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顺眼的都杀光了,谷中自然可以恢复成之前相安无事的日子。”
郭冬冬坐在驴车上,口中叼着一个狗尾巴草,语气散漫,就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宋婉清面不改色,垂在两侧的双手却缓缓收紧。
她没有想到,一个国家竟然能腐败成了这个样子,为了让罪犯们过的舒心,竟将百姓的命视若草芥。
简直荒唐至极。
她想起陈啸天,想起林宴。
忍不住开始怀疑,打败了异鬼,这个国家真的就会好了吗?
根都是烂的,再怎么修补,也是无济于事。
书里的结局,只写到恶毒女配死在巷子里就差不多结束了。
其他的细节,作者没有提过。
不过如今剧情已经偏成了这个样子,剧不剧情的也不重要了。
这已经是一个近乎独立发展的世界了。
见宋婉清不说话,郭冬冬笑了笑,“宋姑娘,你是个聪明人,我相信你能在这山谷里活下去的,看你买了我这么多东西的份上,我再好心提醒你一句,这山谷里有两家人,你一定要避而远之。”
“哪两家?”
“尹家,田家。”
“为何?”
郭冬冬跳下驴车,拍了拍手,“话说多了,就会惹祸上身,宋姑娘请回吧,我要去收货了。”
他这样说了,宋婉清自然不会再多问了。
道谢后,便离开了。
出了小院不远,一群扛着镰刀和锄头的人,从山谷外面走了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小半袋子粮食。
看样子,不像是原本住在这山谷里的人,倒像是刚逃难来的难民。
山谷里的原住民,没有经历过逃荒一路上的风吹日晒,个个都皮肤白皙。
而他们这群难民,个个晒得黝黑。
所以很好分辨。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群难民看见宋婉清手里拎着的鱼,立刻有人开口问道:“姑娘,这鱼是在哪里买的?”
“在谷中的杂货铺买的,不过现在已经卖完了,听陶掌柜说三日后还会卖,你们可以等几天”,宋婉清回道。
“怪不得我们之前去没看见呢,多谢姑娘了”,一位大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
“大娘,你们这是干什么去了?”
“到了秋收的时候了,我们都去给其他村的人收粮食去了,虽然没有钱,但东家会管中午和晚上两顿饭,还会另外给一小袋稻米”,妇人拎起手中的米袋子,在她眼前晃了晃,“虽然不多,但煮粥吃,也能吃五六天呢。”
像宋婉清一行人这么富裕的难民还是少数。
绝大多数的人,走到衢州,都已经弹尽粮绝了。
很快就要入冬了,这过冬的粮食得提前囤好。
不然以这山谷的地理位置,冬天下雪了想出去一趟,怕是十分的艰难。
所以就算没有钱,但给粮,就有人愿意干。
“大娘,这活计可还缺人?”
他们暂时还不缺粮食,但缺了解衢州的渠道。
若是和村民们一起干活,肯定能打听到不少消息。
这对他们现在的处境,是很有益处的。
而且多攒一些粮食,也不是坏处。
妇人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你什么时候来的?”
“昨天上午。”
“那你等着吧,今天晚上村正会去和你们说这件事的,我们都是来的第二天被通知的。”
宋婉清点头,她抬头看了眼天色,“今天雨下的这么大,你们也去了?”
妇人摆摆手,“别提了,我们是昨日去的,这不下雨了,便在地里的草棚里躲雨来着,雨停了才往回走。”
宋婉清了然,又问了一些关于收庄稼的事情后,便和妇人告辞,回了山洞。
许万里正在洞口做木模,为做黏土砖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