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ccess denied for user 'root'@'localhost' (using password: NO) in /www/wwwroot/www.kanshuge.org/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529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www/wwwroot/www.kanshuge.org/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529
第15章    探班_港娱:开局被解约的我成了幕后大佬章节阅读-看书阁
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港娱:开局被解约的我成了幕后大佬 > 第15章    探班

第15章    探班

 热门推荐:

王京那边还有事要赶,步履匆匆,显然是个大忙人。顾远这边也没打算立刻暴露太多底牌,保持一点神秘感总是好的。两人客气地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有空再聊。
目送王京离开,顾远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陈殊芬:“芬姐,您和儿童节目组的潘嘉德先生熟吗?”
“潘仔?”陈殊芬笑了笑,“都是tvb的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怎么说也算熟络。怎么,你想认识潘监制?他对发掘新人也很有眼光,你要是想过去拜访,我让阿昌带你过去。”
“那倒不必麻烦潘先生。”顾远摆摆手,语气随意,“我就是有两个朋友在那边帮忙,正好顺路,想过去看看他们。”
“你的朋友?”陈殊芬眼睛微微一亮,像是嗅到了什么,“叫什么名字?如果在tvb遇到什么困难,或者需要机会,跟我说一声。要是真有天赋,像阿友那样,我不介意给他们出张唱片试试。”
顾远心里跟明镜似的,芬姐这哪是关心他朋友,分明是看中了他“点石成金”挖掘阿友的眼光,想顺藤摸瓜,看看他身边还有没有潜力股。这要是把周星星和梁小伟推过去唱歌……画面太美,顾远不敢想。
“芬姐您太客气了。”顾远笑了笑,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开,“我那两位朋友,唱歌可能还过得去,但离真正的歌手还有不小的距离。我觉得吧,他们可能更适合在镜头前演戏。”
陈殊芬是何等人物,立刻听懂了顾远的潜台词,也不再多问,只笑着点点头:“演戏也好,tvb最不缺的就是剧集。既然是你的朋友,让他们好好努力,总有机会的。”
又寒暄了几句,陈殊芬便对一直候在旁边的阿昌吩咐道:“阿昌,你带顾先生和李小姐去《430穿梭机》那边看看。”
“好的,芬姐。”阿昌恭敬应下,随后对顾远和李晓红做了个“请”的手势,“顾先生,李小姐,这边走。”
穿过几条挂着服装、堆着道具的走廊,来到一间相对小一些的录影棚。里面果然正在录制《430穿梭机》,布景是充满童趣的太空船驾驶舱风格,几个主持人穿着略显夸张的服装,正在和镜头互动。
阿昌正要上前示意暂停一下,顾远却轻轻抬手阻止了他:“不用,让他们先拍完。”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景和主持人,精准地落在了角落里两个穿着统一制服、充当背景板的年轻人身上。
一个眉宇间带着几分忧郁,眼神却很亮,正是梁小伟。
另一个则显得有些拘谨,努力想做出搞怪的表情配合节目气氛,但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透着一股子还没放开的青涩,正是未来的喜剧之王——周星星。
此刻的他们,还远不是后世那个在银幕上挥洒自如的影帝和星爷,只是tvb庞大体系里,最不起眼的小小螺丝钉。
顾远静静地看着,直到那一段录制结束,导演喊了“cut”,棚内休息。
阿昌这才上前,跟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年男人打了声招呼,然后将顾远引荐过去:“潘先生,这位是顾远顾先生,星光娱乐的。”
“顾先生,久仰。”潘嘉德客气地伸出手。
“潘先生您好,我是顾远。”顾远握了握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尊敬,“潘先生监制的《430穿梭机》我经常看,节目做得非常有新意,未来会成为很多小朋友的童年回忆。”
潘嘉德笑了笑,看顾远这礼貌周全却不急着谈具体事务的样子,便直接问道:“顾先生特意过来,应该不是专程找我这个做儿童节目的老家伙叙旧的吧?”
“潘先生说笑了。”顾远顺势接话,“其实,我本人对导演和监制的工作也非常感兴趣。刚才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觉得潘先生调度现场的能力非常娴熟,学习到了很多。”
“另外,”顾远话锋一转,目光自然地投向不远处的梁小伟和周星星,“也留意到您节目里有两位年轻演员,非常有潜力,尤其是眼神戏,感觉很有灵气。”
潘嘉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点了点头:“哦,你说小伟和星星仔啊。梁小伟确实不错,很有天赋,台里也准备给他机会了。至于周星星嘛……”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嗯,也很努力。”
顾远心想,我要是没有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大概也看不出这位还在努力模仿偶像李小龙的星星仔,身体里蕴藏着多么巨大的喜剧能量。
现在的他,被环境束缚,被自身定位所困,一身才华无处施展,自然显得“没开窍”。
“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和机会吧。”顾远淡淡地说道。
潘嘉德也没深究,只当顾远是随口一提,便扬手招呼道:“小伟!星星仔!过来一下!”
梁小伟和周星星闻声跑了过来,看到顾远,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顾先生!”
“远哥!”
“你们朋友来探班了。”潘嘉德笑着对两人说,然后很识趣地找了个借口,“我那边还有点事要处理,你们年轻人自己聊。”说完,便转身忙去了,给他们留下了私人空间。
“远哥,你怎么来了?”周星星显得尤其兴奋,他在这里做儿童节目主持人助理,每天重复着差不多的工作,感觉都快发霉了。
“刚好在附近办事,就顺道过来看看你们。”顾远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怎么样,最近在tvb还习惯吗?”
“还行吧,”梁小伟相对沉稳一些,“就是按部就班,听安排。”
“这里太闷了!”周星星忍不住抱怨,“每天就是扮鬼扮马逗小孩子开心,一点意思都没有!”
顾远笑了笑:“总得有个过程。走,别站这儿聊了,找个地方坐下吃点东西,边吃边说。”
李晓红一直安静地跟在顾远身边,此刻也微笑着和梁、周二人打了招呼。
阿昌见状,很识趣地说道:“顾先生,那我就先回公司了,您有事再打我电话。”
“好,麻烦你了阿昌。”
四人离开了tvb电视城,就近找了一家茶餐厅坐下。
点了些菠萝油、西多士、冻奶茶之类的,气氛也随之放松下来。
三人各自聊了聊最近的经历。当顾远提到《遥远的他》就是他担任制作人的时候,梁小伟和周星星直接惊呆了。
“《遥远的他》是你做的?”周星星眼睛瞪得溜圆,几乎不敢相信,“我前几天还在收音机里听到,好听得不得了!还以为是哪个大牌音乐人写的!”
梁小伟也是一脸震惊:“远哥,你……还会做音乐?”
在他们印象里,顾远还是那个在片场对电影道具、镜头调度侃侃而谈,偶尔指点他们几句表演的“电影爱好者”,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热门歌曲的幕后推手了?这跨度也太大了点吧!
“略懂,略懂。”顾远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心里却在想,这算什么,等以后哥把电影拍出来,你们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跨界”了。
震惊过后,话题又回到了各自的现状。
梁小伟透露,tvb的高层似乎对他比较看好,有意培养他担纲主角,不过需要先在几部剧里演重要的配角磨练一下,积累些人气和经验。这算是个不错的信号,至少未来可期。
而周星星这边,则是一脸的愁云惨雾。
“唉,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周星星叹了口气,戳着面前的菠萝油,“公司根本没人给我演戏的机会,整天就是做主持,要么就是在剧组跑龙套,连个正经点的配角都捞不到。再这样下去,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顾远看着他,满是理解。现在的周星星,空有一身抱负,却找不到施展的舞台,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焦虑。
“别灰心,”顾远安慰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觉得现在没机会演戏,那就在主持和龙套的角色里,尽可能地去观察,去学习,去琢磨。把每一个小角色,都当成一次锻炼。”
“道理我都懂,可是……”周星星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说道,“远哥,其实我一直想演的是功夫片!像龙哥那样!我的功夫很厉害!”
顾远心中了然。果然,现阶段的周星星,还沉浸在他的功夫巨星梦里。
“功夫片当然好,市场也很大。”顾远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话锋一转,“不过,星星,我看了你平时的一些表情和动作,包括刚才在节目里的表现,虽然还有些拘谨,但我感觉,你其实非常有喜剧天赋。”
“喜剧?”周星星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喜剧我也喜欢看,也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远哥,我的长项是功夫啊!我觉得我打起来,绝对不比那些当红的动作明星差!”
他语气里的执拗和自信,让顾远有些无奈。
“喜剧和功夫不冲突,”顾远耐着性子解释,“很多成功的喜剧演员,动作功底也很好。而且,喜剧的市场非常大,观众缘也更广。你想想,如果你能把你的功夫融入到喜剧表演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说不定能开创一片新天地呢?”
他试图引导周星星思考“无厘头”喜剧的可能性,那是真正能让他封神的领域。
然而,此刻的周星星显然听不进去。他一心认为自己的“硬实力”是功夫,喜剧只是“软技巧”,甚至可能觉得顾远是在否定他的梦想。
“远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周星星有些固执地说,“但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坚持我的功夫梦。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能打出来!”
顾远看着他那张写满了“我不听我不听”的脸,知道再说下去也没用了。
时机未到。
现在的自己,虽然在音乐上小有斩获,但在电影领域,还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没有任何实际作品傍身。他说的话,在周星星听来,分量终究是有限的。
更何况,周星星的喜剧天赋,需要特定的土壤和催化剂才能彻底爆发。现在强行把他往喜剧路上推,效果恐怕适得其反。
罢了罢了。
顾远在心里叹了口气。眼前这两个未来的ssr级人物,一个即将被tvb按部就班地推上主角之路,另一个,则还需要在现实的泥潭里继续挣扎一段时间,等待那个属于他的时代来临。
自己能做的,就是埋下种子,静待花开。
“好吧,既然你这么坚持,那就继续努力。”顾远不再强求,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我今天说的话,多观察,多思考。功夫是你的优势,但别让它成为你唯一的选择。”
这顿饭在略显复杂的氛围中结束。
分别时,梁小伟和周星星都对顾远表示了感谢,尤其是顾远制作出《遥远的他》这件事,让他们对这位“远哥”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
回观塘新家的路上,李晓红看着身旁明显有些心事重重的顾远,忍不住轻声问道:“顾先生,你是不是……很看重刚才那两位?”
顾远从思绪中回过神,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嗯,他们都是很有潜力的人。”
李晓红想了想,犹豫着说道:“那个梁小伟看起来还好,挺沉稳的。但是那个周星星……我感觉他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才华,脾气还犟得像头倔驴,您说他适合演喜剧,他还不乐意。”
在她朴素的观念里,顾先生这样厉害的人看好的人,应该是非常优秀的。但周星星刚才的表现,实在让她有些看不懂,甚至觉得有点不识好歹。
听到李晓红的评价,顾远反而笑了。
是啊,这大概就是周星星早期怀才不遇的原因之一吧。他的才华太过独特,又隐藏在看似平凡甚至有些搞怪的外表之下,在他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之前,往往难以被普通人所理解和接受。不被理解,自然就会显得“犟”,显得“不合群”。
他需要伯乐,更需要一个能让他自由挥洒的舞台。
顾远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用一种带着些微过来人沧桑感的语气,轻声说道:“作为过来人,我懂他。”
李晓红闻言,不由得侧头看了看顾远。
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洒在他年轻却显得异常沉静的侧脸上。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却说自己是“过来人”。
这位顾先生,真是越来越让人觉得好奇,又……有点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