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香江,不少小公司都得看江湖“大佬”的脸色,有些电影本身就是用来洗钱的。
然而,
真正的行业巨头,比如邵氏、嘉禾,却又不同。
他们体量庞大,关系网深厚,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秩序和壁垒,寻常的江湖势力轻易不敢招惹。
嘉禾的邹闻怀先生,是业内公认的极具格局的人物。
他当初敢于支持李小龙打破旧有片厂制度,成立协和公司,给予了这位功夫巨星极大的自主权,才有了后来席卷全球的功夫热潮。
如今对待程龙,邹闻怀同样展现出了足够的胸襟和气度,愿意分享利益,与邓荣那种纯粹的江湖作风截然不同。
这也是顾远没有丝毫犹豫,将目标锁定嘉禾的根本原因。他需要是一个真正懂电影、懂市场的合作伙伴。
邹闻怀,无疑是最佳人选。
约定的时间是上午十点,顾远九点就到了。
当他报上姓名,前台的小姐眼中却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变得格外热情:“是顾先生啊!邹先生已经到了,吩咐过您来了直接上去就行。邹先生今天来得可真早呢!”
看来昨天那通电话的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邹闻怀这位影业大亨,对人才的重视果然名不虚传,竟然会为了一个尚未正式合作的年轻人,比约定的时间更早抵达公司等候。
这份姿态,已经足够说明很多问题。
在秘书的引领下,顾远很快来到了邹文怀的办公室。
办公室宽敞明亮,装修风格沉稳大气,却并不显得过分奢华。墙上挂着几幅嘉禾出品电影的经典海报,其中李小龙和城龙的海报尤为醒目。
邹文怀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处理着文件。他看起来五十岁上下,穿着合体的西装,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丝毫看不出是掌控着庞大电影王国的枭雄人物。
见到顾远进来,邹闻怀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起身相迎,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顾先生,欢迎欢迎!快请坐!”
他的态度十分热情,就像招待一位相熟的朋友,完全没有影业大亨的架子。
“邹先生您太客气了,是我打扰您了。”顾远与邹闻怀握了握手。
“哪里哪里,能请到顾先生这样年轻有为的音乐才子,是我的荣幸才对。”邹闻怀笑着摆摆手,示意顾远在会客区的沙发坐下,同时吩咐秘书,“上最好的龙井。”
顾远落座,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邹闻怀与秘书交流时的神态,发现他对员工的态度与其他老板并无分别。
他心中暗忖:这位邹先生,是个厉害角色。他只会对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会如此礼遇。
秘书很快端上了香气四溢的龙井茶。
两人寒暄了几句,邹闻怀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看似随意地问道:“顾先生,听说你昨天……和邓先生有过接触?”
顾远心中了然,对方果然手眼通天,昨天在邓荣那里发生的事情,恐怕早已传到了这位嘉禾掌门人的耳朵里。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香江的圈子就这么大。
“是的,邹先生。是我公司的一位合伙人介绍的,他与邓先生有些交情。不过,我去之前,并不知道那位投资人是邓先生。”
邹闻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笑了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究,转而切入了正题:“邓先生的事情就不说了。我倒是听说,顾先生似乎正在构思一个关于黑帮题材的电影?昨天见邓先生,想必也是为了这个项目吧?不知道剧本……方不方便让我拜读一下?”
顾远微微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歉意:“抱歉,邹先生,恐怕要让您失望了。我没带剧本。”
邹闻怀闻言,明显愣了一下,紧接着便大笑起来:“哈哈,顾先生还真是……有个性!没关系,不急,不急。剧本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咱们先聊聊天也好。”
他嘴上说着不急,但顾远能感觉到,这位影业大亨的好奇心已经被彻底勾了起来。
顾远端起茶杯,也喝了一口,开口说道:“剧本虽然没带,但我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邹先生,可否借纸笔一用?”
邹闻怀笑道:“当然可以!阿ay,去拿稿纸和笔来!”
他倒是想看看,这位在音乐上展现出惊人天赋的年轻人,在电影方面,又能玩出什么花样。
纸笔很快被取来,是质量上乘的稿纸和一支派克金笔。
顾远道了声谢,将稿纸铺在面前的茶几上,拧开笔帽,略一沉吟,便开始落笔。
然而。
顾远竟然一边与邹文怀闲聊着香江乐坛的趣闻、电影市场的现状,一边手下不停,笔走龙蛇。
他的语速不快不慢,条理清晰,时不时还能接上邹文怀的话题,谈吐自若,仿佛写字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而他手中的笔,却在稿纸上飞快地移动着,一行行工整的字迹迅速出现。
邹闻怀阅人无数,见过的奇才怪才不知凡几。但像顾远这样,能够一心二用,一边说话,一边还能进行剧本创作的,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他不动声色,继续与顾远交谈,眼角的余光却瞥向了那几页稿纸。
只见开头清晰地写着四个字——《英雄本色》。
这个名字,大气,直接,充满了故事感。
他强压下心中的好奇,谈话的节奏不自觉地放慢了一些,给顾远留出了更多书写的空间。
顾远写满了大约五六页稿纸,便停下了笔。
开口说道:“邹先生,时间仓促,剧本我只写了个开头的大纲和几场戏的细节。剩下的部分,都在我脑子里。不如,我讲给邹先生听听?”
邹闻怀点点头,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了认真倾听的姿态。
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接下来的时间,办公室里只剩下顾远平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
他没有慷慨激昂,也没有故弄玄虚,只是将一个关于兄弟情义、背叛、救赎的故事娓娓道来。
“第一个镜头,夜景,维多利亚港。繁华的灯火下,是涌动的暗流。主角宋子豪,穿着风衣,点燃一支烟……”
人物的出场,性格的铺垫,关键情节的转折,重要场景的氛围营造,甚至主要人物的经典对白,他都描述得清清楚楚。
更让邹闻怀感到震惊的是,顾远讲述的过程中,甚至连分镜头的运用都加了进去。
“这里,我们需要一个快速推近的镜头,捕捉小马哥脸上的不屑和自信……”
“当豪哥下定决心时,镜头要从他的背影慢慢拉远,背景是象征着他过去生活的码头……”
“这场枪战戏,节奏要快,多用短镜头切换,配合鼓点密集的背景音乐,营造紧张感……”
他的讲述逻辑清晰,一气呵成,仿佛一部完整的电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预演了无数遍。
邹文怀完全沉浸在了顾远所描绘的光影世界里。他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着情节的合理性;时而身体前倾,追问某个细节的处理。
“顾先生,你刚才说小马哥在枫林阁复仇那场戏,他双枪齐射,这个设计会不会太夸张了?”邹闻怀忍不住打断,提出了疑问。
顾远思考了一下,回答道:“邹先生,我认为不会。小马哥这个人物的设定,本身就带有一种浪漫英雄主义色彩,他的行为逻辑不能完全用现实来衡量。这场戏是他的高光时刻,也是情绪的集中爆发点,需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展现他的不屈和悲愤。双枪的设计,配合精心设计的慢镜头,能够最大程度地将这种暴力美学和人物魅力展现出来。”
邹闻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虽然被打算,顾远依旧能接住之前的情节,继续道:
“……当最后一个敌人倒下,小马哥拖着伤腿,点燃一张美钞,火光映照着他伤痕累累却依旧桀骜不驯的脸庞。这个镜头,要给足特写。”
他的描述极具感染力,仿佛那个跛脚却依旧嚣张的身影,就站在邹闻怀的面前。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直到将最后一句关键台词说完,他才端起微凉的茶水,缓解一下口干。
一片寂静。
邹闻怀坐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又低头看了看茶几上那几页只写了开头的剧本,半晌没有说话。
他被震撼到了。
这绝对是一个能够引爆市场的顶级剧本!
邹闻怀甚至可以预见,如果这部电影拍出来,将会对整个香江电影,乃至亚洲电影市场,产生多么巨大的冲击!
他拿电话,快速拨了一个号码。
“喂?是我,闻怀。”电话接通后,邹闻怀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你现在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对,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挂断一个电话,他几乎没有停顿,又拨了另一个号码。
“喂,帮我找一下吴思源导演!告诉他,立刻来我办公室!十万火急!”
放下电话,邹文怀看向顾远,眼中充满了欣赏和激动:“顾先生!你这个剧本……太棒了!我立刻叫公司的何先生和吴导演过来,我们必须好好谈谈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