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春意浓浓,风和日丽。
本来每半个月可以下山的日子是大家最期盼的,但是最近大家的心情都不是很好,李研为了功课操碎了心,灼华伤到了脚,张白一更是懒得走动。周扬一个人走在下山的路上,春光无限好,只是人没有好的心情。
周扬的母亲年轻守寡,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所以周扬是一个特别孝顺的孩子,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信,风雨无阻。周扬将书信给送信的差役,便开始在城中溜达,他的这群朋友,一起下来的没有,叫他帮忙的却很多,李研要的宣纸,徐睿要的笔,还有灼华张白一要买的吃的,这买着买着,背篓里面已经满了。
御房斋是城里最好的糕点店,灼华和张白一是这里最忠实的顾客,周扬站在柜台边上等着,看不出期待,反正他对食物又没有白一和灼华那般的兴趣。
你是不知道,秦淮河这几天举办的才艺比拼,才叫精彩呢。这时边上一位客人兴高采烈地说着。
怎么着而另一个人则是一脸好奇问。
一共两天了,去的人倒是不少,连姑娘的面都没有见到。这个人手舞足蹈,满脸的兴奋说着。
不会吧,那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另一个人不相信说,满是期待。
周扬看着两人兴致冲冲地去凑热闹了,笑了一下,这秦淮河又来了个怎样的奇女子不去想了,自古秦淮河都不缺奇女子,有才的,有貌的,清纯的,妖娆的,但是这些都不属于他。他也没有多余的钱财挥霍在那些地方,穷苦少年,一飞冲天,他只能等到明年那个金榜题名的机会,金榜题名,他会吗周扬已经不再想这个问题,他很少这么功力,也很少去想。
周扬今天并不想这么早回到书院,自己就这么不经意地溜达着,不知不觉就溜达到了秦淮河,这个自古多才子才女的地方。
秦淮上画舫之多,游船之多,酒家生意之兴盛,冠绝天下,这里也是整个南京烟火气最重的地方。
秦淮已经这么美了,那么怎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这秦淮河呢周扬想着不禁笑了,这种笑周扬自己都感觉奇怪,这时只听远处的画舫中,不禁传来歌声: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声音很美,乍一听似那黄莺出谷,鸢啼凤鸣,清脆嘹亮却又带着几分柔和,再听去,却又如那细溪流水,低回轻柔而又妩媚多情。
周扬就这样听着,画舫渐渐到了离他很近很近的地方,他就这样傻傻地看着,画舫中间坐着一袭绿衣,手抱琵琶,纤弱无骨的女子,缓缓唱出如此美妙的歌声,那女子好似看到了周扬,冲着周扬莞尔一笑,这一笑,如沐春风,使得周扬冰冷的心跳动不已。周扬甚至都没有看清楚那个女子的长相,但是那笑却温润进了他的心里。
画舫已经前行,周扬在岸上奔跑起来,紧追着画舫。画舫里的歌已经唱完,画舫上的绿衣女子从中间的位置退到侧边。女子坐在画舫侧面,透过画舫窗户看到在岸上穿越人群,疯狂奔跑的周扬,周扬跟过了一座桥,跟过了一个弯,一直到画舫消失在自己的面前。
周扬弯着腰,气喘吁吁,他再也跑不动了,无力地坐在桥上,呼呼地喘着大气,整个脑海中全是那个绿衣女子的歌声,笑容,怎么也挥之不去。
不知过了多久,周扬起身回书院,却似丢了魂一样,在乌衣巷里穿梭着,周扬时而走到窄窄的巷子,在青砖铺的路上走着,时而走到行人纷纷的街上,穿梭在热闹的街景中。就这样走着,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走到了哪里。
你怎么走路的。一个丫头打扮的小女孩冲着周扬吼道。
对不起,对不起。周扬下意识作揖道歉,原来是周扬低着头胡乱走着,不小心撞到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