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第13章  第13章
    对于龙九他们悲惨的过往,旁边的朱元璋等四人却毫无波澜,也无法有所触动。

    毕竟朱元璋、汤和、傅友德皆从元末乱世走来,要论困苦的经历,当世恐怕鲜有人能与他们比拟。

    而蒋瓛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更应是心狠手辣之人,些许悲伤的往事根本难以撼动他的内心。

    此时,朱英瞥了一眼身边的朱元璋,微笑言道:“爷爷,我知道您是在担忧我,但我相信,他们这一生绝不会背叛我,也不会伤害我。”

    听罢此言,朱元璋未有表态,只是点头示意,并未明确相信或怀疑。

    无论如何,朱家自有考量的方式,日后必会凭借事实作出判断。

    “那么这件事你打算如何处理?这府尹我是认识的,乃朝廷三品大员。

    况且你的部下杀死了这些官吏,这是死罪,你身为幕后主使也难辞其咎。

    需要我去帮忙吗?”

    朱元璋询问道。

    朱英摆摆手拒绝了,“就不用麻烦爷爷了,这位趋炎附势的府尹大人,我自己就能解决此事。”

    朱元璋听后不禁投以狐疑的眼神看他,看来这个长孙身上有许多秘密是他所不知的。

    呵,也好,就静观其变吧。

    随后的一战并未延续太长时间。

    那紧闭门户的酒楼之中,鲜血汇聚成河,一具具尸体躺倒在血水中,痛苦的哀号在楼宇中接连不断。

    龙九等人手中各自握着兵刃,身披鲜血浸透的衣物,冷漠地注视这一切。

    那位名叫杨启的大明应天府尹、朝中三品重臣早已在先前的战斗中倒下。

    看着地上穿着官服的尸体,脚下缓缓流过的鲜血河流,恐惧之情仿若一头凶恶贪婪的野兽将他紧紧包裹。

    他实在无法置信眼前的一切,他是杨启,大明的府尹、位列三品的权贵,万人之下,平日只需威压一震便可迫使百姓下跪求饶,随意一句话便能让人生死攸关,在他眼中,普通百姓不过是任由他碾压的蝼蚁罢了。

    但今日,龙九等人却是狠狠给了他教训。

    人与人是不同的,不是所有人在他的威严下都会卑躬屈膝,也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不抗争。

    “哼,怎么了,杨大人莫不是怕了?”

    苏二边舔舐沾血的吴钩边说道。

    “你们,你们敢杀害朝廷命官,这是要灭门抄九族的大罪!如今天下太平……”

    杨启强打精神试图威胁,话未讲完就被打断了。

    “现在立刻束手就擒,本官还能考虑减轻惩处。”

    这,无疑是他此刻所能采取的最后一项行动了。

    可对于龙九一群人而言,这番话听起来是如此荒谬可笑、充满嘲讽意味。

    “哈哈哈!大人,我们既然敢斩杀他们,又怎会畏惧你所谓的死罪牵连?”

    包三放声长啸,毫无惧意。

    “少废话!赶紧把他解决了。

    我还赶着去收拾那个胆敢冒犯我的人。”

    龙九手持兵刃,略显不耐地催促道。

    听罢此言,龙五径直迈步上前。

    他向来主张雷厉风行,动手胜于空谈。

    既然龙九已经明示要迅速解决眼前的杨启,那他就即刻付诸行动。

    “住手!你不可以这样做!不要靠近我,我真的恳请你不要再靠近了!”

    望着龙五步步紧逼的身影,杨启心生恐惧,一面不断后退,一面大声哀号。

    然而,龙五从未对即将猎取的目标产生怜悯。

    他的脚步坚定沉稳,每一次的落步仿佛都将无尽的寒意踩进了杨启的胸口,使之瑟瑟发抖,贪生怕死之态显露无遗。

    “别再过来,求求你,求你停下……”

    杨启最终无力支撑,整个人瘫倒在地,满脸泪水,言行几近癫狂。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二楼楼梯处观战已久的朱英走了出来,并示意龙五暂缓动作。

    “老五稍安勿躁。”

    闻听召唤,龙五回首望向朱英,疑惑不解。

    而朱英亦未多作说明,直接从楼上缓步而下,直至来到杨启近前。

    “嘿,尊驾官爷。”

    “请饶命,求你们开恩放过我……”

    杨启连连叩求。

    对此情景,朱英只冷笑一声。

    随之,他抬起手掌轻拍杨启的脸颊,郑重警告:“莫要在此继续拙劣演出,给我听好了,再敢耍花招,本大爷马上就取你的性命!”

    一语方休,杨启面容顿改。

    尽管表面伪装的疯癫模样迅速收敛,但他内心的惶恐依然清晰可见。

    望着眼前冷峻威严的朱英,杨启颤声道:

    “好汉饶过小人吧,好汉开恩啊……”

    见其态度有所松动,朱英满意一笑。

    “这才对嘛,他人与你交谈,你当认真听取,这是待人最基础的礼貌认知,懂吗?”

    “我懂,我明白。”

    杨启忙附和点头。

    此时的他,已然不再是当初位高权重时不可一世的模样,而如同一只摇尾乞怜的犬类。

    朱英心中颇为畅快,伸指轻轻摩挲他的头顶,就似抚摸一条乖顺的小狗。

    “很好,接下来问你——想不想保住这条小命?”

    朱英语气温和,却暗藏玄机。

    杨启听后,顿时感到屈辱感油然而生。

    但为了活命,他只能强压内心愤懑回答:

    “想,我很想。”

    “想活就好。

    那我告诉你的话,必须仔细听明白哦?”

    “会,肯定会!我一定认真听您指点。”

    杨启连声答应。

    随即朱英开始自我介绍,“我是这酒楼的新晋老板。

    今日正值开张大喜,结果闹出了这等糟糕乱子。

    你说这能怨谁呢?难道不该归咎于你吗?”

    “是我错,都是我处置失当!我愿承担一切过错!”

    杨启急忙赔罪。

    可朱英并未就此罢休,冷冷训斥:“闭嘴!敢再擅自插言,立刻格杀勿论!”

    杨启默然受教。

    稍倾,朱英又换上亲和态度说道:“既是你的错事,总要设法弥补才行,对不对?”

    杨启连忙颔首赞同。

    朱英进一步追问,“那接下来你该怎么做才合适,你清楚了吗?”

    此问题让杨启愣在原地。

    他心中叫苦不迭:我哪知道该如何应对,我眼下只想着保住性命而已!

    见状,朱英再次抬手,“啪”

    的一声甩出一记清脆耳光。

    于是继续说道,“既如此,我便再详细指点一番。

    今日有歹徒欲于我店内生事,你虽提前接到线报并派遣手下支援,

    岂料对方凶残异常,将你的差役全数击杀……”

    幸好,他们的势力已经衰弱至极,最终仍然落入你的掌控之中。

    如此,你应该明白了吧?”

    杨启怔住了,很快领会了朱英的意思。

    他在心底无声狂吼:真是疯子!这家伙绝对丧失理智了!

    居然妄图将所有罪名推给吕梁。

    开什么玩笑?那可是太子妃的弟弟、皇长孙的舅舅啊!

    “这……这……”

    杨启用复杂的目光望着对方,满口干言却不知从何说起。

    一面对的是活下去的希望,另一方则是深不见底的危机。

    杨启相信,只要他此刻摇头拒绝,朱英必然会命令手下将他当场处决。

    可若应允,日后必定招致吕家滔天的怒火反扑,而这场风雨将包含来自太子妃和皇长孙无尽的压力。

    无论接受或者否决,结果都是走向死亡。

    “嗯?看官老爷的表情,似是对这个提议有些不满啊?”

    朱英嘴角噙着莫测的笑容问道。

    然而杨启在对方眼神的刹那寒光里捕捉到浓重杀意。

    瞬息之间,选择已在心中敲定。

    “满意,我非常满意。”

    毕竟苟延残喘总比立刻丧命好。

    能拖延多久便拖延多久。

    这一决定全然源自人类对生死关头最本能的畏惧反应。

    见状,朱英微微点头露出了欣慰笑容,拍拍杨启肩膀示意:

    “那么既然如此,我就派个人手帮您料理后续事宜吧。”

    说着侧过脸吩咐龙五。

    “老五,从现在起贴身照护这位大人,保护他的安全,明白吗?”

    龙五毫无异议地答应道。

    “好的。”

    随即走向杨启站定。

    杨启脑海中闪过之前遭受威胁的画面,顿生误解:难道要对自己下手?

    惊惶失措间大喊出声。

    “不要!千万别!”

    结果除了惊呼并没有其他事发生。

    只见龙五表情平淡站在原地,不动如山。

    此时朱英投来的目光仿若看待小丑般,令杨启浑身不自在。

    身为朝廷三品重臣怎么可以如此沉不住气?

    杨启也察觉自己的表现十分愚钝,不由尴尬万分。

    “行啦,此处就交给我们处置吧。

    龙五,带着这位大人大驾回归衙门如何?

    记住一定要随时保持贴身防护,不可懈怠。”

    说完起身再次确认嘱托后离去。

    龙五轻轻颔首表示知晓。

    此时杨启心底暗嘲:分明就是派个监督员,何必弄这些有的没的。

    “走吧。”

    下一秒衣领一紧,被龙五钳制提离原地拖往大门处。

    毫无反抗余地,也没有资本去尝试抵抗。

    于是他像个待毙的小狗般,被动地被拽到了酒楼前门处。

    当门推开的一瞬间,悬于心头的不安稍稍释然。

    方才的遭遇让杨启真切感受到朱英戏谑残忍的本质。

    生怕朱英突改心意将其留下。

    只有跨出此楼门槛的一刻,才算真正确保自身暂时无虞。

    正当松口气之际,耳边再度传来朱英淡漠嗓音。

    再次掀起他内心的狂澜巨浪。

    他战战兢兢转首,恐惧直视朱英面容。

    世上最大的折磨莫过于看见前方曙光乍现又迅速陨灭黑暗吞噬一切。

    “阁下还有什么指示吗?”

    声音止不住打颤地发问。

    朱英脸上绽放和善微笑:

    “哦,没什么大事儿。

    只是稍作提醒:等我的部下押解犯人至衙门,请务必代为照料周全可好?

    龙五你也得配合官老爷,一道完成这趟接待使命呀。”

    又是明晃晃的胁迫语气,让人不得不从。

    杨启此刻的心情,犹如吞了一只烂柿子,既无奈又难受。

    可命还在别人手里攥着,只能勉强挤出笑容说道:“是,在下必定遵照您的指示行事。”

    “嗯,退下吧。”

    “在下告退。”

    朱英轻点头示意。

    接着,龙五便架着杨启离去。

    此时二楼的朱元璋一行人也走了下来,对着朱英问道:“英小子,你就这么确信那府尹日后不会翻脸不认账?就算你在旁监视,这种事情可也不能完全担保吧?”

    汤和站在一旁表示认同。

    威胁这事说到底也是双面的,取决于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受到怎样的威胁。

    “您就安心好了,他翻不了天。”

    朱英自信地回道。

    看到朱英如此笃定,朱元璋不再多问。

    而蒋瓛却带着几分疑惑盯着朱英,因为这类事情本该是锦衣卫指挥使最擅长掌控的领域,即便是他,也不敢肯定一个三品高官会乖乖屈从今日这种耻辱。

    这时,苏二嬉笑着应到:“少爷有何差遣?”

    “去寻点有力的证据来,适时递到咱们府尹大人的手上,且千万要隐秘些。”

    “嘿嘿嘿,少爷放心,小的心中有数。”

    苏二收好随身兵器,瞬间出了酒楼。

    朱英将目光转向龙九,“九娘。”

    “哎,奴家在听候少爷吩咐。”

    “去办正事。”

    “呵呵呵,我就知道少爷最疼我了。”

    “别啰嗦,赶紧行动!”

    “哎呀,少爷气概真豪迈,让奴家好不欢喜。”

    “给我滚!”

    随即龙九也离去了。

    看着几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朱元璋等人再度将视线转回朱英身上,不禁彼此对望又互生迷惑。

    当大明皇帝回归其专殿——武英殿时,他威严肃穆地端坐于雕饰华丽的金座上,而汤和、傅友德、蒋瓛三人则侍立阶下。

    “蒋瓛。”

    “臣在。”

    “自今天起派遣密探暗中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臣领命。”

    “记住,我们的目标仅限于摸清他背后隐藏的事物,而非从事龌龊的把戏。”

    “臣明白。”

    “嗯,下去吧。”

    “臣,告退。”

    蒋瓛叩首后站起身离开宫殿履行圣意。

    目送着恭敬退出的背影,朱元璋的目光缓缓回到汤和与傅友德二人之上。

    “起来吧。”

    “臣,谢陛下。”

    “臣,谢主隆恩。”

    汤和二人行过礼节之后重新站立。

    “郑有伦,替这两人拿两把椅子过来。”

    朱元璋开口道。

    随后黑暗处一位身穿火红袍服,头发灰白的老宦官缓缓走出。

    “是,陛下。”

    郑有伦低头敬礼,随之端来两把座椅放置于汤和及傅友德面前。

    汤和傅友德忙抱拳致谢。

    即便他们身为大明开国功勋可以漠视宫内诸多宦官之流,但面对郑有伦却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这是从朱元璋还只是起义领袖时期便陪伴身边的忠诚老人。

    眼下,距离那时已接近二十载光阴。

    朱元璋素来对宦官这类净身之人抱有极大的轻蔑,根本不把他们当作与常人等同的存在看待。

    但郑有伦不一样,这位陪伴其左右超过二十余年的老者,在他心底确实存有一丝情谊。

    最关键之处在于,郑有伦极懂分寸,从不越雷池半步,守职尽责只处理属于自己的本职事务。

    正因此,郑有伦才得以成为朱元璋心腹中的心腹,远非蒋瓛之流可以相提并论的对象。

    所以,在大明朝野中,除了朱元璋本人之外,绝无人敢在郑有伦面前摆架子——即便表面上客套一下也无伤大雅。

    毕竟,谁不清楚那种“小人物”

    往往更难缠的道理?

    安排好凳子供主宾就坐之后,郑有伦又悄然退回殿内隐秘的暗处之中。

    \"请坐吧。”

    朱元璋随意一指旁边的凳子开口道。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