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棠听了是采购三科的后,再看眼前这位长相还算得体,也就没了后续责问的话语,仅轻轻“嗯”
了一声,再未言语。
李建国瞄了一眼于海棠,确认其无话后又继续转身专心排队。
食堂师傅打饭的动作很麻利,不过几分钟,轮到李建国了。
轮到自己的时候,发现竟是傻柱负责打饭。
想起前几天的冲突,李建国心中并未升起尴尬。
他心想,要是傻柱敢抖勺糊弄自己,那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灯。
于是,李建国递上饭票,对傻柱说道:“柱子哥,这些都是我同事的饭盒,麻烦您给每个都添一份肉菜。”
傻柱看见是李建国,神色有些局促。
最近几日,二人虽未开口说话,偶遇也不过点头示意,并无更多交往。
接过饭盒后,傻柱主动搭话:“建国兄弟,前阵子那事儿全怪我,那天酒劲上来,没问青红皂白就动了手,抱歉呀!”
李建国听罢,略感惊讶,没想到一向一根筋的傻柱会低头认错。
既然是这样,这茬便翻过吧,日后相安无事地当邻居便好。
于是他笑着回应道:“哎呀,您这么一说,我都快忘了这事。
那天没摔疼你吧?”
傻柱一边打饭,一边答道:“小意思,我皮厚抗造。
倒是你小子功夫不错啊,那一下挺讲究技巧。”
李建国笑道:“也就是那天趁您酒醉。
否则,躺着的肯定是咱俩换过来。”
对方都主动示弱,若还揪着不放,便是不懂礼数。
因此,李建国自觉给足面子。
一番交谈下来,气氛颇为融洽。
很快,傻柱便把所有饭盒盛满了,今天的份量明显格外丰富,想来是因为许久未在学校食堂吃饭,才被多给了些。
李建国道谢之后,到另一边窗口等着董燕琴回来。
回去的路上,董燕琴随口询问道:“你跟傻柱熟识吗?”
“嗯,一个院儿里的。”
李建国随口应了一句。
董燕琴又追问道:“听说傻柱最近和一车间秦寡妇处上了?”
此言顿时勾起李建国的好奇心——按道理来说,两人应该还没在厂里明目张胆地亲昵吧?
故而他疑惑反问:“琴姐,这事儿你是听谁说的?”
“你们院许大茂呀!像这种家长里短的事,若是非院内的人所传,哪能有如此精准?许大茂只要有人提及婚配之事,便免不了扯出傻柱跟秦寡妇这一段,仿佛是他的心头大事一般。”
李建国暗觉好笑,这位许大茂可真算得上关心傻柱终身大事了,逮着一切机会都要替其宣传一番。
既然董燕琴这般问起,他也懒得为傻柱开脱辩白,只轻描淡写地说:“刚搬进没多久,对院子中的情况了解尚浅,且也没见谁提起过这事。”
董燕琴自是不会放过这难得的八卦时机,紧跟着刨根问底:“许大茂还说了呢,傻柱将秦寡妇的儿子视作己出养育着,平日剩饭皆归秦寡妇家,家中从不上锁任凭其子随时取食,甚至整日同秦淮茹在院中水池边打情骂俏——你都住了这么多天,就没有瞅见一点迹象?”
看来这许大茂确实深谙言谈艺术,真假混杂间让人捉摸不定。
这话若换个角度看,既可以说是在救济孤儿寡母,也可以渲染为与寡妇勾搭成双。
一切都取决于引导者的用意如何罢了。
李建国听完只能摇头笑笑表示无奈:“确实没法反驳啊。”
遂简单附和点头,冲董燕琴讲了一句:“是嘛,许叔的话还真是有几分道理。”
“琴姐,许大茂说得的确不错。
傻柱每天带两个饭盒回去,秦淮茹总是会拿走一个。
而且,秦淮茹的儿子确实趁傻柱上班的时候到他家找东西吃。
因为这件事,傻柱的妹妹已经和他分了粮本。
至于他们在水池边你一言我一语是不是在打情骂俏,这也不能仅凭几句话就下定论吧。”
李建国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接着说道:
“不过他们俩究竟有没有搞在一起,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再者说了,也可能是傻柱同情秦淮茹孤儿寡母不容易才这样做的。”
董燕琴听了李建国这番话后,眼睛瞬间变得闪闪发亮。
之前许大茂这样说时大家都当笑话听,如今李建国证实了许大茂的话,这意味着傻柱确实跟秦淮茹有些暧昧关系了。
这下回去跟姐妹们聊天可有的说了。
李建国看着董燕琴兴奋的样子,赶紧阻止她的思绪,
“琴姐,您千万别误解我的意思,我说的是傻柱在资助秦淮茹这个孤儿寡母的家庭。
许大茂说是他们俩在偷情,你可不要逢人便说是我在外面散播傻柱与秦淮茹有染。”
“建国啊,放心,傻柱跟秦寡妇的事是许大茂说的,姐姐怎么会害你呢?你知道姐姐的为人,还会不了解吗?”
李建国望着董燕琴眉飞色舞的表情,心里叹了口气,
“傻柱啊,这次你跟秦淮茹的关系在厂里算坐实了,别说我不够意思,我已经帮你辩解过了,可是人家不信。”
李建国深知,只要有人证明傻柱经常给秦淮茹送饭盒,那就解释不清楚了,谣言变成了真相。
自古以来,涉及到桃色事件的消息,无论多么荒唐,总会有人相信,更别提这次还有具体的行为为证。
大家想不把它当成绯闻都难。
两人回到办公室后,先把同事的饭盒摆好,等他们回来取用。
董燕琴在外面吃了个饱瓜的劲头还未过,在办公室又开始盘问李建国关于秦淮茹以及傻柱的事情,后来还问到了院子里其他人的反应、秦淮茹婆婆的意见之类的,甚至关心起了她婆婆对这事的看法,是否反对嫁给傻柱。
这一番下来把李建国弄得几近崩溃。
午餐之后实在扛不住董燕琴一轮轮的追问了,李建国以要上厕所为借口方才脱身。
再回来发现董燕琴已经不见了踪影,估计是趁着午休时间跑到别的科室去了,继续传播今天的八卦新闻。
李建国忍不住感叹,“真是罪孽啊,傻柱,你就怪许大茂吧,全是他带头挑起的话题,我只是讲了事实。”
说到这,李建国突然馋起了西瓜,“天这么热,不来个西瓜还叫夏天吗?”
有了主意就去做,想着下午可以去疏通一些渠道方便以后获取资源,他就跟科长汇报准备行动。
陈有福抬起头来,冷笑一声,“你觉得我会就这么被糊弄过去?”
李建国被看穿也不以为意,这几天和陈科长打交道也摸透了他的秉性。
这位领导向来看重结果,并不太在意条条框框。
只要你合理合法完成了工作目标,他就不会对你多作约束。
于是李建国主动递上根烟,帮陈科长点着,嬉皮笑脸地开口说道,
“其实是我想要去买西瓜解解暑气,不知道下午能不能出去转转看看哪有新鲜西瓜买?”
陈有福听到西瓜二字,喉结明显动了动,然后开口说道
“西瓜?我都记不清上回吃西瓜是啥时候了。
嘿,真希望自己发次烧,最好能烧到三十九度,那样就能拿医院的证明去搞个西瓜解解馋。”
如今这西瓜可不好弄,整个夏天每家按规定只能买两个西瓜,如果家里人多还能再买一个。
但如果有人真的发烧到三十九度,医院会开证明,凭着这张纸就能多买一个西瓜。
陈有福这不是在暗示了,根本就是明明白白告诉李建国:“科长,我骑车出去溜达一圈,看看能不能找到西瓜。”
“骑车?什么骑车?咱们堂堂李司机出门还骑自行车吗?”
“要是真把西瓜搞到了,给您送到办公室还是直接送回家啊?”
李建国一听可以开车出去转转,立马答应下来:大热天开车谁愿意顶着大太阳蹬自行车呀?
“送到厂里就行,这明显是特意给我买的孝敬我的,查也查不出来。”
“当然啦,要是空着手回来,那汽油钱可得自掏腰包。”
听到这话,李建国满口应承,然后启动车就出了门。
等车子到了工厂门口时,保卫人员虽然拦下了车,并没要科里的批条。
只是看了看车上是不是藏了什么公家物资,就很快放行了。
果然还是得信得过人家科长啊!
李建国开着车出了门之后,并没有直接找西瓜。
先找了个地方游泳降温,这四九城里今夏刚刚开放龙潭湖、陶然亭和八一湖几个露天游泳场,不游一次都不叫过夏天!
于是他直奔陶然亭去了。
停车以后,把钥匙随手收空间戒指里,径直去买票入场。
当时陶然亭刚开放,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
大多数是放假的学生来戏水的。
这时候上班高峰还没结束,只有那些没固定工作的人才会大热天下水解闷。
买完票后,他迅速把外套脱下顺手存进戒指中,生怕被别人拿走——这种场合丢东西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