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入仕从师爷开始 > 第19章  血战白沙坞
    白沙坞的芦苇高过人头,秋风卷起白絮,宛如一场不合时宜的雪纷纷扬扬洒落。

    戚继光的战靴深陷湿泥之中,他抬手果断止住身后整齐的队列。

    芦苇丛中连平日里常见的水鸟振翅声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片死寂让他心生警惕。

    严楼静静地伏在盐碱滩的凹坑中,潮水轻轻拍打着岸边,与军士们身上的铁甲发出沉闷的摩擦混响,仿佛是大战来临前低沉的前奏。

    “看来真来严兄散步的消息还真钓到大鱼了,我看这群倭贼不下百人。”

    戚继光的声音沉稳有力,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仅凭敏锐的直觉,就能大致判断出敌军的规模。

    严楼暗自惊叹,对戚继光的军事洞察力佩服不已。

    他微微点头,目光始终紧盯着前方,压低声音说道:“戚将军,此次倭寇来势汹汹,且此地地形复杂,芦苇丛生,易守难攻,我们需小心行事。”

    “来了,将军。”齐虎的喉结紧张地滚动着,只见二十艘倭船如黑色的鲨鱼在海面上破浪疾驰而来,船首的菊纹旗被海风猛烈地撕扯着,仿佛即将破碎的不祥预兆。

    严楼迅速举起单筒镜,镜片里清晰地映出山本一郎那只独眼,泛着凶狠残暴的光芒。

    此刻,他正用倭刀用力地拍打船舷,一副嚣张至极的模样。

    “放狼烟!”严楼果断低喝,三支响箭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破夜空。刹那间,滩涂四周骤然亮起数百火把,将这片区域照得如同白昼。

    倭船见势不妙,慌乱地调头。然而,暗礁区的水面突然竖起密密麻麻的荆棘铁网。这正是利用退潮时精心布下的“龙王刺”,专门用来击破倭船坚固的柚木底舱。

    “鸳鸯阵!列!”戚继光的吼声如滚滚雷霆,三百军士如同棋盘上精准落下的棋子,迅速而整齐地行动。

    十一人一组的战阵瞬间成型:藤牌手在前,形如坚固的龟甲,牢牢挡住前方的攻击;狼筅手错步跟进,手中的狼筅如蟹螯般灵活挥舞,打乱敌人的阵型;长枪兵与短刀手紧密配合,层层叠叠,犹如鱼鳞般严密有序。

    严楼却突然伸手拽住戚继光,神色凝重地说道:“不对,倭寇在等我们进洼地。”他手指向右侧一片看似平缓的土坡,“那里芦苇倒伏方向反常,恐怕会有伏兵。”

    “传令,变阵为‘双龙出水’。”严楼低声说道,右手已经下意识地按在刀柄上,随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嗖——”一支鸣镝尖锐地破空而来,狠狠钉在戚家军的帅旗上。

    刹那间,芦苇丛中弓弦声大作,仿佛蝗群振翅,遮天蔽日的箭雨铺天盖地地袭来!

    戚继光的瞳孔骤缩,心中一阵后怕。若非严楼及时点破,他险些就中了倭寇精心设计的埋伏!

    “举盾!”严楼的吼声刚落,前排的新兵们便遭受了猛烈的攻击,七八个新兵瞬间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更可怕的是,箭镞上绑着的火药包,落地后立刻爆炸,浓烈的硝烟瞬间吞没了整个队列,惨叫声此起彼伏。

    “是弗朗机人的火绳箭!”戚继光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奋力劈落两支射向他的流矢,“全军后撤——”

    “不能退!”严楼大喊一声,毫不犹豫地抓起一面藤牌,义无反顾地冲进浓烟之中。

    “倭寇在洼地埋了铁蒺藜,退就是送死!”

    就在此时,一支火箭扎进严楼脚边,瞬间引燃了枯黄的芦苇,火势迅速蔓延。

    万急关头,严楼灵光乍现,他急忙掏出怀中的火药,用力撒向火源。

    “轰!”一声巨响,爆燃的火浪如同汹涌的巨兽,贴着芦荡迅猛横扫过去,浓烟如一条腾飞的巨蟒,冲天而起。

    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下,倭寇的箭阵顿时陷入混乱。

    “好火!”戚继光见状,放声大笑,“儿郎们,随烟突进!”

    狼筅手们借着烟雾的掩护,如鬼魅般从侧翼迅速刺入倭寇阵中,一时间,凄惨的叫声响彻战场。

    严楼在混乱中,清楚地看见一个戴着鬼面的倭寇头子,正是山本一郎,他手持野太刀,如疯魔般连斩三名明军,气势汹汹地朝着严楼扑来。

    “八嘎!你的,只会用诡计!”山本一郎的独眼布满血丝,怒吼着将野太刀狠狠劈向严楼。

    严楼侧身敏捷地避过这凌厉的刀锋,同时迅速甩出磁石链,精准地缠住山本一郎的刀柄,用力猛拽,在倭刀脱手的瞬间,四名训练有素的狼筅手如猛虎扑食般冲上前去,死死锁住山本一郎的四肢。

    “诡计?”严楼一脚踩住山本一郎的胸口,用力扯开他的护甲,露出内衬上醒目的工部军器局纹章,“用大明铸的刀,穿大明造的甲,到底是谁在耍诡计?”

    残阳如血时,倭寇遗尸铺满芦荡,戚继光拎着酒坛跃上粮车,一掌拍开泥封。

    “今日阵斩二百一十三级,毁甲马二十六匹。“他举坛痛饮,忽然将酒坛掷向严楼,“严先生当饮头酒!“

    琥珀色的酒液泼了严楼满脸,在将士们“国士无双“的欢呼中,他尝到了血腥味——酒里掺着阵亡将士的血。

    这是戚家军最重的礼。

    众人欢呼雀跃,营帐内气氛热烈非凡,很快,这场胜利的消息传到了浙江巡抚赵贞吉的耳中。

    赵贞吉深知这是一件大功,当下决定将严楼的军功详细上报内阁。

    —————————————————————

    内阁之中,严嵩父子掌握着大权,当他们看到赵贞吉送来的军功奏章时,却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严世蕃冷笑着对严嵩说:“父亲,这严楼不过是个无名小卒,竟立下如此大功,若是让他得了奖赏,日后恐怕会成为我们的麻烦。”

    严嵩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不可大意,但直接驳回也不妥,以免引起众怒。”严世蕃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把没有签字的阁单送到司礼监,让那帮太监去头疼。”

    于是,这份没有内阁签字的阁单被送到了司礼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看到这份阁单时,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深知这其中必有猫腻,但又不想轻易得罪严嵩。

    “这内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把这烫手山芋扔给我们。”吕芳喃喃自语道。

    他的徒弟冯保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干爹,依我看,这事儿咱们得慎重处理,严楼立了军功,若是我们处理不好,恐怕会引起军中不满。”

    吕芳瞪了冯保一眼,“还用你说?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我自然清楚,但内阁那边也不能轻易得罪。”思索再三,吕芳决定召集司礼监的几位太监商议此事。

    司礼监内,气氛凝重,几位太监各抒己见,却始终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就在这时,一向沉默寡言的陈洪开口了:“依我看,咱们不妨先把阁单放一放,看看内阁那边的动静,若是他们一直不签字,我们再做打算。”

    吕芳点了点头,觉得这个主意暂时可行,于是,这份关乎严楼军功的阁单就被搁置在了司礼监。

    而在军营中,严楼和将士们还在满心期待着朝廷的奖赏,他们以为,自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认可,却不知一场政治阴谋正在悄然展开。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