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愣在那里,眼睁睁看太祖拿走了自己的刀。\"你有何意见?”朱元璋瞪他一眼,气势凛然。
这士兵直接吓瘫在地,“臣不敢,臣不敢啊!”
“软骨头!”朱元璋鄙夷地看了一眼。
举刀而起,方孝儒的人头随即滚落,血迹斑斑染红地面。
朱允炆惊得魂飞魄散,“这、这是皇爷爷啊!”只有皇爷爷能这般大胆妄为。
下一瞬朱允炆吓得跪倒在地:“皇爷爷!”
朱元璋冷笑,“现在认得我是你皇爷爷了?一开始呢?开始干啥去了?”
朱允炆低垂下头,一句也不敢言语。
众大臣也是两股战战对看,随后齐齐跪倒,“吾等拜见高皇帝陛下——”
朱元璋冷淡回应。
而后他又转向另一人,正是齐泰。\"咚!”齐泰直接跪下,“皇上恕罪!臣再也不敢了!”
朱元璋嗤笑一声:“知道自己错了?”
“是是是,臣确知错矣!”齐泰磕头不止,以为就此逃过一劫。
却听朱元璋缓声道,“嗯,知道错了就对。”齐泰心里松了一口气,脸上竟浮现出些许喜色。
不曾想,朱元璋话音一转,“既然知道自己错了,那就灭你九族凑个热闹!”
齐泰当场傻眼,“这,这是为何啊?怎么就要灭九族啦?”
“还在犹豫什么?本朝的锦衣卫呢?莫非我的话已经没有分量了?”朱元璋怒气冲冲地喝道。
顷刻间,所有锦衣卫纷纷涌入房间,并齐刷刷跪倒在地。\"我等拜见太祖皇帝!”
“将齐泰一家九族斩杀以助威势!”
“遵命!”
听到命令,锦衣卫们心头震撼,但仍旧咬牙应允。
这一刻,他们心中对朱元璋更添敬畏。
这真不愧是太祖皇帝,下决心眼都不带眨的!
当然,这只是开始。
朱元璋紧接着下令:“传达朕意,与方孝儒、齐泰、黄子澄勾结的所有逆党,统统处死,全部灭九族!”
倒吸凉气声此起彼伏,众人心中战栗不已。
显然,朱元璋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一杀就是几万人的规模。
这般血腥屠杀之后,朱元璋仍未解恨,他将目光转向朱瞻基。\"你觉得朕杀得多了吗?”朱元璋问道。\"皇爷爷想听实话还是虚话?”朱瞻基笑着问。\"当然是实话!你这小子再敢隐瞒,看我不收拾你。”
朱瞻基轻捏鼻头,低声回道:“也就那样吧,才几万人罢了。”
此言一出,周围之人尽皆变色,无不震惊于朱瞻基竟敢如此轻松地谈说人命!
“好小子!你说话也不怕把舌头闪断。”大家暗自想到,恐怕也只有他敢这样谈论数万生命的消逝了。
解决这几人后,朱元璋注视百官开口。\"朕乃洪武朝皇帝,今日至此只为查明朱允炆之事。”
朱元璋寒声道完即再无赘述,怒目圆睁瞪向在场众人。\"都给朕滚出去!”
百官惊惧万分四散奔逃。
随后,朱元璋直视低头站立不敢正眼看他的朱允炆。
因先前所见,他对这位孙子失望至极。
看着脸色灰白、浑身发抖的朱允炆,朱元璋满面阴云。\"怎么会有如此不成器的孙儿!当年朕眼瞎了才会选你为帝。
登基就急着削藩!简直昏庸不堪,一点自己的主张都没有,竟全然听从方孝儒等人蛊惑之言。
这天下是你能说了算的吗?还是被那几个文臣摆布!”
回忆往事越思越怒。\"来!来!来!跟朕好好解释解释你到底干了什么!若今天不交代清楚,朕为何要让你去对付你亲叔叔的原因,可别怪朕连你也一道处决!”
此话一出,朱允炆立即吓得魂飞魄散瘫坐于地。\"皇爷爷……”朱允炆面白唇焦只余恐惧之情。
朱元璋冷哼出声:“孽障!朕怎有你这样无用的孙儿,实在丢人!看看你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你犯下何种大错!”“若非今日朕亲自到此,你就打算对自己叔叔举刀了吧!害死朕的儿子也就是你的叔叔,你好一个侄儿!”朱元璋怒火中烧,“若非你姓朱,朕懒得废话一句直接命人拉出去砍了!”
永乐帝迈步上前,温和地道:“父亲,您消消气,好在那事没真发生,这会子生氣于事无补。”
朱元璋的脸色总算缓和了几分。
此刻,朱允炆却呆若木鸡。
他没有听错吧?这位老人居然称呼朱元璋为“爹”?
这到底怎么回事?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永乐帝接着解释:“我乃永乐二十二年的皇帝,也就是大明朝的第三位君主。”
朱允炆即便是榆木脑袋,也瞬间明白过来,不由得大惊失色:“这……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朱元璋越发气恼,“我看今天不治治你这个不成器的家伙不行!”
话音未落,几记耳光再次狠狠落下。
可怜的朱允炆被打得晕头转向,最终昏倒在地。
朱元璋长叹一声:“真不明白怎么出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孙子。”
永乐帝附和道:“好在有老四继位,要不然谁知道你那些后代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朱瞻基听到此处,眼神闪烁了一下,却没有多言。
若是被祖爷爷知道有个叫“门天子”的儿子,怕是也会震撼不已吧。\"唉,天下只有父欺子,可现今却是子欺父啊!”朱元璋感慨连连,“这战神居然坑到了咱家瞻基头上!”
朱瞻基暗自发愁,心说要是因为朱元璋知道自己是后世威名赫赫的大明战神,怕是免不了又是一顿痛打。
无奈之余,朱瞻基只好默默叹息。\"将这孽障拖下去吧,他已经不够资格做咱们大明的皇帝。”朱元璋冷淡宣布,“况且我心里早有了接班人——建文朝的新皇帝人选就是燕王朱棣。”
他面露思索之色,补充道:“我想让老四当上皇帝,这一代的老四不错,起兵靖难、成就伟业!”
随后又看了眼永乐帝,苦笑摇头:分明是在暗指他的过失!
——
次日清晨,群臣齐聚金殿,气氛压抑得可怕,仿若洪武年间朱元璋大开杀戒之际重现。
官员们心头一片忐忑,唯恐一个不慎招来祸端。
这时朱元璋淡淡开口:“诸位既然都在,那便听我把话说清楚。
如今大孙朱允炆已然失德,不适合再做皇帝,经权衡利弊,我认为应该让老四即位为君。”
众臣一听此言,互相使着眼色,不知如何回应。
朱元璋嘴角微扬:“诸位若有异议也可直陈,不过嘛,最多也不过九族罢了。”
“要是不够用,咱还能加成十族!”他威胁道。
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连忙跪伏在地高呼:
“我等遵从太祖圣意,不敢违命!”
岂敢违背?违命便是招惹十族灭门大祸!
显然,朱元璋铁了心要让燕王朱棣登上龙座。\"嗯,就这样定了。”
既然是这样,那就这么定了,立即下去传令。”
“火速派人前往北平,告诉燕王,让他即刻来见朕!”
朱元璋神情复杂地发话。
所有人都领命而去。
同时,他要向文武百官昭告天下:无论他朱元璋,还是永乐帝,抑或朱瞻基,均来自不同时代。
而这全因朱瞻基一人,他可是朱家名副其实的神仙!
众人震惊,尽管难以置信。
然而能够让已故的朱元璋现身,还能让未来的永乐大帝到来,
这就充分证明了朱瞻基的确是位非凡人物!
不久朝会结束。
现场只剩下老朱家三人:朱元璋、朱瞻基和永乐帝。
永乐帝神色微妙地看着朱元璋,
“父亲如此决策,既避免了靖难之役,也为苍生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