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红楼再梦 > 第六十九回

第六十九回
假乞丐滋事添烦恼
高邮令撒谎成疑案
周香兴致淋漓地跟着家华,很快就到了他家。她一走进,见花木荫日,闻芳香扑鼻,听鹂鹊啼唱,知其家殷实。
其庭院曲径通幽,内有方塘一口,玉石栏杆,精雕细刻,秀水清澈,游鱼相逐。栏杆东边的假山旁,录有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方塘诗一首;柱上有楹联写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可见施家是礼义门第,主人是有识之士。
家华的父母见周香走进,喜眉笑眼地招呼,急忙烧煮荔枝、桂圆茶,捧出西瓜、水果盘。周香腼腆而礼貌地向老人行了个鞠躬礼,别有一番大家闺秀的仪态。在客堂里,她坐息片刻,喝了一口茶后,家华把她带进了自己的卧室。
卧室宽敞且装饰典雅,墙上贴有名人字画,橱上放有各种书籍,案头设着纸墨砚台;一张红木大床,千工制作,床壁用象牙镶嵌着梅兰竹菊、龙凤鸳鸯等图案,床柱镶嵌着篆书芝兰百世昌,玉树万代荣、隶书春游芳草地,夏尝绿荷池,秋饮桂花酒,冬吟白雪诗的对联条幅,可谓巧夺天工,考究非常。床内丝罗蚊帐开八字,绸缎被上枕一对。真是小小一张床,文化久远长。
周香见了好生欢喜,说:很不错,我以为你是乡村农舍,却原来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
大户人家谈不上,应该说中等人家、年年有余吧。家华谦然地说。
这就行啦,只要够吃够用就好了。周香随之说。
知足常乐吧,自以为还算过得去。你感觉怎样家华说。
很不错的!是个富庶人家、望门大户,不逊官宦府第。周香说。
真的吗,还有我人品呢家华问。
虽然接触不多,还觉得诚挚、谦和,应该值得信赖吧!周香说。
还算可以吧!能通得过了家华明知故问。
嗯!当然当然!心感满足了,否则能来吗!周香点头道。
谢谢看得起我!也许是缘分吧。家华说。
也许是吧!有缘千里来相会,我是北方人,怎么来到南方,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月老把我俩联系在一起。周香感慨地说。
说来奇怪,苏州美女多多,给我介绍的也不少,不知怎的,我都看不上。只有看到你,就一见钟情、朝思暮念了。家华坦实地说。
你说的都是真心话,是真心实意的吗周香又探询。
难道假心假意!一片真心,苍天可鉴。家华信誓旦旦。
楼上两人谈情说爱,楼下父母欢天喜地。老人看见如此美貌的儿媳妇,喜悦心情表于言行,就和烧饭嫂子做菜煮羹,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新媳妇是原苏州知府、现江苏巡抚贾大人的外甥女儿,老人知是已经攀上高亲了,都是施家福祉、儿子福分。
说着就到上灯时间,饭菜做好,母亲张氏亲自上楼请两人用餐。周香看见桌上摆得满满的,有鸡、鸭、虾、蟹等十多道菜。家华的两个姐妹已经出阁,家里除烧饭嫂子外,只有他们新老两对。四人对坐,张氏喜笑颜开地向周香敬酒说:一时慌忙,没有什么好菜,请多喝点。
谢谢母亲的热情款待,祝父母大人贵体康泰!周香举杯说。
四人一见如故,大家都感觉很愉心。周香是见过世面的人,不一会儿便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开怀畅饮,饮了一盅又一盅,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知不觉中,喝得酩酊大醉。张氏与家华扶她上楼。她一躺在床上,便呼呼入睡了。
周香酒量不错,虽然喝得过了点,其实没有醉到这种地步,是假酒三分醉。她以为初次上门,不好意思逗留,所以有意灌些,这样可以借口酒醉留宿他家了。
正当青春年华的她,已好久未碰过男人了。可是家华是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虽然成过婚,以为趁火打劫是对她的不敬,所以只是躺在她边上,紧紧地抱着她的身体。这样更激发了她的欲望,最后还是她主动地脱掉内衣。施家华一见,也如饿虎扑食,迫不及待地进入鱼水之欢。
周香没有忘记舅母即将分娩的大事,见丝丝日光照进床前,便披衣起床,做了简单的梳洗,没用早餐,就匆匆回到舅父家中。她一进门,说:舅母安祥!昨晚喝醉了酒,晕头晕脑地便睡着了,待早上才醒来,请舅母原谅!
原谅什么!生米终究要煮成熟饭的,你俩反正是要成亲的。大男大女的,青春犹如长江水,奔腾东去不复还,是应该结婚了。舅母我还不是在盼着做大人吗!薛芬说。
多谢舅母的关怀,甥女我感激不尽!周香说。
本来你住在那边也没关系,只因我近日可能要分娩,最好等我孩子生了以后。薛芬道。
我的好舅母,甥女儿知道了!我的这事儿不知宝太太如何说周香问。
宝太太一向通情达理,并且对你也很关心。她曾嘱托我为你择个好男人来,所以我敢大胆默许。不过你现在说这话也迟了,你们人都在一起了。薛芬说。
请您在宝太太面前说说好话,不要说我俩已经一起了。周香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怕宝太太说你老毛病重犯,是吗薛芬说。
嗯,怕宝太太说我屡教不改、朽木不可雕也。周香顾虑道。
怎么会呢,宝太太知道后,一定为你高兴的。薛芬说。
真的吗这我就放心了。周香开心地说。
到了傍晚,家华过来,邀周香去他家里。她想到服侍舅妈要紧、丝毫疏忽大意不得,就婉言谢绝道:在舅母分娩前,我一刻也不能离开这里。
家华听了点头称是,只好脚步沉重地往回走,约走了十几步,被周香叫住:等等,你还没吃晚饭,就在舅母家吃了饭后回去吧!
家华口中说不,可是脚步已经移回到她跟前了,说:在这里吃饭,多不好意思,多难为情的!
你是一个大男人,还不如我女人。我们快开饭了,进来吃点便饭好了。周香说。
饭后,周香带他到自己的卧房,聊了一会儿后,家华提出要回去。
晚上宿在这里陪我好吗周香爱意绵绵地说。
当然好啊!只是舅父母在,多难为情呀家华说。
舅父母都是大度的人,不会有事的。就住下吧!周香道。
那夜,家华就住在她这里,直至天明才回去。随后天天如此,直到薛芬分娩的那天。
宝钗见这个青年男子进来就帮助周香烧火洗菜,两人有说有笑的,已明白个大概了,当了解实情后,主动问周香:你俩准备何时办酒
看来要到十一二月了。周香说。
为什么要拖到那时呢宝钗问。
因为我母亲不知道,我给母亲的信刚刚寄出,等母亲农闲到来,可能就到那个时候了。周香说。
有你舅父母在,有我们在,就可以了。我看提早把婚事办了,省得偷偷摸摸的。宝钗说。
听您的,一切由宝太太做主。周香求之不得地说。
就定下个月吧,待你舅母的孩子满月时,你们就成亲吧!现在是七月,准确地说,就定在八月十六,正好是秋高气爽的月圆之时,也是你舅母孩子满月之日。把两场喜事合在一起,既省时又省力,多好啊!宝钗干脆地说。
家华、周香听了她如此一说,心花怒放。周香拉着家华袖子,走到宝钗面前,啪的一声,双双同时两膝跪地,异口同声地说:谢谢宝太太的关怀,永生不忘您的大恩大德!祝宝太太寿比南山不老松!
宝钗立刻把周香双手扶起,和颜悦色地说:快起来吧!还有个把月的时间啦,到结婚那天也不迟。一个月的时间来得及了吗
是紧了点,一切都未准备,如衣服被子等,加上舅母又在产月中。周香道。
我看还是这样定了,下月是中秋,天还比较热,不需要做太多的衣裳,缝几件秋装就行了,往后时间多着呢,可以慢慢做,这不是更好吗宝钗说。
太太说得对,我完全赞成。问题是家华的父母是否同意最好听听他们的想法。薛芬说。
我的父母肯定同意的,老人家心里急着呐!巴不得你早一点!家华说。
这样最好,家华你马上回去,向你父母禀明,务必征求老亲家的意见。宝钗想了想后,接着说,婚礼尽量简约,无须过于铺张,切勿讲排场、比阔气,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开销。
家华向父母说了上述情况,施老夫妇笑得合不拢口:哈哈!哪有这么通情达理的亲家!真不愧为大户人家呀!
家华告诉道:宝太太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啦!
救命恩人!难道是……施正通说。
就是当年在吴江县衙门,给我们家洗雪冤屈、侦破真凶的贾知县母亲,也是皇上亲赐给玉佩的宝夫人。家华继续说。
老人家听了感激涕零地说:恩人!真是活菩萨下凡。我们一家全靠她的相救!想不到与恩人攀上了亲来!真是高攀了。婚礼要办得隆重点、体面些。
宝钗亲自给周香打点嫁妆等相关事宜,还借给她几十两银子,去买箱箱笼笼、衣被蚊帐等,尽量办得齐备。
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差,宝钗去了湖岸村看望儿子,还回扬州通知雪雁和李黛等,再去南京告知李纨、黄岚她们。文茵回了一趟扬州。史英始终陪随宝太太,与黄岚一起赶回到湖涯村已是中秋节傍晚了。雪雁、文茵、雪莲、莺儿、小红等先于中午到达。花蓉与李黛未能参加。
宝钗、黄岚一边喝茶一边询问新娘嫁妆等筹办情况,对不周和欠妥的,又作了安排交代。
十六中午,她们都在薛芬家喝满月酒,贺贾施喜得千金,气氛热热闹闹;晚上移师家华那边,参加周香的婚仪。
施家华娶周香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乡间男女老幼的热点。八月十六,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周香坐上八人抬杠的大轿,由史英、雪莲当伴娘,紧跟其后。薛芬因刚满月而不便出席,宝钗作为长辈,带着黄岚、雪雁、莺儿、小红、文茵等一起前往。
他们两家虽然隔不上几里,可是一路上看热闹的拥拥挤挤:他们既看新娘,更看远道而来的苏扬美女、江东女侠,还有巡抚夫人和声名远播的宝太太。
施家大院,人头攒动,大轿一抬至大门口,立刻鞭炮鼓乐齐鸣。紧接着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宴开始,正是欢天喜地之时,突然来了十多个要饭的,说都是远道而来,有讲苏北话,有说南方语,也有操山东、河南口音的,他们自称老舅公。施老先生毫不吝啬,以宾客相待,专门开设一桌,端上十几道热菜,抬来一坛十年陈米酒。他们狼吞虎咽,约吃了一半,就嚷着要添菜加酒。家华再叫人扛上一坛,并端上几盆。他们很快把菜肴全部吃完,两坛黄酒喝个精光。
接着他们又提出要添加酒菜。在场的一些邻里亲朋讲了几句公道话,就与乞丐们争执起来。家华只好摆酒添菜重开宴。他们却把盆盆满菜倒进要饭袋,并抬去一坛黄酒。
在场客人实在看不下去,几个上前规劝几句,那个为头的就气势汹汹地骂道:你知道我是什么我是她的老舅公,不请我喝酒,岂有此理。岂料他话音刚落,乞丐们便大打出手,接连打伤了三四人,还纠缠不休。
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帮乞丐是有意来寻衅滋事的。据此情况,史英、文茵不得不出来制止。看见江东女侠拿出尚方宝剑,这些要饭的才乖乖地离开,但无疑给婚宴带来了些许不愉快与不和谐。
最感不安的是宝钗,她意识到来者不善,今天虽然走了,更多的麻烦事或许等在后头。
史英、雪莲在吴江做伴娘、喝喜酒兴高采烈,而贾桂在高邮却无精打采。自从她们两人偷偷离开高邮,时间已过去近半年,还不见两个最心爱人回来,使得他精神萎靡不振,心中非常难受。
史英、雪莲俩自从那天与花蓉叙谈后,不知为什么,在男女情感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原来热烈的爱火剧速降温,连她俩自己也说不清楚。为此,宝钗曾多次催促史英回高邮去,免得贾桂产生不必要的胡思瞎猜,可是史英就是不去。这次周香成亲,宝钗叫她俩去通知贾桂并与他一起来,两人谁也不愿意去。
雪莲原是烟花女子,又与贾桂在热恋中,为何近来却变得冷漠了或许是自知身世归宗后,既得到姑妈和兄嫂的亲情温暖、烘托,也受到李纨、李黛的冷遇、嘲讽,心态情绪异常受影响,而一反常态、脱胎换骨,对男女之事变得乏味厌倦。
雪莲与史英同病相怜,两人投缘密切,情如同胞姐妹,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话语十分投机,但也说不清到底在聊些什么。
贾桂天天盼望她俩回来,盼了一夜又一夜、一月又一月,仍不见踪影,就以为是母亲原因,为此曾多次到林府,想从母亲口中探听情况,可是都未碰见。最近一次他问雪雁:我母亲到哪里去了
到苏州去了,你有事吗雪雁说。
没什么事,随便问问。史英与雪莲呢贾桂说。
也在苏州,与你母亲在一起。雪雁说。
她们在哪儿干什么贾桂问。
走亲访友吧!噢,梅菲生产了,雪莲帮嫂子值侍月里。雪雁说后,贾桂未说什么,脸无悦色地走了。他为了叫她俩回来,最近写了一封信,寄到梅菲家,请她转交给雪莲。信中谎称雪莲房子里的财物被盗贼洗劫一空,务必请史英、雪莲即刻回转高邮。
雪莲、史英参加周香婚礼后,一起来到梅菲家中,得知雪莲财产被盗的消息。两人立即向宝钗禀明,就匆匆起程赶往高邮。
宝钗知道雪莲这些财物非常贵重,此案非同小可,因此也与雪雁、文茵等一起回到扬州林府,以便帮助分析侦破。
雪莲和史英到高邮后,未进县衙,直达县东巷梅花弄。当雪莲打开房门一看,果然所有财物尽被偷盗,房内一片狼藉,只留墙上贴着的几张字画,但也破坏得一塌糊涂。损失金额确实难以估计,连同字画,恐怕不亚于杜十娘的八宝箱。从墙壁上字画的损坏情况看,这帮盗贼是有意针对人来的,不仅是为了钱财。
雪莲、史英急到县衙。贾桂见她俩回来,喜形于色地说:你俩终于回来了。
你什么时候发现我的东西被盗的雪莲脸色阴沉地问。
没有啊,没有被盗,我是骗你的。贾桂和颜悦色地说。
你骗我!还好,还好!我以为是盗贼偷去了的,原来是你给我拿来了。你也不应该把墙上的字画撕坏了,你也知道,这些都是正品啊。雪莲面转喜色地说。
我是想你两位回来而不得已为之的,请见谅!贾桂高兴地说。
我嫂嫂生产,是件大事。我要照料她,所以一时无法回来。雪莲解释。
你俩也应给我个信,免得我在日夜惦着你俩。贾桂说。
我一直对这么值钱的东西放在这里很不放心,早想回来一趟,所以没有写信。谁知日搁一日,就是走不出来。雪莲说。
你有事可以理解,那史英呢贾桂道。
我也一样帮着梅菲做事,乱七八糟的事多着呢。史英说。
听说你们都同我的母亲在一起,是有意避开我的喽贾桂问。
也许是吧!史英答。
为什么要避开我,难道我有对不起你俩的地方贾桂又问。
对不起的地方多着呢!你不该骗我,处处骗着我们。史英回答。
是我的错,对不起!贾桂说。
东西放什么地方给我看看!有没有散失了雪莲说。
在屋里,你去看好了。贾桂说。
雪莲和史英走到他的房间,翻江倒海般地翻了一遍又一遍,根本找不到一件东西。雪莲出来,问:房间里没有呀,你给我放在什么地方了
在你自己的屋里,我给你的东西拿来干什么贾桂说。
在我住的地方!你又来骗我了。雪莲道。
我干嘛骗你,你去住的地方看看便知道了。贾桂说。
你越说我越糊涂了,我俩已经去看过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也可以说洗劫一空。还把屋里的一切翻得一塌糊涂。雪莲说。
难道真的被盗了贾桂惊骇地说。
雪莲从贾桂面色看出,东西肯定被盗了,急忙问:你真的没有拿来
难道真的被偷了贾桂急问。
你明明知道还来问我。雪莲说。
我哪里知道,我是写信骗你俩回来的。贾桂说。
他们三人又到雪莲的住处看了一遍,从中看出偷盗时间在半月前。是谁作的案怎么个破法三人一时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么贵重的东西被盗,是个大案,可是贾桂正在提升之际,他不敢向上司报案。雪莲损失的这些财物,来源是不光彩的,也不敢声张。破案从何入手雪莲、史英想想还是速往扬州向宝太太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