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灿如霞,晚风席席吹。
御花园中,一块块规划得四四方方的菜地边上。
吃饱饭的朱元璋负手漫步着,不时弯腰去锄田间菜地中的杂草。
陈锋与朱标自然跟随在后,刚刚一起用饭的马皇后与朱雄英倒是回去了。
朱英娆本来是准备再待一会的,但被马皇后强行带走。
这妮子越来越野了,谁家姑娘有她这般主动的…
这不,说是‘御花园’实则菜地中,就剩下陈锋与朱元璋、朱标三人。
朱标自然也如朱元璋那般,见到有杂草就弯腰去锄。
陈锋却是老神在在的背着手享受着晚风的吹拂,从来没动过,看到了也是指给朱元璋与朱标,让父子俩去锄,他不会动弹半点的。
朱元璋与朱标都习惯,也没说什么。
陈锋这家伙要说勤快是真勤快,说能干也真能干…
但陈锋也不是什么都好,比如吃相、眼力劲就不太行。
还有这家伙一旦闲下来,惫懒感十足,想让他动手做什么别想。
仿佛一点亏都不愿意吃一般。
一开始朱元璋还会骂骂咧咧几句,等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又拔了一颗野草随意丢在一旁,朱元璋拍了拍手掌,看向绿油油的菜地笑道:“今年菜蔬差不多够吃到年后的,不用再从外面采买了。”
说着,还得意地嘿嘿一笑:“咱真是个勤俭节约的好皇帝啊!”
朱标闻言也笑了起来:“父皇自然是千古圣君,自古以来还没有皇帝如父皇这般将御花园打造成菜园的,更没有皇帝如父皇这般每年都要亲自耕上几亩地,父皇真乃万世贤君之典范。”
“哈哈哈!”朱元璋心中舒坦,得意大笑。
可就在这时,陈锋却语气幽幽:“陛下这是在与民争利啊,没什么好骄傲的!”
“嗯?”朱元璋笑容收敛,扭头看着陈锋,“驸马有何高见?”
朱标也挑眉。
陈锋双手拢袖:“陛下知道‘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在其位谋其政’的意思吗?”
朱元璋似乎听懂陈锋想要说什么了,龇牙:
“你想说咱身为一国之君无需搞这些来标榜自己的勤俭节约,显示自己是圣君典范…只需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治理好天下就成,种地种菜自有农户去做?”
陈锋颔首:“便是如此,若人人都学陛下这般节俭,自己种菜,那菜农种出来的菜卖给谁呢?菜农的菜卖不出去,经济就流转不开,极大地阻碍了大明经济的恢复啊!”
“咳咳!”朱标干咳,“妹夫,你这就有些过了吧,父皇就种个菜而已,这都能扯到与民争利,阻碍经济恢复了?”
朱元璋也有些郁闷。
毕竟,他对自己御花园种菜是很得意的,常常邀请朝廷大员来观摩,听他们的吹捧。
陈锋摇头:“我并不是说陛下种菜就会如此,我只是打个比方,见微知著,由小见大…”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为一国之首脑者,首先想的该是如何造福天下,而不是为了标榜自己勤俭节约,显示自己圣明做一些意义不大之事。该少做无用功,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陛下与其花时间来种地,不如花时间多看点农书,多安排点会种地的人来做研究,如何给土地增肥,如何让粮食产量更高?派人去搜集更多的菜品来丰富百姓们的餐桌。”
“这些难道不比陛下亲自来种地,省下那点内帑银子要强吗?”
朱标欲言又止,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朱元璋则是笑了起来:“贤胥说的有理,咱确实疏忽了这些!”
可随即话语一转,“但咱种地也并不是为了标榜自个如何如何,这只是咱用来忆苦思甜,警醒自己不要忘本的手段罢了!”
说着,朱元璋颇为唏嘘:“想当年啊,咱家要是有这么一片地种菜的话也不至于全家饿死得就剩下咱朱重八一个。”
“那时候啊,种地是真的苦…可再苦咱也不怕,咱怕的是好不容易伺候好了一块地,结果来个士绅说这地是他家的,要收回去。”
“这才是让人绝望的啊!”
“是以,咱登基以来,时刻铭记那种绝望,不敢懈怠。”
这些话朱标已然听了不知多少遍,但此刻再听也不由红了眼眶。
陈锋拱拱手:“总体来说陛下还是英明的,不忘初衷,铭记初心,实乃英杰。”
朱元璋哈哈一笑,拍了拍陈锋肩膀:“好了,你说的咱也记住了,往后不会做一些意义不大之事…至于菜地中的菜…咱也可以不自己吃,分些给各位公侯、乡间百姓,宫中用度继续采买就是了!”
陈锋先是拱拱手,老朱还是听劝的,可随即看了看老朱拍在自己身上的脏手,嘴角不由抽:“陛下,你想擦手就直说!”
“啊…哈哈哈!”朱元璋不失尴尬的收回手掌,看着陈锋肩膀上的黄泥印,大笑不已。
陈锋则是难受得要死,他可能有点洁癖症。
见陈锋这般不自在,朱元璋挑眉:“你小子挺讲究啊,锄地不愿意,拔草也不愿意,现在衣服也就脏了一点点,脸色咋就这般难看呢!”
朱标也诧异地看了眼陈锋。
陈锋吐了口气:“有点洁癖症!”
“洁癖症?”朱元璋与朱标第一次听这个词语,疑惑不已。
陈锋点头,解释一句:“就是看不得脏污残留在自己身上以及所用之物上。看到了若不及时清理干净的话,心里面就有些难受!”
朱元璋与朱标听得一愣一愣的,还有这样的病?
陈锋龇牙笑了笑,可能是前世带来的习惯。
前世他就有点洁癖,每次跟导师去考古都要全副武装,身上有点泥土就要去酒店洗得干干净净,指甲从来都是剪短,不允许藏污纳垢。
当然,也不是很严重,若没有这个条件的话他也不会强求。
但终归有一点!
惊诧过后,朱元璋反而有些不好意思道:“那要不你去换身衣服?”
陈锋深吸口气摇头:“不必,只是有一点,不严重…”
朱元璋古怪的看了眼陈锋。
朱标却是笑道:“妹夫是个爱干净之人,往后英娆有福了。”
朱元璋听闻想了想,似乎还真这样,顿时笑了起来。
陈锋勉强露出一个笑容。
…
三人围着菜地转了几圈,最后朱元璋站在一片刚刚种下没多久菜地前道:“这片种的是崧,味道鲜美,口感极佳,是咱最喜欢的菜蔬。”
“陈锋,在六百年后,还有这种菜吗?”
陈锋想了想,崧不就是白菜吗?
当即颔首:“陛下叫崧,在后世称为白菜,一直都有,这是最符合中华百姓口味的一种蔬菜,很受欢迎,我也很喜欢!”
朱元璋笑了起来的:“白菜…哈哈,很形象,比‘崧’要好记得多!”
朱标也惊讶:“陈锋,我发现后世许多东西都是简化的,你说话的方式,你写的字迹,你写的数字,还有这些菜名,都是简化过的…这是为何呢?”
朱标不说还好,朱标这一说,朱元璋也是一愣,诧异地看着陈锋。
陈锋笑道:“简单代表容易书写、容易记忆、容易理解,那就好传播,更容易普及!”
“就比如陛下硬要我将‘大明第一银行’改成‘银监司’,银监司听着是高大上,但那些连字都不认识的老百姓如何知道银监司是什么?而大明第一银行听起来就通俗好记了许多!”
“至于我说话……我们那个时代流行的是白话文,没有什么之乎者也,直截了当一些。”
“为的就是让老百姓简单易学,传播更快!”
朱标与朱元璋恍然大悟。
当即父子俩也对后世的一些事物好奇起来。
朱元璋问:“那你们后世都有哪些菜蔬是咱大明没有的?”
陈锋想了想:“白菜、芥菜、菠菜、韭菜、萝卜、蔓菁菜、芋头、荸荠、茨菇、黄瓜、冬瓜、葫芦、大豆、缸豆、豌豆、扁豆、葱蒜、韭黄,莼菜、蕨菜、竹笋、紫苏菜……”
朱元璋瞪大眼睛,朱标也挑眉。
结果陈锋来了句:“这些都是大明有的!”
朱元璋:“……”
朱标:“……”
父子俩就这样看着陈锋,真想一把弄死这家伙。
陈锋龇牙:“别急,我先排除大明有的,看看后世还有哪些是大明没有的!”
“嗯…其实大明大部分都有了…要说与六百年后差别有哪些的话,大概就是从美洲地区传来的番茄、辣椒、土豆、红薯、玉米、四季豆、西葫芦…以及从欧洲传来的花菜、卷心菜、洋葱、芦笋。还有后世杂交出来的结球甘蓝、西蓝花、甜椒、水果玉米等。”
“当然,现在大明有南瓜没有…要是没有的话,可能会在明朝中期左右才会传过来,还有苦瓜好像也是!”
“这几种大致就后世有大明没有的了!”
朱元璋与朱标听得惊叹连连。
陈锋说是没有多少,可这一列举还是很多啊。
顿时间,朱元璋心思就活络了,看着陈锋:“贤胥,你说现在有办法将你说的这些菜蔬弄来吗?”
朱标也期待地看着陈锋。
陈锋看了眼朱元璋和朱标,想了想,没回答朱元璋的话反而问了一句:
“陛下还想知道后世华夏为何能在耕地面积不变,甚至不增反降的情况下养活十四亿人口的吗?”
朱元璋一愣。
朱标也是如此。
可随即父子俩面色瞬间凝重起来,死死盯着陈锋。
之前朱元璋便追问过,但陈锋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也就耽搁了。
今日陈锋居然主动提及,看来是时机合适了。
当即父子俩期待地看着陈锋。
陈锋整理了一下语言:“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之所以说简单是因为在耕地面积不变甚至不增反降的情况下想要养活更多的人只有增加亩产量。”
“可说不简单,是如何提高亩产量?”
朱元璋若有所思:“那按照你的说法,在后世亩产量一定很高。”
朱标暗暗算了算大明的人口与后世人口数量的差距,足足二十八倍…
而大明如今却养不活全部的百姓!
可后世却能!
这就说明,后世的粮食亩产量一定超过大明不止二十八倍。
想通这一点后,朱标脸色陡然涨红:“后世的粮食亩产量到底有多少?”
陈锋笑道:“没陛下与太子殿下想的那般高。”
“后世之所以能养活那么多人主要是几点原因:
其一,生物技术的进步,研究出了高产粮食作物,比如现代的杂交水稻可达亩产五百到一千公斤,就是大明的六石到十一石。也就比大明的水稻高产了两三倍。”
可朱元璋听到这已经开始倒吸凉气了。
陈锋继续道:“还有美洲作物的普及,玉米、红薯、土豆的推广,这几种都是高产量且单位热量远超传统谷物的粮食作物…这里划重点,待会要重点讲。”
朱元璋与朱标愕然。
陈锋却是笑着继续:“再有便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培育种种植技术的推广,让各种农作物更抗病抗旱抗寒抗涝!”
“其二,化肥与土壤的改良,化学肥料,氮磷钾的使用,提高了土地肥力,弥补了传统农家肥的局限性。”
“其三,农药与病虫防控,利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减少农作物的损失,病虫害带来的粮食减产从大明的五成降至一成。”
“其四,灌溉技术的发展,滴灌、喷灌取代传统漫灌,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至少五成以上。加上各种水力功臣的建造,南水北调,保障了干旱区地区的农业用水。”
“其五,便是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种植,提高了效率。”
“其六,复种指数提高,双季稻,麦稻轮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其他的也还有,但没必要说了…最主要的便是这六点!”
陈锋一口气说完,也是口干舌燥。
而此时的朱元璋与朱标已经呆立当场,久久无法回神。
一个是被陈锋所说的粮食产量和各种技术所震撼,
另外一个则是…爷俩都没怎么听懂!
有些脑袋发胀发懵。
陈锋看出来了,舔了舔嘴角,又道:“其实什么杂交水稻,什么生物技术、什么机械化、化学农药啊在大明就别想了。”
“如今想要提高大明的粮食产量唯有几点,一个是派遣船队去美洲寻找高产高热量的红薯、土豆、玉米。另外一个则是增加土地肥力、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其他的暂时不管!”
“好,精辟!”朱元璋这下子听懂了,连忙出声。
朱标也听懂了,不过他好顿疑惑:“妹夫,你说的红薯、土豆、玉米是?”
陈锋笑了起来:“这是一种生长在美洲地区的农作物,高产量,高热量,种植简单,抗旱抗寒抗涝抗病不挑土地…大明各地都可以种植。”
“那美洲在什么地方呢?”朱元璋与朱标眼神发亮,同时发问。
陈锋左右看看。
朱元璋知道他要什么了,当即招手让人拿来笔墨。
稍顷,当陈锋将世界地图大致画出来后,朱元璋与朱标张大嘴巴久久无法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