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头瞪眼:“老子不信,等你打出水来再说!”
谢正阳收好铁丝,接过一把铁锹,开始干活。
村长看看乡亲们,高声叫道:
“打井还需要砖头砌筑井壁,大家都回家找砖头去,每家一百块青砖,全部送来。没有青砖的,拆了自家的房子,都要把一百块青砖凑齐。”
没有砖头砌井壁,水井肯定坍塌。
这是常识。
有的乡亲叫苦:“我家都是土房子,没有青砖,拆房子也拆不出来。”
村长一瞪眼:“挖井是公事,家家都要出力。实在找不到青砖,就去自家祖坟上看看,哪怕是扒了祖坟,也要把青砖凑齐!”
一边的谢保已经哭了:
“扒了我家祖坟,也没青砖啊。”
昨天才饿死了儿子小虎,今天的谢保,哭起来都没力气。
“不需要青砖。”谢正阳停下了手里的活:
“抽几个人去山上,砍十几根竹子过来,用竹篾做成罗圈,一圈一圈放下去,支撑井壁,用上年,没问题的。”
村长皱眉:“这能行吗?万一挖井的时候,井壁坍塌,会把人埋在里面的。”
“死了人,我偿命。”
谢正阳胸有成竹。
谢保立刻附和:“我看行,我带着几个人,去山上砍竹子!”
村长还没搭话,几个凑不出青砖的乡亲,已经跟着谢保跑了。
谢正阳脱了褂子,继续挖井。
村长也招呼大家帮忙。
挖井这种事,只能两三个人干,其他人帮忙运土。
人多了,转不开身。
谢正阳将水井挖到三尺多深,换别人来挖,自己回家喝粥。
“哥哥,你快喝粥,我和嫂子都吃过了,给你留了两碗。”
春桃很懂事,赶紧给哥哥盛粥。
谢正阳端着一碗粥,去看凌雪寒。
凌雪寒的精神好多了,靠坐在床头,脸上有了些血色。
“早上吃了吗?”谢正阳问道。
“吃了一碗粥。”
凌雪寒微微调整坐姿:“你看我这样子,还有几天能下地行走?”
“再有两天,可以慢慢行走了。”
“那就好。”
凌雪寒松了一口气,沉吟道:“连月大旱,又闹饥荒,你们村里的人,以后怎么活下去啊?”
谢正阳微笑:“放心吧,穷人有穷人的活法。”
“什么活法,吃土吗?”
凌雪寒翻白眼。
谢正阳想了想,忽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
“我有办法,让乡亲们活下去!”
说话间,门外一阵叽叽喳喳声。
谢正阳出门去看,却是村里的几个孩子,一个个骨瘦如柴。
“正阳叔,家里还有麦粥吗?给我一碗麦粥吧?”
孩子们都可怜巴巴的。
春桃站在门口,连连摆手:
“我家里也没粮食了,已经吃光了,我哥哥都在吃野菜。”
孩子们锲而不舍:“野菜粥也行啊,我今天就喝了一碗水……”
春桃堵着门,叫道:“野菜粥也没有,早就吃光了!”
“春桃,让他们进来吧。”
谢正阳招手,将几个孩子放进来,舀了一大碗米,放在砂锅里,加了水,让春桃熬粥。
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围着砂锅,纷纷舔着嘴唇。
春桃却不开心,低声说道:
“哥哥,我们家里,也没多少米了,吃完了怎么办?”
“我会想办法的,别担心。”
谢正阳从后院墙头,扯下几根狗尾巴草,询问眼前的五六个孩子,问道:“铁栓,你们都认识狗尾巴草吧?”
叫铁栓的孩子笑道:“这东西谁不认识啊,田野上到处都是。”
“那就好。”谢正阳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们在我家里喝了粥,就去给我摘狗尾巴草。记住了,要成熟的狗尾巴草,就是这样已经勾腰的、发黄的。青色的我不要。而且我只要穗子。
你们每天给我摘一大篮子狗尾巴草穗子,我就每天给你们两碗粥,早上一碗,晚上一碗。”
铁栓不敢相信,瞪眼问道:
“正阳叔,你说真的?我们给你狗尾巴草,你天天给我们粥喝?”
谢正阳微笑:“当然是真的。”
孩子们都欢呼起来。
铁栓最大,已经十岁了,歪着脑袋问道:
“可是正阳叔,你要狗尾巴草干什么?”
“狗尾巴草,是一种药材,我用来配药的。你们有多少,我要多少,越多越好。”
铁栓笑道:“这东西太多了,村子里外到处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谢正阳点头,让铁栓帮忙熬粥。
糙米粥刚刚煮开,孩子们就迫不及待了,吵着要喝粥。
“都别急,还得熬一熬。”
谢正阳在砂锅里加了一点点盐,又熬了片刻,这才给孩子们分粥。
孩子们都饿得两眼发光,滚烫的粥,都抢着喝。
一人一大碗,还意犹未尽。
把刷锅水都喝了。
谢正阳摆手道:“你们回家,带着竹篮去摘狗尾巴草吧。天黑之前送来,我还给你们熬粥喝。”
“正阳叔,你等着,我们去给你摘狗尾巴草!”
铁栓招呼小伙伴们,一起兴冲冲地跑了。
“春桃,你陪着你嫂子,我去打井。”
谢正阳摸了摸春桃的脑袋,又去干活。
这时候,早过了中午。
村外的水井,已经挖到了一丈多深。
竹子也砍了回来,大家正在劈开竹子,制作罗圈,支撑井壁。
谢正阳下了井,干了半个时辰,又换人下井。
申时三刻,也就是下午四点多,井下的人忽然一声大叫:
“有水了,出水了!”
“真的出水了吗?”
众人欢呼起来,纷纷探头向井下看:“好像没挖多深啊,才三丈多深吧?”
村长谢松最激动,给了谢正阳一拳:
“没看出来啊好兄弟,原来你是个有本事的人,真的找到了水!”
谢正阳只是淡淡一笑。
贾老三扯住了武大头,笑道:
“武大头,说话算数,你妹妹小云,可是输给谢正阳做小老婆了!”
武大头赖账,咧着嘴讪笑:
“呵呵,打赌吗……都是闹着玩的,闹着玩的。”
谢正阳懒得废话,瞪了他一眼。
这时候娶小云做小妾,也是亏本生意。
粮食太贵了,娶过来,要给人家吃饭的!
井下还在继续作业。
村长和几个老汉,在这里做技术指导。
谢正阳也没事了,转身回家。
刚刚回到家里,村里的一群孩子,各自带着一大篮子成熟的狗尾巴草穗子奔了过来,一个个满头大汗。
“正阳叔,我们给你摘了好多狗尾巴草!”
谢正阳检查了一下,竟然有四十斤左右草穗子,点头道:
“挺好的,铁栓烧火,我给你们熬粥。”
春桃很担心,扯着谢正阳的衣襟:
“哥哥,家里只有一点点米了,吃完了,你和嫂子没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