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20章  夫人
    李佑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柳夫人。

    模样长得不错,身段也还可以,就是有点装腔作势。

    “节度使大人,再过几天就要来祖祠了,指明要到咱们苏家坐坐。少夫人吩咐,选几个得力的小厮丫鬟,到时候专门伺候节度使大人……”

    “节度使大人是何等样人?那是手握重兵的大人物。你们这些下贱胚子,能伺候节度使大人,那是烧了几辈子高香!我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哪个出了纰漏,我亲手打断他的腿……”

    “苏安,苏隆,节度使大人登祖祠天那天,你们两个跟随左右伺候……”赋才就站在李佑旁边,此刻低声说:“苏安以前叫柳安,是柳夫人的娘家侄儿。苏隆以前也是少爷的仆僮,上一代的乐弦,年龄大了就不叫乐弦,已经改回本来的名字。”

    好嘛,绘彩、乐弦和赋才,原来属于工职名称,超过了年龄就要换一批。

    李佑好奇询问:“乐弦既然在这里,上一代的绘彩和赋才呢?”

    赋才详细回答说:“绘彩去了族学,在族学做助教,专给幼童开蒙,主讲《千字文》、《蒙求》、《太公家教》和《弟子规》。赋才去了镇上,在一家商铺做副掌柜,每月有六贯铜子可拿。我也是赋才,今后也想去商铺。先做一年司务,再做一年招待、一年跑街、两年外账房,若是一切都顺利,五年就能升副掌柜。要是哪天做了正掌柜,每月的月钱就足有十贯!”李佑瞬间明白过来,苏皓作为大少爷,他的身边人可以外放,一步步接管家族产业!

    二人嘀咕之间,柳夫人已经安排妥当。

    负责后勤采买之人,都是她的心腹属下,显然有油水可捞。

    负责左右伺候之人,要么是她的心腹,要么是苏皓的重点培养对象。她还故意留下少量名额,暂时不对外宣布,等着有心人上贡银子前来投效。

    训话结束,各回各处。

    绘彩、乐弦、赋才还想听杀贼故事,一起簇拥着李佑兄妹回屋。

    李佑没有立即吹牛逼,而是问道:“我初来乍到,没有差遣还情有可原。为何三位兄弟,早就是少爷的腹心之人,这次也啥都没捞到呢?”绘彩的表情颇为自豪,不屑冷笑:“她也配使唤咱们?”

    赋才解释说:“咱们三人的差事,皆由内院亲自过问,只是吃住在忠勤院而已。对了,哥哥是谁领着住进来的?”

    “墨香。”李佑答道。

    乐弦笑着说:“哥哥跟咱们一样,都是自己人,只受内院差遣,不必怕那柳夫人。”

    赋才又补一句:“但也别轻易招惹她。”

    “她来头很大?一个家奴,竟敢以夫人自居。”李佑有些好奇。

    赋才回头看看,发现房门已经关好,低声八卦道:“她以前是老夫人的丫鬟,颇得老夫人宠爱,甚至当成半个女儿养大。少夫人怀孕的时候,老夫人就把她送到忠勤院,本意是给大少爷做妾暖床的。少夫人就不乐意了,强行将她许给苏管事,当时苏管事还只是少爷的书童。”

    “少夫人如此做法,老夫人就不说什么?”李佑问道。

    乐弦也忍不住八卦:“老夫人自然生气,面子上挂不住啊。可少夫人脾气也大,竟然挺着大肚子回娘家,少爷骑马一天一夜才追回来!”

    李佑感觉好有意思,就像在看古装宅斗剧。

    一个丫鬟,好不容易讨得老夫人欢心,如愿以偿的去伺候大少爷。还趁着正妻怀孕,不知如何说动老夫人,眼看着就能给大少爷做妾,谁知却被正妻许配给书童!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这位柳夫人,显然还做着夫人梦,虽然无法梦想成真,却可以在家奴面前过干瘾。

    ……

    又过两天。

    苏皓接到祖宅召唤,匆匆赶去祖祠,全程陪同节度使。

    李佑兄妹俩,暂时啥都不干,每日好吃好睡。

    给小少爷做书童的事情,似乎已经被人遗忘,小妹也暂时没有任何安排。

    不过嘛,苏大少爷血战乱贼,兴之所至沙场赏月的事迹,已经迅速从忠勤院传到内院。

    而且添油加醋,演化出各种版本!

    这天,侍女墨香突然过来,满脸微笑道:“佑哥儿,少夫人有请。”

    李佑吩咐小妹不要乱跑,拱手作揖道:“烦请姐姐带路。”跟随墨香离开忠勤院,经过一条植满垂柳的过道,又踏进一扇拱门便来到内院。

    穿过小院,顺着回廊七弯八拐,很快便进了间小厅。

    墨香站在小厅门口,对另一个侍女说:“迎春姐姐,人带到了。”

    侍女迎春说:“你自去吧。”

    侍女墨香,立即作礼告退。

    迎春瞧了李佑一眼,面无表情说:“跟我进来。”

    少夫人的贴身丫鬟,看来不好打交道,李佑全程闭嘴没乱说话。

    迎春掀开门帘,带李佑进入里面的大厅。

    大少奶奶郑氏,正坐在桌前翻阅什么,不时拿起毛笔写写画画。

    “娘,女儿把人带来了。”迎春终于露出笑脸。

    这一声“娘”,当然不是亲妈的意思,而是内院奴仆对主人的亲昵称呼。

    郑氏放下毛笔,转过身来,吩咐道:“给小哥儿沏杯茶。”

    “是。”迎春躬身退后。

    郑氏的气质温柔端庄,对待李佑也非常和蔼,微笑说:“不要害怕,坐下说话。”

    “多谢夫人!”李佑拱手坐下。

    郑氏对此颇为满意,点头赞许:“不怕生,不露怯,举止从容,确实比家生子更优秀。”

    李佑说道:“夫人谬赞了。”

    郑氏见他小小年纪,就表现得言行得体,不由问道:“你家里是作何营生的?”

    李佑重复当初的谎言:“回禀夫人,小子祖上是皇室宗亲,先祖因耿介清正,离开朝堂,返回乡野,拒绝乡民投献,家贫挨不过今年灾荒。举家逃难之际,又遇马匪洗劫,全家只剩我与小妹相依为命。”

    “令尊清廉之士,让人佩服,”郑氏叹息道,“小小年纪,就流落异乡,你们兄妹也是可怜。”

    李佑说道:“人各有命,不必怨天。”

    一个十岁孩童,表现得如此从容,郑氏越看越喜欢。她问道:“新郑镇夜袭乱贼之事,可是真的?”

    李佑微笑道:“半真半假。”

    “哦?”郑氏有些诧异,“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李佑说道:“小子当时体弱,妹妹也在病中,没有跟着公子一起杀敌。之所以那般说,是小子初来乍到,害怕被其他下人欺负。至于进献破敌之策,也是公子所为。”

    郑氏略作思索,笑道:“你就别往少爷脸上贴花了,若真是他想出的计策,早就自己说了无数遍。”

    “可以是公子献策,”李佑提醒道,“听说节度使大人就要来了。”

    郑氏不由笑得更开心:“小小年纪,便七窍玲珑,不愧出自皇室宗蕃之家。你这般优秀,想必令妹也不差,明日让她住进内院。”

    “多谢夫人提携。”李佑非常高兴。

    郑氏又说:“至于你,少爷另有安排,且先在忠勤院安心住着。”

    李佑说道:“小子随时听候差遣。”

    侍女迎春终于把茶沏来,放下说:“小哥儿请慢用。”

    李佑说道:“有劳姐姐。”郑氏对迎春说:“佑哥儿初来,给他包二贯铜子见面礼。”

    二贯铜子?

    迎春顿时有些惊讶,不由多看了李佑几眼,领命前去准备封包铜子钱。

    郑氏又开始拉家常,问李佑吃住是否习惯,适不适应本地的气候云云,仿佛化身为李佑的家族长辈。

    终于,迎春把封包拿来。

    郑氏笑道:“这是见面礼,拿去吃茶。”

    李佑立即起身作揖:“多谢夫人赏赐,小子先行告退。”

    “去吧。”郑氏面带微笑。

    迎春一改之前的面无表情,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不但把李佑送出小厅,甚至亲自将他送到内院门口。

    “佑哥儿,”迎春突然告诫说,“若是遇到棘手之事,又进不了内院,见不到少爷、少夫人,可去找忠勤院的仲良。”

    李佑拱手道:“多谢姐姐提点。”

    回到忠勤院,李佑先是找到赋才,旁敲侧击的打听消息。

    赋才打开窗户,指着一个给大树浇水的老仆:“喏,他就是仲良,专职忠勤院和垂柳巷的洒扫浇灌。”

    “你跟他熟吗?”李佑又问。

    赋才笑道:“一个扫地浇水的老家伙,我没事跟他熟干嘛?”

    好嘛,就连赋才都不知道,这里有个老仆是内院的眼线。

    少奶奶郑氏,显然对忠勤院了若指掌,包括苏管事的老婆以夫人自居。

    之所以没翻脸,无非两个原因:

    第一,苏管事是苏皓的书童出身。

    第二,柳夫人是老太太的丫鬟出身。

    哪天苏家的老太太,也就是苏皓的亲妈,两腿一蹬魂归西天,少奶奶郑氏必定撕破脸皮!

    李佑仔细琢磨,自己究竟算大少爷的人,还是少奶奶郑氏的人?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