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红楼再梦 > 第五十五回

第五十五回
做清官周进升六品
求真情文茵定终身
李知府告诉周进、雪雁道:本府昨天接吏部公文,为表彰周知县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吏部破格提升你为六品正堂,连上两级。六品知县,在县官中为数不多。
周进在靖江任职几年来,可说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他为官廉洁奉公,致力民生。靖江百姓提起周知县,有口皆碑,无不伸出大拇指称道。
他中年得志,非常珍惜功名的来之不易,时刻牢记宝钗对他的叮嘱和冀望,把《新护官符》作为座右铭,悬挂在中堂,并自撰楹联一副:
两袖清风荷藕品,五官廉耻叔敖神
句中的叔敖是指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他身为楚国丞相,毕生为国为民,自己却布衣淡饭,死后身无分文,子女仍住草棚。《廉污吏赋》以讽刺笔法歌颂清官孙叔敖,鞭挞时弊污吏,原文抄录于下:
廉吏可为而不可为,可为者高且洁;不可为者子孙衣单而食缺。污吏不可为而可为,不可为者卑且污;可为者子孙乘坚而策肥。君不见楚国令尹孙叔敖,生前私值无分毫!一朝身没家零涕,子孙乞食住蓬蒿。劝君莫学孙叔敖,君王不念前功劳。
周进特别推崇孙叔敖,遂将《廉污吏赋》改编为《新廉污吏赋》,并贴在右墙上醒目之处:
廉吏可为无不可为,可为者高且洁,布衣淡饭子孙贤。污吏不可为无可为,不可为者卑且污,好逸恶劳子孙害!百姓赞誉楚国令尹孙叔敖,生前私值无分毫,一朝身没家零涕,子孙贤良更勤劳。为吏须学孙叔敖,百姓不忘你功劳!
周进十分喜欢荷花,欣赏荷莲高风亮节、清廉如水、出淤泥而一尘不染、点头而浅笑随心、穿淖亦能乐逸、朴质偏从夏暑的品格。因而他不仅在县衙的池塘里种植绿荷,还在县堂两旁天井中放置两口大缸,缸中养着莲藕,以此时时陶冶心情,感化自身,始终保持一尘不染的清明高洁品性。
他还用小楷抄录《清莲赋》一首,挂在左壁上:
花中君子,唯独荷莲;心地冰襟,堪称姑射。浮泥依水,固然倩影自矜;引翠分红,仍是花间屹立。仙子凌波,朴质偏从夏暑;天孙织锦,冰姿不遣春明。一心操节,虚怀不负清廉;无意逢迎,穿淖亦能乐逸。有如西子临溪,杨妃出浴,千态按时守分,百花斗艳无骄。临风映日,添暖碧池;贴水漂泓,清凉玉井。步步生花,红妆综扇;盈盈隔水,翠挹凝珠。星辰灿烂,频点头而浅笑随心;月色迷沉,呈媚脸而含羞耻解语。青茎以盖,缟袂霞裙。金塘飘逸风翻,银井轻盈日照。此非东山芳友,南海名葩,冠玉华于仙种,超金粟于清者乎。更有徘徊水曲,漫步寻幽,满池碧绿牵情,一脉清香传讯。蜻蜓点水,鱼游贯尾东西;妒骛摇萍,蛙鼓联声南北。欣逢月色,万朵无瑕并蒂;舞讶风娇,一茎双影连房。子绽珠胎,密脾春蚕作茧;丝牵藕节,盘根深水沾泥。于是乎鸳鸯环宿,竟闻越女吴歌;舡舫初开,都是红裳玉臂。故有圣叹心,夷光泪,菩萨座,濂溪文,补血清,常入药,能消暑,可调羹。年不受污泥染,永驻清高学士风。总是不才契合,相逢何必相知;白发衷情,有酒自当酒醉。岂独摇残叶而睨尘世,今持循序循迁;宁可挺枯干而默待西风,自当无惭无愧也哉。
可见《新护官符》《新廉污吏赋》《清莲赋》就成周进为官从政之理念、信条和借鉴,以此来提醒和鞭策自己。三年中,他为靖江百姓做了许多公德之事。去年,上司拟选调他任江南无锡知县,靖江民众万户联名,向江苏巡抚和扬州知府请求,要他继续留任。因此,至今他仍在靖江任职。
吏部对他的政绩,曾在邸报上予以褒彰,称他为百姓之公仆、官吏之楷模。现在吏部提升他为六品,当在情理和意料之中。
周进的业绩,自有雪雁一份功劳。她的确是位清贤内助,不仅生活俭朴、勤劳自敛、从不要佣人侍候,在关护夫君身体健康的同时,留心他履职的公德公道,经常提醒他要为官清廉、体恤百姓疾苦,切不可以权谋私、欺压庶民。
正当雪雁得子、李知府宣布周进提升、众人交口称赞他夫妻俩的贤能和福分时,忽报有远客来到。周进、宝钗等连忙出去迎候,见李纹、李绮进来。
李纹自从接到李纨来信后,知道女儿文茵好上了小商人。历朝以来,受官本位影响,人们往往视商贾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辈,她也不例外。女儿终身大事,父母当然关心,其父公务在身,不便同来。她从未到过江南,因此由胞妹李绮相陪,来看个究竟,并与大姐李纨及老亲旧友会会面,一起思量女儿的婚姻大事。
她们本来是直达苏州的,路过扬州,不妨先看望一下雪雁,刚好大家都在这儿。远客到来何不是件喜事,况且李纨与李纹已经二十多年未曾见面。两人相见,格外激动,一时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还是李纹先说:大姐姐好!见到大姐十分高兴!二十五年了,小妹天天在惦念你!她用右手摸着李纨的头发,泪珠滚滚而下,接着说:姐姐也苍老多了,头发已经花白了!
快到花甲之年了,怎能不白头呢!你还挺精神的呢!姐姐也在天天想念着你们,盼望你和绮妹到来!李纨擦着泪水说。
文茵见到母亲,飞步出来,扑进母亲胸怀,热泪如雨地说:娘!我的妈呀!我好想你啊!李纹紧紧搂住茵儿,说:妈只有你一个女儿,半年不见了,几乎夜夜梦见你,你好吗
文茵点头说:嗯!我很好,我很开心!女儿我……
宝钗拍拍李纹肩说:你只知道与女儿抱着亲热,连宝姐姐都忘了。
李纹转过神来,急忙回身拱手道:是宝姐姐,怎能忘得了你呢!二十多年来,天天都在惦念你。
是吗,谢谢!我也一样想念你。来,我向你介绍介绍,认识认识。宝钗说后手指着黄岚道,这位就是兰哥的媳妇黄岚。
纹姨妈好,非常高兴您和绮姨妈的光临!甥媳妇这厢有礼了!黄岚行鞠躬礼道。
岚儿好!早闻兰哥媳妇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李纹说。
这时小红送上两杯乌龙茶,说:二位姨妈远道而来,辛苦了,先喝杯茶水!请坐!请坐下慢慢谈。纹姐姐,你还认识我吗
李纹一下便认出说:小红!你好!谢谢!怎能不认识呢你照样年轻,比以前丰满些,越发地漂亮了。
绮姨!纹姨!您俩好!非常高兴见到你们。还记得我吗林之孝夫妇上前向她俩行鞠躬礼。
李绮呆了一会,说:认识!认识!只是一时想不起来。李纹上前拉着林之孝家的,说:没想到你们也在这里!上次绮妹来时没有说到你们,想必来此不久吧
林之孝家的,二十多年不见,太激动了,所以一时喊不出名字来。见到你们真高兴!李绮道。
我们也刚来,请坐!我先把您俩的行李搬进去。老林夫妇说后就去拿行李。这时莺儿上来也向她俩行礼,说:我很想您俩,见到纹姐姐特别高兴。二十五年了,那时我进府不久,纹姐姐还教我梳头打发髻呢,对此我记忆犹新。
莺儿你好!二十多年了,路上遇见肯定认不得了。李纹说。
我成了老太婆了。纹姐姐越发漂亮了,这么年轻就做丈母娘了。莺儿说。
纹妹风韵不减当年,照样年轻貌美。宝钗说。
谁能比得上你宝姐姐,算来二十五年不见,风韵犹在,越活越年轻,还像个姑娘家的!李纹笑着说。
还与当年一样刁嘴,当心我割你的舌头!先吃点心吧!宝钗道。
你们都在这里,这么开心!是有喜事李纹问。
大喜事,雪雁喜得贵子!这是大大的喜事。宝钗说。
贺喜贺喜!的确是件大喜事!李绮、李纹说。
何时做产的走,看雪雁的公子去!李纹说后,与李绮等站起想去产房。雪雁抱着孩子过来了,说:天降贵客,很高兴两位姐姐的光临!
雁妹子好!祝贺你!祝你喜得贵子!听说老爷又升官了。李绮、李纹道。
谢谢!这都是托了你们的福。雪雁又是句口头禅。
这是你自己的福气,也是周老爷的福分。李纹说。
不谈我的事。纹姐这次是为茵儿亲事而来的吧雪雁说。
你看怎么样茵儿的终身可以付托李纹问。
可以可以,我对赵何旭的印象一直不错。雪雁看了一眼睡着的孩子,接着说,何旭很有商家头脑,有一套经商本领,南北货果品商行开业半年多来,生意十分红火、越做越大,成为扬州首屈一指的货行果铺了。他计划明年再开几间分行,还想开出扬州去呢。
正说着,焙茗与何旭匆匆赶来。他人还未走进便拱手行鞠躬礼,道:绮姨、纹姨,两位太太好!非常高兴您俩的光临!焙茗这厢有礼了!
焙茗!别来可好!你何时到达扬州的李纹说。
我在扬州都有二十多年了,只不知雁妹子一直在扬州。焙茗说。
你有所不知,他就是何旭的父亲,是你的亲家啊!宝钗说。
是吗,真有这等巧合怎么太太在信中从未说起过。李纹道。
前期确实不知,后来就忘了说。李纨说。
李纹来前,对女儿的婚姻,仅听人家说如何如何,所以模棱两可地未作明确表示;当听到女婿就是焙茗儿子,再看看何旭,直观感觉不错,见女儿笑得开怀、心存蜜糖,很相般配,瞬间态度大变,乐呵呵地说:焙茗!想不到在这里遇见你!更没有想到我与你成为亲家了。
高攀了!文茵是个好姑娘,可委屈她了。焙茗说。
何旭和茵儿过来。李纹问何旭道,你愿意娶文茵你真的喜欢她
真的。我很敬佩她、欣慕她,我是真心诚意的!何旭头点得像捣大蒜。
文茵,你也愿意跟着他李纹问。
当然,当然愿意!请母亲相信女儿!文茵腼腆地说。
如今的焙茗、何旭是腰缠万贯的大掌柜了,很快成为维扬巨商,着实比做官还要强。不然的话,我们怎么会草率应允这门亲事!现在是商量筹办婚礼的事儿。宝钗说。
你看行就行,不会错。均听太太和你宝太太的。李纹表示。
就在下个月吧!待雪雁孩子满月后,具体日期再定。宝钗说。
那是!既然定了,趁我和绮妹在这里。来得及吗李纹说。
你去问茵儿,他们早已做好准备,就是等着你首肯!宝钗说。
等会儿大伙到他铺里看看,是很不错的。李纨说。
敬请诸位光临寒舍!晚上都在我那边吃饭好了。焙茗邀请后,与何旭、文茵准备去了。
李纹再次握住雪雁的手说:雁妹子,祝贺你,祝你喜得贵子!老爷又升官!我女儿在这里给你费心了!
这是我应该的。现在还是说说茵儿的婚事吧!雪雁说。
我不了解情况,一切托你和宝姐姐、太太安排!李纹说。
其实商贾自由自在,着实比公子哥儿强得多!做官做府,使人担心,还是平民百姓好!如今他也是扬州小有名气的富商了。雪雁说。
宝太太已经说过了,我没有意见!谢谢你对茵儿的照料和关怀。李纹说。
这就见外了,纹姐姐的女儿不是与自己的一样!我以为文茵的婚礼时间还可提前。雪雁道。
为什么难道她已……李纹说。
不不不,不是这样,他俩规规矩矩,并无非分之事。因为何旭都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拜堂成婚,就是等着你的到来;再是趁太太和黄夫人她们都在这里,免得她们再跑一趟;按扬州习惯又是双月,若再等一个月,你们回去快过大年了,久了老爷子也要担心。雪雁说。
你说何时举行婚礼为宜李纹问。
今天是十八,就在廿二吧!最迟是廿八这日。雪雁说。
这两天是黄道吉日吗李纹说。
是吧!其实没关系的,我和宝太太商量过,这是可信可不信。况且这两天都是黄道吉日。雪雁说。
雪雁讲得有道理,我同意提前。宝钗说。
我意见廿二举行婚礼。这里喜事办好后,你们马上去苏州,接下来在廿八把小红的婚礼也办了。这样纹姐姐和绮姐姐再玩几天,十一月可以动身回去。雪雁思路清晰地说。
那我也只好等到廿二后回去。好的,就定这一天好了。黄岚道。
太紧张了吧发请柬也来不及。李纨说。
何旭的朋友都在扬州。就是苏州那边的,明天去请,来得及的,只有秋实赶不上。雪雁说。
秋实来信曾说这几天他夫妻俩要来苏州的,或许他们已经到苏州了,就是她一人不来也没关系。黄岚说。
请柬晚上连夜写好,明天发出,主要是苏州那边的。雪雁说。
好吧,先这样定下!再去听一下何旭和文茵的意见。宝钗说。
正说间,忽报符夫人、江夫人到。李纨、宝钗等急忙出来迎接。李绮、李纹不知是谁,跟在后头。
麝月、秋纹和上次一样,身后有两个脚夫挑着两担春篮,不言而喻,是给雪雁送月礼的。雪雁忙给俩挑夫红包打发后,说:你俩过来就是了,何必破费钱财,送这么多东西来。太感谢了!
贺喜!贺喜!恭贺你生得贵子!四十多岁得子不容易!麝月、秋纹说。
符夫人、江夫人,你看谁在,还认识吗雪雁指向李绮、李纹道。
不等麝月、秋纹开口,李绮、李纹分别走上前来牵她俩的手,说:真像做梦一样,在此相遇非常高兴!
绮姐姐、纹姐姐,你俩好!见到你俩真是荣幸!麝月、纹秋说。
这时林之孝夫妇和小彩过来向她俩行礼道:符夫人、江夫人好!很荣幸见到你俩!
你是……你是林……不等秋纹、麝月开口,他已自我介绍,我是林之孝啊!
久违!久违!麝月正说时,何旭和文茵来请他们去吃饭。雪雁把刚才和宝钗她们商量的意见转告了他俩。两人表示赞同。
离结婚的时间只有几天,筹备起来非常紧张。李纨、宝钗、李绮、黄岚等吃好晚饭,就动手写请帖、排酒席、安排婚礼相关事项,没有时间继续叙谈离别之情,第二天一早即把帖子发出,接着忙于整理嫁妆,上街选这买那。李纹初来乍到,一切都要问雪雁,可好雪雁已经准备充分,只有几条绸缎被头未缝、几双新郎鞋未绱。这鞋子是她亲手所纳的,每晚坐到半夜后,真的比母亲还费心。
周进因公务缠身,已回靖江了,剩下大多是女眷,粗重活儿帮不上忙,全靠何旭朋友多,布置房间,装点婚堂,借桌椅板凳,请厨师木工等都分工有数,各项准备有条不紊。写喜庆对联的事就落在宝钗身上。
倒是秋实夫妻俩先前到达。秋实到了苏州后,得知祖母、母亲她们都在扬州,说是雁姨婆喜得贵子,就急着赶来道贺;刚动身时又接到请柬,知是文茵马上成婚,喜事连连,所以提早过来。她还捎来口信,秋华、周芳、薛芬、梅菲听到雁夫人生得贵子和文茵结婚的喜讯,欣悦非常,明日他们夫妻双双一起过来,只有周香无法参加。
经过两天紧张忙碌,各项准备事宜基本就绪。宝钗、李纨、黄岚、李纹、李绮、麝月、秋纹、秋实夫妇等想先去赵家,看看新房布置得怎样刚出林府大门,见杨夫人和花蓉、李黛送来贺礼。稍后,大家就一起前去。
最近,何旭在城内买了一套三间连排楼房,虽不十分豪华,但也算小康居舍,门前是曲水清流,屋后有古木新枝,一看便知是风水灵气之地。前门红联已经贴上,房内家私办得高档齐备。李纹不住地点头,但她们仔细看了,略嫌品味欠雅,主要是缺少名人书画等点缀。先是黄岚说:贴上几张名人字画,增添风雅,烘托书香之气,多好!
说得是,我也这样想。李绮道。
基本可以了,一时也难找,要不请宝太太写几幅好了。李纹说。
当代最出名的是‘扬州八怪’,他们的字画价值千金。宝钗说。
他们不一定给你写,听说连宫里请他们写,都不乐意。杨夫人说。
不妨去请请看,可能会写也不一定。宝钗道。
拜访一下也好。我来扬州多次,很想面见他们,今日登门拜访,见识见识,未尝不可呢!黄岚说。
我也去,我认识他们。麝月说。
我也认识,一起去。秋纹说。
那好,我们一起去,你俩带路。宝钗说。
好!四人一起去,租轿子去,免得问路。黄岚道。
宝钗、黄岚、麝月、秋纹四人风风火火地先到郑板桥府上拜访,刚好八怪都在那里。不知他们怎么个态度愿意不愿意写字作画宝钗、黄岚她们也吃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