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黑山 > 第2章 楔子2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半年,到年根上,村里都红火着,太阳都要回家休息了,赵爷爷背着手在村头踱步,看见村长拉着小不点孩子在土路边晃悠,他停下来坐在石墩子上。

    村长开始不走正常道,他摸着一点光拽着孩子走进林子里。

    赵爷爷觉得不对劲,他悄悄跟过去,就看见爷孙俩越走越深。

    他急忙喊住“村长,带着你孙子上哪呀?”

    村里人的大嘴巴早把村长孙子不是亲的事传开了,但赵爷爷见得多,没放在心上,这看见村长这架势,是要把孩子扔了呀!

    村长黝黑的眼袋耸了耸“老赵呀,你估摸着也听说了,这娃不是俺亲孙子。”

    他叹了口气,攥紧了小孩的手,劲大的给孩子都捏的快哭了。

    “他妈不要他,放在俺这也养不起,十里八乡也没有要孩子的,俺只能给他送山里去了。”

    这可把老赵和孩子都吓坏了。

    孩子没听太懂,但是能感觉出来爷爷不要他了,鼓起嘴就要哭,被村长捂起嘴,小脸不一会憋得青紫。

    “哎呦,你这村长,好好的孩子,就算不是亲的也不能扔了呦,养了好些年了你能舍得了?”

    “有啥舍不得的,俺家里都快掀不开锅了,这小子能吃的很!你不要管哩,你又不养别在这瞎搅和!”

    赵爷爷七十岁了,腿脚不甚利索,不一会眼看着就要被村长甩开,他着急了。

    “哎,你快把孩子领回来,俺,俺给你养!”

    赵爷爷也是心急了,脑子不转个,还没反应过来孩子就被塞到了手里。

    那孩子活像个烫手山芋,他爷爷恨不得把他立刻丢走。

    “哎呀,老赵呀,你有这份心可真是帮了俺大忙了,那个,俺不白让你帮,俺给你钱。”

    村长从怀里掏了掏,掏出来个布巾包。

    “这是五百块钱,当你给孩子的抚养费了。”

    两个老人四目相对,浑黄的眼球来回地转。

    赵爷爷轻轻“唉”了一声。

    “狗蛋儿,这是你新爷爷,他才是你爷爷,你跟他走吧。”

    狗蛋儿不哭了,清明的眼睛打量着两个爷爷,鼻子红红的,小手攥着也不说话。

    才三岁的年纪仿佛已经懂事了。

    “村长……你这真是,造孽啊。”赵爷爷并没有推辞,五百块钱不算多,可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也不少了。

    村长目送着赵爷爷领着新孙子远去的身影,畅抒了一口气。

    “俺就说吧,老赵十里八乡的烂好人,今天看见俺扔孩子说啥都得掺一脚,俺给他五百块钱也算是帮他一把了。”

    村长脸不红心不跳的扭头看向躲在树后面的媳妇儿。

    “你咋这狠心!?你就不怕村里人骂你没心肝?”村长媳妇早就哭的不像样了,奈何村长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她不得不听他的。

    “哼,他们算个屁,背地里早不知道把俺骂成个啥了。”

    ——————

    跟他村长家里相比,赵爷爷家简直破败,大门还是老旧的木头门子,窗户还是纸的,唯一块大屋的窗户带玻璃的还裂了一道。

    家里炕上还躺着一个奶娃娃呢。

    赵家媳妇在熬米汤,看见赵爷爷领着一个娃进来。

    这个娃眼熟的很,但她不敢认,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呀,爹,这是谁家的娃娃,咋领咱家来了!”赵家媳妇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走过来。

    赵爷爷不好意思说自已平白领了个不相干的娃回家,扯了个谎。

    “村长家的,让俺照看几天。”

    赵家媳妇没多问,说:“是这样哩,天秋说过两天就回来,他给家里添置点过年的东西,爹你要点啥不?”

    天秋也就是赵爷爷的儿子,在县里工地上给人盖房子,只有过年的时侯才会回家。

    而他媳妇是他进县里务工遇见的,叫王娟,她的村里离黑山村几百里远,嫁过来已经是远嫁。

    “啥也不要了,你让他早点回来吧。”赵爷爷有点心虚,不敢直视儿媳妇的眼。

    他觉得对不起这个辛苦远嫁过来的儿媳妇。

    趁着儿媳妇又去忙叨了,赵爷爷领着狗蛋儿上了炕,小声说:“狗蛋儿,这以后就是你小弟弟,他叫赵春望。”

    “噢,小弟弟。”狗蛋儿还算流利的叫了一声。

    思来想去,赵爷爷觉得狗蛋儿这名字实在难听,又琢磨了一会儿。

    “娃儿,爷爷给你取个新名字,你以后就叫赵稳冬吧。”

    赵爷爷大字不识几个,光是给几个孩子取名字就用掉了他知道的春夏秋冬的一大半。

    他以为赵稳冬突然改姓还认了别人当爷爷,早晚得狠狠哭闹上一回,毕竟是个才三岁多的小娃娃。

    可是人家偏偏没有,乖巧的很,也不怕生。

    “知道了爷爷。”乖巧是乖巧,就是感觉没有啥人情味,除却被吓到时爱哭鼻子,说起话来一点腔调没有,冷冰冰的。

    稳冬,稳冬,沉稳而又寒冷的冬天。

    赵爷爷觉得自已真是没取错名字,人如其名。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