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大人,我查到有人要杀你
赵主簿的话语之中,透着无法抑制的新奇与兴奋。
一旁的妇人面上露出无奈之色,轻轻摇头。
自家这郡主一向胡闹惯了,也无人管束的了。
谁叫她是王爷最宠的嫡女呢。
那四位女子相互看看,将头低下。
她们是在一把火烧了平水寨后,驾了木船顺游而下,遇到了这位贵人。
贵人同情她们的遭遇,愿意收留她们。
就她们四个女子,驾船又不熟练,不是遇到贵人收留,真不知道一路上会遇到什么。
她们将张二爷的事情讲出来,本来是希望贵人看到二爷本事,能让张二爷得到贵人看重。
没想到这位郡主竟亲自来庐阳府,要看看张二河到底是怎样人物。
这结果,她们也不知是好是坏。
“云兰,你们换一身衣衫,随我去城中转转。”
“我去打听打听,这义薄云天张二爷在庐阳府中口碑到底如何。”
赵主簿站起身往厢房中走,一边走一边扯掉纱帽,让青丝散落。
—————————————
武卫衙门,大堂之上,宋忠述等人躬身而立。
张远手上的卷册摊开,一手拿着墨笔点画。
“一队头领郭茂全,任
校尉大人,我查到有人要杀你
“张兄,别那么生分。”赵瑜走上前,伸手拍拍张远肩膀。
“怎么样,扩编事情可有什么头绪了?”
刚才在大街上转一圈,义薄云天张二爷的故事听了一箩筐。
丰田县城血战归来,兑现袍泽功勋,照顾阵亡袍泽家眷。
书院,驿馆,抚孤,送终。
庐阳府城中故事跟别处不一样,都是有板有眼的。
书院在三元街,胡氏医馆也在那。
或许只有这样的张二河,才能在武卫衙门之中得到尊敬吧?
只是年不过二十出头的张远,真的能一人剿了平水寨?
听到的故事不但没有打消赵瑜的好奇,反而对张远更多了几分兴趣。
张远没想到这位赵主簿颇为自来熟。
不过毕竟是监军主簿,这位在武卫衙门中还真是什么都能管。
“我正在看这些衙门账册名录,还有以往的常备整训记录。”张远摇摇头,面上露出一丝感慨。
“以往时候不知道,原来光是掌控五百军就这般麻烦。”
“还以为做个将军是容易事情。”
张远的话半真半假。
他的记忆之中,有许多整训军伍的条例手段。
混沌也有许多训练记录,比大秦整训武卒的过程更合理,更高效。
不过现在真的掌控武卫衙门,他确实感觉千头万绪。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将军哪是那么容易当的?”走到书案前,赵瑜翻看一下书册,低声道:“我家学渊源,自小看过些兵书,若是张兄信得过,我帮你参谋参谋?”
赵瑜的眼中透着几分跃跃欲试,张远的话明显让她来了兴头。
家学渊源?
看过兵书?
这等便宜怎么能不占?
张远面色真诚,将面前的一堆书卷推到赵瑜面前。
“要扩编,军甲军械,各种操训物资都不能少。”赵瑜将卷册翻开,一手拿着墨笔,在上面圈画。
“五百军,武卫衙门之前的这些军械是不够的。”
“还有抚恤,饷银,都是要提前安排。”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账上这点银钱不够。”
“真穷啊,偌大衙门账面上才一千两百两盈余……”
……
到天色渐晚的时候,张远的面前已经厚厚一叠纸页,写满字迹。
从粮草运转到物资筹备,从军械配置到抚恤饷银准备。
整训分期,如何安排军卒平衡休整,值守,整训等等时间安排。
包括原本张远设想的五营武卫配置,也重新做了调整。
五营十三队,加上后勤,暗探,文职,仓储,总共人数达到八百人。
正报武卒五百,虚报武卫一千。
“要是临战,将旗帜竖起来,就能对外宣称两千战兵。”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谁还跟你算人头不是?”
“打仗时候,斩获三百就报三千的事情大有人在。”
“军功算首级,外人又不晓得,只将气势撑起来,那百姓和军卒才有士气。”
赵瑜抬头,抚一下额头散落下来的发丝,轻咳一声:“张兄可懂了?”
张远点点头。
张远不得不承认,这位赵主簿的家学渊源很是深厚。
就算是纸上谈兵,起码也是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就凭这一叠纸页上的记录,就已经将武卫衙门大小事情的建构拉起来大半。
后面就是招募军卒,筹备物资,整训军卒。
“那张兄如何谢我?”赵瑜面上带笑,凑近些看着张远。
凑得太近,张远能闻到一丝玉润清香。
“天色有些晚了,若不然张某请赵兄吃饭。”张远坐直身躯,开口说道。
“晚?”赵瑜脸上都是笑意,“不晚,不晚,你们男人,咳咳,咱们男人都不是晚上——”
“校尉大人,卑职查到——”大堂外传来冯成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将赵瑜的话打断。
穿着灰色长袍,头戴平帽的冯成奔进大堂,额头带着些汗水,看到赵瑜在,微微一愣。
“赵主簿……”
“说说,你查到了什么?”赵瑜站直身躯,好奇看向冯成。
冯成转头看向张远,见张远点头,方才压低声音:“校尉大人,我查到有人要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