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接口时脸色剧变,瞬间反应过来:
这位死去的少爷不就是朱元璋之子么?
父子二人心急如焚闯入屋内,映入眼帘的是年仅五六岁的孩童静静躺在地上没了呼吸,另一旁涕泪横流的正是仿若苍老数十年模样的朱元璋!
朱元璋双眼血红,望着自己的长孙,不禁泪如雨下。
他与朱标一同默默注视着,心底一片冰凉。
谁能料到,年幼的孙子竟已离去!
朱元璋老泪纵横,声音哽咽:“大孙子啊,我可怜的孩子!你一定要醒来呀,求你活过来!”言语间满是哀痛。
朱标站在一旁,搀扶着几近站立不稳的父亲。
此时的朱元璋浑身颤抖,面容惨白。\"这到底是什么年份?\"朱标问得小心谨慎,仿佛怕打破这份沉重的寂静。\"洪武十五年。”回答简单却让朱元璋倍感痛心:\"这么小就染上天花\"声音渐弱,语气中充满不解与悲愤。
朱瞻基叹道:\"是啊,因为一场莫名的天花离世了……具体是谁所致,始终成谜。\"
这一真相击垮了朱元璋,脸色愈加苍白无光。
如果命运多给予一些时日,他的这位嫡长孙本该成为大明第三个皇帝。
可现实如此残酷……
此刻,朱标拉住了摇摇欲坠的父亲:\"爹?您别难过……\"可朱元璋只是挥挥手示意无妨,并试图安慰自己:“没事、没……事。”
为了不让老人过于伤心,朱瞻基及时转换场景。
回归现实后,朱元璋再次追问道:\"所以,咱的大孙子真是在洪武十五年死于天花\"
听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追问:\"那接下来呢大明第二个皇帝到底是谁”
\"莫急,会知晓答案。
但现在让我们看看背后还有什么隐情——可否承受得住\"看着长辈焦虑的脸庞,朱瞻基略作停顿。
见父亲深吸口气表示接受,遂轻抬手指再现一幅景象:仍是那熟悉不过的皇家庭院,但这一次挂上的却是另一个“奠”字!
再经打击的朱元璋简直要奔溃,随即急切问清:\"又是哪一年?”朱标代替他发声。
当得到“洪武二十五年”的回答时,两位爷孙相顾愕然。
尤其朱标表情复杂,暗自猜测这次牺牲者会不会真是他自己?
朱元璋反倒是释怀一笑:\"无需多言,到了这个岁数该走也正常。
六十多年足够偿还一生功过。\"
即便这样说着宽慰的话,作为旁观者的朱瞻基还是难以启齿:\"祖爷爷”深深地唤了一声,语含悲戚,不知如何接下去。\"好了,你别说了,肯定是我的事!”
“我心里明白你想表达什么,这里是东宫,也许我将在这里离世,就在标儿身边离开。”
“这样离开也算是值得了,值了!”
朱元璋露出了浅笑。
旁边朱瞻基又开了口:“可是祖父……”
“罢了,你也别说了,别再劝了。
我这把年纪已算是足够长寿了。”
朱瞻基听了无言。
祖爷爷,您是真的不让我说话呀。
既如此,
那便随您吧,等着瞧您伤心的时候。
朱标看着自己的父亲,嘴微微张了几次,欲言又止。\"没事的,不必担忧,也不必难过,生死是常事,我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离开的,应该已经六十多了。”
朱元璋轻轻摆了摆手。
这一次朱瞻基没有再出声,只是静静旁观。
祖父,等下您要是后悔,可不能怪我没说。
朱元璋这一生颇为精彩。
因此在洪武二十五年谢世是最圆满的结局。
想想当年自己只是孤零零一个碗,临了建立了一个王国——大明!
他觉得这一切都很满足了。
眼下正值洪武二十五年,仔细算来,自己活了六十多岁,的确很够本了。
而且这个时候,该安排的都交代完毕了。
朱瞻基默默领着路,不再开口了。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也默不作声地跟着他。
很快三人进入了东宫,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或许能亲眼见证自己此时的模样也不错,毕竟他也很好奇那时的情景。
朱标望着老爹的样子,心中泛起不忍,嘴唇动了动却没发话。
朱元璋挥了挥手,朗声道:
“人之生死乃自然法则,何需啼哭!
英雄人物终会走向迟暮,我这一辈子过得充实无比!”
他说这话时带着微笑。
虽然朱标心头压抑极了,只能硬生生点了头。
照历史进程来看,自己死于洪武二十五年是最好的安排。
妹妹是在十五年先去,而他比她晚十年,
这样还可以再见妹妹一面。\"按这样的结果最好不过了,真的没有遗憾啊……”
朱元璋说着说着轻声笑了起来。
就在这个瞬间。
一声凄厉的悲泣骤然划破静谧:
“标儿,为什么你的手这么冰?”
“站起来和咱说话,站直了讲!”
“你是大明太子,未来的储君啊!咱还没走呢,你怎么倒下了!”
“求你,回来!求你活下去!”
朱元璋当场僵住,一脸错愕。
朱标更是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呼吸猛然急促起来,眼眶湿润了。\"怎么可能?不是我要走吗?怎么变成标儿……”
他急匆匆朝东宫内冲去,全身抖得厉害,脚步踉跄。
朱瞻基在后面默默叹了口气,仍旧不出声。
刚才他还想提醒一句呢,无奈祖父太过激动,话卡在嗓子眼里没吐出来。
当他们三人赶到东宫深处时。
眼前的场景让所有人瞬间凝固。
此时的东宫之中,众人皆伏地而跪!
这些人无不身披孝服,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朱元璋远远便望见一位老人,他正怀抱已然离世的朱标,老泪纵横,满脸哀痛。
泪滴滑落,沿着苍老的面容淌下,他颤声呼唤:
“标儿啊,我的标儿,为何偏偏是你先走?为父还在呀!”
此刻的朱元璋已是一位步入暮年的皇帝,满头银丝在风中凌乱,那衰败的模样让人倍感怜惜。
这一瞬间,他不再是那个威严不可侵犯的大明君王,仅仅是一名失去了孩子的父亲罢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痛苦如何能让一位古稀之年的帝王承受?对于晚年的朱元璋来说,这是何等沉重的打击!他曾以为,自己的人生虽历经风雨坎坷,却终究能平安走向终点,却没想到儿子竟然会比自己先行离去!
眼见爱子的逝去,朱元璋的眼圈早已泛红。
这位经历诸多艰险、磨难,穿越惊涛骇浪的英雄如今却止不住地哭泣起来。
洪武十五年,他的妹子仙游;同一年,他的长孙也不幸辞世。
而现在,就连他最深爱的继承人、精神支柱朱标也撒手人寰。
留下的只有他孤身一人伫立在这广袤天地之间……
自古以来,“皇帝”这个称呼总是与孤独挂钩。
而今事实证明,权力再高者亦难逃这般宿命。
看着怀里的朱标尸体,老皇帝痛哭流涕,竟几近昏厥过去。
就在这一刻,旁观的所有臣属也无法控制情绪,随之大声号啕起来,朱元璋更是如同孩童一般嚎叫出声:
“怎么会是你啊?怎么就不是我替你死呢?”