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是《仁宗昭皇帝实录》,共十卷,这是《宣宗章皇帝实录》,共一百一十五卷。”
曹化淳赶紧把仁宗和宣宗的《实录》拿了过来。
“嗯?仁宗的《实录》怎么这么少?”
朱元璋忍不住眉头紧锁起来,一个皇帝在位期间的实录记载若是过少,那就说明对方是个短命皇帝啊!
“回禀皇上,仁宗皇帝在位仅一年时间,所以留下的《实录》卷宗比较少。”
听到曹化淳的解释,朱元璋叹息道:“这仁宗皇帝应该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吧?这小子自幼体弱多病,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老四为何非要让这个病秧子继承皇位?”
“这……”
曹化淳被朱元璋问的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了,所以还是闭口不谈更好一些。
“罢了,立长还是立贤都已成定局,咱再怎么多说也毫无意义。”
朱元璋当初是没得选,因为那个时候大明刚立国不久,再加上太子英年早逝,太孙也早早夭折,只有立长才能让国家稳固长久,所以最后就只能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其实朱元璋很早就看出朱允炆过于平庸,可平庸也得让对方坐上皇位,要不然传位给其他皇子,就必然会让大明陷入混乱之中!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朱允炆的皇位终究没有坐稳,到头来还是给朱棣这混小子做了嫁衣!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无奈的叹息一声,接着开始翻看宣宗在位时期的《实录》。
这朱瞻基在位期间的功绩倒也可圈可点,比朱允炆那小子强多了,这也说明老四家的子孙确实有点儿能力。
“嗯,不错,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短,但他帮着朱棣监国也没出什么纰漏,又给朱瞻基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可谓是承上启下,怪不得史官称之为仁宣之治。”
朱元璋对朱高炽和朱瞻基这对父子还是比较赞赏的。
虽说他们父子二人在位期间的政绩没多少,但都知道体恤百姓,不像朱棣那个二愣子,一辈子只知道舞刀弄枪。
一旁的曹化淳看到皇上的脸色终于好转了一些,赶紧端过来一杯茶小声说道:“皇上您已经看了这么久了,还是先喝口茶歇歇吧。”
“看几本史书有什么累的?咱好不容易看到大明出了两位像样的皇帝,自然得好好瞧瞧!”
朱元璋对于朱允炆尽是失望,对朱棣则是一言难尽。
虽说朱棣这小子多少也折腾出了一点儿政绩,但依然改变不了他在老朱心里的刻板印象。
所以朱高炽和朱瞻基的出现终于让朱元璋的心里好受了一些,忍不住想多了解这父子二人的情况。
然而他不清楚曹化淳是故意转移他的注意力,目的是为了不让他看到朱瞻基后面的人生污点!
果不其然,朱元璋很快就看到了相关记载。
“曹化淳。”
“奴婢在。”
“帝临鞫之,纶抗辩,触帝怒,立箠死,籍其家,这是什么意思?”
“这……奴婢听说戴纶当年是宣宗的启蒙老师,后来不知何故冒犯了宣宗,最后……”
“最后就把人家给棰死了?”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吓的曹化淳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天地君亲师,身为帝王,连自己的老师都不放过?”
朱元璋觉得这朱瞻基做的实在太过分了,身为皇帝,即便心中再怎么怨恨,最起码也得顾及一下应有的情面啊!
跪在地上的曹化淳吓的大气儿都不敢喘,心想宣宗棰杀恩师可不是什么大事儿,真正的大事儿还在后面呢!
平复了怒火的朱元璋随后又接着查阅后面的《实录》。
然而他刚看了不到两页就气的直接撕碎了手里的史书!
“混账!畜生!这他娘的就是个畜生啊!”
“皇上息怒!”
“息怒个屁!来人!给咱挖开朱瞻基的棺冢,老子非要鞭这畜生的尸骨不可!”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生气,主要是因为他想不到老朱家的子孙竟然会如此狠毒!
要知道朱高煦可是朱瞻基的亲叔叔啊!
就算这位亲叔叔真的有谋反之心,直接将对方圈禁起来还不够么?为何还要将朱高煦置于鼎中活活的烹烤炙死?
正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朱瞻基这小子就没有一点儿人性吗?
而且朱瞻基虐杀自己的亲叔叔也就算了,为何还要将自己的九个堂兄弟全部处死?
这样的人当上皇帝怎么可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所谓的仁宣之治肯定也是这个没人性的畜生粉饰出来的太平罢了!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血肉至亲手足相残!朱瞻基已经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所以朱元璋现在真的想要将朱瞻基从棺材里拉出来鞭尸!
跪在地上的曹化淳就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他原本还想开口劝说皇上息怒。
可是一听对方想直接把宣宗从棺材里拉出来鞭尸,曹化淳吓的又不敢多嘴了!
不过朱元璋也只是说两句气话,现在他的身份是大明第十六代皇帝朱由检,又怎么可能真的把朱瞻基的尸骨挖出来鞭尸?那样岂不是同样大逆不道了么?
最后朱元璋这一肚子火气也只能自己消化。
“曹化淳。”
“奴婢在。”
“宣宗之后是谁继位?”
“回禀皇上,宣宗之后是英宗继位。”
“去把英宗的《实录》拿过来让咱瞧瞧。”
“这……”
曹化淳此刻吓的冷汗直流,因为宣宗已经算是大明比较贤明的皇帝了,可就算是如此,对方还是把皇上气的浑身哆嗦!
若是皇上看了英宗的《实录》,恐怕真的有可能直接让人过去挖坟掘墓啊!
朱元璋看到曹化淳又磨磨蹭蹭的不想拿大明《实录》过来,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心想这英宗难道还不如宣宗吗?
“磨蹭什么?赶紧把英宗的《实录》给咱拿过来!”
“奴婢遵旨!”
曹化淳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英宗在位时期的《实录》拿了过来。
“皇上,这是英宗睿皇帝的《实录》,共三百六十一卷。”
“嗯?三百六十一卷?看来这英宗在位的时间挺长啊!对了,他的庙号是英宗?睿皇帝?想必他在位期间一定做了许多英明睿智的决策吧?”
朱元璋看着这厚厚的《实录》卷宗,心想自己刚才可能过于悲观了一些,对方既然被称为英宗睿皇帝,又留下了如此多的《实录》卷宗,最起码也该是个有能力的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