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破产后,祖宗逼我种地开荒 > 第150章 上梁
    马双龙正埋头于一堆单子中,统计得乐此不疲,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那些红彤彤的票子已经在他眼前翩翩起舞,正对他眨着眼睛。

    听了陈渝的话,他头也不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说道:

    “不够,兄弟,再划拉几个,万一前面这些有丢标的呢?咱们得留一手!做生意,就得有备无患,才能稳操胜券。”

    陈渝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但心中却对马双龙的这份谨慎和远见暗暗佩服。

    他凭着记忆,从那一堆单子中又精心挑选出二十多张,递到马双龙面前,认真地说道:“这些单子,虽然报价低,但如果能拿下来,也能达到一样的收益。马哥,你看看,是不是在价格上再调整一下?”

    马双龙接过单子,仔细端详了一番,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既然是这样,那这些单子我们一个也不能放过。那我在原来报价的基础上,对前面的这些单子再提高点价格!”

    他狠狠地说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于是,两人把挑选出来的单子又重新梳理了一遍,适当调整价格后重新填写了竞标报价单。

    整理好了后,马双龙亲自送到了公盘市场管理处。送完后,他松了一口气,对陈渝说道:“希望这次能顺利中标,让咱们的事业再上一层楼!”

    接下来就是等25号开标了,而这时,陈兴林打来电话说新房主体工程已经修好了,马上就要封顶,问他什么时候回去,好搞上梁仪式。

    于是,又和上次一样,留下马双龙他们等着开标、押运,陈渝一个人提前赶回家里。

    7月22日,晴,大暑,宜动土、上梁、祈福、安床、挂匾。

    辰时,是当天上梁的黄道吉日吉时。陈家的新房前已经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作为礼节,陈兴林在21号下午的时候,就到村里各家各户挨个通知,请大家都来参加明天的上梁仪式。

    因此,快到吉时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人都纷纷来到了新房前,准备参加这场盛大的上梁仪式。

    陈永才、陈兴凡、李承国这些曾经住在四合院的人,今天也充当半个主人,帮着主人家招呼起客人来。

    “大叔,来这边坐着喝茶。”

    “二哥,来抽支烟,坐着聊会。”

    “幺爸,坐坐坐”

    同时,道贺声也是此起彼伏。

    陈永林大爷拱着手,对着陈兴林道贺:“兴林,恭喜恭喜新宅落成。”

    陈兴林难得的哈哈笑起来:“谢谢!谢谢大伯!祝大伯身体好!”

    “大哥,恭喜你了!”陈兴平也祝贺道。

    陈兴林递上烟,给陈兴平点上火:“都喜、都喜!”

    而孩子们则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欢笑声此起彼伏。

    早上天还没亮,马慧就带着冬梅开始忙碌起来,蒸制上梁所用的白糕。

    在家乡,一直保持着上梁抛白糕、糖果的传统,寓意着五谷丰登。

    白糕的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家乡的味道和传统的韵味。

    先将大米和适量的糯米混合,提前两天用清水浸泡一晚上,然后用石磨磨成细腻的米浆。再将米浆倒入一个大桶中,加入酵母和白砂糖,搅拌均匀后进行发酵。

    经过一晚上的发酵,面糊变得更加蓬松柔软。

    马慧和冬梅在面糊中倒入白糖充分搅拌,再静置半个小时后,倒入白糕模具中,上蒸笼蒸半个小时,一笼笼绵软q弹的白糕就做成了。

    出锅时,马慧用筷子头沾上印泥油,然后在一块块软糯、洁白的白糕上轻轻一点,留下一个个喜庆、鲜艳的红印。

    那红印如同点睛之笔,让白糕看起来更加诱人可口。

    除了白糕以外,还准备了糖果、馒头以及各种买来的小糕点、花生等。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红包,陈兴林一口气准备了八十八个,每个红包里装着十二块钱,寓意着每个月都发发发!

    最重要的角色当然是上梁用的顶梁了。

    这根顶梁选用的是一根直径50厘米的光滑、粗壮的杉木,显得威严而庄重。

    木料正中挂着一张红纸,上面是陈兴林手书的“紫微高照”四个大字,寓意着吉祥如意、紫气东来。

    屋顶上,挂着十二根红绸布,随风飘扬,取“月月平安”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鞭炮、香烛、纸钱这些祭祀上不可缺少的必备用品,以及十二箱烟花,准备在吉时到来时燃放。

    还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大红公鸡,被绑住双脚,由李中平提在手中,准备用于上梁前的祭拜仪式。

    快到吉时的时候,三江师傅身着传统的长袍马褂,手持一把铜铃,开始主持上梁前的祭拜仪式。

    他首先点燃香烛,向天地各路神仙和祖师敬香,祈求他们护佑新房建造顺利、家庭平安。

    接着,他左手提着一只大红公鸡,对着顶梁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掐破鸡冠,将鲜血抹在顶梁上,然后从鸡身上扯下几根鸡毛,用血沾在顶梁上,以示祭拜和祈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