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 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第154节

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第154节

ͶƼƱ һ½Ŀ¼һ ǩ
    那么就要看,

    它能不能留下这些因为别的原因而来的观众了。

    如果它是一部烂片,之后的票房曲线大概率会是一个悬崖式下跌的样子,观众虽然爱看热闹,

    但是为了看热闹坐两个小时牢还是有些太难为自己了,

    如果它是一部好片,

    那么这些因为其他原因而来的观众,

    就会忘记自己最初只是来看热闹的目的,而沉浸到电影本身中去。

    而《谶言》这部电影,

    虽然制作算不上精细,但确实拥有让人沉浸的魔力。

    嘻嘻哈哈着走进影厅的观众并未停下自己和同行者的聊天,

    因为影厅塞的人太多,他们的话也太多,

    所以其实现在这个环境有点像吵闹的菜市场,不过当荧幕上的贴片广告结束的时候,

    本应再吵闹一会儿的影厅突然安静了下来。

    因为,那无端响起的音乐太诡异了。

    这些电影受众们已经很久没在电影院看过恐怖片了,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在这种音响条件下,如此环绕地听过这样诡异的音乐了。

    而“无端响起”的意思是,这段音乐像是没头没尾地切入了进来,所以瞬间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而随着它一起出现的,是荧幕上的画面——黑蓝的天空,空荡荡没有枝叶的老树,老树上挂着的破布,漫起的白烟,还有那不知道从何吹来的一阵阵妖风,再加上那从上至下倾斜着切入的一股子不稳定感的镜头,一股子上世纪鬼片的味就出来了。

    原本有些吵闹的影厅瞬间安静了下来,甚至安静得有些冷了。

    然后那镜头摇晃着晃进了那间很像是危房的茅草屋,从上至下拍着那书生模样的人伏在案上奋笔疾书。

    镜头一闪,荧幕上的茅草屋突然变得空无一人了,空荡荡的,就连那诡异的音乐都停滞了一瞬,但就像是这只是观众的错觉一般,这真的只是一闪而已,书生很快就又回到了镜头中来,继续写着他的话本。

    墨色的毛笔字慢慢浮现在了镜头中,配合着这些墨字出现的,还有一道苍老但抑扬顿挫的旁白声。

    坐在这里的观众,有不少看过上一版的《谶言》——倒也不一定是真的在电影院里坐着看过,有不少是在各种社媒平台上看了个大概或者剪辑,毕竟这电影的画面还是很好看,所以他们多多少少知道《谶言》的剧情,而此时此刻,他们听着那道苍老的旁白声音念出话本中书生的结局,然后看着那墨字越来越多,一直从画面边缘蔓延到了画面正中,将书生整个人都覆盖了起来,他们心中毫无来由地升起了一阵胆寒。

    他们罕见地感受到了,原来知道剧情走向不一定会使观看过程变得无聊,反而会让他们有种无比胆寒的感受,那些剧透,对他们来说就像是真正的“谶言”一般,他们已经知道了谶,现在就要看着这些一无所觉的人们去应谶。

    不是鬼片,胜似鬼片。

    接下来的所有剧情也是如此,其实李香没有将镜头玩出特别多的花样,他就是朴素地按自己以前拍鬼片的方式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然后间歇性地在几人的故事中最热闹或最得意或最天真的时候,插入一些“空白”的镜头,一遍一遍提醒观众他们的结局,一遍一遍地提醒观众,这里再热闹,最后都将变成一片无人的废墟。

    极致的绝望配上极致的惊惧,彻底攫住了观众的心。

    荧幕暗下的时候,影厅一片寂静。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陆陆续续发出声音,陆陆续续离开,离开的人脸上是一种混杂着难过与兴奋的神情,难过是因为这个故事太让人悲伤,兴奋则是因为……好久没见过这么地道的“恐怖片”了。

    “好看的,这该怎么形容呢……就是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好像变动也不算特别多,但是就是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头一次这么直观地感受到导演的作用哈哈,我以前都觉得电影好不好看完全取决于剧本故事讲得好不好的”

    “看过的也可以放心大胆去看!亲测!我是看过上一版《谶言》的,而且我应该算是对剧情记得比较清的那批人,完全不影响体验!不如说,就是看过上一版,大致还记得剧情,才让这一版的观影体验拉到了极致”

    “狠狠赞同楼上的发言,剧透完全不影响观看,而且就是怎么说呢……这部点头一次让我觉得被剧透也是一件好事,我其实看上一版《谶言》的时候,没觉得《谶言》这个名字取得有多好,但是看完这一版,就觉得,简直没有比这更适合的名字了”

    “其实我能说我之前都不知道谶言这俩字是什么意思吗?我是文盲对不起,之前也懒得查,但是看完这一版的电影的时候,我真的就懂了——原来这就是谶言”

    “好像都在夸主题,我来夸一下画面吧,虽然看着真的有点寒酸,但是氛围感拉满了,好上世纪老电影那口的一定要去看,好恐怖片的也可以去看,虽然没什么吓人的镜头,但是那种阴气森森的鬼片感简直太对味了”

    “真的吗真的吗?这下不得不去看了,谁懂我又爱看恐怖片但又不喜欢日式恐怖和欧美恐怖的痛啊……”

    “我懂你!!我就是因为看不来日式恐怖和欧美恐怖,然后看见预告片之后,我就光速买了票!信我!绝对物超所值!虽然都没有任何恐怖片元素,没有鬼怪,没有恐怖习俗,也没有任何残忍镜头,但是我要单方面将它封为十年里最好的恐怖片!”

    “郑重宣布:《谶言》是今年最佳影片,信息来源:哥们,信我”

    “……”

    当然也不会全是好评,还是看不懂的,觉得拍摄风格实在太陈旧的,自己看惯了4k画质的眼睛实在受不了这个分辨度的,受不了这小家子气布景的,还有觉得看完之后气闷所以投诉举报了的。

    但是一部电影,不怕有人讨厌,怕就怕没人讨厌,因为那意味着一点特色都没有,《谶言》的风格特色足够明显,明显到可以快速筛选出受众来,在

    “问题来了。

    ”

    “是的,

    问题来了。

    ”

    peter和paul面面相觑,他们两人正中间的位置摆放着一台电脑,电脑的界面则停留在文档上。

    一年多的努力,最终汇聚成了这一百一十页的文档。

    写得最痛苦的时候他俩恨不得拿杯子往对方脑门上砸,

    或是往自己脑门上砸,

    感谢上帝他们所有的杯子都是塑料的,

    杀伤力十分有限。

    当然也有写得快乐的时候,灵感爆发的时候,他们俩一人一把键盘,一边吃冰淇淋一边疯狂将自己脑海中闪过的字词记录下来,

    甚至有来不及打字的时候——他们就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然后想到什么说什么,一人分饰好几角,

    和对方对戏,和自己对戏,然后等热情过去,

    再从那杂乱而漫长的录音中寻找能用的部分。

    表演的工作也在继续找,

    曾经有那么一次,

    peter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要演上正经电影了——不开玩笑,

    真正的电影!非常正经的那种,虽然倒也看不出什么红的潜质。

    那天晚上,

    他俩还来了一场非常严肃认真的谈话,谈话内容是关于如果peter真的拿到了这个角色,

    而这个电影也真的上映了的话,这剧本还要继续写吗?或者说,

    还能继续写吗?

    拍电影可不像什么别的工作,朝九晚五,

    下班后还能抽出时间来做别的,一旦开拍,演员的24小时就全都是属于剧组的,一旦上映一旦进入宣传期,演员的24小时就都是属于观众的,他真的还能抽出时间来写剧本吗?这个剧本本来就是peter的点子,虽然是合写,但主导者一直是peter,他要是不见人影了,paul还真不确定自己一个人能不能把这剧本写完,甚至现在他们俩一块写,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打零工付房租以外什么都不做,甚至有时候吃饭也会忘记,全部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在这个剧本上,他都间歇性会有一种“完了,这剧本永远都写不出来了”的感觉。

    如果peter要演的这个电影,是什么很好的电影就好了,他俩可能还能少点纠结,毕竟这座“小镇”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当成名的机会来到你面前时,绝对,绝对不要放它走。

    但关键就是这电影剧本他俩一致觉得一般,如果更直言不讳一点就是很垃圾,看起来完全没有红的可能啊!感觉远不如他们自己在写的这个剧本,虽然他们写得很痛苦很挣扎,感觉根本看不到写完的希望,但一旦完成肯定比这玩意儿强吧……

    当然就算他们一致觉得这剧本写的真是垃圾,这作为演员生涯的开端已经很不错了,好莱坞每年要生产那么多电影,其中只有寥寥几部幸运儿从剧本到筹备到拍摄到上映都很靠谱,然后幸运地给观众留下了印象,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纯粹的垃圾而已——虽然红的电影里也不乏垃圾——总之,除了那些要么幸运非常要么很会投胎的人,大部分演员的第一部作品都是这种垃圾电影,而且这已经是个很好很好的开端了,如果是比较重要的角色的话,没准会有经纪人注意到你,再幸运一点,没准会有选角导演注意到你,更幸运的话,没准会有导演注意到你,当然就算谁都没注意到你,这起码也是能往履历上写的内容,然后你就比好莱坞这人山人海的俊男靓女们多出了一个名为“眼熟”的优势,然后没准你下一次就能在更加靠谱一点的电影里争取到更加靠谱一点的角色了。

    所以虽然这剧本很垃圾,但至少也是一份希望,一份成为正式演员的希望

    ——所以要放弃吗?专心做演员,就当这过去两三个月只是一段弯路?只是绝望时期的一次无助挣扎?就当这只是一场梦?毕竟写出能大爆的剧本确实比出演能大爆的剧本难度更大更梦幻一点。

    但他们这个剧本又确实强多了吧,只要能写出来,只要能卖出去,没准会比演上十部垃圾电影都更有用。

    究竟是稳扎稳打,还是孤注一掷?

    他们谈了整整十个小时,期间差点吵起来三次,甚至不是peter想接电影paul想写剧本这样简单的各执一词的吵起来,这十个小时里,两个人不知道换了几次立场,他们不光是和对方在吵,也是和十分钟之前的自己在吵,和十分钟之后的自己在吵。

    真是筋疲力竭的十小时。

    结果就在他们吵完这十个小时,又昏昏沉沉地睡了十小时后,这项目解散了——发行方和制片方没谈拢,组建到一半的剧组直接原地解散。

    peter距离电影演员最近的一次机会再次泡汤。

    不过说实话,大概是因为失望了太多次,得知电影项目取消了这一消息的那一瞬间,peter和paul甚至没有愤怒或难过,而是忍不住笑出了声,一种“果然如此啊”的心情不禁浮上心头——他们就说嘛,这种好事怎么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于是架白吵了,剧本接着写,零工接着打,眨眼间一年过去,电脑上的剧本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终于长成了两个人都能满意的状态。

    不过——问题来了。

    “这剧本……要给谁看?”

    两人这一年里光顾着想怎么把剧本写出来了,由于过程过于痛苦艰难,所以写出来了之后该怎么办这件事完全没有进入过他们的脑海,现在剧本真的成了型,他们反而有些迷茫了。

    幸好他们就在好莱坞,虽然没成功演出过什么值得一提的角色,但至少比起好莱坞外两眼一抹黑的人找起路来还是方便一点。

    两个人热火朝天地到处翻着各种有可能派得上用场的邮箱,然后寄出了他们的剧本。

    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寄出了几百份剧本之后,两个人彻底从忙碌中清闲了下来。

    “咳……”

    公寓太过安静,导致paul随便的一声咳嗽都显得如此清晰而响亮。

    “呼——”

    peter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干笑了一声:“其实没什么对吗?就算没人看上我们的剧本,也没什么对吧。

    ”

    “哈哈……对啊,又不是说我们为此放弃了什么,就算不写这个剧本,这一年我们也不会去做什么别的事啊……”

    “没错,至少写出一个完整的剧本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对吧?”

    “至少我们很喜欢这个故事?”

    “对……对,但是我们喜欢这个故事不代表其他人也会喜欢这个故事,对吧?”

    “对,所以就算没人回复,其实也是正常的,我们不该抱太高的期望对吗?”

    “对,说到底我们只是新手中的新手,菜鸟中的菜鸟而已,天哪,每个菜鸟都会幻想自己一飞冲天不是吗?也许我们需要被打击一下?没准被打击过后,下个剧本就会写得更好了……吗?”

    “下个剧本?”

    “呃……我不知道,也许会有下个剧本?”

    “也许吧……嘿,没关系的,就算他们欣赏不来,那也……那也……那就是他们的品味有问题!”

    “没错!没错!如果没人给我们回复,那就说明现在的好莱坞已经失去了对剧本的判断力!没错!就是这样!”

    “……”

    “……”

    “没关系的,又不是头一次期望落空,对吗?”

    “哈哈……是啊,好莱坞不就是这样的地方吗?”

    peter和paul其实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安慰对方还是想降低对方的期待,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大脑很混乱,期待的心情与不要太期待的心情不停在胸腔和脑海中打架。

    不过最后,他们还是决定理智一点,反反复复地重复着强调着“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剧本,就算失败了也是很正常的”睡去了。

    然后第二天太阳升起。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