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09
年的广东,大家对香港明星更为熟悉
。
虽说江文在影视圈内颇有名气,可在广东地区,他的知名度远不及范玮
。毕竟范玮登上过春晚的舞台,还有《卖拐》这样的经典作品深入人心
。
而当被问到江文是谁时,十个人里起码有十一个人表示不认识,尤其是年轻的学生群体
。
也许有人会质疑,像《芙蓉镇》《红高粱》《北京人在纽约》,以及江文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些经典作品,难道都没看过吗?
但在那个时期,香港电影风靡一时,那些充满港味的影片才是大众的心头好,谁又会去关注那些被认为是
“土鳖画面”
的影视呢
。
在前世,如果不是江文拍出了《让子弹飞》,作者本人恐怕至今都不知道他是谁,可能只听闻过他被抓奸,跪地求饶、写信悔过的八卦新闻
。
记者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有趣的场景,迅速按下快门,将这一切拍摄下来
。江文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黑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难怪有人说京圈的人,只能在京城一带混出名堂,很难在长江以南打开市场
。
场务见李文东已经准备就绪,立刻站出来指挥大家:“等会儿开拍的时候,大家齐齐喊老师好,千万不能呼喊演员的真名
。”
学生们听了,心里直犯嘀咕,觉得这个场务实在是多此一举
。这个剧组看起来普普通通,最出名的也就只有演小品的范玮,谁会傻到去喊演员的真名呢
。
场务:“3,2,1,开始。”
镜头一转,会议室瞬间静了下来,纷纷盯着课室的大门。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原本嗡嗡的议论声陡然掐断,整个空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紧张而又期待的呼吸声
。
只见一个穿着简约白衬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男子,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了进来
。那眼镜的款式透着几分独特的气质,被同学们戏称为
“斯文败类”
款,却与李文东身上散发的儒雅气质相得益彰
。他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巨星范儿
。
“咦!好眼熟啊!”
一个女生率先小声嘀咕道,她微微皱着眉头,眼睛紧紧盯着李文东,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他的记忆
。
“是啊,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他?”
旁边的男生也附和着,一脸疑惑,眼神中满是不解
。
当人们面对那些在屏幕上无比熟悉的着名艺人,一旦他们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时,往往会下意识地怀疑自己的眼睛,仿佛眼前的一切只是一场不真实的梦境
。
“啊~是东哥!”
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声高分贝的尖叫,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
“卧槽!还真的是他!”
“东哥,帮我签个名!”
同学们瞬间反应过来,认出眼前这位竟然是天王巨星李文东,惊喜之情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澎湃
。
刹那间,整个会议室沸腾了,同学们纷纷像潮水一般涌了上来,将李文东紧紧地围在中间
。
他们手中高举着本子、书籍,甚至是自己的校服衣角,拼命地往前挤,只为能得到李文东的一个签名
。
有人激动得满脸通红,双手不停地颤抖;有人兴奋地跳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呼喊着李文东的名字;还有人一边往前挤,一边掏出手机,想要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
。
“东哥,我从高中就开始听你的歌了,你的每一首歌我都会唱
。”
一个男生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激动地将本子递到李文东面前,声音因为过度兴奋而有些颤抖
。
“东哥,你演的电影我都看了好几遍,太厉害了
。”
女生也不甘示弱,大声表达着自己的喜爱之情
。
李文东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耐心地安抚着大家
:“各位,停停停,都静静,等拍完,会一个个的签名,现在我们先把戏演完哈~”
然而,同学们的热情丝毫未减,依旧疯狂地围堵着他,签名的请求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
校长在一旁急得直跺脚,扯着嗓子喊道
:“都赶紧回座位,不然就不给毕业!”
这一威胁果然奏效,同学们虽然满心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回到了座位上
。李文东这才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刘逸菲不在这里,否则,以她的人气,现场恐怕会更加疯狂,难以控制
。
由于刚才的场面过于轰动,严重影响了拍摄,所以只能重新来过
。
场务站在一旁,再次大声喊道
:“都静静,重新来过,大家记得喊老师就行了,问题可以随意举手,3,2,1,开始
。”
随着场务的一声令下,会议室里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拍摄的正式开始
,一场好戏即将再次上演
。
李文东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衬衫,迈着自信的步伐帅气地走上讲台。他面带微笑,眼神中充满了亲和力,看着台下的同学们,温柔地说道:“同学们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