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尤:“我能问下是哪个编剧吗?”
胡文博:“李寒香。
你要是想和她聊聊的话,我把她联系方式给你。
”
秦尤:“好。
”
她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李寒香,一个现实派编剧,喜欢写小人物,她基本不写任何“酷炫”的剧情,但她也不喜欢下重墨描绘苦难,所以写的小人物都是介于普通人和中产之间。
她所写的剧本很有个人特色,是一种平和温暖笼罩下的辛酸,如果单把她写的每一段对话拆出来看,都是让人会心一笑的愉快风格,但拼贴到一起,底色就显出了无奈。
她的剧本情节从不跌宕起伏,甚至是在刻意消减起伏,观众看她的电影,通常会觉得比标注的电影时长九十分钟要长得多得多,但又不是那种让人厌恶的漫长感,而是看完后会怅然若失。
秦尤记得她的几部电影,都是小成本,试图以小博大式的制作,成绩不算好也不算坏,就和她的剧本一样温吞。
这年头,爱看慢节奏电影的人还是比较少,大家早就已经被工业化的电影节奏惯坏了。
不过她是电影奖项的陪跑常客,基本回回都有提名最佳剧本,虽然回回都没拿到,但也足够证明她的实力有多稳定了。
知道她刚刚看的这剧本是李寒香所写后,秦尤倒是有些恍然。
女主在获得最后的机遇前,无论是群演时期,还是剧本花重墨写的和男主一起拍戏时期,经历的事确实都是李寒香喜欢写的风格,乍看好笑,实则道尽辛酸。
只不过因为写的是娱乐圈的故事,女演员这个身份天然就不够普通,所以没让她联想到李寒香上去。
而且结局十五页,从女主向男主告白到最后分手,剧情则称得上一句跌宕起伏,完全不是李寒香原本那种刻意从头温吞到尾的作风,所以她也完全没往对方身上去想。
恍然的另一点是,剧本对群演生活的刻画太详细,太精准,她原本觉得,或许作者是跟组编剧,且观察得比较细,但她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因为剧本对群演生活的描写代入感实在太强了一点,不像抽离的观察者,更像是在写自己的体验。
不过她又想,或许是这个编剧太擅长与人共情。
但如果是李寒香写的话,那就好解释多了。
因为李寒香本就是群演出身,她二十多岁这段时间,就和剧本中的女主一样,在各种剧组打转,和别人争抢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秦尤看这份剧本
《b计划》的拍摄时间定下来了,
明年春节后正式开拍。
其实要拍的话,一月初就能拍了,各方档期一月就能和上,但就算导演不过年,
有角色就是过年的无名群演和刚站稳脚跟的新人演员不过年,
《b计划》中这么多大腕,
他们是绝对要过年的,他们早已过了为事业忽视家人的年纪了,现在正是要弥补当初为了拼事业而错过的家庭相处的时候。
而一过年就要半个月,场地设备就这么空转着简直浪费!
于是导演大手一挥,
将开拍时间挪去了春节后。
现在离春节还有四个月,这是个怪尴尬的时间长度,抓紧点的话刚好能拍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
但抓不抓紧不是秦尤说了算的,而且还得这个剧组刚好现在就开工才能确保她春节后不会陷入需要轧戏的窘境。
如果是别的剧组也就算了,《b计划》压根不缺她这么个小腕,
秦尤自然不愿意冒险。
再加上她看了大半个月的剧本,
除了李寒香那份,
一本能让她另眼相待的都没有,
实在没必要为了那些差强人意的剧本冒这种风险。
胡文博给她接了几个客串,都是那种已经开拍了的剧组,
快的话明年就能上戏的那种,争取在《平生意》开播和《b计划》上映前给她刷刷存在感。
因为都是很简单的客串,
露个一两面的那种,所以费不了多长时间,
秦尤这四个月的工作量,相当不饱和。
不过胡文博很快就开始庆幸没把秦尤这四个月安排得满满当当了,
因为《妖圣》准备开始第一轮宣传了。
秦尤虽然是个出场时间加起来也就两三集的反派,但她毕竟是最终boss,算比较关键的角色,而且她也正当红,所以剧组是希望她一起跟着宣传的。
胡文博没有不应的,《妖圣》这种大投资的剧组,在宣传上手笔也很大,他原本还在琢磨着呢,找点什么由头把秦尤塞进当红的综艺里去让观众别把她忘了,这边《妖圣》剧组就给他发消息了。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妖圣》宣传的第一站是c市的几个综艺和几个访谈节目,秦尤便打包好东西上了飞机。
得到了秦尤这边的肯定回复,《妖圣》宣传组就开始联合综艺节目组的官博开始故弄玄虚了——
“猜猜下周xx节目录制都有谁呀?”
“提示一:这个人真的能打还很帅!”——这对应的是武星出身的周竹。
“提示二:大漠的金铃又开始响了……”——这对应的是李雪晴童星时期的某个经典角色,当年这个角色让年仅八岁的她一举成名,到现在还有人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