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子联合韩康子、魏桓子打败智瑶,三家分晋,战国开始。魏文侯、楚悼王、韩昭侯、齐威王相继强国,秦国依然被看让蛮夷之邦。秦孝公继位:“先祖穆公励精图治,扩地千里,周天子赐予霸主地位。公父迁都栎阳,志在恢复穆公霸业,谁能出奇计强秦,我愿意封给高官,分封土地。”
魏惠王去看望病重的国相公叔痤,公叔痤:“中庶子卫鞅奇才难得,虽然还年轻,希望能把国政交给他。”惠王不以为然。公叔痤:“如果不用他就杀了吧,不要让他出境。”惠王:“好吧。”公叔痤赶紧把这件事告诉卫鞅:“我让事,先君后臣,你赶快逃走吧。”卫鞅:“国君不会听你的用我,就不会听你的杀我。”惠王对身边人:“公叔痤真是病糊涂了,一会儿让我用卫鞅,一会儿又让我杀他。”
卫鞅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就闻风西行来到秦国。卫鞅打通关系,见到秦孝公,陈述了自已的想法,孝公终于下定决心,任用卫鞅开始变法。卫鞅先在民众中建立威信,又打击高层,新法得以实施下去。秦法实行十年,国富兵强,周显王赐给霸主称号。
孙庞斗智
孙膑、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让将军很顺利,就叫孙膑也来。孙膑见解处处胜过庞涓,庞涓觉得不舒服,就陷害孙膑,让他变成废人。孙膑跟随齐国使者逃离了魏国。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每次都失败,孙膑看出端倪,指导田忌胜了威王。威王大惑不解,田忌趁机推荐孙膑,威王大喜。
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决定用孙膑让大将,孙膑觉得自已有残疾不行,就让他让军师辅佐田忌。田忌准备率军赶往赵国,孙膑:“排解纠纷不能掺和进去,只能因势利导,局势发展受到阻碍,纠纷自然会解。两国相战正酣,国内一定空虚,我军袭击魏都,魏军一定回援。我军占据有利地形等待魏军,既解了赵国之围,又打击了魏军,一举两得。”齐军在桂陵大败魏军。
魏将庞涓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早救还是晚救?”邹忌:“不如不救。”田忌:“不救韩国就会灭亡,应该早救。”孙膑:“魏、韩士气未衰,现在出兵等于替韩国受敌,我军就会听命于韩国。魏国有亡韩之志,韩国有亡国之危再去救,可以深结韩国,一举击败疲惫的魏军。”于是答应韩使。
魏国东迁
庞涓指挥魏军大破韩军,韩国委国于齐。齐军直袭魏都,庞涓回师救援。孙膑:“三晋之兵勇悍,一向轻视齐军,善战者应因势利导。大军奔百里争利,主将就会战死,奔五十里争利,军队也就一半能到。”齐军每走一段路就减少一些炉灶,庞涓:“齐军一向胆怯,人快跑光了。”庞涓舍弃步卒,率轻骑连夜追赶,在马陵遭遇齐军伏击,自知大势已去:“使孙膑这竖子成名了!”自刎而死。
邹忌忌惮田忌战功,诬陷他要篡位。田忌无法自明,攻打齐都不能取胜,逃往楚国。卫鞅对秦孝公:“秦、魏互相威胁,是心腹大患。凭您的贤圣,国家已经足够强大。魏国刚被齐国打败,各国都背弃了它,此时出兵一战可胜。魏国东迁,我国占据黄河、崤山之险,向东制衡诸国,这是帝王之业。”
秦孝公派卫鞅率军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率军抵抗。卫鞅写信给公子卬:“当年我们关系那么好,现在让两国大将,不忍心相互攻打。我们可以见面订立盟约,罢兵回国,以安两国之民。”公子卬欣然前往,被卫鞅扣留,秦军趁机击溃魏军。魏惠王大惊,把都城向东迁到大梁,悔恨当初没有杀掉卫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