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谯一边质问:\"您的鸿鹄之志呢?为何不反击?\"一边毫不留情地连续耳光打向朱允炆。
终于,“咔”的声音划破空气,牢房的铁链应声而断。
当人群涌入时,朱允炆已昏迷在苏谯的手下。
人们七手八脚将他搀扶出去。
看着苏谯,黄子澄暴怒咆哮:\"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对殿下动手,老夫与你不共戴天!\"随即朝苏谯扑了过去。
又是“啪”的一声脆响,苏谯轻松一掌拍回。
齐泰眼看不对劲,急忙拉住黄子澄:\"大人息怒,太孙现在已经脱险,不必再纠缠于他。
\"
“眼下你我最要紧的事,便是严参苏谯一本!余下的自当由陛下裁定。”
黄子澄揉着自己红肿的脸,看向监牢里强压笑意的苏谯。
“你!……哼!”
齐泰、黄子澄愤愤地甩袖离开。
待他们走后,诏狱中无论是囚犯还是锦衣卫皆惊愕地注视着苏谯。
厉害了,这事儿干得真是值啊!竟敢暴打太孙,这种几世都难得一遇之事竟真让他们赶上了!
苏谯瞅着众人的神情,对着门外的蒋瓛拱手行礼道:
“蒋指挥使,我这是要掉脑袋了啊?”
蒋瓛嘴角微动,
“苏大人,您这是豪气!”说着向苏谯竖起大拇指。
苏谯听闻仰天狂笑起来。
周围人看着他,眼中满是惋惜之意。
可惜可叹,这等仕途就这么断送了……
唯独苏谯不把这些目光放在心上。
你们这些目光短浅之人懂得什么?回家吹着空调喝快乐水,比在这明朝当皇帝还有趣得多。
再说了,连个穿黑丝的都没遇到。
活着又有何乐趣呢?就跑来这趟明朝揍了朱允炆一顿再去,怕不是能回去吹一辈子了。
乾清宫内,朱元璋正望着御案上的“圣旨”,陷入沉思。
废黜懿文太子朱标太子之位,追封其为吴王;再将吴世子朱雄英追尊吴世子之位,皇孙允炆则被改封广泽王如此这般。
一旦这份圣旨颁下,这皇位再也不会与朱允炆有瓜葛。
从此,朱允炆便成了大明一位平凡的藩王。
甚至连原来预计的“吴王”都被改为“虞王”。
毕竟“吴王”这个封号与他称帝之前有关联,可以给朱标但不适合朱允炆。
朱元璋甚至已经计划好了未来安排——迁都至北平、立燕王朱棣为继承人、改金陵皇宫为虞王府等等。
然而即便如此,老皇帝看着眼前的圣旨仍是忍不住老泪纵横:\"标儿啊,你怎不孝顺了!要是你还健在,何致如今\"
虽伤怀万分,人已亡故的事实朱元璋很清楚,他必须为剩下的人作打算。
正当老朱暗自神伤之际,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嚣:“我们为什么要拦着大人?!这哪里是什么刺客!这位是太孙殿下!”
就在朱元璋不明所以时,两个脑袋肿得如猪头一样的大臣带着顶头破破烂烂的齐泰急匆匆出现在殿上。
就是自己这个亲孙子,一时也险些没能认出来。
“允,允炆?”
这时,朱允炆再无法维持往日假象,满脑子只想一件事——苏谯必死!当下跪倒在朱元璋面前哭叫着:
\"皇爷爷,请您给允炆作主啊!\"
朱元璋满是疑惑地看着朱允炆问道:
“你惹到马蜂窝去了?”
朱允炆哭喊着解释:“不是,实则是苏谯所为啊!”
朱允炆说完便俯身跪地,啜泣不已。
他哽咽道:\"孙儿原以为皇爷爷只是一时气恼,见到苏谯这样的良才美质,便心生爱惜之意。
料想苏谯对孙儿有些误解,今日特地前去欲与他详谈。
哪知这厮诱骗孙儿打开牢门后,竟将孙儿和黄师傅一同锁入牢中,随后接连掌掴数十次\"
还没等说完,朱允炆便察觉到朱元璋的脸色愈发阴沉。
\"接着说啊,为何不说了?\"
意识到情况不妙,朱允炆急忙低下头,小声说道:\"孙儿知罪。\"
朱元璋盯着他的样子,不禁拍案追问:\"你何罪之有?本宫让你继续讲述,难道是想听你认罪吗?\"
朱允炆边哭边答:\"孙儿不该私自前往诏狱\"
“胡言乱语!”朱元璋猛然一掌拍在桌上,语气冰冷:\"这是近日第二次如此称赞你了!\"
转头,朱元璋锐利的目光直射向齐泰:\"齐泰,苏谯掌掴太孙时,你在何处?\"
齐泰脸色微微抽动,随即跪倒在地上支吾着回答:\"臣那苏谯锁门之际,已把臣拦在了牢房外头\"
朱元璋立刻转向一旁的黄子澄问道:\"既如此,那你在做些什么?\"
黄子澄低头回道:\"陛下,那苏谯先掌掴的是臣。
当时臣已被打得不省人事,此过程齐大人及太孙殿下均目睹了。\"
听到此处,齐泰与朱允炆皆迅速为黄子澄辩护起来。
然而朱元璋并未理会他们的解释,而是用凌厉的眼神逼问黄子澄:\"这么说来,你确实进了牢房?\"
威压骤然铺开,殿内充满浓厚杀气,隐约之间还能闻见些许血腥气息。
黄子澄惶恐万分地答道:\"是但臣以死相抗,实在是那苏谯太过嚣张\"
朱元璋寒声道:\"既然你想活,为何未能护住允炆?\"
黄子澄顿时闭嘴无声。
随后朱元璋冷笑一声:\"我不是说你应该去死,但我得问问,既然你知道‘君辱臣死’之理,为何会在大殿下遭受屈辱前就让他落入敌手?身为饱学之士,这点道理都懂不得吗?\"
刹那间,黄子澄额头布满冷汗,不知如何作答。
此刻,朱元璋眼眸里的目光只剩下了浓浓的失望。
方才若是在诏狱中,哪怕朱允炆选择隐忍不提及此事,等到日后报复苏谯也是一条不错的路;抑或他同黄子澄联手当场处置了苏谯,则更符朱元璋心底期盼的最佳局面。
试想,即便是普通农家汉子遭遇这般羞辱也不会容忍苏谯安然待在牢里。
可如今朱允炆除了跑来哭诉示弱别无所为,偏偏挑了朱元璋最不愿看见的做法。
看到朱允炆脸上高高肿起的痕迹,朱元璋仿佛耳畔听见苏谯讥讽:“陛下,您这位孙子果真如臣所言,不堪大用。”
齐泰、黄子澄等人面部肌肉微微抖动。
此时黄子澄又欲辩解,张口唤道:\"陛下\"
还未开口,便瞧见面前多了一双绣着金龙的靴子。
朱元璋目光冰冷地注视着黄子澄,冷冷发问:“陛下个啥?”
“臣……臣……”黄子澄结结巴巴。
“连话都说不利索了?”朱元璋眉头微皱。
“不是……”黄子澄慌忙摇头。
“行了,你别说了。
咱来问,你来答。”朱元璋直接打断。
“臣领旨。”黄子澄赶紧应下。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紧紧盯着黄子澄,质问道:“苏谯掌掴咱允炆时,你说你人事不省?”
“是也不是?”他声音陡然拔高。
黄子澄吓得差点魂飞魄散,“不是,臣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想着要快点命人救下太孙殿下……”
朱元璋经历过真正的刀光剑影,自是一眼便能看出端倪。
虽然早就猜测到那日情形,但听黄子澄如此睁眼说瞎话,朱元璋心头怒火腾腾升起,猛然一脚踹向黄子澄肩膀,把他踹得摔滚在地。
“你还好意思说出来?!”
黄子澄狼狈地爬起来,连连磕头辩解:“臣自幼读书,体弱不堪,从未遇见过这等场面……”
“那苏谯倒是经历过这等场面?”朱元璋大声斥责。
“那苏谯就非自幼苦读之人吗?”
“那苏谯就不会体弱不堪了吗?”
朱元璋进一步追问:“那齐泰被关在外面,这点你怎么想不到?分明他知道再进一人就敌不过了!”
你黄子澄是书生,不错。
可苏谯也是个书生。
凭什么你就成了例外?再看两人体格,黄子澄如今养尊处优,在东宫任职后越发肥胖,体重至少能抵两人苏谯!
朱元璋满脸嫌弃地看着他:“居然还让苏谯压着打!那一身肥肉都是吃闲饭的么?要是种田老百姓有这些肉,咱们大明每年得多收几亩地粮食。”
黄子澄赶紧再次磕头:“臣知罪,回去便戒掉荤食。”
一旁朱允炆也为师父求情:“皇爷爷,苏谯确实很可怕,也难怪黄师傅没能抵挡。”
这时朱元璋转头看向朱允炆:“那你当时干吗去了?那苏谯掌掴黄子澄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听到这话,朱允炆顿时怔住,完全反应不及:怎么忽然轮到我了?
“皇爷爷……孙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都到那份上了,您孙子还在摆架子,等着大臣帮自己解决问题不成?!”朱元璋接着又道,“只要当时你和黄子澄联手,现在还能在这里抱怨给咱诉苦?!”
看到朱允炆这副懦弱模样,朱元璋心中早已预料。
一旦战事波及金陵,朱允炆必然将黄子澄等人推向前线当替死鬼……
这一通训斥如雷贯耳,朱允炆却被震撼得不知所措,只能瞪着祖父暗自恼恨:为何冲着我说?
朱元璋本来就有气,此刻更被朱允炆的眼神惹怒了:“你还瞪咱干什么?是不是想跟咱动手试试看?行啊,起来吧!咱今天就不治你的罪!只要你赢了咱,立刻斩了苏谯给你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