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相:“三郎也才二十,婚事不必太急。
他现在说得好听,随我们安排,谁知道过两天会不会在大街上对哪家小娘子一见钟情。
”
“他若是真看上了哪家小娘子,只要家世清白,品格端正,他想娶就娶吧。
但他这不是没有吗,那我只能按照我的标准来挑了。
”卫夫人叹气,“但挑来挑去,总是觉得哪里不妥当。
明明都是好娘子,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呢?”
选儿媳的事情继续艰难推进中。
某日下朝,皇帝在御书房找卫相聊了些政事,聊完时辰尚早,皇帝心情又好,便笑眯眯地与他闲话起了家事:“卫卿,你家三郎多大了?”
“蒙陛下挂念,三郎他刚过弱冠。
”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朕还记得他十八岁殿试那年做的文章,艳惊四座,仿佛才是昨天的事,一转眼,他竟然都已经弱冠,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
”皇帝笑道,“朕听说你家的门槛都快被人踏破,如何,他的婚事定下来了吗?”
卫相也笑道:“尚未。
”
“怎么就尚未了?是京中的娘子们没有能入他眼的?”
“陛下说笑了,不是京中的娘子们不好,是这小子自己不上心,成日里就知道忙翰林院的那些事。
他母亲想问问他的意见,他却一副谁都可以的样子,他自己态度如此,我们若是太急,倒显得上赶着了。
”
皇帝哈哈大笑:“谁都可以,那便是谁都没有看上。
你家夫人都相看过谁家的女儿?”
卫相:“这……”
“此处就你我二人,又不会有,有千百种方法,只不过是我恰好提了崔家,他才顺水推舟地促成。
而我为什么会提起崔家?自然是因为你先提起。
但是你想想,四娘入京三年,名声是日渐累积,又非一夜鹊起,怎么偏偏在你给三郎挑婚事的时候,开始频频听人提到?”
卫夫人眉头纠起。
“你是赴的别人家的宴,别人设宴,自然是想推销自己家族里的小娘子,其他宾客都是陪衬。
若是懂事的,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提起其他适龄娘子?”
百密一疏,有些事情,竟然现在才后知后觉。
“若是康王有意撮合,为什么要撮合我们两家?”卫夫人百思不得其解,“就算是想在卫家安插人手,也不必……直接嫁个人过来吧!而且若如你所说,四娘是替康王办事,而崔公却对此毫不知情?她一个女儿家,怎么敢独自揽下这样大的差事!”
卫相沉声:“我也只是猜测罢了,有些地方似乎并不合理,还需细查。
但无论如何,康王在卫家安插了人毋庸置疑,必须得把此人找出来。
”
卫夫人捂住胸口:“若真是四娘,你觉得三郎他知道吗?”
窗外风声阵阵,吹得廊下灯笼来回摇晃。
浅黄色的光影被揉碎在寒气里,偶有下人穿行而过,掠起一条长长的暗影。
卫相没有回答。
事到如今,加上今晚儿子的态度,他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
两日后,卫相同意与康王见面,密谈要事。
见面地点依旧定在了上次崔令宜被胁迫过去的小院,只是这一次守卫更加戒严,康王也不在屋里喝茶了,而是亲自立在门庭中等候卫相的到来。
这天是休沐日,卫相一身暗青色长袍,负手入了院中。
见到康王,刚抬起手,便被康王打断。
“卫相不必多礼,今日只不过是闲聊,无需那么多规矩。
”
卫相笑笑,放下双手,拢于袖中:“殿下客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