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第10章  第10章
    “当然不能错过。”

    朱英带着笑意转过身,朝着楼梯方向扬声唤道:

    “苏二!”

    随着喊声,一个身影飞快地顺着楼梯赶来,正是苏二。

    只见他肩搭毛巾,一身典型的店伙计打扮。

    见着坐在椅子上的朱英,脸上堆满献媚之色,说道:

    “少爷,有什么事情需要吩咐吗?”

    “你去告诉包三,让他拿出压箱底的手艺,备好美酒佳肴。

    这贵客可是千金难求,千万别坏了我的名头,听明白了吗?”

    朱英神情格外庄重地命令道。

    “小的明白,立刻去办,马上就好!”

    苏二毕恭毕敬地点头答应,偷偷瞟了眼一旁的朱元璋。

    但就在这一刻,他猛然感觉到了一阵如山般的压力。

    朱元璋轻轻一眯眼睛,一股令人窒息的气势朝苏二压迫而去。

    “啊——”

    苏二惊叫一声,整个人像是被无形的巨掌震慑住了一样。

    “嗯?怎么了?”

    朱英疑惑地追问。

    满额冷汗的苏二心下畏惧,再次看了一眼还端坐在那喝茶的朱元璋。

    “没、没什么,小的告退。”

    说话间,他就如同逃跑一般冲下楼去。

    看着苏二慌张的模样,朱英满是疑惑地望向对面依旧镇定的朱元璋。

    却见对方面不改色地轻啜茶水。

    察觉到朱英的目光,朱元璋反问道:

    “有事?”

    “啊,没什么,突然觉得您有种威严不可侵犯的气质。”

    “真的吗?呵呵,还算凑合吧。”

    秦淮河畔热闹非凡。

    三条人影穿梭在人群中,最后停在“天下绝味”

    这块崭新的招牌前。

    漆香味仍在空气中弥漫。

    汤和抬起头看了看眼前的牌匾,随即侧首问身边的一个人:

    “蒋瓛,你确定陛下当真在这店里?”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官场上皇帝威名赫赫的鹰犬,民间传说是凶神恶煞、三头六臂的恶魔。

    而事实上的他,不过是一个脸色微显苍白、眼神稍带凛然的中年男子罢了。

    听到汤和的疑问,蒋瓛唇角勾起一抹嘲讽。

    “汤国公是在怀疑我会伪造圣旨?怕是不敢吧。”

    “你——”

    如此态度顿时让汤和气急败坏,手指直指着蒋瓛就要发作。

    一旁的傅友德急忙拦住怒气冲天的汤和,“别跟这种走狗较劲了。

    时间不等人,万一让上面等候许久怎么办。”

    话音入耳,汤和心头火气立消。

    只是轻哼了一声作罢。

    一声冷哼,扫了蒋瓛一眼。

    “你说得对,我们不必与一只恶犬争执。

    走吧,赶紧去见陛下。”

    一阵夹枪带棒的言辞后,便与傅友德一同迈入酒楼。

    身后,被骂作狗的蒋瓛望着他们的背影,却并无任何过激反应。

    毕竟,能当上皇帝的狗,也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资格吧?

    他眼中掠过一抹阴狠的精光,低声咕哝道:

    “如此狂妄,我看你们还能嚣张多久。

    总有一天,当你们沦为阶下囚的时候,再看看是否还这么嘴硬。”

    说完也跟随走进酒楼之中。

    …………

    二楼雅座里。

    清炖海参、海胆蒸蛋、梨木老母鸡汤、清炒芥菜等………

    一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佳肴陈列于朱元璋面前。

    “老爷子,来试试这碗鸡汤,足足用了文火慢炖几个时辰,极为鲜美。”

    朱英盛了一碗汤递给朱元璋。

    “哦?真的吗?那我可得尝尝。”

    朱元璋一脸兴致勃勃的模样。

    实则心里毫无波澜。

    他是谁?大明开国皇帝,什么珍馐美味没有品尝过。

    就一碗普通的鸡汤,又能有什么独特之处?

    不过看在朱英面上,还是假装饶有兴趣的样子舀了一口送入口中。

    “嗯?”

    刚一入口,朱元璋就品出了其中的不凡。

    “小兄弟,这味道,该不会是加了鸡精在里面吧?”

    “呵,陛下猜得不错,这鸡汤的确加了鸡精,不止它,

    我这家酒楼的所有菜品皆用鸡精调味。”

    朱英笑着回应。

    “难怪你昨日这般自信满满,原来是早有准备。”

    朱元璋顿时了然。

    “的确高明。

    与其单卖鸡精不如直接开家酒楼,

    既然鸡精目前只有你们独家秘制,旁人自然难以模仿,是个不错的主意。”

    就在此刻,汤和等人在小二引领下登上二楼。

    目光里写了些什么内容?”

    朱元璋语气忽然沉重。

    这次汤和等三人赶紧摆首示意不知情。

    朱元璋冷哼一声:“上面写明,单就今年洪武十五年开春至今日为止,那倭寇竟已上岸在福建境内劫掠烧杀逾百次之多!”

    提到此事时他勃然愤慨,一气之下猛地将手中茶盏拍回桌面,“砰——”

    的巨响令众人心下一惊。

    “区区小倭居然胆敢挑衅天朝威仪,更肆意屠戮我百姓,简直就是死不足惜、目无王法!”

    他怒目圆睁道。

    旁边的汤和三位顿时从椅子弹起站立,时刻等待震怒中的陛下发表指示。

    然而刹那间才意识到此刻所在乃是普通酒楼天下绝味,并非宫中的议政重地。

    一时间面露窘态。

    朱元璋斜视三人,语调透着不悦:“你们几个这是唱哪出戏码?”

    “啊,这个,小弟不过是……小弟也是太生气不过,想开口叱骂一番而已,恳请哥哥宽恕则个!”

    汤和支支吾吾搪塞着。

    倒是傅友德站了出来,神情肃正答道:“主上息怒,我等闻此暴行难抑胸中义愤,一时冲动冒失失态,实该请罪。”

    随后蒋瓛亦补刀认错:“确请主公见谅!”

    “好了罢了,就光嘴上说说又有何益处?都统统归位继续坐着吃便是。”

    朱元璋挥挥手表示不予追究。

    众人连忙遵命重新坐好。

    稍定片刻,他重新开腔:“今儿早些时候陛下看了相关奏报,早已龙颜大怒。

    而后传唤颖国公、信国公还有锦衣卫指挥使进宫觐见。

    各位可曾推测陛下召见的目的何在?”

    无需多思量。

    “这还不得动手!倭奴这些年来越发张狂,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活得嫌日子太久是不是?”

    汤和急先锋似的首先表态。

    一旁傅友德与蒋瓛同样称是:“确实该剿灭这些贼寇。”

    他们三人的回应换来的是朱元璋颔首认可,紧接着再度把视线转移至朱英身上,“朱英小崽子,你如何看?”

    朱英不由错愕:怎么突然跳到自己这儿来了?

    这不该是皇帝跟手下的臣僚专门探讨的事情么?

    朱元璋瞅着朱英的表情,一下子便明白了小伙子的心思:“但讲无妨,咱家还没有那套因为言语获罪的道理;只要不冲撞圣驾就没问题。”

    就连一贯稳重如傅友德与蒋瓛这样的大将听了这话,嘴角也不由自主牵动几下。

    毕竟,倘若朱英真出口无忌讳地指责起龙庭上的事情,岂非等于当着僧人直批光头?

    只有汤和,因早已猜透朱英真实身份,他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忍不住暗笑。

    在汤和看来,即便朱英大胆骂了陛下,怕是皇帝也只能忍下。

    毕竟,他们二人可是祖孙关系!而且这孙子还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正是当今圣上呢,哈哈。

    此时,朱英轻轻一笑:“洪武爷为天下百姓所作贡献之大,无人能评头论足。”

    “哦?小友是不是特意讲好话,想让朕代为传达呀?”

    突然听闻赞语,朱元璋心情舒畅,也笑出声来。

    汤和等人面面相觑,心道:真会装!

    对此朱英从容回道:“在下可没这么想过,不过要是老大人您有这心思,晚辈自然求之不得。”

    越如此坦然应对,朱元璋越感快意,“有何不可,我天天见陛下,举手间的小事而已。”

    望着眼前这位年轻人,他脑海突然掠过一念。

    是否现在就把真相说与朱英?

    若告诉了,他便能继续同自己这般轻松交往。

    但这念头刚升起,很快被朱元璋否决。

    朱英终归是朱氏血脉、大明皇长孙。

    当初以为走失也就罢了,如今找到又怎能让他久居尘世。

    不如等日后找个良机宣布:大明嫡长孙归来!

    想到此,他又有些担忧,朱英若进宫后待驾之时恐怕不再如此随性洒脱,反倒变成朱标那般谨守君臣规矩了。

    一时间情绪转而低落,脸上的笑意也随之消散。

    于是朱元璋转移话题问道:“依你之见,今日陛下召集诸大臣讨论倭患,将会采取何种策略?”

    事关家国大事,朱英收起嬉笑神色,低头凝神思考。

    朱元璋默默注视,未打扰。

    一边的汤和三人哪敢催,这是嫌命太长么?

    须臾之间。

    朱英扬起头道:“在下推测,洪武爷自乱世崛起扫平群雄、逐鞑虏立华夏,如此帝王定不会容忍区区倭人之轻蔑。

    今日召见两位国公就是明证。”

    “哦?何以见得?”

    朱元璋追问道。

    “大明初建时名将众多,其中颖国公正因治军严谨且善谋断而出名,昔日洪武爷称赞‘将帅之中以功勋数,首推友德’。

    实属开国栋梁之材。

    如单请颍国公倒无异常,毕竟他无论征战何处皆可胜任。

    但同时请了信国公就不寻常了。

    信国公乃少数多次水战获胜者,在当今天下水战方面堪称首屈一指。”

    朱英依循记忆,娓娓讲述。

    朱元璋听完颇为欣喜,因他的打算果然与朱英所说无差。

    汤和与傅友德听得目瞪口呆,心底惊问:

    莫非这家伙偷偷瞧见我的洗澡秘密?

    为何对老子的事迹如此了如指掌?

    蒋瓛同样以异样的眼神注视着朱英。

    即便自己身为统领御林军、监察百官的锦衣卫首领,也没他朱英了解得这般透彻。

    朱元璋尽览众人神色,心底暗暗得意,他知道,这个大孙子已经成功凭借实力吸引了三人的关注。

    “你们三人,怎么看朱英方才所说的话?”

    三人闻声收敛视线,汤和首先开口。

    “大哥,老弟我觉得小朱说得很在理。

    这么年轻的后辈就有这番见解,简直像沉睡深潭的蛟龙,待机缘一到,必然一飞冲天!”

    傅友德:!

    蒋瓛:!

    两人惊愕地看向汤和。

    他刚才怎么说的?潜龙腾渊?机遇来临一飞冲天?

    皇帝就在眼前,这话敢说出口啊!

    两人又看向朱元璋,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震怒。

    然而令他们惊讶的是,皇帝非但没有生气,反倒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说得太好了,以前真没想到,你汤老大嘴笨也能说出这般精彩的话语!”

    朱元璋指着汤和哈哈直乐。

    显而易见,他极为满意。

    傅友德与蒋瓛却被弄得懵了。

    这到底啥情况啊?

    “呵呵,大哥您这话说的……我是真心觉得朱贤侄有本事,并没有刻意奉承。”

    汤和笑容可掬地回应。

    不对劲!这里气氛太诡异了吧!

    傅友德和蒋瓛渐渐琢磨出味道。

    目光齐刷刷投向旁边的朱英。

    这个家伙,绝对非同寻常,否则汤和绝不会表现得这么反常。

    “哈哈好!说得是!朱小子确实不错。”

    朱元璋越发表现出喜悦之情。

    朱英:……

    这种夸奖也太离谱了,太过分了吧。

    只能无奈提醒:

    “我说两位大人,差不多得了,再表演就过火了。”

    “哎呀!瞧瞧这孩子多不懂事!”

    朱元璋戳了戳朱英道。

    明白其中意味的汤和以及回过神来的傅友德、蒋瓛哪里还敢插嘴。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