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
临安城外的官道上,
一辆装饰华丽,由两匹骏马拉载的马车,缓缓而来。
只见罗斐和吴飞,以及紫苏,随侍于马车左右。
马车后面还跟着十几名随从及丫鬟,手上分别拿着装有喜钱和蜜饯的袋子及竹篮。
马车内,
傅天华身着官服,头戴簪花官帽,一脸的春风得意。
董月卿则是一身大红色牡丹纹礼服,头戴山口型团冠,配以珍珠妆,分外的明艳照人。
……
一行人进入城门后,跟在马车后面的随从丫鬟,便开始向街道两旁的路人分发喜钱和蜜饯。
百姓们立时蜂拥而至,簇拥讨赏。
……
当马车踏入御街后,恰逢宗煊路过。
董月卿与宗煊于对望间,各自都有些许尴尬。
而后,二人互相报之以点头微笑。
傅天华则挑眉得意的冲着宗煊一拱手,道了声:“小宗大人,别来无恙啊……”
宗煊并未理会,斜睨了他一眼后,自顾自驱马而去。
董月卿见此,有些不悦,遂责了一句:“你是在炫耀吗?!”
傅天华抬手抚了下董月卿的脸颊,勾唇道:“能拥有你,我当然得要炫耀啊……”
董月卿嗔怪的拂开他的手,提醒道:“大庭广众的,你……”
未及她说完,就见傅天华一把握住她的手痞道:“诶,大庭广众怎么了?你我是夫妻嘛……”说着,在她手背上烙下一吻。
对此,董月卿羞涩又莫奈何,收回手后,头侧向了另一边。
……
少时,
一行人至宫门口。
傅天华小心的扶着董月卿下了马车后,跨过宫门向内走去。
一路上,两人各自佩于腰间的玉玲珑,随着他们前行的脚步,发出互为呼应的声响,清脆悦耳。
……
御书房内,
赵构正在翻阅奏折,但听徐迪入内禀报:“禀皇上,工部傅尚书携其夫人回京面圣,现已在外候传……”
赵构闻言,放下奏折后,允了一声:“传。”
徐迪应声,躬身退出不过时,就见傅天华与董月卿走了进来。
二人至君前后,一同躬身执礼道:“微臣/臣妇,叩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赵构微笑着抬手示意二人平身后,言道:“天华,月卿,你二人的姻缘还真是一波三折啊……听闻在迎亲路上险遭刺杀,你们没什么事吧?”
傅天华上前一步,回道:“谢皇上的关心,微臣与内子并无大碍……”
但听董月卿奏问:“皇上,小皇子可曾转危为安?”
赵构捋了捋须,轻叹一声后,说道:“多亏董太医来的及时,已让旉儿暂时转危为安……”
说到此,他欲言又止后,转移了话题,指着一份奏折,对傅天华道:“秦哲轩在奏折中述,五夷山出现了块天外奇石。他还特意让人画了奇石的样子……据膜拜者称,奇石有测吉凶和祛病的法力。但有些百姓则认为此石乃天上的扫把星降世,视为不祥。对此,你有何看法?”说着,示意徐迪将放在龙案边的一卷画轴拿与傅天华。
傅天华接过画轴,打开一看。
但见奇石通体黑色,外形凹凸不平,还有些烧灼过的痕迹。乍看之下,也没什么稀奇之处。
傅天华遂报之以浅笑,将画轴交还与徐迪后,回道:“微臣年幼时,也曾听过些关于这种天外奇石的说法。不过,还未亲眼见过……啊,钦天监的陈大人经常外游,见多识广,皇上可待其回来后问询于他……”
说话间,但见门外传来内侍的通报声:“启禀皇上,太后宣召傅大人……”
赵构和傅天华听后,不约而同的讶异对视了一眼。
随后,赵构于捋须间,示意傅天华:“那你且去叩见吧……”
傅天华遂执礼应道:“微臣遵旨……”说罢,即转身退出了御书房。
董月卿见此,奏请道:“臣妇想去探视小皇子,请皇上恩准。”
赵构微一点头后,示意董月卿退了出去。
……
但说太后寝殿内,依旧是点满了烛火,且还香烟袅袅的。
只见韦太后,正跪在蒲团上,冲着神龛虔诚膜拜。
再看神龛上,不仅供奉着观音和如来佛,还供奉了道家三清。
少时,门外传来一声宫女的通报声:“太后,傅尚书候召……”
未及话音落下,就见韦太后抬头允了声:“传!”跟着,便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站起身,走去落座于凤椅。
傅天华入内后,即上前执礼参见:“微臣傅天华,叩见太后,千岁千千岁……”
韦太后道了声:“平身”后,即挥手示意宫女们退了出去。
随后,她边转动手上的佛珠,边不紧不慢的说道:“本宫回朝以来,听了不少关于傅大人的事,以你在风水造诣上,未必逊色于那赖布衣……”
听到此,傅天华作浅笑状的一欠身道:“太后有何懿旨,但请明示……”
韦太后停顿了下转动佛珠后,说道:“皇帝得天庇佑,在临安定都。然,要守住大宋这半壁江山,也是不易。你看这事端接二连三的,尤其是皇孙……皇帝就这么一位子嗣,本就孱弱,自那天让那突如其来的雷给惊吓了后,病情更重了……而本宫的眼疾,也是每况愈下……本宫宣召你来,是要你卜算卜算,皇孙是不是被刑克到了,及本宫有否冲撞到神鬼……”
这章没有结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