愣住:小默,你父亲当年总说‘高考是改变世界的方程式’,现在我才明白——她从项链里取出枚微型芯片,这是他失踪前让我藏好的,说等你第三次高考后交给你。
芯片插入图书馆借来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段加密视频。穿着白大褂的父亲对着镜头微笑,身后是闪烁着蓝光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小默,当你看到这段视频,说明你已经掌握了‘能量-知识转化理论’的前半部分。记住,真正的零点能核心,藏在你每年高考的草稿纸上——那些被你划掉的错误答案,其实是能量场的边界线。
视频突然被干扰,画面变成雪花屏,父亲的声音变得模糊:2024年的高考,命题组会在理综卷加入‘真空能量密度’的计算,你需要在答题卡背面用红笔写下‘750’的镜像数字——那是开启雪山星门的坐标。还有,不要相信...
画面突然定格,陈默看见父亲身后的实验室门被撞开,穿防化服的人影冲了进来,其中一人的肩章上,清晰地印着李建安上将的编号。
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父亲的计划陈默捏紧芯片,突然听见窗外传来直升机的轰鸣。母亲指着远处的车灯:小默,你看——
十几辆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正驶向废弃电厂,最前面的车上,李上将的将星在月光下格外刺眼。陈默拉着母亲躲进阴影,却看见张院士从第二辆车下来,手里捧着的正是他在国家图书馆拿到的牛皮纸袋。
李将军,陈建国的笔记显示,零点能核心与高考命题的共振频率必须由陈默亲自触发。张院士的声音透过车窗飘来,我们不能再让暗网的人接近他,必须在高考前将他转移到雪山基地——
转移李上将的声音带着寒意,你别忘了,十年前就是因为过度信任陈建国的理论,才导致星火计划失控。现在我们有了可控核聚变方程式,陈默的价值已经完成——
陈默的后背撞上冰冷的砖墙,父亲视频最后的话突然清晰:不要相信穿军装说保护你的人,他们真正想要的,是让零点能成为武器。他摸出母亲给的芯片,突然发现背面刻着行小字:当雪山的‘7’字标记与高考分数重合,星门后的真相会吞噬所有谎言。
高考倒计时牌更新到299天的清晨,陈默站在复读班教室门口,看着林小婉正在黑板上写新的模拟题。粉笔划过黑板的声响中,他听见后颈传来细微的刺痛——那是昨晚在电厂被暗网追踪器划伤的位置,此刻正贴着张字条,上面是父亲的字迹:2024年6月7日,理综考试结束前15分钟,用2B铅笔在答题卡左上角画三个重叠的7字,那是星门的钥匙。
走廊尽头,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正和教导主任交谈,袖口的国安局标志闪了闪。陈默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三方博弈:国家实验室想要完整的能量理论,暗网想要核心控制器,而军方...可能更希望这个知道太多秘密的少年永远消失在雪山里。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两张车票,一张是去雪山的,另一张是去南极的——母亲在电厂时悄悄塞进他手里的,票根上印着星火计划后勤组的戳记。当上课铃响起时,陈默终于露出笑容——不管前方是星门还是陷阱,他都要在2024年的高考答题卡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
因为对于经历过三次高考神话的陈默来说,最危险的战场,永远是摆满试卷的课桌;而最坚固的壁垒,从来都是用知识铸成的盾牌。当他翻开崭新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第一页的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行用银光笔写的小字:孩子,下一次高考,记得在草稿纸角落画个圈——那是爸爸给你留的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