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杨队长心急如焚地踏进知青院。
他眉头紧锁,眼睛里布满血丝,显然是一夜未眠。
纪父问:“杨队长,您这是怎么了?”
“纪大哥,大事不好了!生产队的玉米种子被老鼠祸害得不成样子了,原本还有十斤,现在只剩下不到一斤!这可怎么是好啊!”
纪父大惊:“这老鼠这么猖狂吗?这也太可惜了!”
杨队长连连叹气,愁容满面:“可不是吗,现在关键是种子没了,春播可不能耽误啊!对了,你们家染染买的珍珠黄玉米种子还有多少?能不能全都拿出来给队里救救急?”
纪父:“我去问问染染。”
不一会儿,林染染从房间出来了,“杨队长,我可以给队里提供三十斤种子,剩下的谁家有空地想种就拿去种。”
杨队长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激动道:“纪家媳妇,你这种子可真是及时雨啊!太感谢了!你放心,我一定按市场价把钱结算给你!”
林染染笑道:“不用了,以后队里分粮食的时候,多分我们家一些就行。”
杨队长大喜过望,连连点头:“行!行!就这么说定了!”
纪君骁跟着媳妇回房间拿玉米种子,疑惑地问:“媳妇,你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玉米种子?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他努力回忆之前到巴马县城,确定自己没有买。
林染染调皮地眨眨眼:“在城里买的呀,你忘记了?”
纪君骁摇头:“不是,买这么多种子,这么大的事,我肯定记得啊。”
林染染笑:“我后来又去买了一次,直接让小弟帮忙提的,忘记跟你说了。”
真的是这样吗?
纪君骁心里还是有些怀疑,而且他还发现家里的书好像比之前多了不少,他们带来的书并没有多少呀。
难道说媳妇会变戏法?
他总感觉媳妇似乎有什么秘密瞒着自己。
“快别愣着了,”林染染见他一脸怀疑,赶紧转移话题,“这珍珠玉米对土壤要求极高,只有种在合适的土壤里,产量才会好。我得亲自去地里测试土壤的酸碱度。”
纪君骁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你还会测试土壤?”
林染染挑了挑眉:“怎么,不相信你媳妇?”
纪君骁:“不是,我只是觉得,你好像什么都会,相比之下,我都有点自惭形秽了。”
林染染笑着安慰他:“你别忘了,我可是农村出身,从小就在地里摸爬滚打,这些农活我自然熟悉。不过行军打仗这些事,我可就一窍不通了,还得靠你呢!”
“但是去坡上太辛苦了,”纪君骁很担心,“你怀着身孕,我怕你受不了。”
“就测个土壤,不会花太长时间的,”林染染挽住他的胳膊,“再说了,不是还有你陪着我吗?”
这消息很快在纪家传开了,全家人都极力劝阻。
“什么,染染,你要下地?”纪母一脸担忧。
“不行,染染,地里那么多蜱虫,万一咬到你可怎么办?”纪父也皱着眉头。
“大嫂,虽然是春天,但太阳也很毒,”纪君瑶担心地说,“你怀着孩子,可不能晒太久。要不你告诉我们方法,我们去测土壤就行。”
林染染耐心地解释:“我不会待太久的,就是去选选比较肥沃的坡地,很快就回来,再说了,这测试土壤,一时半会教不会你们。”
在林染染的坚持下,纪家人只好同意了。
知青院的人听说后,都纷纷跟在纪家人身后,满脸怀疑。
“纪家媳妇真会测试土壤?”
“这不是技术员才会的事吗?咱们附近几个乡都没有技术员,她能行吗?”
“跟着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村民们一大早看到林染染跟着大伙去坡地,都感到十分奇怪。
“这纪家媳妇是要跟着上工拿工分了?”
“也是,哪有孕妇不下地干活的,她现在估计是身子好点了,就来干活了。”
“以前是我们误会她了,我们还那样说她,真是不应该。”
“是啊,多亏她大度。”
可接下来的场景却让村民们大跌眼镜。
只见林染染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土,一会儿捏成团,一会儿轻轻抖动,最后还拿出一张奇怪的纸放在土里。
“纪家媳妇这是在干嘛呀?”
“不知道呢,看着不像是干活。”
“杨队长怎么一直跟着她,也不干活?”
“还有她男人,也在旁边站着,这到底要干啥?不会是来混工分的吧?”
“瞎说什么呢!”有人立马反驳,“纪家打算给集体买十头猪,纪家媳妇又给大家兑换粮票和肉票,这些恩情你们都忘了?”
“我也不是那个意思,就是觉得奇怪,随便说说。”
这时,纪君瑶站出来解释:“大家别乱猜了,我大嫂在测土壤呢。队里的玉米种子没了,要用我大嫂的珍珠黄玉米播种,这种玉米对土壤要求很高,大嫂在看这块地适不适合种。”
“种玉米还要测土地?”
“这你就不懂了,”纪君瑶得意地说,“有的生产队有技术员,他们会用
ph试纸测土壤的酸碱度。我大嫂用的就是
ph试纸。”
“哇,你家大嫂好厉害,感觉什么都懂。”
“那当然,我大嫂可是我们家的福星,我们全家都宠着她。”
“咱们以后的好日子就指望你大嫂了。”
“现在知道我大嫂好了吧,以后可别再说她坏话了。”
“不会不会,我们哪是那种人!”
林染染在一片坡地上取了一把土壤,仔细地用手捏成团,感受土壤的质地,然后轻轻抖动,观察土壤的松散程度。
接着,她小心翼翼地拿出
ph试纸,浸入土壤和水混合的液体中。
过了一会儿,她对照着比色卡,眉头微微皱起:“杨队长,这块地不行,种下去玉米长不好,再带我去另一块地看看。”
就这样,一连测试了好几片坡地,林染染都不满意。
最后,杨队长带着她来到村里比较远的一片坡地。
林染染蹲下身子,认真地测试着土壤。
过了好一会儿,她站起身,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片坡地不错,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很好,适合种珍珠黄玉米。就在这里种吧。至于其他土地,可以种苜蓿和紫云英,等它们长到一定程度,就翻压到土里当肥料。这些绿肥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这样玉米的收成也会更好。”
杨队长听得一头雾水,虽然不太明白,但种子是林染染提供的,他也只能选择相信:“行,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这十亩地都用来种珍珠黄玉米了,家里有空地的村民也都从林染染这里拿了免费的种子,大家对她感激不尽。
处理完玉米种子的事,林染染又来到村里的养殖场。
一走进养殖场,一股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里面又脏又乱。
今天轮到狗蛋家喂养,狗蛋娘正在里面忙得满头大汗。
看到林染染,狗蛋娘连忙打招呼:“纪家媳妇,你咋来了?”
林染染戴上口罩,说道:“我想具体了解咱们村家畜的喂养方式。”
狗蛋娘一边干活一边说:“我们每家轮流喂养一天。一天喂两餐,米糠就在那边堆着,野菜村里会安排专人去打。”
“有定量吗?”
“没有。”
“每次轮到下一家的时候,有交接工作吗?”林染染又问。
“没有。”狗蛋娘停下手中的活,问道,“纪家媳妇,今天你整那一出什么土壤测试的,村民对你可是崇拜极了,现在他们都觉得读书好,那关于喂养,你应该也懂吧,否则你家里的家禽怎么喂养得那么好。”
林染染笑道:“略知一二。”
“那你说,我们这样喂养方式是不是有问题啊?鸡鸭死了好多,猪也长得不好。上次他们还说我喂养不当导致的,你有没有啥好办法教教我?”
“我要先了解你们之前的喂养方式,才能办法解决。”
“好咧!”
狗蛋娘将自己知道的全都告诉她,最后感叹道,“要是能把这些家禽家畜养得又肥又壮,逢年过节就能多分些肉了。去年死了一大半,大伙只能含泪把死的分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知道了,等你喂完,记得把卫生打扫干净,太脏了,家禽们容易生病。”
“好,我听你的!纪家媳妇,全村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就全靠你了!”正说着,狗蛋娘突然哭了起来:“纪家媳妇,不好了!这几只鸡和鸭好像生病了,怎么办啊?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就没精神了。等会儿其他人肯定又要说我不会喂养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林染染赶紧走过去查看,只见十只鸡和十几只鸭蔫头耷脑,一点精神都没有。
“婶子,您别急,”林染染安慰道,“您先把这些生病的鸡和鸭赶出来,单独关在另一边,我来想办法。”
狗蛋娘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林染染身上,赶忙照做。
林染染转身去采来一些马齿苋和穿心莲,仔细地切碎,又把大蒜也切碎,然后加入从空间里取来的溪水,搅拌均匀后,给生病的鸡鸭灌了下去。
狗蛋娘在一旁看得提心吊胆:“这样能行吗?”
“要是明天还没好转,就得去公社请兽医了。”
狗蛋娘叹了口气:“之前请过几次兽医,都没啥用,后来村里就不想再浪费时间去请了。”
“先把这些鸡鸭隔离起来观察吧。”
晚上,狗蛋娘风风火火地跑到知青院,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纪家媳妇!那些鸡鸭全好了!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活蹦乱跳的,还有好几只鸡下蛋了!你可真是太神了!现在大伙都在说,你是福星转世呢!”
林染染听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看来空间里的溪水还有给家禽治病的功效,这让她对发展养殖更有信心了。
隔天晚上,林染染和纪君骁送杨思思回家,趁机向杨队长提出建议。
“杨队长,这是我们全家一起研究的养殖方案,您看看对队里有没有帮助。”
杨队长接过方案,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这喂养方式太先进、太科学了!小骁,你们夫妻真是太厉害了!明天我就分几个人给你们,由你们组织大伙整改养殖区!”
纪君骁爽快地答应下来:“行!”
次日,林染染和纪君骁一大早就来到养殖场,组织十几个村民开始整改工作。
林染染拿着图纸,认真地给大家讲解:“我们把养殖场分成生活区、养殖区和粪便处理区,这样能避免交叉污染。猪舍要采用架空式设计,底部留出空间方便收集粪便,还要多开通风口和采光窗,保证猪舍里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干劲十足。
人多力量大,经过一天的努力,养殖区的整改工作顺利完成。
五天后,到了赶集日。
林染染给三弟五百块钱,让他跟着杨队长去集市买小香猪。
等买回十头小香猪后,林染染又组织村民进行喂养知识培训。
“喂养香猪的主食,大家一定要按比例搭配,我现在就教大家怎么配。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定时投喂。为了让每头香猪都能健康成长,我们要给它们建立养殖档案,详细记录每头猪的进食、生长情况。”
“建档案?我们好多人都是文盲,不识字啊!”
“就是,就算我们识几个字的,也看不懂档案啊。”
“纪家媳妇,我们知道你是为了村子里好,可你这样搞,我们真的搞不来呀。”
林染染笑着解释:“大家别担心,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每天安排知青们来记录档案。还有,交接工作一定要做好,下一家要问清楚上一家香猪的喂养情况。不仅是香猪,鸡鸭鹅牛马的养殖也要建档案,一旦发现有生病的迹象,马上隔离,并上报队长。”
大家听着林染染条理清晰的安排,心里对她越发佩服,觉得她简直无所不能。
纪君骁看着在人群中侃侃而谈的媳妇,眼神里满是骄傲和爱慕。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多学种养殖知识和技能,这样才配得上如此优秀的媳妇。
林染染蹲在养殖场泥泞的粪便处理区旁,戴上手套捏起一团还带着余温的猪粪,仔细观察着其中未消化的草料纤维。
“纪家媳妇这是又要干什么?”
“她这是在研究猪粪?”
“也是,这毕竟是天然的肥料嘛。”
……
很快,林染染拿出一本《农村沼气建设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