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红旗饭店\"开张这天,整个县城都轰动了。
苏桂枝带着苏小草,跟苏建军一起站在饭店门口。三层小楼刷着鲜红的标语,门口摆满花篮,县领导正在剪彩。这是1976年青山县最大的盛事。
\"老二,记住,\"苏桂枝低声叮嘱,\"少说话,多观察。特别是领导们的饮食习惯和谈话内容。\"
苏建军紧张地点头。他今天穿了件崭新的蓝布工作服,是苏桂枝用系统点从商城兑换的,看起来比实际体面多了。
\"苏建军同志!\"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走过来,\"我是饭店经理周大海,跟我去后厨吧。\"
苏桂枝目送儿子离开,然后牵着苏小草在饭店大堂转悠。七十年代的国营饭店对她这个00后来说新奇极了:墙上挂着巨幅山水画,桌椅擦得锃亮,服务员清一色白制服蓝围裙,个个昂首挺胸。
\"奶奶,这里好漂亮啊!\"苏小草眼睛都不够用了。
\"以后会更好。\"苏桂枝轻声说。她清楚,用不了几年,这样的饭店就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黯然失色。
正想着,饭店门口突然骚动起来。几辆吉普车停下,走下来一群干部模样的人,为首的赫然是
\"刘国栋?\"苏桂枝眯起眼睛。这家伙不是应该停职检查吗?怎么又神气活现地出现了?
系统立刻弹出提示:【刘国栋因举报岳父有功,破格提拔为县工业局生产科科长】
\"呸!小人得志。\"苏桂枝暗骂一声,赶紧拉着孙女躲到柱子后面。她现在还不想跟这家伙正面冲突。
刘国栋众星捧月般被迎进雅间。苏桂枝竖起耳朵,隐约听见\"上海订单\"、\"钢材指标\"之类的字眼。
\"系统,兑换'初级窃听'能力,持续10分钟。\"她心一横,花了30点。
顿时,雅间里的谈话清晰传入耳中:
\"老刘啊,上海那批缝纫机零件就靠你了\"
\"好说好说,不过得用等值的化肥指标换\"
\"没问题,我二舅在农资公司\"
苏桂枝眼睛一亮。这不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指标交易\"吗?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谁能搞到指标,谁就能发财!
十分钟很快结束,但信息量足够大了。苏桂枝默默记下那几个关键人物的名字和职务,这些都是未来可能用到的\"人脉\"。
后厨里,苏建军正面临严峻考验。
\"会切蓑衣黄瓜吗?\"主厨王师傅板着脸问。
苏建军咽了口唾沫:\"会会一点。\"
他拿起黄瓜,手微微发抖。在家做饭是一回事,在国营饭店考核又是另一回事。刀刚下去就歪了,切出来的黄瓜厚薄不均。
\"就这水平也敢来应聘?\"王师傅嗤之以鼻,\"下一个!\"
苏建军急得满头大汗。就在这时,他瞥见墙角有半瓶食用油,突然想起母亲教过的一个诀窍
\"王师傅!再给我一次机会!\"他鼓起勇气说,\"我我可以用油泡着切,保证均匀!\"
王师傅挑了挑眉毛:\"油泡?\"
苏建军赶紧倒了点油在案板上,把黄瓜滚了一圈。这下刀下去果然顺滑多了,切出来的蓑衣黄瓜薄如蝉翼,拎起来能当帘子!
\"哟,土办法还挺管用。\"王师傅脸色缓和了些,\"行,留下试试吧,月工资28块。\"
苏建军欣喜若狂。28块!顶得上一个壮劳力一个半月的工分了!
下班回家,苏建军把好消息告诉全家,所有人都乐开了花。只有苏桂枝若有所思:\"老二,今天饭店来了哪些领导?\"
苏建军一五一十地汇报,当提到刘国栋时,苏桂枝的眼神明显冷了三分。
\"娘,您认识刘科长?\"苏建军小心翼翼地问。
\"不算认识。\"苏桂枝轻描淡写地说,\"以后他再来,你多留意他喜欢吃什么,跟谁来往。\"
夜深人静,苏桂枝盘点着近期收获。苏建军进了国营饭店,苏秀兰去了上海,家里承包了十亩地,老三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叮!检测到新机遇:县城新华书店将处理一批'破四旧'查封的旧书,包含大量古籍和外语教材。\"系统突然提示。
苏桂枝一个激灵坐起来。旧书!在知识匮乏的年代,这些可都是宝贝!更重要的是,明年恢复高考后,学习资料会一夜之间洛阳纸贵!
\"必须拿下这批书!\"她立刻点开系统查看余额——250点。够兑换一些\"启动资金\"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