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北航学院路校区。
林渊蹲在食堂门口的银杏树下,看着王小雨和陈凯在红色帐篷下忙碌——帐篷上挂着“小闪校园创作季”的横幅,旁边堆着成箱的定制版自拍杆,包装印着“拍室友糗事,赢1000元奖金”的字样。
“通学你好!拍15秒校园生活视频,就能参与抽奖哦!”王小雨拦下一个抱着课本的女生,手机里播放着北航学生会主席拍的《凌晨四点的图书馆》,视频里,台灯在学霸笔记上投下的光影,被小闪的“知识滤镜”处理得像电影画面。
系统【高校kol孵化支线任务】激活,【目标:签约10所高校头部社团,奖励:2015年大学生短视频偏好数据】。
穿蓝色军训服的男生凑过来,指着屏幕惊呼:“这不是我们班的‘图书馆守夜人’老张吗?他居然用小闪拍复习日常?”
“对啊!”陈凯塞给对方一支印着小闪logo的笔,“老张的视频现在有5万播放量,北航官微都转发了——想不想试试?你拍室友打游戏的视频,我们送‘电竞专属滤镜’,能把黑眼圈变成‘熬夜战神’特效。”
男生眼睛一亮,立刻掏出手机对准正在帐篷里调试设备的陈凯:“凯哥,给我示范个‘打游戏怎么拍才帅’!”
中午十二点,食堂电子屏突然播放小闪的校园宣传片:各校社团达人的视频混剪——武大的樱花汉服小姐姐、华科的机械创新大赛现场、中传的即兴新闻播报,每个视频右下角都飘着“我的大学不将就”的话题标签。
系统奖励的“高校kol资源包”正在发挥作用,每个签约的学生会主席和社团团长,都在自已的公众号里推荐小闪,附带专属邀请码——输入“北航2015”,就能解锁“黑板字美化”和“实验室滤镜”。
“林先生,这是今天的报名数据。”北航创业社社长递来表格,“已有327个学生团队报名,拍摄主题集中在‘军训趣事’‘食堂美食测评’‘选修课奇葩老师’——其中23个视频播放量破万。”
林渊翻看着手机里的后台,某女生拍摄的《女大学生的一天:从晨跑到代码课》被《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转发,配文:“原来00后的大学生活,不止有‘内卷’,还有热气腾腾的日常。”
“把这些视频整理成《高校生活白皮书》。”他指向正在调试无人机的陈凯,“下周去武大,我们要在樱花树下让现场拍摄教学——记住,重点教他们用‘景深虚化’功能拍樱花飘落的慢动作。”
下午三点,万腾集团的快视团队也在隔壁学校摆摊,充气玩偶举着“明星通款滤镜,拍视频赢演唱会门票”的牌子。但路过的学生却对着小闪帐篷里的“ai自动生成课程表动画”功能惊叹,完全无视快视的豪华奖品。
“他们请了《中国好声音》的学员来站台。”王小雨看着远处的人山人海,突然笑了,“但咱们有学生自已拍的《食堂阿姨手抖怎么办》——这种视频,明星永远拍不出。”
她说得没错。当快视的明星视频在晚上十点达到峰值后迅速回落,小闪的校园视频却在凌晨一点仍在增长——熬夜复习的学生们,正用“深夜书桌滤镜”记录自已的奋斗,评论区记是“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的共鸣。
深夜,团队在北航操场复盘。陈凯躺在双杠上,望着漫天繁星:“渊哥,你说咱们为什么非要让校园市场?快视砸钱请明星,见效更快啊。”
“因为校园是最纯粹的内容孵化器。”林渊看着系统奖励的大学生用户画像,18-22岁占比78,“这里有最活跃的创作者,最真实的生活,而且——”他指向远处亮着灯的教学楼,“这些学生,会把小闪带到全国每一个角落,当他们毕业、工作,成为社会主力时,小闪早已成为他们记录生活的本能。”
王小雨突然坐起来,手机屏幕映出她发亮的眼睛:“我刚收到中传学生的私信,说想拍‘新闻系学生的vlog’,问我们能不能让‘提词器悬浮窗’功能——渊哥,这是不是意味着,小闪正在成为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系统界面闪过【用户需求捕捉奖励:2016年高校短视频创作趋势报告】,林渊笑了:“没错。当快视在明星流量里打转时,我们正在播种星星之火——这些校园里的年轻人,终会让小闪的光芒,照亮每一个真实的生活。”
夜风掠过银杏叶,远处传来男生宿舍的欢呼声——某个寝室刚用小闪拍出了“室友模仿辅导员查寝”的搞笑视频,播放量正在疯狂飙升。陈凯突然掏出手机,对着星空拍了段延时摄影,滤镜自动把云隙间的星光连成小闪的logo形状。
“知道吗?”他晃着手机,“刚才有个大一新生说,小闪让他敢在镜头前展示自已了——这比拿到红杉的投资,更让我觉得牛逼。”
林渊望着陈凯手机屏幕里的星光,突然想起前世在万腾看到的内部文件:快视在2016年放弃校园市场,因为“投入产出比太低”。而现在,他正用系统的前瞻数据,在对手忽视的战场上,埋下最具生命力的种子。
这一夜,北航的银杏树下,小闪的校园地推团队收拾帐篷时,发现地上散落着几十张手写的感谢纸条:
“谢谢你们,让我的军训不只是晒黑。”
“原来拍视频不用长得好看,只要生活够酷。”
这些纸条,后来被贴在星芒科技办公室的墙上,成为比任何数据都珍贵的勋章。而校园地推的成功,只是这场漫长战役的一次小胜——当冬天来临时,小闪的用户量将突破百万,而万腾集团,终将为忽视“普通人的力量”,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