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不久之前,她还只是四公主身边的一个陪读,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公主们的“夫子”。
今生难以预料之事实在太多,她这次进宫算是彻底为薛家保住了“皇商”的地位。
到头来,自己被这些天潢贵胄们奉为座上宾还是竟是因为她乃是商户女。
想到自己以前因着这个身份生出的种种自卑和自怨,已经恍若上一世发生的事情了。
这些日子她在宫外接手自家的生意时,早已见过了各色的人,经历了各样的事情,已经越来越适应甚至于享受这种将一切都掌控在手心的感觉。
现在又凭着这份才能被皇家认可,薛宝钗终于渐渐开始地为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而骄傲。
薛家在她的力挽狂澜之下短时间内就走向了正轨,现如今她又靠着自身的能力走到了更高的台阶,她薛宝钗就是这样一个如此出色卓然的女子!
当然也要感谢太子妃的宽广胸怀,在世人都瞧不上行商的时候发现它的巨大价值和意义,现在她手底下也着意培养出了几位女掌柜,用起来倒是更让她满意且放心些。
最让她心里高兴的是,刚开始有几位公主对她存着轻视之意,但几次讲授下来,很快就转变了看法,常常夸赞她聪颖灵慧,甚至就连休息间隙都追着她不停地讨教生意经。
最让她受宠若惊的是,就连佟佳贵妃都常来与公主们一同听她讲授,还赏赐了不少东西。
由此宝钗真正觉得是自己以前太过狭隘,若是按照昔日的想法,即便自己费劲了心机能够嫁给公侯官宦人家为正妻,只怕也入不得贵妃和公主们的眼,哪里能如同现在这般受到大家尊重。
这几日下来,她还与黛玉成为了好姐妹。
她们二人竟读过许多一样的书,不过却有着各自的见解,她闲来无事也会去黛玉的课堂上听一听,倒是让她收获良多,心境更加开阔明朗,尤其那些历史典故甚至在不知不觉间让她想到了许多可以化解生意上难题的法子,由此对黛玉愈加地佩服。
林氏双姝,真是各有各的傲世风姿。
学堂便这样日复一日地开了起来,康熙和后宫的嫔妃们都惊喜地发现公主们的变化,不但娇弱畏怯之色全无,且各个走路带风,眼中带刀。
前朝之事她们暂且接触不到,但是却在极短的时间内干脆利落地处置了身边不得用之人,偏偏还没有落下任何的把柄。
现在再谈及和亲蒙古,她们的眼中再也不是恐惧和抗拒,反而有些摩拳擦掌的意味。
毕竟作为公主她们受到的限制简直太多了,但若是作为娘家强大的蒙古福晋,那能施展能为的空间就广阔的令人兴奋了。
至少她们在宫里时就没有办法做生意,但若嫁去了蒙古,有薛夫子这么一个京里现成的皇商掌门人在,能做的交易简直不要太诱人。
还有太子妃、大阿哥和黄月姑娘的课,真的很难不摩拳擦掌地组一队兵来练练啊。
有时薛宝钗生意上的事情实在脱不开身,王熙凤和宝琴也会进宫来代替她一回。
随着见面的次数增多,佟佳贵妃和王熙凤竟然发现对方实乃自己的知心人。
两人如今的性子十分相似,就连一个治理后宫另一个管家的手段都有许多共通之处,再加上王熙凤若是铁了心要讨好谁很难不被喜欢,常常把佟佳贵妃哄的心花怒放,如今内外命妇谁不知道她乃是贵妃面前的
产女
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1热闹的年节仿佛刚过去不久,夏日眨眼就到了。
林默涵正与菀凝带着月盈家的小格格美滋滋地吃着冰镇西瓜,一边准备先陪着她踢会儿毽子,一边又催促着月盈快点把手里的沙包缝好,宫里就传来了佟佳贵妃即将生产的消息。
这下子妯娌三人也顾不上吃和玩了,连忙使人将小格格好生地送回去,就往承乾宫赶来。
她们几人到的时候,康熙因为处理前朝紧急军情是以还没现身,只有后宫中有头有脸的几位嫔妃在守着。
按照规矩,佟佳贵妃乃是她们的长辈,林默涵几人是不用来她宫里陪着的,但她们都放心不下,依旧赶了过来,这纯属是私人交情了。
这段时间她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公主学堂里面待着,常得贵妃的照拂,几人的性子也都很合得来。
然而这却碍了某些人的眼,只听惠妃酸溜溜地说道:“呦,瞧瞧咱们这几位福晋也忒孝顺了,到底人家是贵妃,原是本宫这个做亲额娘的位份太低了些,不来亲近也是应当的。
”
听完她这番含沙射影,月盈的脸色迅速发白,慌忙上前想要解释。
谁知正巧站在惠妃身边的宜妃先开口说道:“惠妃姐姐这话妹妹就不爱听了,贵妃娘娘自管理后宫以来,公私分明,上下施恩,不但对咱们这些后妃宽容优待,便是对底下孩子们也慈爱有加。
尤其是对万岁爷的皇孙,赏下去的吃的用的玩的连妹妹瞧了都眼红,福晋们感恩贵妃娘娘的照拂,自然担忧她。
”
目前,万岁爷的正经皇孙唯有月盈诞下的小格格。
然而惠妃不喜孙女这件事情满宫都知道,尤其在小格格出生时那些寒酸的赏赐更是没少被人笑话,甚至就连康熙都特地斥责过她。
所以,宜妃这番明晃晃的讽刺之语说完后,惠妃的脸瞬间变得又僵又硬,忍不住说道:“本宫管教儿媳妇,与你何干?”
“惠妃姐姐这就生气了呀?都怪妹妹愚钝,方才竟没有听出来姐姐是在针对大福晋。
下次姐姐再管教儿媳,何不说的清楚些?这云里雾里绕来绕去的,大福晋虽是个伶俐的孩子,却也难保次次都能准确听懂姐姐的未尽之语。
惠妃姐姐,您说是不是啊?”
宜妃平素最讨厌矫情之人,尤其她们几个斗来斗去,无事还要刺对方几句,何况惠妃这回竟然当众发癫,这些话不让她说出来实在不痛快。
其实,能站在这里的谁不是全身上下都长满了心眼子,何况这么多年同在宫里,谁还不知道谁啊。
惠妃这人最是自傲,仗着自己伺候康熙早资历深,前朝又有明珠帮衬,根本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如今贵妃生产在即,又阴阳怪气给谁看?
宜妃最是瞧不上她这幅模样,要她说大福晋是多乖巧的女孩儿啊,无论是出身、容貌还是性情都没得说,偏偏总被惠妃挑三拣四,真是不知好歹。
这次宜妃就差当面骂惠妃是个爱刁难人的恶婆婆了,奈何惠妃自诩清高,嘴巴也是个笨的,一时之间竟想不出什么话来。
尤其旁人都在捂着嘴巴笑,惠妃愈发气恼,林默涵可不想让她这会子晕倒在承乾宫里,便打圆场道:“宜娘娘这话有道理,不过我想着惠娘娘定然不是存心要让大嫂当众难堪的,所以您方才的那些话里定然没有责怪的意思,而是在肯定我们的确是个孝顺的孩子。
”
月盈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上前一步眼泪汪汪地看着惠妃说道:“额娘,太子妃说的对吗?您方才就是在真心夸赞儿媳的,是吗?”
惠妃当着众人的面被问,心中再气,也只好点了点头,干巴巴地说了句:“额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
说完恨恨地瞪了宜妃一眼,得到对方一个不屑的白眼。
正巧此时康熙终于姗姗来迟,看到这样大家都在的场面只以为自己的后妃和谐,儿媳懂事,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又问过太医,得知贵妃这胎可能要生的很久,便让大家都去偏殿里坐着等候。
天色渐晚,月芽儿初上柳梢头,洒下极美的光华。
等了许久,他们终于迎来了响亮的婴啼声,承乾宫里顿时一片欢声笑语。
过了片刻,嬷嬷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粉红色的小包袱出来,满脸笑容地向康熙报喜:“恭喜皇上,贵妃娘娘诞下一位小公主,母女均安。
”
康熙上前瞧了瞧小公主的模样,喜的开怀大笑,说道:“母女均安就好,即日起晋贵妃为皇贵妃,册封礼等朕的小公主满月时一同进行。
皇贵妃产子劳累,朕就不进去打扰了。
告诉她好好休息,朕明日再来。
”
康熙一走,众人恭贺了一番便也都散去。
皇贵妃毕竟年岁上来了,此番生产损耗很大,早已累的睡了过去,林默涵知道她身子无碍,放下心来回去了。
等皇贵妃坐完双月子之后,小公主也长成了白白嫩嫩的可爱模样,林默涵与菀凝几乎日日都来瞧一瞧这个让人十分稀罕的小团子。
同时,她们二人十分坚定地把宫权一股脑儿地还给了皇贵妃。
天知道这段时间她们有多忙,就连感受到的快乐都没以前纯粹了。
皇贵妃虽说有女万事足,但也从未忘记自己曾经下定的决心,也更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和四阿哥谋求一个更幸福安稳的人生,又投入到了管理后宫的事业当中。
皇贵妃一忙起来,难免就顾不上小公主了,好在她十分地信赖林默涵与菀凝,便也放心地把女儿交给她们两个养。
于是,小公主夜晚在承乾宫里睡觉,白日就被带到了毓庆宫或者公主学堂里,林默涵还美其名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但是,瞧着小公主被养的白白胖胖又活泼爱笑的样子,康熙和皇贵妃便也随她们去了。
胤礽瞧着自己的涵姐姐这般喜爱小公主,便以为林默涵是在暗示自己想要孩子了,便夜夜都使足了力气,还时不时盯着她的肚子地露出标准的傻笑,搞的林默涵一阵阵恶寒。
她当然知道胤礽在幻想些什么,原本她也不想总把小公主带回来的,只是菀凝不喜欢看到三阿哥,所以白日里连自家的院子都待的少,时常来毓庆宫里蹭吃蹭喝,总不能让她再把奶娃娃也带回去,再说了林默涵也舍不得小公主。
至于皇贵妃这个亲额娘,实在是这会子是想管也管不了了,因为四阿哥和淑容也马上就要成亲了。
四阿哥自出生之日起就长在她的膝下,是真当做亲生儿子教养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