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真不算太过分。
接下来说说院子里的那些长辈们:
一大爷已经承诺帮忙养老了,他应该不会故意为难自己。
只是要当心他会帮忙给自己张罗婚事。
至于三大爷嘛,他也还算有些文人的传统风骨,他顶多在吃喝上面占点小便宜,其他的大问题就不会涉及了,也不敢涉及。
还有聋老太太,她的养老目前是一大妈负责,如果她胆敢针对自己,只需要稍微让一大妈减少对她照顾,转而让傻柱去承担就好了。
到时候等一大妈撤出后,聋老太太怕是会主动上门找台阶下。
人活到她这个岁数,自然明白什么事对自己有利。
在原剧里,一大爷撮合傻柱和秦淮茹时,聋老太太能不清楚内情?但正因为一大爷掌管着她的养老来源,加上傻柱本身也同意这桩婚事,所以她也只能认命,毕竟一个老太太又能奈何得了什么呢?所以对聋老太太倒不用太在意。
真正需要小心的,反而是二大爷刘海中这号人物。
如果他不当官的话,还是个比较正常的人;可一旦坐上位子,就完全变了个样,甚至可以说是彻底没了人情味。
想到这些后,李建国顿时觉得胸有成竹了。
在这个时代,钱并不是最关键的,凭借自己穿越者的眼光,利用未来的信息发展事业完全可行。
再加上一大爷的支持以及他的存款工资,再加上自己也有份固定收入,足以保证日子过得舒坦无忧。
等到改革开放来临,自己正好可以凭借这些资本顺势而起,或许想达到马云或者马化腾那样的高度有点困难,但也足以积累几个小小目标的资金。
更何况改革开放的时候自己才三十来岁,正当盛年,还能尽情享受生活,到那时候,天天出入会所花天酒地也不是不可能啊!光想想就让人激动得难以入眠,这不是一片光明的未来么!不过唯一遗憾的是自己工作所在的仓库没一块穿过来。
突然间,李建国感到眼前一暗,再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居然回到了那个仓库里。
灯光通明的仓库内空无一人,物资堆积如山,米面粮油、水果海鲜、蔬菜肉类应有尽有。
这里是自己所在食品公司专门为四九城及其周边商超配送货物的中转站,每天都会接收并发出大量物资。
穿越果然有金手指加持,看来网文作者说的话没错!
李建国随手拿起一个苹果试验,琢磨着能否带出去,心里默念了一句——我要回去!果不其然,又是眼前一黑,再睁眼已经回到了院子中的床上。
\"完美!这以后咱可就自由飞翔喽!”
他兴奋地想道。
于是他又尝试了一下,带着自己的枕头回到仓库里,结果发现枕头成功出现在自己手上。
\"起飞啦,我真特么起飞啦!”
李建国狂喜不止。
李建国在库房里激动得大呼小叫,转了一圈后,才渐渐平复情绪。
完成巡查后,他回到四合院,躺在床上。
此刻,他的心情已逐渐平复。
仔细思量,这库房的作用其实有限,除了让自己吃得更好一点,并没有太多实质意义,毕竟里面的物资不敢大量出售。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并不需要太多钱。
易中海的存款和工资加上自己的收入,已经足够使用。
当然,如果挥霍过度,钱可能不够用。
然而,也不能太过浪费。
开头说过,当时人们的防范意识很强,一旦收入与支出不符,派出所就会调查。
因此即使有这些物资,也只能自己偷偷享用,无法拿出来。
更别提去市场了,粮食是当时的敏感线,买几十斤尚无大碍,但若要成百上千斤倒卖,离被抓就不远了,市场上有公安的眼线。
工厂采购同样不可行,金额超过60元需银行汇款确认。
都是公对公转账(实际是30元)。
比如李建国外出采购一头生猪花费100元,农村公社就需要到银行开设账户,轧钢厂将钱转入其中,这笔钱就变成社员公款。
几乎没有漏洞可钻。
所以要潇洒安稳地生活,必须有正当收入。
给易中海养老是最好的选择。
啃老并不丢人,这些钱不花,将来还会落入外人之手。
想通之后,李建国睡了个好觉。
仓库里的东西不会坏,可以存放,慢慢享用,总会派上用场。
次日,是一位大妈把他叫醒的,现代人谁不贪个懒呢。
洗漱完毕,吃过早餐后,李建国让易中海去工作了,自己一个人能办好粮本不需要陪同。
等一大爷离开后,他又在床上休息一会,大概9点左右,他到粮站成功办理了粮本。
中午回家吃饭时,李建国把粮本和各种票券交给大妈。
她收下后数了一下,拿出一些交给李建国:
“这些你拿着,明天开始工作,手中不能没票。”
李建国觉得有道理,于是接了过来。
轧钢厂上班的人一般不在家吃午餐,在食堂解决。
便宜又有营养。
午饭时间只有大妈和李建国在家。
吃完饭后,李建国准备收拾碗筷洗碗,大妈急忙阻止:
“以后我就中午一顿饭在食堂吃了,这是在家的最后一顿午餐吧,今天的碗我来洗,你别争,往后也不用跟你抢这事。”
大妈听了这话松开了拉着他的手。
看着李建国洗碗的背影,她抹了抹眼泪轻声说道:
“真是个好孩子。”
随即也到水池边帮忙,看到大妈出来,李建国好奇问道:
“舅妈,您这是要做什么呀?不是说好中午的碗由我来洗吗?”
“我要去后院,把聋老太太的碗拿回来。”
李建国眼看着大妈走进了后院,而自己继续忙着手里的碗。
当大妈将碗取回来时,他早已洗完等待着她。
从她手里接过那只碗,顺势便也一并洗净。
大妈没有离开,只是站在一边看李建国忙碌。
等洗好以后,李建国和大妈一道回家。
回到家后,把碗放到橱柜里,回到桌旁时,大妈已经提前为他倒好了水。
李建国毫不客气,直接端起喝了下去。
“建国啊,我和你舅舅昨天商量好了,今天下午带去百货大楼给你挑套新衣服。”
“不用啦,这不是还有衣服穿的嘛,并非缺衣少穿。”
“你昨日的衣服还是我帮你洗的呢,瞧瞧你那些个衣服,到处是补丁摞补丁,哪还能穿出门?你就别倔了,听舅妈话吧,今天就去买一套体面的上班服。
好歹也是个干部,怎能在人前露补丁呢!”
李建国心想,原主还真是节约得很,唯有这一身还算完好无缺,另外两件全都是补丁摞补丁。
既然是这对夫妇愿意掏钱给他买新衣服,他也心满意足接受了这心意。
“好吧,我确实得有套像样的工作服了。
咱们啥时候出发呢?”
一大妈一听李建国同意了,心里头还挺欣慰的,毕竟这是给自己晚年养老保障的大外甥。
花这笔钱让她感到值得又舒心。
“现在这天太闷热,咱先午睡一觉。
等到凉快些再去,也不耽误事。”
“行,现在正好感觉疲惫困倦。
那我就回去躺一会,舅妈你也多歇息一会儿。”
“好呢,快去睡吧。
我也要去休息一会儿。”
春末夏初容易犯困疲乏可不是闹着玩的,刚躺在床上不一会便进入了梦乡。
李建国后来被热醒,不禁喃喃,这也太闷热了。
照这样看来,明年无论如何得弄台风扇。
往外瞅瞅太阳的位置,估计都下午三点钟左右了吧。
李建国起了床就往大妈房间里瞧,看大妈是否醒了没有。
到屋子里一看发现大妈早就在那里候着他了。
陪她说了一会儿闲话,等快四点时,感觉外面温度降了一些。
这才起身打算出发,再磨蹭就真的来不及了。
要知道百货大楼六点钟就关门了,五点半之后就不让买东西了。
那个时代的商店不像如今这么贴心周到,不会有谁把你当成上帝来奉承。
店员一旦不想卖了就真不卖了,即便找公安机关也没有什么用。
两人同样是乘公共汽车去百货大楼。
到了地方才发现,在那个年代,百货大楼堪称国内最宏伟的购物天堂,号称只要它这儿买不到的东西,别处绝对没辙。
进到商场内,百货大楼在李建国的眼中就像后世的巨大市场一样,虽然是平常工作日,但人气依然挺旺的。
由于目标清晰,大妈领着李建国径直赶去成衣区挑选服饰。
李建国简单挑选了两件短袖衬衫以及一条黑色裤子。
彼时男性成品服饰的款型不多,并没有什么花式可供选择。
总计消费十二元钱。
结完账后,大妈又要拉着李建国前往皮鞋柜台为他挑选一双新的皮鞋。
李建国也毫无二言,买下了一双透气舒适的黑色皮鞋,总共花去了七块八毛钱。
这一次的任务结束后,大妈又兴致勃勃带着李建国在百货大楼里面转悠起来。
期间陆陆续续又置办了一些家中的日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