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惊魂未定的山贼哪里还有战意,被村民们冲散,四处逃窜。一片混乱中,陈阳瞄准了那个赤膊大汉,飞身上前,一剑拍在他后背。
\"哎哟!\"大汉双腿一软,扑通跪地。
不到半个时辰,战斗已经结束。三十几个山贼全被制服,绑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唯有几个跑得快的逃入山林。
村民们欢呼雀跃,宋员外连连感叹:\"陈神医果然神通广大,这些烟火术真乃天下奇观!\"
陈阳摆摆手:\"小把戏而已。\"
山贼们的装备被收缴一空——刀枪弓箭、银两铜钱、还有几袋不知从哪抢来的首饰。
清点战利品时,陈阳从那赤膊大汉的腰包里,摸出一张泛黄的羊皮纸。展开一看,竟是一张古朴的地图,上面标着\"龙虎山\"三字,还有几处红点标记,旁边写着\"藏宝处\"。
\"嚯,这是什么?\"陈阳眼前一亮。
小梅凑过来,瞧了一眼:\"这是龙虎山啊,离咱们这儿不过三十里地。\"
\"龙虎山藏宝?\"陈阳挑眉。
小梅点点头:\"听阿爹说,那边是钱家的地盘。钱员外家财万贯,光金银珠宝就有三间屋子呢!传说钱老爷子死前把值钱的东西都藏在了山里,就留下一张藏宝图\"
\"有意思。\"陈阳小心翼翼地将地图折好,塞进怀里。
这张图,无论真假,都值得一探。
打发走围观的村民,陈阳把赤膊大汉拎到一旁:\"说,这地图哪来的?\"
大汉哆嗦着:\"是是我爹传下来的,说是祖上在钱家当过管事,临死前偷了这张图。我们找了二十年,也没找到宝藏\"
陈阳若有所思,手指轻敲地图:\"可这上面的记号,你们都看过了?\"
大汉面露惭色:\"我们不识字\"
\"啧啧。\"陈阳差点笑出声,这帮文盲山贼,拿着藏宝图却看不懂,只能干回老本行。
接下来几天,青溪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山贼被县衙收押,战利品分给了村民,剩下值钱的东西由宋员外变卖,所得银两分了一半给陈阳。
清点完毕,陈阳手里多了整整五十两白银和七粒碎金子。以现在的汇率,回去能换个七八万轻轻松松。
\"还是现代好啊,明清那会儿官府铸币还不统一,有时候还得称重!\"
坐在宋家院子里,陈阳望着手中的藏宝图,心里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山贼的事情虽然解决了,但这张地图可是个意外之喜。如果真能找到钱家的宝藏,那可就发大了!
小梅端着茶走过来,小声问:\"陈道长,你要去找宝藏吗?\"
陈阳抿了口茶:\"你知道龙虎山那块地现在是谁的?\"
\"听阿爹说,钱员外一房都绝嗣了,家产被远房侄子继承,如今那侄子在府城开了家大钱庄,本地的地契都给卖了。\"
这信息正中下怀!陈阳眼前一亮——如果地契已经转手,那这片山地可能无人看管,寻宝就更容易了。
\"好!\"陈阳一拍大腿,\"我这就回去准备,三日后再来,咱们一起去龙虎山看看!\"
小梅眼睛亮如星辰:\"真的吗?要带上我?\"
陈阳笑着点头:\"当然,没有本地向导怎么行?\"
确定了计划,陈阳将战利品收拾妥当,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握紧铜钱:
\"返回!\"
回到现代,陈阳马不停蹄地将银两和金子变卖,又采购了指南针、强光手电、登山绳、铁铲等工具。
整理行装时,林小雨来店里串门,好奇地看着那一堆装备:\"又去进货?这次挺专业啊。\"
陈阳随口搪塞:\"山里有个老物件,可能值钱。\"
林小雨挑眉:\"听说表姐昨天去你店前晃悠好几圈,没敢进来。\"
\"哦?\"陈阳系绳子的手顿了顿,\"随她吧,我现在可没空理这些。\"
\"你到底做什么生意这么赚钱?\"林小雨歪着头,\"我都替你算了三次账了,进出比例都不对劲。\"
陈阳神秘一笑:\"这事说来话长,等我这趟回来,赚大了,请你吃饭慢慢说。\"
背起行囊,陈阳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龙虎山宝藏,我来了!
回到明朝时空,陈阳第一件事就是寻访青溪村的造纸匠。
村长指了指村尾一座黑瓦小院:\"老李家祖上三代都做纸,技艺不错。\"
春雨绵绵,陈阳撑着油纸伞,叩响了老李家的木门。
\"来啦!\"
门吱呀一声被拉开,露出一张被烟熏黑的脸,眼角爬满皱纹,手指上厚厚的茧子泛着亮光。
\"老丈,在下陈阳,听闻您做纸一绝,特来请教。\"
老李眯着眼上下打量:\"陈神医?快请进,快请进!家里简陋,别见怪。\"
屋内满是草木气息,一方空地上铺着刚晾晒的纸张,粗糙黄褐,远不及现代纸张的白皙细腻。
陈阳捻起一张,装模作样地端详,脑海中却回想着初中化学课上老师讲的造纸原理。
\"老丈的纸不错,但若能做得更白更薄,岂不更好?\"
老李苦笑:\"神医说笑了,我这辈子最白的纸,也就这样了。\"
陈阳神秘一笑:\"我有法子。\"
接下来三天,陈阳寸步不离纸坊,指导老李尝试新配方——草木灰代替石灰增加碱性,加入明矾使纸面光滑,多次漂白,减少杂质,再用植物胶增强韧性
第四天,老李捧着一叠纸张,手都在颤抖。
\"神了!真神了!\"
那白得耀眼的纸张在晨光中泛着光,薄如蝉翼却又柔韧坚固。
\"这这若拿到城里去卖\"老李激动得舌头打结。
陈阳拍拍他肩膀:\"您老就安心做,我来负责卖。\"
\"那分成?\"
\"您七我三。\"陈阳一挥手,豪气干云。
老李眼睛都瞪圆了——他哪见过这等好事?往常最多能拿到五成!
不到半月,老李家的\"仙纸\"名声大噪,连城里都有了传闻。各家书肆派人前来采购,供不应求。
这日清晨,陈阳刚到小院,小梅气喘吁吁跑来:\"陈道长!城里钱家派人来请您赴宴呢!\"
\"钱家?\"陈阳眼前一亮,\"就是那个龙虎山的钱家?\"
小梅点头如捣蒜:\"可不!钱员外一掷千金,在城里豪宅一座,听说仆从就有上百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