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曼曼手脚麻利地将切好的年糕块小心翼翼地重新码回蒸笼里。
这年糕得趁热吃才最软糯香甜。
她看着那一大蒸笼的“成果”,心里盘算着怎么运出去。
这玩意儿死沉,光靠她和杨富贵两个人搬,再加上桌椅板凳,太费劲了。
心思一转,她想到了村里的杨二牛。
杨二牛家有头老黄牛,平日里就靠着这牛车帮人拉货、载人去镇上,赚点辛苦铜板。
“富贵叔,你在这儿看着,我去趟二牛哥家。”
黄曼曼交代了一句,转身就往杨二牛家快步走去。
杨二牛正蹲在牛棚边给老黄牛梳毛,听见黄曼曼的声音,抬起头。
“曼曼侄女?啥事啊?”
“二牛哥,想跟你商量个事儿,借你家牛车用一天,成不?”黄曼曼开门见山。
杨二牛闻言有些诧异,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借牛车?用一天?你要拉啥去?”
“做了点吃食,想拉到村口大槐树下卖卖看。”黄曼曼也没瞒着。
“卖东西?”杨二牛有点意外,但也没多问,“行倒是行,就是这价钱……”
他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
村里人都知道,他这牛车去趟镇上,来回一趟是十文钱。
一天顶多跑两趟,要是运气不好,一趟活儿都接不到也是常有的事。
黄曼曼心里早有计较,干脆利落地伸出两个指头:
“二牛哥,我租一天,就今天,在村里用,给你二十文!你看成不?”
“二十文?!”
杨二牛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这可比他辛辛苦苦跑两趟镇子的满载收入还多啊!
而且今天就在村里头转悠,省时又省力!
这买卖,划算!太划算了!
“成!成!太成了!”
杨二牛乐得一口大白牙都露出来了,连忙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
“你等着,我这就把牛给你套上!”
很快,杨二牛就赶着套好的牛车,跟着黄曼曼来到了牛棚这边。
黄曼曼指挥着杨富贵,两人合力,小心翼翼地把那热气腾腾的大蒸笼、一张旧案板、还有几条擦干净的长凳都搬上了牛车。
杨富贵虽然腿脚因为昨晚的事还有点不利索,走起路来微微跛着,但脸上全是兴奋和期待,干活的劲头十足,乐呵呵地听着黄曼曼的安排。
“富贵叔,你坐车上看着东西,我跟着走就行。”黄曼曼说道。
“好嘞!”
牛车吱呀呀地启动,朝着村中心的大槐树方向慢慢行去。
村里的大槐树下,向来是村民们农闲时聚集纳凉、唠嗑、交换各种小道消息的中心地带。
此刻虽然是冬天,但出了太阳,天气不算太冷,树下还是三三两两地聚着些晒太阳、做针线活的妇人和闲聊的老汉。
当杨二牛赶着牛车,载着杨富贵和一大堆“家当”出现在大槐树下时,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咦?二牛,你这是拉着杨村长干啥去?”
“杨村长家这是要搬家当出来晒太阳?”
黄曼曼没理会那些打趣,利索地跳下地,开始指挥杨富贵和杨二牛帮忙卸货。
蒸笼稳稳地放在地上,案板支棱起来,长凳摆好。
黄曼曼将蒸笼盖子稍微掀开一条缝。
嘶——
一股浓郁的、带着微甜的米糕香气,伴随着白腾腾的热气,瞬间飘散开来。
“嚯!好香啊!”
“这是啥味儿?咋这么馋人呢!”
围观的村民们鼻子都耸动起来,好奇地伸长了脖子往蒸笼这边瞅。
要知道,自打黄曼曼发现了那神奇的“野稻子”和漫山遍野的野韭菜后,村里人的日子确实好过了不少。
虽然还谈不上顿顿吃饱,但至少不像之前那样,饿得前胸贴后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野稻子”也真是奇特,以前大伙儿都当是喂牲口的野草,谁能想到它不仅能吃,还好像一年四季都能抽穗生长!简直是老天爷开眼!
所以,现在村民们对黄曼曼这丫头,那是既感激又好奇。
看见她又弄出新花样,自然都围上来看热闹。
人群里,几道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啧啧啧,看看,看看!”
说话的是风老太,她那张刻薄的老脸上写满了不屑,旁边还跟着个从隔壁赵家村嫁过来的、向来喜欢搬弄是非的赵婆子。
“这还没出嫁的黄毛丫头,就敢抛头露面出来摆摊卖东西了?”
风老太拔高了声音,故意让周围的人都听见,眼神像淬了毒的针,一下下往黄曼曼身上扎。
“真是丢人现眼!一点规矩都不懂!”
赵婆子立刻在一旁帮腔,吐沫星子横飞:“就是!这要是放在我们赵家村,早被唾沫星子淹死了!像什么样子!”
她们俩你一言我一语,话里话外都透着对黄曼曼的贬低和对杨家的不满。
黄曼曼还没来得及反驳,一个爽利响亮的声音就从人群中传了出来。
“我说风老太!赵婆子!你们俩嘴巴是刚吃了粪吗?怎么这么臭!”
站出来的是王春花,她家男人和杨富贵关系不错,在黄翠莲嫁过来之前,王春花就时常和黄翠莲聊天。
在她嫁过来之后,更是很快就熟络起来,算是黄翠莲在村里交到的第一个真心朋友。
王春花双手往腰上一叉,瞪着眼睛,一点都不怕她们。
“曼曼怎么了?靠自己本事做点吃食出来卖,碍着你们什么事了?吃你家大米了?”
“再说了!”王春花往前一步,声音更大了,“要不是曼曼丫头心善,找到了那救命的野稻子,你们俩现在还能有力气站在这儿叭叭地说风凉话?”
“怕不是早就饿得在家里哼哼了吧!”
这话可真是说到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坎里!
大伙儿可都记着前阵子饿肚子的苦日子呢!
“噗嗤!”
“哈哈哈哈!”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春花说得对!太对了!”
“就是!人家曼曼是咱们村的福星!没她,咱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挖野菜根呢!”
“风老太,你就少说两句吧!积点口德!”
“没有曼曼献上野韭菜在村子里落脚,你们一家子怕是现在还在哪里逃荒都不知道呢!”
风老太和赵婆子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白,臊得满脸通红,跟斗败了的公鸡似的,灰溜溜地缩回了人群后面,再也不敢吱声了。
黄曼曼感激地看了王春花一眼。
王春花对她爽朗一笑,摆摆手,示意她不用在意。
黄曼曼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朗声对围观的村民们说道:
“各位叔伯婶子,哥哥嫂嫂们!”
“这是我家新做的年糕,用咱们吃的米打出来的,加了点独家秘方,又香又甜又软糯!”
“今天头一天做出来,大家尝个鲜!”
她指了指案板上用作样品的一小块年糕。
“价钱也不贵,这么一块,三文钱!”
她比划了一下大小,大概二两左右。
“要是家里暂时没铜板,拿菜来换也成!”
“半斤新鲜的青菜、萝卜啥的,都能换一份!”
“什么菜都收!”
这话一出,人群又是一阵小小的骚动。
三文钱一份,说实话,对现在的村民来说,不算便宜。
但可以用菜换,这个条件就让很多人心动了。
地里的菜自家种的,不花钱,换点没吃过的稀罕年糕给家里孩子解解馋,似乎也挺划算。
“用菜换?这个好!”
“我家地里正好还有几颗生菜!”
王春花第一个高声响应,她快步走到摊子前,从随身带着的篮子里拿出几颗水灵灵、还带着泥土气息的小生菜。
“曼曼,给我来一份!我家杨晨早就被这香味馋得不行了!”
她指的是站在她腿边,一个虎头虎脑、正使劲吸着鼻子、眼巴巴瞅着蒸笼的小男孩。
黄曼曼接过生菜,入手沉甸甸的,估摸着绝对超过半斤了。
“好嘞!春花婶子!”
她麻利地从热气腾腾的蒸笼里,用干净的夹子夹出一块雪白的年糕,用早就准备好的干净油纸细细包好,递给了王春花。
“拿着,小心烫!”王春花把年糕递给儿子杨晨。
小杨晨欢呼一声,迫不及待地接过来,也顾不上烫,学着大人的样子,小心地撕开一点油纸,露出里面白玉似的年糕。
他没有直接吃,而是又从王春花的篮子里揪了一片最新鲜的生菜叶子,像模像样地把一小块年糕卷在里面。
然后,张大嘴巴,“啊呜”一口就咬了下去!
唔!!!
小家伙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那软糯的口感,那恰到好处的甜味,混合着生菜叶的清爽……
太……太好吃了!
他腮帮子鼓鼓地嚼着,幸福得眯起了眼睛。
黄曼曼也笑了,我勒个,这不就是韩式吃法吗,把这小子香的。
三两口,一小块年糕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连掉在油纸上的渣渣都用手指粘起来塞进了嘴里。
吃完,他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猛地抬起头,扯着王春花的衣角,大声嚷嚷起来:
“娘!娘!超好吃!这个糕超好吃!”
“我还要吃!我还要吃嘛!”
这清脆响亮的童声,带着最纯粹的渴望和满足,瞬间传遍了整个大槐树下。
简直比任何吆喝都有用!
“真的假的?有那么好吃?”
“看那小馋样,不像假的!”
“连杨晨这皮猴子都说好吃,那肯定差不了!”
原本还在犹豫观望的村民们,这下彻底被勾起了馋虫,心思都活络了起来。
王春花看着儿子那副恨不得把油纸都舔干净的馋样,又好气又好笑,但更多的是高兴。
“好吃!好吃就对了!”她笑着揉了揉儿子的脑袋,“等明天让你爹多砍点柴,再来给你换!”
有了杨晨这个“活招牌”,再加上可以用蔬菜换购的便利,摊子前很快就围拢了不少真正想买想换的人。
“曼曼丫头,给我来一份!我这儿有一捆刚拔的萝卜缨子!”
“我要两份,这儿是六文钱!”
“也给我换一份,这把菠菜够不够半斤?”
黄曼曼和小石小丫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悦和一丝如释重负。
杨富贵和黄翠莲立刻打起精神,一个负责收钱、收菜、称重,一个负责麻利地从蒸笼里取年糕、打包。
来财也瞪大了眼睛:“曼曼姐你真的没骗我呀!娘成亲了又吃不尽的食物啦!”
又是一阵大笑。
雪白软糯、散发着诱人香甜的年糕,很快就一份份地递到了村民们的手中。
看着摊子前这热热闹闹、有人气的景象,黄曼曼悬着的心,终于稳稳地落回了肚子里。
看来,这第一步,是走对了!
村里人对这个口味,是认可的!
她侧头看向旁边忙得额头冒汗,却满脸笑容的杨富贵。
杨富贵也正好抬眼看她,咧开嘴,无声地说了两个字:“成了!”
“嗯!”黄曼曼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今天在村里试卖效果这么好,看来大家是喜欢的。”
她压低声音,对杨富贵说道。
“明天,咱们就按原计划,挑到镇上去卖!”
“好!!”杨富贵重重一拍大腿,声音里充满了力量,“明天爹陪你去!帮你搬搬货架子!”
“顺便呀,在镇上看看还有没有需要短工的地方”
新的家庭,新的营生,新的希望……
就在这大槐树下,充满了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