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红楼再梦 > 第六十四回

第六十四回
收厚礼巧姐满载归
见诗稿史英费猜疑
初来江南的巧姐与弟、嫂难得相逢,彼此之间有着叙不完的话语,一直谈到夜静更深才休息。巧姐刚睡下,忽见平儿满面春风地走来,坐到自己床前,和蔼可亲地说:姐儿,你也好命苦呀,长在荣府衰落之时,结果落得个亡命他乡。这也是你生母积过阴德、做过好事的结果,主要是施赐刘姥姥,终究换来了如今的你了,换来了你有命有家。一晃二十六年了,今日你还记得我,在我灵前哀哀哭泣,声声称我母亲!难得你有一片孝心,所以特地过来看望看望。
谢谢母亲来看我!谢谢母亲为父亲留下好弟弟。您为荣府献出青春年华,献出全部心血,为保护弟弟还隐居江南,为此受尽千辛万苦!您的仁义德性,女儿万分敬慕!
你也算得上贤妻良母了,比你生母好多呢!平儿说。
谢谢!比起您来我感到惭愧,不及您的半分。巧姐说。
你好在没有你生母那样贪婪,也不像她那样的损人利己和不择手段。平儿道。
说到我生母,她在世做了不少错事,现在她怎么样您见到过她吗巧姐问。
现在还好,在我未归天前,你生母是吃了不少苦的。听说当时定她谋财害命、吃醋丧德等多条罪名,要把她打入地狱。由于元妃的再三请求,才罚她苦役十年。平儿理了理云鬓,接着说,自从我到离恨天后,我向仙子请求,才把她拉到我的身边,但颠了个倒,我为主,她为婢。在我的手下日子是好过的,实际上仍以姐妹相称。最近她再三请求再次回到凡间,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要做一个善良并贤惠的女人。鉴于她的态度,玄虚仙子答应了,可能最近就要下来。
她要到何处您可知道巧姐好奇地问。
不知道。这是天机,天机不可泄漏,就是知道也不能说。扯远了,还是说说你和周香的事吧。平儿关心地说。
我没有什么奢望,只求平安无事、年年有余。巧姐说。
这就很好了,做人心地要平直,不要千田想万田、得道想神仙。你现在不是平安无事吗不愁吃不愁穿,切切记住你母亲的教训——不能贪得无厌。平儿提醒道。
知道了。我的香儿呢她以后怎么样请母亲明示!巧姐问。
我也说不准,主要看她自己,现在醒悟了,向好的方向转,想必以后有好结果的。平儿说。
这时与巧姐同床而眠的周香,突然喊道:母亲!母亲!!床前有人!周香喊醒了巧姐,打断了她的梦。巧姐醒来,见自己仍躺在床上,知道平儿母亲在梦中来看望,为了验证梦中的真实性,忙点灯,问:香儿,你看到什么谁人来着,没有呀!
我看到一位身穿缎袍、头插茶花的俏丽女人坐在床前!周香道。
她穿的衣服什么颜色,看清了吗巧姐再问。
好像是粉红色鲜花缎袍。周香说。
这位就是你的姥姥、你舅父的生母,也是我的母亲。巧姐说。
母亲也看见姥姥了周香惊奇地问。
与你看到的一点不差!也是这般穿戴。巧姐说。
您与我看见的一样!姥姥很漂亮周香问。
嗯,当然很漂亮,人家都称她为俏平儿哟!母亲还与我说了好多话呢。巧姐就将梦中的情境说了一遍。周香听后,急忙披衣起床,走到平儿的灵位前,焚香跪拜,说:姥姥!您为我作了指点,外孙女儿铭刻肺腑,永志不忘!还请姥姥多多保佑!
从此,周香在情思行为上真的变了个样,待人接物成熟持重许多,还学会了吃苦耐劳,下厨房,搬杂物,移砖瓦,扛木头,轻活重活样样争着做,经常跟舅父母学织网、撒渔网,表现着实不错。
巧姐在弟弟家住了一个余月,眼下清明已过,谷雨将至,便提出:春耕在即,姐姐要回家里去,谢谢弟弟、嫂嫂的热情款待!
贾施说:弟是希望姐姐多住些时日,但也知道姐家农事繁忙不好长留,请姐待休耕农闲时再来。
薛芬说:要么到苏州向两位太太禀明,听听她俩的意见;同时也向雪雁、莺儿、小红和梅菲她们拜个别。
应该的。最好麻烦嫂子陪我再走一趟姑苏。巧姐要求。薛芬陪她到了苏州。这时,宝钗、雪雁她们已回扬州。巧姐同李纨道:太太,因为春耕忙季在即,我准备近日回转北方去。谢谢您的恩德,祝太太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哈哈,姐儿也学会说奉承话了。我希望你多住一些时间,但毕竟你有家有舍,是留你不住的。最好向宝太太、雪雁、史英、文茵、花蓉姐妹她们也说声,因为她们都在扬州。李纨说。
知道了,今天是三月十六,我打算后天经过这里,想在太太处住上一夜,陪太太说说话。三月十九,再经过扬州,在那里也住宿一晚,然后乘船北去。巧姐说。
可以可以,这样挺好的。李纨说。
等会儿去看看莺儿和小红俩,再去拜访梅菲表妹,午饭就在她们那里吃了。巧姐道。
那就随你的便吧!你爱在哪吃饭就在哪吃好呐。反正后天晚上我请你的客。噢!对了,叫梅菲两口子一同过来,与小红、莺儿她们也说一声,叫薛沙、贾蔷都过来。李纨说。
巧姐与薛芬走到莺儿、小红家坐了一会儿,已经快中午了。小红热情地留她俩吃饭。下午两人又去了梅菲那儿,随后回到湖涯村。
十八早晨,贾施和薛芬天蒙蒙亮就起床,包包裹裹地装了好些东西,有糯米、粳米各百余斤,还有虾干、鱼干、黄花菜、香菇、木耳、红糖、年糕、糖果等土特产品。贾施特地租了一艘舢板,送巧姐到苏州航运码头,把这些行李寄存栈房后,一同来到太太处,走进一看,房内放满了大小不一的各种包裹。原来她们也已备了礼品,全部集中起来,便于搬运。李纨送的是苏州糕点、糖果,福建桂圆、荔枝,浙江香菇、木耳;莺儿和小红两人合送的都是服饰,有女的男的、大的小的、新的旧的,最为时尚的就是昨天刚买的高档衣裙;梅菲送的全是崭新的面料,高中低档都有,有苏州丝绸绢纺,也有通州粗布等。
十九早上,贾施、贾蔷把这些物品装上车,先运达码头,连同原来寄放的一起装上去扬州的航船,付了运费,还嘱托船家运抵扬州后帮助办理寄存。薛芬、梅菲、莺儿、小红和周香送至码头,频频挥手,待船缓缓驶远了才回去。
巧姐到达扬州,宝钗、雪雁她们又是一番热情好客,当晚请来花蓉、李黛、文茵和何旭作陪。第二天她们同到文茵家,何旭也为巧姐饯行,自然有焙茗和小彩出席。第三天是李黛请客,李知府夫妇亲自前来相送。
在扬州,她们也慷慨地给巧姐送东西,其数量和金额远远超过苏州。最多的要算是花蓉了,她把崭新的嫁妆,连同箱箱笼笼统统地送给巧姐,里面放满各种从未穿戴的高档服饰及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价值难以计数。
李黛送的,光是结婚前后穿过或从未穿过的各式衣服就有两大箱,加上杨夫人的堆了一角。
文茵送的是地方名优特产,有扬州漆器、泰兴银杏、高邮双黄蛋、兴化醉蟹等。
宝钗和雪雁本来打算送面料的,看到送的物品这么多,光是布料和衣衫,一生都穿不了,就改送银子,各人送给三十两银锭。
巧姐这次来南方收获颇丰,可说是满载而归,有吃的、穿的、看的、用的,还有银两,比起当年刘姥姥进荣国府还不知多了多少倍,可以在北方买好多的田地。
巧姐感激不已地说:谢谢!谢谢宝太太和雁夫人!谢谢蓉妹子、茵妹子和黛嫂子了,谢谢诸位送给这么多的东西!受之有愧,不知如何报答!
临行时,史英也忽忽从高邮赶到扬州码头,送上三包东西,说:这些东西是贾桂送给姐姐的。他公务繁忙,不能亲自前来,特地叫我代他赠予你的,请笑纳。
谢谢!谢谢各位对我的关切和接济,请代我向桂弟问好,真是感激万分。巧姐说。
自己人,无须说客气话了,只希望你经常来,最好下半年农闲时再来。花蓉、李黛说。
宝太太、雁夫人、各位,请回吧!有便请到我家玩。巧姐说。
我会去的,回到京城后定去你家。祝你一路顺风!宝钗热情地说。
巧姐走好,祝你顺风顺水,希望你下半年再来!雪雁说。
谢谢你们的关心,请回去吧!巧姐说后泪水夺眶而出,再次扑在宝钗怀里,感激地说,宝太太,我香儿的事就拜托您了,烦请为她另择佳婿,请原谅她的无知。
你放心好了,我不会计较她的,太太也不会计较的。现在她变好了,我们一定给她物色个好夫婿来。宝钗重复道。
巧姐又说了谢谢、麻烦您了等话后,依依不舍地往船上去。
请等等!我路过此地,与这位大姐很是有缘,也来凑个热闹。这包东西送给你,留个纪念吧!一个陌生女子突然过来递给巧姐一个礼包。
谢谢小姐的好意!对不起,请收回吧!非亲非戚,怎能收你的礼物其实大家送给我的太多了。巧姐推辞道。
也许是有点亲戚关系,不是亲戚就说朋友吧!祝大姐一路平安,后会有期,告辞了。女子说着便走了。
请等等,请你一定要带回去。巧姐边嚷着边追赶。可是这女子已转过了个弯,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法子,只好先留下。这时大家都感惊奇!这位年轻美貌女子到底是谁巧姐忙打开包看,除了几件时尚而高档的衣料外,还有五十两银锭,且留有字条一张:大姐,你好!我们虽然不曾相识,请接受我的薄礼,聊表心意!祝你一路平安!雪莲敬上。
雪莲是谁听口音像是南方人,怎么没有见过,她为何送此厚礼宝钗寻思着说。
船快开了,巧姐又与宝钗她们一阵子激动。大家挥手目送巧姐远去。
原来,雪莲从贾桂口中得知巧姐是他的堂姐,又见他叫史英代为赠予礼物,想:何不趁此机会,讨好一下他的亲戚,为以后名正言顺地做他第三夫人铺路奠基!故此,她暗中跟随史英,来到扬州码头,赠送上述礼物。
雪莲的突然出现,给宝钗她们带来种种猜测和疑虑。宝钗说:她到底是谁你们有否见过她怎有似曾相识之感!有点像……像谁一时想不起来,反正有点儿面熟。雪雁,你说呢
我也这样在想。噢!对啦!有点像香菱,看她的脸形和身材有点像,她比香菱还漂亮。雪雁道。
是有点相像,不然的话,她为何无缘无故地送上这些厚礼呢宝钗说。
我越想越觉得像是香菱的女儿;既然如此,何不与我们相见,为何又要送东西呢雪雁说。
对了,她的名字叫雪莲,雪和薛,或许真的是香菱的女儿。宝钗说着又摇了摇头道,不一定吧,相同脸面的人多着呢,也可能是周家的什么人,以后留意着些。
可是史英却另有一种感觉,觉得这个女人有点蹊跷,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在此种场合,或许是贾桂的什么人总感到新近他的迹象有点神秘莫测,不免陷入沉思揣度之中:
史英从苏州回到高邮的那天晚上,发现贾桂与往常有点异样:原先他俩几天不见,如饥似渴,春心荡漾,雄风烈烈,柔情脉脉;而这次他却睡意浓浓,似病非病,精神不振,倦怠绵绵,勉勉强强,缺少激情。别人不知,她却清楚,今天雪莲的出现,立刻引起她的联想。
还引起她疑惑的是,在他书房中发现一首情诗,本来也是平常之事,而未多加注意和疑虑,现在想想,诗中就有雪莲两字眼,记得这样写着:
春光媚艳意绵绵,有幸今生遇雪莲。
白鹭洲边佳丽美,秦淮河畔降婵娟。
史英当时以为诗里把自己称作佳丽、比作婵娟,没有在意,现在越想越不对劲,看来是另有所指。诗中提到雪莲这个名字,不大可能是偶然巧合,字里行间明确不过了:没准儿这个雪莲是他在南京秦淮河、白鹭洲认识的。她就醋意浓浓地回到高邮,仍与往常一样,未作任何表露,暗暗地密切注意他的动向。
几天后的中午,贾桂趁史英休息,就大大方方地走出县衙,似在散步,往大街走去。史英偷偷地紧跟其后。他正准备转进弄堂时,偶然发现了她,便装作没看到似的,仍朝前徒步。史英知道已经露馅,就放弃了跟踪。当她回到县衙时,发现贾桂已在衙门正襟危坐了。
贾桂发现她在盯梢后,引起了警觉,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泰然自若地忙着公务,处处时时小心谨慎,未露半点破绽,也可以说收敛许多。他更注意对史英的态度,像以前一样热情相待,夜夜寻欢求爱,意欲消除她的疑心。
可是史英凭着女人特有的直觉,也采取以静对静、以静观动的对策,佯装不知,其实时刻留心着。一天,她走到贾桂的书房,着意翻翻书,想从中找点蛛丝马迹,果然在一本书中夹着一纸诗稿,打开一看,字迹出于女人之笔;虽然字写得并不十分漂亮,但也工整,属中等水准。不评其字写得好差,看其内容要紧。见是情诗一首:
桃红柳绿艳阳天,绣枕犹搂独自眠,
鼓打三更难合眼,鸡啼二唱锦衾寒。
窗前月下花墙影,屋内倚门望眼穿。
秉烛牵肠心挂切,情丝万缕意缠绵。
诗里没有落款,虽不知作者的姓名、地址和时间,但史英明白此人定是雪莲了,就小心翼翼地把诗稿放回原处,当作没有看到,以麻痹对方。贾桂也是一样,处处留意。双方早已进入捉迷藏的斗智状态。
为了弄清雪莲的庐山真面目,史英仍保持沉默。可是贾桂却佯动实静、以攻为守。史英沉不住气而不得不动。他几次三番地佯装有意避开史英,溜到街上,以引她来跟踪。史英不知是计就尾随其后,屡屡落入了圈套,跟了好一阵子,结果发现他与几个友人在喝酒聊天。可以说,史英的举动都在他掌握之中。史英难斗贾桂,搞得她束手无策。没有办法,她只好暂时放弃窥探,想到扬州告诉宝太太情况。
她向贾桂提出:我今天到扬州去,好长时间未见到宝太太了,去看看宝太太和雁夫人,也想去看看花蓉、李黛及孩子。
好啊!应该的,应该去看看,请代我向母亲和她们问好。贾桂欣然地说。
我会的,还有什么吩咐吗史英问。
何时回来我盼望你去去就回。贾桂说。
没有特殊事情的话,大约十多天吧。史英特意把时间说长一点。
要按时回来,免得我忆念!贾桂口这么说,其实心中暗自高兴,想:或许史英已经消除疑心了,她一走,可以无拘无束地与雪莲相会了。
史英一到扬州,就如实地向宝钗禀告了贾桂与雪莲的情况,也说了自己怎样地跟踪,还把几首诗的文句复述了一遍,说:很明显,从字里行间看出,这女人是从南京来到高邮的。
宝钗听后,虽然明白了她送巧姐礼的用意,但还不清楚她的身世,于是劝道:你也不必再跟踪追击了,搞不好会酿成人言缪传,给他的仕途带来不利。男人三妻四妾的很多,就是他要纳她为小妾,你也没办法的事,大度点吧。
他不应该瞒我、骗我,与我捉迷藏,有意欺侮我!史英强调理由道。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他并不是有意欺侮你,而是怕你接受不了,怕你因此争风吃醋、与他争吵不休,所以瞒着你。宝钗替儿解释。
您说得也是,不是我有意找他麻烦,只是想弄清她的庐山真面目罢了。其实只要向我说明白,什么事都没有了。史英说。
这就对了!我想他以后会向你说明的。宝钗道。
现在我可做什么那以后咋办史英问。
你回去想法找到雪莲,叫她务必来见我。我正在猜摸着这个人的来历,寻找她的下落。宝钗慎重考虑说。
不跟踪他,怎么找得到她呢史英说。
高邮是小小的县城,比不上京城,难道她足不出户吗肯定就在县衙附近。从他们的两首诗中不难看出,那天送巧姐的就是这个雪莲了。你的探查本领不是很好吗!慢慢地寻找。只要细心地观察,一定能找到她的。宝钗说。
那我就回去。史英急着说。
急什么不要慌,既然你同他说十多天,就住上几天吧。你也去看看花蓉、李黛和他的孩子,但不要与李黛说起此事。宝钗说。
这我知道,不会说的。史英表示。
史英在扬州住了五六天,表面装作若无其事,内心却七上八下,思忖着如何弄清这个雪莲的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