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从流民开始权谋天下 > 第16章  天下大势
    看着马县令离自己越来越近,善念终究是在李为民的脑海中占据了上风。

    打定主意后李为民反而是冷静了下来,他叹了一口气然后平静的对马县令说道。

    “唉!马大人,不管你信不信,在下都没有与马英做出那等苟且之事,那都是马英骗你的,不信的话你去找个大夫来给马英号一下脉便知真假。

    李某可以死,但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说完这句话后,李为民便静静地等待马县令的抉择。

    听到李为民的这番话后,马县令果然停了下来。

    但出乎李为民预料的是,马县令先是盯着他看了许久,然后才突然笑着拱手对他说道。

    “浸之,对不起了。”

    在李为民疑惑的目光中,马县令继续向他解释起来。

    “你和小英的事她都已经告诉我了,我虽然不在意你的出身,但却是不能不在意你的品行,所以我就故意演了这么一出戏来试探你。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浸之你通过了我的考验,从今以后你和小英的事我便不再阻拦。

    浸之,你应该能理解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吧!”

    看着马县令诚挚的目光,李为民沉默了许久后,才终于开口问道。

    “马大人,今天的事马英知不知道?”

    “小英只知道我要对你进行考验,可究竟是什么考验,她并不清楚。”

    当得知今天的事马英并不知情后,李为民的心里才好受了许多,他能接受马县令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来考验自己,却不能接受自己的爱人不相信自己。

    虽然马县令考验的过程让李为民心惊胆战,但无论如何结果总算是好的,从今以后李为民再也不用担心马县令知道他和马英的恋情后会对他怎么样了。

    见李为民的神色恢复正常,于是马县令对身旁的几个亲卫吩咐道。

    “你们去通知厨房上菜,等上完菜后你们就出去吧。”

    “是!”

    没过多久,一桌子的菜就被陆陆续续地端了上来。

    此时大厅里只有马县令和李为民两人,马县令给李为民和自己各斟了一杯酒后,他端起酒杯对李为民说道。

    “浸之,刚刚的事吓到了你了,这杯酒算是我给你赔罪。”

    平心而论,以马县令的身份,能这样三番两次朝李为民道歉已经算是很给他面子了,而且他这么做也都是为了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

    于是在经过短暂的愤怒后,李为民便很快从心底里说服了自己理解马县令。

    见马县令给自己敬酒,李为民赶紧站起身来双手举杯迎了过去,等确保自己的杯口更低后,李为民才对着马县令回答道。

    “大人言重了,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若是将来在下有了女儿,怕是在下也忍不住会想要考验自己的女婿一番。”

    马县令见李为民脸上的表情不似作伪,才终于放下心来,他害怕的就是李为民会因此对自己怀恨在心,见李为民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于是马县令又对李为民问起了另一个自己关心的问题。

    “浸之,关于以后的日子你是怎么打算的?

    虽然你的路引、户籍证明都丢了,但若是你有心参加科考的话,这些东西我都可以想办法帮你办齐。”

    在古代科举被视为第一正途,所以马县令的意思其实也很明确,他希望李为民能走上科举之路,然后做官,至于科举所需要的相关证明,他自会帮李为民搞定。

    若是在太平年景,背靠马家这棵大树,然后想办法考个举人,再运作到一个小地方当官,如马县令一样逍遥快活地度过一生,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但李为民知道,这样想法终究是一种奢望。

    眼下是崇祯元年,十六年之后,如今这位意气风发,打算中兴大明的新君,就会自缢在北京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

    而崇祯帝死后不久,关外的建奴就会在多尔衮的带领下席卷天下,到时候这万里汉土都将沦陷在建奴的铁蹄之下。

    一想到这里,李为民的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但偏偏他此刻还不能将这种难受给说出来,因为谁也不会相信,人口上亿,士兵百万的大明,会被一个人口只有区区数十万,拥兵不过十万的小族给征服。

    原本李为民只想如何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可如今在得到马县令的认同后,李为民忽然想到,自己似乎可以利用马家的力量去做点什么。

    于是李为民在听到马县令的话后,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对着他反问道。

    “敢问马大人对当今天下的大势怎么看?”

    见马县令陷入了沉默,于是李为民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眼下辽东战局失利,中原黄河决堤,西北饥荒横行,西南土司叛乱、东南海盗猖獗,可以说如今的大明就没有几个地方还是太平的。

    大人,在这样的天下大势面前,您觉得读几本所谓的圣贤书然后踏上科举之路,这真的是一个好选择吗?”

    若马县令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汉臣,那李为民自然是不会如此直白地跟他讨论天下大势。

    对于马家这样传承了数百年的土司家族来说,他们早已经看惯了王朝的兴衰更替,对于他们来说,家族的繁荣往往比王朝的兴盛更加重要。

    马县令作为土司家族中少有的“读书人”,虽然他仰慕汉文化,但涉及到关键利益时,他还是会以马家为重而不是大明朝廷。

    于是在听明白李为民的话外之音后,马县令对李为民回答道。

    “浸之,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我只有小英这么一个女儿,既然你们看对了眼,那你就是我的半个儿,哪怕是你想造反,我也只会帮你掩护。”

    虽然马县令的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但李为民还是立即解释道。

    “马大人,在下并不是想要造反,只不过是如今的天下大势难免会让我想到大汉和大唐的末年。

    大汉、大唐这么强大的国家都是在三百年左右灭国的,大明立国也快三百年了吧?

    马大人您熟读史书,您应当知道改朝换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景象,每一个乱世所伴随的都是无尽的血雨腥风。

    我不想造反,可我也不想我的家人出现什么意外,万一我们真的是不幸赶上了一个王朝更替的时代,那么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护得一家人的周全,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遭遇危险。

    大人,任何时候谨慎一点总是没错的,有备才能无患!”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